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么军 《电工技术》2018,(9):149-151
针对一起110kV 组合电器电缆终端局部放电案例,首先利用特高频、高频等局部放电检测手段对局部放电源进行初步定性,再利用高速示波器进行极性比较,最后利用脉冲时延定位等方法对放电源进行定相及精确定位,并通过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系统(医学 CT)扫描准确找到组合电器电缆终端存在的气隙缺陷。  相似文献   

2.
针对一起110kV组合电器电缆终端局部放电案例,首先利用特高频、高频等局部放电检测手段对局部放电源进行初步定性,再利用高速示波器进行极性比较,最后利用脉冲时延定位等方法对放电源进行定相及精确定位,并通过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系统(医学CT)扫描准确找到组合电器电缆终端存在的气隙缺陷。  相似文献   

3.
运用特高频、超声波和高频局部放电检测3种常用电力电缆检测方法对一起110 kV气体绝缘金属封闭开关设备(Gas Insulated Switchgear,GIS)电缆终端缺陷进行分析,综合高频局部放电定相法和特高频时差定位法进行诊断与分析,并通过停电检修验证了缺陷分析结论。对今后处理类似缺陷具有一定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4.
GIS组合电器的日常局部放电现场巡检以超高频法和超声波法为主,而随着GIS电缆终端的应用,利用脉冲电流法对电缆终端局部放电巡检的方式可有效发现GIS故障,在手段上对GIS巡检是一个良好的补充。针对天津电网220 kV某变电站带电检测发现的某线GIS电缆终端局部放电异常信号,给出了异常设备概况和局部放电发展过程。利用超高频、超声法和SF6气体分解产物进行了复测,并用超声波法对放电源位置进行了定位,确定GIS侧断路器位置存在局部放电。对GIS解体情况进行了分析,证明了通过GIS电缆终端的局放检测发现GIS缺陷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5.
采取特高频、超声波局部放电等多种带电检测方式,可以有效检测GIS设备潜伏性局部放电缺陷。针对某变电站一起110 kV GIS电缆终端局部放电缺陷,采用特高频定位检测查找缺陷部位,综合特高频、超声波局部放电及高频电流法定性分析缺陷类型,最后通过停电解体验证了GIS终端存在气隙放电缺陷。  相似文献   

6.
组合电器由于本体结构封闭,部件复杂,局放缺陷定性及定位一直是个难题。在利用超声波、特高频局放检测法的基础上,创新性地引入高频电容臂桥接检测法进行组合电器局放检测。通过多种检测手段综合诊断及解体后试验对一起220 kV组合电器悬浮放电案例进行了详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高频电容臂桥接检测法能够有效辅助局放缺陷定性及定位;多种检测方式相互验证,可以提高局放缺陷定性的准确率;综合采用声—声定位法及声—电定位法,可以实现缺陷干扰排除及精确定位,有效提高设备检修维护效率。  相似文献   

7.
在介绍特高频检测法原理的基础上,分析了某500kV变电站户外气体组合电器(GIS)设备的带电检测,采用特高频信号时差法对缺陷定位,缺陷为隔离开关静触头支撑绝缘子内部螺栓端部空穴放电,局部放电的原因为端部存在空穴,解体与检测结果一致,结论是特高频检测法可精准地确定局部放电故障缺陷类型和位置。  相似文献   

8.
针对一起220 kV电缆终端故障造成220 kV变电所全停事故,进行了故障终端解体检查和事故原因分析,指出220 kV故障电缆终端尾管与电缆金属护套的铅封施工工艺存在缺陷.电缆终端尾管与铝护套处于完全分离状态,致使电缆金属护套电位悬浮,长期运行下出现发热和灼烧,最终导致电缆绝缘击穿.同时,有针对性地提出防止类似事故发生...  相似文献   

9.
为了防止GIS的内部缺陷进一步发展造成事故,对GIS局部放电(局放)进行检测十分必要。笔者利用GIS特高频局放在线监测系统发现110 kV高新站110 kV GIS秀高Ⅰ线间隔有局部放电信号,并采取现场GIS局放带电测试、定位,以及进行一序列的开盖检查及缺陷排查,发现局放源位于110 kV高新站秀高Ⅰ线GIS A相电缆终端接头位置,最后更换了A相电缆终端接头后局放信号消失,避免了事故的发生,从而验证了GIS特高频局放在线监测系统检测GIS设备内电缆终端头故障的有效性,为较早地发现GIS内电缆终端头内部缺陷提供了有效检测方法和依据。  相似文献   

10.
GIS设备由于其全封闭结构,运行中无法用传统检测方法对其内部绝缘状态进行检测。随着带电检测技术的快速发展及特高频、超声波技术的日益成熟,运用特高频和超声波局部放电检测技术联合检测逐渐成为GIS设备的绝缘缺陷定性和定位的高效的方法之一。通过对南昌供电公司220 kV东新变电站220kV#2备用间隔的I母气室进行超声波和特高频局放检测,由超声波局放检测技术测试到放电信号,对内部绝缘缺陷进行定位和分析,并给出了结论和建议,降低了GIS设备故障停电的风险。  相似文献   

11.
《高压电器》2016,(9):55-60
通过对组合电器、变压器等电力设备进行带电检测,可以有效发现设备内部缺陷引起的局部放电。由于GIS套管结构、材料与GIS本体有很大不同,用于GIS本体带电检测及定位的方法往往不完全适用于GIS套管。为实现通过带电检测发现套管内部绝缘性缺陷的目的,文中基于GIS套管特高频局放检测、缺陷模式识别、放电源定位以及解体检析等技术,分析某500 kV变电站220 kV设备区GIS出线套管内部悬浮放电缺陷,根据特高频信号脉冲序列相位分布谱图(phase resolved pulse sequence,PRPS图)、局部放电相位分布谱图(phase resolved partial discharge,PRPD图)特征对缺陷类型进行识别,阐述基于时间领先法、平面分法、三角定位法的放电源精确定位过程,并结合其他检测手段进行综合分析判断,最后通过解体检析查明套管内部放电的具体原因为导电杆法兰与套管法兰对接面涂胶过多,使其接触不良,产生悬浮电位进而导致悬浮放电。从而验证特高频局放检测缺陷识别的正确性和放电源定位的准确性,以及多种带电检测技术综合应用的有效性和互补性。  相似文献   

12.
为验证110 kV高压电缆振荡波局部放电试验技术检测电缆绝缘潜在性缺陷的有效性,以及积累该项试验技术现场应用经验,在高压大厅进行了110 kV电缆终端及中间接头放电仿真模型局部放电振荡波模拟试验,并进行该项技术对试验电缆破坏性的比对研究。试验表明高压电缆振荡波局部放电试验技术可检测并定位电缆终端较明显的局部放电缺陷,但对于半导电尖端较小的模拟缺陷,则无法检测到局部放电。  相似文献   

13.
简要阐述了开关柜局部放电检测技术原理和开关柜内局部放电缺陷类型,介绍了一例利用暂态电压、超声、特高频综合检测技术成功发现某开关柜热缩电缆终端绝缘对地局部放电的典型案例,并提出了一种开关柜内局部放电声电联合定位方法。  相似文献   

14.
受开关柜结构紧凑特点的制约,巡检过程中对放电类型分析和放电位置确定存在一定困难.综合利用特高频法和高频电流法对某220 kV变电站开关柜套管放电缺陷进行分析并定位,应用特高频法发现开关柜放电信号后,结合特高频时差法和高频电流定位,分析确定放电原因并最终通过解体验证了检测结果,说明放电位置判断正确.  相似文献   

15.
简述110 kV变电站内组合式气体绝缘开关设备绝缘放电检测情况,应用多种带电检测手段对局放缺陷进行跟踪诊断,最终使用特高频检测技术完成缺陷的诊断和精确定位的过程。设备解体结果表明在多种检测技术手段中使用特高频能有效发现并定位缺陷位置。  相似文献   

16.
针对某变电站220 kV GIS(气体绝缘全封闭组合电器)母线快速接地开关异响问题,采用特高频局部放电检测、超声波检测、便携式SF6色谱全组分分析、 GIS超声重症监护、声学成像等5种检测与定位方法进行现场诊断。测试结果表明,异响信号非内部放电引起,且异响信号源成功定位为快速接地开关手动操作闭锁滑块与挂锁装置接触位置,并通过打开快速接地开关机构保护壳验证了定位准确性。同时研究了超声信号、运行负荷随时间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快速接地开关A的超声信号与运行电流存在一定的正相关性。  相似文献   

17.
运用超声波法和特高频法相结合的局部放电检测技术,发现和定位了运行中的220 kV站GIS(全封闭组合电器)避雷器气室内部的局部放电,对放电源的类型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判断,确定为浮电位部件放电类型。通过停电解体检查证实了检测和分析诊断结果的准确性,为应用带电测试技术积累了经验。  相似文献   

18.
相比超声波局部放电检测法,特高频局部放电检测法对GIS固体绝缘内部放电缺陷检测灵敏度和定位精度较高,但无法确证此类缺陷部位和类型,据此制定的设备检修策略难以保证完善、准确。因此,文中研究了特高频局部放电和X射线数字成像联合检测GIS固体绝缘内部放电缺陷的方法,使用特高频局部放电检测法对固体绝缘缺陷进行检测和定位后,在设备检修期间应用X射线数字成像技术对缺陷进行可视化确证。该方法在某110kV变电站110kV GIS的带电检测中成功发现隔离开关绝缘拉杆内部电树枝缺陷,表明了该方法有助于提升GIS固体绝缘内部局部放电的检测和定位效果,为检修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9.
相比超声波局部放电检测法,特高频局部放电检测法对GIS固体绝缘内部放电缺陷检测灵敏度和定位精度较高,但由于无法确证此类缺陷部位和类型,据此制定的设备检修策略难以保证完善、准确。因此,本文研究了特高频局部放电和X射线数字成像联合检测GIS固体绝缘内部放电缺陷的方法,使用特高频局部放电检测法对固体绝缘缺陷进行检测和定位后,在设备检修期间应用X射线数字成像技术对缺陷进行可视化确证。该方法在某110 kV变电站110 kV GIS的带电检测中成功发现隔离开关绝缘拉杆内部电树枝缺陷,表明该方法有助于提升GIS固体绝缘内部局部放电的检测和定位效果,为检修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20.
《电线电缆》2017,(6):28-31
在开展电缆局放测试研究时,将特高频电磁耦合技术应用到XLPE电缆的局部放电检测与定位中,信号采集采用电容式传感器从电缆本体上获取方式。测试中发现762-14线路B相电缆户外终端具有比较明显的局部放电信号,采用短距离时差定位分析法,判定局放信号来源于B相终端,对该相终端进行解体后发现应力锥内外表面和尾部具有明显的放电痕迹,验证了特高频电缆局放检测与定位技术的有效性。特高频技术在电缆局放检测和定位中的开展应用为电缆在线局放检测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