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针对大型燃气锅炉排烟温度高、能耗高、排放量大等问题,结合烟气余热深度利用中遇到的锅炉房空间小,需要的热回收设备大、阻力大、造价高,节能改造资金紧张等问题,提出了不同的燃气锅炉烟气冷凝余热深度回收利用技术方案,以减小设备体积、阻力,减少成本。北方某既有大型燃气锅炉改造工程的节能分析结果表明:排烟温度由160℃降至30~50℃,节能10%~13%;单台锅炉(70MW)回收烟气冷凝水70~160t/d,除水率达27%~60%,减少了雾气排放量,减排二氧化碳和氮氧化物10%以上。  相似文献   

2.
针对大型燃气锅炉低温烟气余热深度利用难题及严寒地区助燃空气温度低等问题,采用自主研发的防腐高效低阻烟气冷凝余热梯级深度利用技术回收2台70 MW大型燃气供热锅炉的余热。实测结果表明:额定工况下,锅炉排烟温度由172.2℃降至39.7℃,节能14.2%,以低热值计的天然气利用热效率为107.8%;部分负荷工况下,炉部排烟温度由129.1~157.7℃降至38.0~39.8℃,节能12.4%~13.4%,以低热值计的天然气利用热效率为106.7%;回收冷凝水95~157t/d,明显减少了雾气排放;新增余热供暖面积18万m~2;助燃空气被加热至40℃以上,避免了爆燃等问题;节能、节水、环保、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3.
针对燃气锅炉降氮改造中遇到的回流烟气冷凝腐蚀和对热效率要求高等问题,采用基于排烟冷凝余热深度回收利用的降氮提效及改善锅炉房内空气环境的方案,对北京某燃气供暖锅炉房进行改造。实测表明,当锅炉运行负荷为42%~67%,烟气再循环率为15%~20%,过量空气系数为1.36~1.55时,排烟中NO_x含量为11.5~42.7 mg/m~3,锅炉系统未发现腐蚀,供暖回水温度为33.3~40.7℃,烟温从88~112℃降至40~44℃,燃气热效率提高8.2%~12.1%,单位容量(700 kW)锅炉回收烟气冷凝水0.88~1.25 t/d,烟气除雾率37%~50%,同时改善了锅炉房内空气品质。2个供暖季耗气量对比结果表明,锅炉房总节气率为14.8%,降氮、提效、节水、除雾,节能和环保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4.
采用自主研发的防腐高效低阻烟气冷凝热能回收装置,对新疆某70 MW燃气热水锅炉进行排烟余热深度利用节能改造。跟踪实测表明,锅炉额定负荷下,排烟温度由200℃降至51.8℃,节能12.6%,以低热值计算锅炉系统总效率106.7%;锅炉部分负荷条件下,排烟温度由140℃降至41℃,节能12.0%,以低热值计算锅炉系统总效率107.3%以上;辅以自然空气冷却除湿,烟气温度降到20℃以下,每台锅炉每天有130 t/d以上烟气冷凝水回收利用,明显减少了大量雾气排放。烟气冷凝余热深度利用的节能、节水、环保、经济效益潜力显著。  相似文献   

5.
针对北京市某燃气供热锅炉房排烟温度高、氮氧化物等污染物排放量大和雾气大等问题,采用防腐高效烟气冷凝热和烟气冷凝水深度回收利用技术与氧化催化脱硝技术相结合,对锅炉进行了改造和跟踪实测。结果表明,改造后烟气温度降到25~45℃,节能率为6.7%~18%,回收烟气冷凝水10.3~28.8t/d,氮氧化物减排43%~54%。  相似文献   

6.
应用防腐型烟气冷凝热回收装置对北京某供暖锅炉房进行了排烟余热深度回收利用节能改造,将烟气作为吸收式热泵的低温热源用于供热。工程跟踪实测表明,采用烟气冷凝热回收装置可将锅炉排烟温度从84~114℃降到27~43℃,提高燃气利用效率(单项节能率)7.2%~13.6%;回收的烟气余热中水蒸气凝结潜热占68%~84%;排烟温度平均每降低10℃,锅炉系统总热效率提高约1.0%~2.3%;单位容量(1t/h)锅炉每天产生0.8~3.0t/d的烟气冷凝水,可回收利用;烟气冷凝水对烟气有显著的净化作用。因此,锅炉低温烟气余热深度利用有较大的节能、节水、减排潜力。  相似文献   

7.
针对严寒地区大型煤改气供热锅炉燃料成本高和烟雾大问题,采用自主研发的防腐高效低阻烟气冷凝热回收装置,对新疆骑马山热力站70 MW大型燃气供热锅炉进行了烟气冷凝余热和烟气冷凝水深度回收与除雾节能改造,改造后新增供热面积30万m~2。实测结果表明:在不同锅炉负荷下,烟温从88~180℃降到33~54℃,节能率达13%,锅炉总效率达107.3%;辅以自然空气冷却除湿后,排烟温度降到21~35℃;每台锅炉每天回收烟气冷凝水70~130 t,烟气除湿率达70%,明显减少了烟雾排放;烟气冷凝热回收利用节能、节水、减排、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8.
目前存在大量的燃气锅炉用于城镇供暖或工业供热。通常燃气锅炉排放的烟气温度较高,这意味燃气锅炉仍存在较大的冷凝余热回收潜力。为了减少对大气环境的污染,燃气锅炉需要执行低氮排放标准。如何将燃气锅炉的烟气冷凝余热回收和降低氮氧化物排放协同处理是燃气锅炉供热节能减排中的关键问题之一。本文提出了喷淋式烟气冷凝余热回收与通过助燃空气加湿降低氮氧化物的协同处理技术方式,搭建了燃气锅炉烟气冷凝余热回收协同低氮排放的实验系统,研究了该系统的冷凝余热回收与低氮排放性能。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能有效回收烟气冷凝余热并实现降低氮氧化物的效果。烟气冷凝余热回收协同低氮排放方式具有较为明显的节能、减排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9.
针对燃气热电厂燃气燃烧和排烟余热的特点,采用防腐型高效烟气冷凝热回收装置对燃气锅炉房进行了节能改造,建立了模拟电厂排烟余热供热系统,试验研究了燃气热电厂烟气冷凝余热回收利用的节能减排潜力.工程实测表明,在电厂排烟温度为55~103℃的条件下,进入烟气冷凝热回收装置的水温为19~32℃时,烟气温度可降到30~39℃;烟气温度每降低10℃对应的节能率为1.4%~3.2%;单位容量(1 t/h)锅炉每天产生0.7~1.2 t烟气冷凝水,可资源化再利用;烟气冷凝水的pH值约为2.4,显现强酸性,设备防腐至关重要.在电厂排烟温度低于100℃时,仍有巨大的节能、节水、减排潜力.  相似文献   

10.
燃气锅炉烟气中含有大量余热及水蒸气,目前的燃气锅炉均设置了烟气余热回收装置用于回收烟气余热,但排烟温度仍在80℃左右,只回收了烟气中一小部分的余热,并且烟囱的排烟存在着大量白烟以及漂水的问题,烟气中的水蒸气和污染物随着烟气排放到大气中。因此,进一步降低燃气锅炉排烟温度,具有很大的节能和环保意义。  相似文献   

11.
针对采用直接接触式烟气-水换热器(以下简称烟气换热器)、直接接触式空气-水换热器的燃气锅炉(额定热功率5. 6 MW)供热系统,采用Aspen Plus流程模拟软件,分析烟气换热器水气比(喷淋水与烟气质量流量之比)对燃气锅炉进口空气温度、系统供热增量、烟气换热器排烟温度(即系统排烟温度)的影响,从降低氮氧化物排放和提高系统供热能力出发,确定适宜的水气比。根据模拟计算结果得出,适宜的烟气换热器水气比为3. 0。  相似文献   

12.
针对现有燃气锅炉用烟气余热回收装置受供热系统回水温度较高限制、难以回收烟气余热中大量潜热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应用水源热泵的燃气锅炉烟气余热深度回收技术。介绍了该技术的方法和原理,并对某锅炉房改造工程运行数据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采用该技术可将排烟温度降至30℃以下,降低供暖燃气消耗量10%,极大地减少了燃气锅炉排烟中水蒸气含量,有助于缓解供暖季雾霾的产生。  相似文献   

13.
秦波  任静  李江宏  王永艳  朱剑飞 《建筑技术》2013,(12):1077-1079
某办公住宅小区天然气锅炉房采用烟气冷凝余热回收利用技术进行改造.对改造前后天然气耗气量、锅炉运行效率、排烟温度及冷凝水等参数进行测试及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改造后排烟温度从110~200℃降低N50℃以下,锅炉效率提高10%~13%,节气率提高15%以上。  相似文献   

14.
对14个大型燃气供热锅炉房的锅炉设置、锅炉运行状况及供热能力进行了调研,重点调研了天然气耗量、排烟温度、烟气余热回收利用状况和节能改造潜力,分析了锅炉负荷率、锅炉本体效率及锅炉总效率。结果表明,设置烟气热回收装置可使锅炉排烟温度降低34.6~106.2℃,锅炉效率提高0.59%~7.82%。  相似文献   

15.
分析了吸收式热泵烟气余热深度利用系统原理,通过某锅炉房进行烟气余热深度回收技术改造后的实际运行情况进行跟踪测试,结果显示,系统平均节能率为10.86%,排烟温度降低为30℃以下,有效降低二氧化碳及氮氧化物排放,节能减排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6.
开发可再生能源-地热和回收锅炉烟气余热是提高既有供热系统供热能效的有效措施。本文研究的基于增热型吸收式换热的燃气锅炉供热系统在热源站设置直燃型吸收式热泵和防腐型间壁式烟-水换热器用于深度回收烟气余热,在热力站设置增热型吸收式换热机组用于开发利用地热。分析表明,当供热负荷为50 MW时,该供热系统可将排烟温度降至35℃,回收烟气余热约4.7万GJ/a,回收地热约4.6万GJ/a,降低NO_x排放量约1.5 t/a。与常规燃气锅炉集中供热系统相比,该供热系统可提高一次能源利用率约27.8%,降低天然气年消耗量约19.9%,供热成本降低7.7%,增量投资回收期少于6 a。该系统用能方式相对较为合理,其节能效益、经济效率和环保效益均优于常规燃气锅炉集中供热系统,宜适用于北方地热资源可资利用的区域。研究成果为既有锅炉供热系统升级改造或新建供热系统规划与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回收燃气烟气中的热量能够显著提高燃气的利用效率。本文提出了一套新型的烟气余热回收系统,该系统通过全热交换,将烟气中的热量传递给锅炉的助燃空气,同时提高空气的温度和湿度,从而提高了锅炉排烟的露点,高湿烟气通过与热网回水的换热,实现余热回收。本文针对一台1.4MW蒸汽锅炉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在热网回水温度为50℃的情况下,锅炉助燃空气被加热到50℃,锅炉排烟露点提高到60℃,最终排烟温度由80℃降低至30℃,回收热量约127k W。同时,实验结果还表明新系统能够降低锅炉污染物排放水平,NOx含量由33ppm降低至24.6ppm。该系统能够达到节能,减排的双重效果。  相似文献   

18.
提出基于直燃型吸收式热泵和直接接触式换热器的烟气余热回收技术,阐述其基本原理,对1台29 MW的燃气锅炉利用该技术进行供热改造并进行工程实测。接触式换热器的排烟温度降至27.4℃,在供暖期平均回收烟气余热为2.67 MW,燃气锅炉平均供热效率提高值为11.54%,NO_x减排率为10.48%,凝结水量为3.11 t/h,达到了节能减排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天然气锅炉烟气余热利用节能改造工程实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天然气锅炉等热能动力设备排烟温度高,造成能源浪费和环境污染的现状,应用自主研发的高效紧凑防腐型烟气冷凝热能回收利用装置,对一既有锅炉房进行了烟气余热回收利用节能改造和跟踪实测。分析了锅炉耗气量、排烟温度及热效率的变化,结果表明,排烟温度由150~200℃降到50℃以下,仅烟气余热回收装置就使锅炉热效率提高10%以上,且由于该装置提高了锅炉进水温度,从而提高了锅炉本体燃烧效率,使锅炉低热值总效率超过100%,锅炉高热值效率超过95%,锅炉房总节能率达25.6%。  相似文献   

20.
在众多供热厂燃气锅炉脱硝改造技术路线中,烟气再循环技术作为一种占地较少、投资较低且改造效果明显的改造方式逐渐脱颖而出,但由于烟气再循环是将部分烟气与冷空气混合,烟气和空气温度较低时会产生大量冷凝水,由于烟气中大量的CO_2溶于冷凝水中,呈酸性的冷凝水会极度加剧风道的腐蚀,并且对鼓风机及燃烧器等重要设备产生危害,同时对锅炉的运行产生安全隐患。根据某一工程实例,本文提出了一种烟气再循环中防止冷凝水产生的方式,通过采用aspenplus软件建立的混合气体模型进行计算,当烟气再循环量为15%时,冷空气与15%的烟气混合后的理论计算温度达到19℃~20℃时无冷凝水产生;当烟气再循环量提高至20%时,混合气体的理论计算温度达到23℃~24℃时无冷凝水产生。本文的研究思路可供类似工程进行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