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对装置冷却系统进行优化研究,通过对空冷风机进行改造降低空冷系统耗电量,提高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2.
直接空冷来统的运行与水冷凝结器的湿冷系统一样,也存在空气温升、端差等评价凝结器安全性、经济性的指标.但由于测量困难,这是目前空冷系统运行管理的一个盲点.因此,如果能够对直接空冷系统进行空气温升的检测,就能够很好的分析空冷系统的特性以及对汽轮机的影响,是保证机组稳定、经济、安全运行的有效的辅助手段.  相似文献   

3.
目前我国火电厂多采用水冷技术,而空气冷却相比普通湿冷塔技术可以节水大约2/3,目前有很大的应用前景。本文探讨了直接空冷技术的研究现状以及应用中的性能影响因素,加深了对直接空冷机组的系统认识和全面了解。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高背压供热技术的分析,提出了降低能耗的措施。对空冷汽轮机+湿冷+高背压供热技术进行了可行性和可靠性分析,提出了设计时应注意的问题,研究表明空冷汽轮机高背压供热机组更有优势。  相似文献   

5.
大唐国际多伦46万t/a煤基烯烃装置由于地理位置等原因,换热设备采用了干式直接空冷系统。结合空冷系统区别于其他冷却系统的特点以及我国许多大型煤化工项目所面临的水资源短缺及环境保护等问题,进一步阐述了干式直接空冷系统未来的应用优势和广阔的应用空间。  相似文献   

6.
干-湿冷却系统对空冷机组热经济性影响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受环境温度影响, 空冷机组夏季工况的运行背压高, 严重限制了机组的带负荷能力, 并影响机组的热经济性和安全性。分析了一种干-湿混合冷却系统, 将汽轮机排汽分流出一部分通过循环水冷却, 以降低机组夏季工况背压。建立了干-湿混合冷却系统对机组热经济性影响的数学模型, 并以某330 MW直接空冷机组为例揭示了机组背压和净功率随主蒸汽流量、湿冷分流量以及环境温度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主蒸汽流量为1120 t·h-1、湿冷分流量为175 t·h-1时, 机组出力从326.266 MW达到330 MW满负荷运行, 提高了3.734 MW, 背压由46.8 kPa下降到31.9 kPa, 机组的热耗率降低了110.9 kJ·(kW·h)-1, 发电标准煤耗率降低了4 g·(kW·h)-1。  相似文献   

7.
马文志 《广州化工》2009,37(2):24-26
在国内多套加氢高压空冷系统腐蚀情况的基础上,对注水规律及缓蚀阻垢剂性能进行研究,分析高压空冷器具有腐蚀难于控制、泄露危险性大且制造质量不易保证的特点,由于实际原料中S和N含量高,而设计的空冷系统处理量不足;原设计无脱硫设施;注水量难以随着原料改变而提高;空冷器流速过高、物流分配不均;操作不平稳等原因造成腐蚀。提出了高压空冷器防腐蚀对策和高压空冷器的材料选择等。  相似文献   

8.
在四季温差大、水资源匮乏和多风沙地区的工业领域,为优化冷却设备的技术经济性,采用闭塔干湿交替运行以达到全年最少水耗的需求十分普遍。即夏季采用换热管外淋水蒸发的湿冷运行模式,冬季停止淋水采用直接空冷的干冷运行模式,春秋季则采用部分湿冷、部分干冷的运行模式,在满足冷却要求的前提下尽量节水。本文以哈密地区一工程项目为例,为防冻、抗风沙及利于清垢,闭塔采用逆流叉排全光管形式,塔结构按湿冷运行的要求设计,而换热面积则按干冷运行的要求配置,通过试算给出四种不同的节水运行方案及相应的设计风量。其中方案四即气温0℃以下的四个月全用干冷,最热的一个月全用湿冷,其他七个月采用干冷与湿冷混用,此时全年用水量最少,但能耗最大。不同方案的比较和分析对优化干湿冷交替运行闭塔的设计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9.
面对日益紧缺的水资源问题,火力发电行业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而空冷冷却与普通湿冷技术相比可节水2/3.火电厂采用空气冷却方式代替传统的水冷却方式,可大量节约工业用水,解决了在煤炭资源丰富而缺水地区建设电站的困难问题,同时还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具有良好的应用和发展远景.介绍了直接空冷系统的工作原理、特点及直接空冷凝汽器的发展过程,并对直接空冷技术在国内外发展现状做了简单介绍.  相似文献   

10.
危险废物焚烧系统的正常运行依靠冷却系统的有效与稳定。空冷和水冷是冷却系统最为常见的换热形式,两种结构方式的区别主要在于换热效果、运行维护、经济与环保性等。同时,在危险废物实际处理运行环境下,冷却系统又会产生泄露、腐蚀、微生物滋生等多种异常情况,严重影响工艺的正常运行。对此,一方面需要加强合理的监测,另一方面需要进行行之有效的控制。  相似文献   

11.
白雾防止型密闭式喷淋冷却塔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防止冷却塔产生白雾,设计并制造了一种密闭式喷淋冷却塔。在该冷却塔中,冷却水分成两路分别在湿式换热器和干式换热器中冷却降温。湿式换热器采用铜翅片管,冷却水通过铜管向喷淋水释放热量,而喷淋水则和来流空气在翅片管表面进行传热传质。低温高湿的空气流过干式换热器后被铜铝复合翅片管内的冷却水加热,因此空气出口温度升高,使得出口空气和外部空气混合后的状态点不与饱和空气线相交,从而避免了白雾的产生。  相似文献   

12.
王永青 《化工学报》2010,61(1):152-158
以注蒸汽燃机-热蒸馏海水淡化复合系统为例,基于火用经济学理论,建立了系统中电、水环境负荷的分摊模型,初步分析了系统的生命周期污染物排放,计算了系统中各火用流以及系统产品的环境负荷向量,得到了电、水的环境负荷分摊比。本文的研究虽然基于注蒸汽燃机-热蒸馏海水淡化系统而进行,但所探讨的方法同样适用于以干式燃机或其他湿式燃机为基础的电水联产系统。  相似文献   

13.
新型煤化工项目循环冷却水系统类型选择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水资源成为新型煤化工发展限制性因素的特点,本着节水目的,从一次性投资、运行费用、新鲜水耗量以及技术可靠性等方面,对开式系统的传统湿式冷却塔和节水型湿式冷却塔、闭式系统的增湿型空冷器和溴化锂机组4种循环冷却水系统进行了分析比较.根据分析比较结果,建议对于水资源配套条件好的煤化工项目可选用开式系统-传统湿式冷却塔;对于水资源相对紧缺的煤化工项目,可根据需要选用开式系统-节水型湿式冷却塔;对于水资源是首要限制因素的煤化工项目,可考虑选用闭式系统-增湿型空冷器;闭式系统-溴化锂机组的技术可靠性有待进一步评估.  相似文献   

14.
黄翔  白延斌  郝航  孙铁柱 《化工学报》2012,(Z2):187-192
介绍了半集中式蒸发冷却空调系统在新疆及西安某办公楼的设计过程,结合该办公楼结构形式采用了串联式空气-水系统。测试结果表明在新疆地区室外干球温度为35.0℃下,采用的三级蒸发冷却新风机组可使送风温度达到13.5℃,采用的间接-直接蒸发冷却复合冷水机组出水温度为16.5℃,室内维持在空调规范要求的舒适区域。西安测试结果表明室外干球温度为33.5℃下,采用的三级蒸发冷却新风机组可使送风温度达到17.4℃,采用的间接-直接蒸发冷却复合冷水机组出水温度为17.5℃。分析了该半集中式蒸发冷却空调系统的优缺点,为蒸发冷却空调系统的设计提供些许建议。  相似文献   

15.
李山  郝吉明  李凯  汤立红  刘烨 《化工进展》2015,34(2):534-541
综述了粗乙炔气净化处理硫化氢和磷化氢技术的研究进展,分别介绍了湿法工艺和干法工艺的具体方法以及存在的优缺点。湿法工艺相比干法更加成熟,兼具价格低廉和易于操作等优点,因而被广泛应用于粗乙炔气中硫磷的净化。然而,湿法工艺会产生大量废水,存在污染环境又浪费水资源的问题。同时溶解有乙炔气的废水排入下水管道,又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相比湿法工艺,干法工艺具有净化效率高、安全无污染的优点。研究表明,干法工艺经过改进,能有效地净化粗乙炔气中的H2S和PH3,并能有效克服湿法工艺存在的缺点,并且干法工艺的净化剂易于再生。因此,干法同时脱除粗乙炔气中的H2S和PH3具有较为广阔的应用前景。然而,干法工艺同时脱除H2S和PH3的相关机理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6.
热电企业通过将原湿式除灰改为干式除灰、灰渣混流改为分排处理,从源头上控制水资源的大量消耗;并通过冷却水系统的封闭式循环改造,使处理废水得到合理的回用,从而实现废水减量化、资源化,减轻对环境的污染。应用电厂节水及减排技术,达到了节能降耗、清洁生产、总量减排的预期目标。  相似文献   

17.
电厂循环冷却系统作为最有节水潜力的部门,其循环冷却水的处理是实现电厂节水减排的关键。基于此,从提高循环浓缩倍率和排污水回用两方面综述电厂循环冷却水研究进展,对提高循环冷却水浓缩倍率方法和其排污水的脱盐技术进行归纳,分析了现有技术的优缺点、应用现状和相关实验研究进展。并对技术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研发抗污染、通量大的膜材料,更高效的预处理过程,绿色高效的电化学技术以及不同技术的组合优化将是电厂循环冷却排污水处理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8.
光催化制氢是利用太阳能获取氢能的重要途径,是当前研究热点。长期以来,人们致力于各种新型可见光光催化制氢材料的研究并取得较大进展。反应体系的设计和选择是实现高效光催化制氢和能否走向工业化的核心问题之一,因此,近年来研究者开始对光催化制氢反应体系加大研究。光催化制氢主要有非均相光催化制氢(HPC)和光电催化制氢(PEC),不同的体系具有各自的优缺点和应用范围。重点介绍光催化制氢半反应、光催化完全分解水和光电催化分解水3种主要反应体系,分析各种反应体系的特点,阐述各个体系涉及的光催化材料的发展进程,并展望太阳能光催化制氢研究前景,其中,新型高效的PEC-PV(光伏)耦合光化学转化系统有望为光解水制氢实现工业化提供一种重要的发展途径。  相似文献   

19.
常健佩  黄翔  安苗苗  李朝阳 《化工学报》2020,71(z1):236-244
总结了蒸发冷却冷水机组结构类型和工作原理,理论和实测验证了间接蒸发冷却的湿通道侧发生的并非绝热等焓直接蒸发冷却。根据对间接预冷式蒸发冷却冷水机组的性能测试分析,间接蒸发冷却器的湿球效率在41%~92%之间,立管、板管、露点间接蒸发冷却器比卧管间接蒸发冷却器效率高,间接预冷式蒸发冷却冷水机组制备冷水可达到亚湿球温度,制备冷水温度受间接蒸发冷却器效率、填料塔内气水比、外热源影响。以间接预冷式蒸发冷却冷水机组、机械制冷冷水机组、乙二醇自然冷却为冷源的数据中心空调系统,水侧蒸发冷却与乙二醇自然冷却应用在乌鲁木齐市、北京市、上海市的时间分别为8736、6261、4708 h,相比机械制冷的全年节电率分别为62%、53%、4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