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页岩压裂返排液因含有多种有机添加剂,其化学需氧量较高。本文研究了新型无机复合混凝剂聚硅酸铝铁(PCM)对废水的混凝效果及与其复配使用的梳型絮凝剂(4-乙烯苄基辛基酚聚氧乙烯醚)-丙烯酰胺-(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钠)共聚物(PAVA)的絮凝能力,以提高页岩压裂返排液的预处理效率。结果显示,PCM在其加量0.3g/L时的浊度和COD去除率分别为96.1%和71.4%,明显高于常用的聚合氯化铝PAC的水处理性能值;PCM与5mg/L PAVA复配使用后,其用量明显降低,但处理效果更好,加量为0.2g/L时的浊度和COD去除率分别为90.0%和86.1%;PAVA的架桥絮凝能力强于常用的阴离子、阳离子高分子絮凝剂;返排液中ξ电位的绝对值越高,混凝剂的混凝效果越好。  相似文献   

2.
对页岩气压裂返排废水进行了混凝处理,研究了聚合氯化铝、硫酸亚铁等不同混凝剂对压裂返排废水COD的去除效果,考察了p H、混凝剂投加量和助凝剂投加量对COD去除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复配混凝剂为硫酸亚铁和聚合氯化铝(质量比为1∶1),混凝剂投加量为12 000 mg/L,p H为8.5,助凝剂投加量为10 mg/L的最佳混凝处理条件下,压裂返排废水的COD去除率为62.49%,出水COD由1 984.32 mg/L降至744.32 mg/L。  相似文献   

3.
以硅酸钠、硫酸铁、硫酸铝、硬脂酸钙为原料,制备了固体聚硅酸铁铝(PSAF)混凝剂,并以桂林市某污水处理厂二级生物处理后的出水为原水,研究了在最佳制备工艺条件下制备的固体PSAF混凝剂投加量和溶液pH对其混凝效果的影响。正交试验结果表明,制备固体PSAF混凝剂的优化工艺条件为:硅酸钠聚合的pH为2.5,溶液硅酸钠的浓度0.4 mol.L-1,Al3+与Fe3+的摩尔比5:5,加入铁铝混合液的温度为30℃,超声时间为40 min,硬脂酸钙的质量浓度为0.10g.L-1;混凝试验结果表明,当原水TP的质量浓度为1.23 mg.L-1、pH为7.5、固体PSAF的最佳投药量为125 mg.L-1时,TP的去除率为91.03%,COD去除率为70.3%,浊度去除率为60%。在pH为6.0~8.0时,固体PSAF除磷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4.
余文腾  许越  张永利 《当代化工》2010,39(6):661-663,705
采用正交试验,对高浓度有毒有害垃圾渗滤液进行混凝预处理。对单组分混凝剂进行筛选,通过处理垃圾液COD去除率进行评价,得出单组分最佳用量为1 250 mg/L(PAC)、1 500 mg/L(PFS)、50 mg/L(PAM)。对3种混凝剂进行双组分及多组分的复配,确定复配的最佳剂量比值为PAC/PFS/PAM=1︰1︰1。实验结果表明,复配的混凝剂比单组分混凝剂的垃圾液预处理效果明显提升。  相似文献   

5.
新型混凝剂聚硅酸铁铝的制备及其混凝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聚硅酸铁铝(PSAF)是一种新型无机高分子混凝剂,因其高效的混凝性能,使用条件宽,药剂用量少,残留浓度低等而受到广泛关注。采用一步法用硅酸钠、硫酸铝(氯化铝)和硫酸铁(氯化铁)合成PSAF混凝剂,考察了不同制备条件对混凝剂混凝性能的影响,确定混凝剂的最佳制备工艺条件为:常温,(Fe+Al)/Si摩尔比为5:1,Fe/Al摩尔比为1:1,浓度(以硫酸盐计)为200 g/L。结果表明:此条件下合成的PSAF混凝剂性能优良,储存时间长。  相似文献   

6.
针对压裂返排液水质状况,试验采用混凝工艺预处理压裂返排液。通过单因素变量分析及正交混凝试验,以COD和浊度作为混凝效果的参照指标,试验确定了最佳的混凝工艺:絮凝剂投加量450 mg/L,助凝剂投加量5.0 mg/L,静置时间80 min。其产水浊度、COD及浊度去除率分别达到99.9%、86.5%和87.9%,且产水水质稳定。  相似文献   

7.
以聚丙烯酰胺(PAM)为添加剂,对复合铝锌铁(PAZF)混凝剂进行有机改性,制备无机有机复合混凝剂(PPAZF),同时对比研究PPAZF、PAZF、与聚合氯化铝(PAC)对生活污水的处理效果。结果表明:三种混凝剂在相同的最佳投加量为148 mg/L时,PPAZF不仅对生活污水的浊度、COD和总磷去除效果最高,而且产生的絮体较大且密实。与PAZF相比,低投加量时PPAZF除磷效果大幅度提高。另外,PPAZF对pH的适应性更强。  相似文献   

8.
用煤矸石及硫铁矿烧渣作原料制备了-种高效复合混凝剂聚硅酸铝铁(PSAF),并将其用于制革废水的处理.结果表明:在pH 6~9范围内,PSAF混凝剂对废水有较好的处理效果.在常温、pH7~8、PSAF混凝剂用量为70mg/L条件下,S2-、SS、CODCr和Cr3 的去除率分别为90.4%、87.5%、84.5%和80.6%;温度对CODCr去除率的影响不大;与传统混凝剂Al2(SO4)3和FeCl3相比,PSAF混凝剂具有混凝沉降速度快、处理废水后水中残余量低、处理废水费用低等特点.文中还探讨了混凝剂对制革废水的混凝沉降机理.  相似文献   

9.
陈晶  李莉 《当代化工》2016,(11):2678-2680
聚硅酸铝铁(PSAF)作为一种新型无机高分子絮凝剂,在除浊、脱色以及去除有机物方面具有优越的性能。文献报道的浊度、色度以及有机物的最高去除率可分别达97%、98%、87%。控制PSAF性能及稳定性的关键因素是Al/Fe/Si的摩尔比、硅酸浓度、碱化度、熟化时间等;同时,PSAF的絮凝效果还受水体参数的影响。介绍了PSAF的制备、絮凝效果及其影响因素,最后简要概括了当前研究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以三氯化铁、阳离子聚丙烯酰胺(CPAM)为主要原料,采用复合法制备了PFC-CPAM无机-有机高分子复合絮凝剂,并用其处理模拟混悬液。考察了PFC的适宜聚合温度和熟化时间,以及PFC与CPAM复配时CPAM加量、复配温度、复配pH值对模拟混悬液浊度去除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聚合温度为40℃、熟化时间为24h时,PFC对模拟混悬液具有较好的处理效果;PFC与CPAM复配时,CPAM加量为10mg/mol-Fe、复配温度为50℃、复配pH值为5时,复配的PFC-CPAM无机-有机高分子复合絮凝剂对模拟混悬液具有较为理想的处理效果,浊度去除率可达到97.8%。  相似文献   

11.
壳聚糖复合絮凝剂处理含油废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壳聚糖复合絮凝剂处理含油废水,正交实验结果分析表明:pH值为7,PAM量为2mg/L,壳聚糖量为2mg/L时,对废水化学耗氧量(COD)去除率可达47.33%;pH值为7.PAM量为1mg/L,壳聚糖量为8mg/L时,对废水浊度处理得到较为满意的效果,浊度去除率可达91.73%。对浊度和COD去除率的影响因素主次顺序是:pH值〉PAM投加量〉搅拌时间〉壳聚糖投加量。  相似文献   

12.
从田菁胶及其衍生物系列中优选出了一种新型高分子絮凝剂一季铵型阳离子田菁胶(QACSG),并对QACSG和聚丙烯酰胺(PAM)在处理生活污水中的絮凝效果作了系统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在相同的混凝条件下(以聚合硫酸铁为主混凝剂),QACSG的最佳投药量仅为PAM的三分之二,而浊度去除率和COD去除率分别提高了20%~30%和5%~10%,处理后的废水达到了国家一级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13.
以七水硫酸亚铁、氯化钙和浓硫酸为主要原料,采用鼓风氧化工艺制备了固体聚合硫酸铁(SPFS)。在铁钙总物质的量不变、不同铁钙比的条件下合成了固体钙铁复合絮凝剂。对SPFS和钙铁复合絮凝剂进行了红外光谱分析和活性成分的测试,为了测试其性能,分别进行了高岭土模拟浊度废水的去浊度和腐植酸溶液的脱色研究。结果表明,钙铁复合絮凝剂表现出了较SPFS更好的去浊能力,而且随着钙组分的增多,这种趋势越明显;适量钙铁比的复合絮凝剂能提高脱色效果;在去浊度的测试中,各种絮凝剂的最佳投药量(以Fe计)为15 mg.L-1,最佳pH为8~10,去浊率可达98%以上;在脱色的研究中最佳投药量(以Fe计)为20~40 mg.L-1,最佳pH为3~7,脱色率在90%以上。  相似文献   

14.
文章研究了用无机絮凝剂硫酸铝、聚丙烯酰胺(PAM)和天然高分子絮凝剂壳聚糖(CTS)进行复配对景观水体的处理效果。实验结果表明:在硫酸铝、聚丙烯酰胺和壳聚糖投加量分别为99.5 mg/L、2.0 mg/L和2.0 mg/L时,絮凝效果最佳,CODCr和浊度的去除率可分别达67.4%与91.0%,与传统的Al2(SO4)3-PAM絮凝剂相比,CODCr和浊度的去除率分别提高了13.8%和4.7%,而且大大减轻了硫酸铝和聚丙烯酰胺对环境的二次污染,具有明显的环境效益。  相似文献   

15.
张丽  周明达 《化工时刊》2012,26(2):14-17
利用拜耳赤泥和盐酸为主要原料,制备出方便保存的聚硅酸铝铁固体絮凝剂。探讨了赤泥中铝铁的最佳提取工艺,如盐酸浓度、盐酸用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等。结果表明,盐酸浓度8 mol/L,反应温度85℃,盐酸与赤泥的液固比为6∶1,反应时间为2.5 h,铝铁溶出率较理想。制得的聚硅酸铝铁对废水处理效果优于市售聚硅酸铝铁,且絮体较大、致密、沉降速度快,对COD去除效果达98.6%,色度去除率达87%。  相似文献   

16.
采用粉煤灰、工业废硫酸和硫铁矿渣为原料,通过自制的聚铁和聚铝,制备了不同Si/(Al+Fe)摩尔比的聚硅酸铝铁(PSAF)絮凝剂.实验结果表明:与传统无机盐絮凝剂相比,PSAF的絮凝效果较好,COD及色度去除率能达到78.62%和83.56%以上.实验得到PSAF最佳制备条件:Si/(Fe+Al)=1/20,Fe/Al...  相似文献   

17.
使用PAFSC-PAM 复合絮凝剂对浙江某制药废水调节池出水原水进行絮凝实验,考察了复合絮凝剂在处理制药废水的过程中、温度、投加量、转速、pH 值对絮凝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使用复合絮凝剂PAFSC-PAM 比单独投加PAFSC 或PAM 具有更好的絮凝效果,并且在最优实验条件(pH值为9、快搅转速为250 r/min...  相似文献   

18.
壳聚糖絮凝剂处理水源水中有机物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研究了壳聚糖絮凝剂的絮凝特性,进行了壳聚糖絮凝剂跟无机絮凝剂复合絮凝对水源水中浊度和有机物去除的试验。实验结果表明,复合絮凝能够相互促进各自的絮凝性能,显著提高有机物的去除效果,并使除浊和去除有机物得到了统一。在壳聚糖絮凝剂分别与三种常用无机絮凝剂(硫酸铝、氯化铁和聚合铝铁)的复合絮凝的效果的实验表明,其中聚合铝铁跟壳聚糖的复合絮凝剂的效果最好,在最佳条件下,其浊度、CODMn和UV254的去除率分别达到了97%、44%和55%。  相似文献   

19.
海泡石/黄原胶复合絮凝剂的制备及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过硫酸钾为引发剂,使丙烯酸/丙烯酰胺在黄原胶(XG)分子链上接枝聚合并复合海泡石纤维制备复合絮凝剂。研究了反应条件对含油废水COD去除率及浊度去除率的影响,利用红外光谱(FTIR)对接枝产物进行表征。实验结果表明,最佳合成条件为:m(丙烯酸/丙烯酰胺)∶m(黄原胶)=8∶1,引发剂、交联剂与黄原胶质量比分别为0.02,0.006,m(海泡石)∶m(黄原胶)=1∶2,反应温度60℃,用该絮凝剂处理含油废水,COD去除率和浊度去除率分别达到88.2%和95.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