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织造毛巾织物要用三个系统的纱线:(a)在织物表面形成毛圈的毛圈经纱,(b)使毛圈经纱凸出于其上的地经纱及(c)与两种经纱相互交织的纬纱。毛圈经纱除了它的吸湿特性外还用以美化织物。织制花式毛巾以及其他复杂的毛巾装饰物使用提花装置。为此目的,色纱被用作毛圈经纱,这种装饰方法一般习惯称为  相似文献   

2.
一、毛巾织物的组织结构 及其脱毛圈的原因 毛巾织物主要是用以洗脸的,因此它须具备柔软度好、吸水力强等主要特性,是一种松织起毛圈的特殊织物。 由于松织起毛圈的缘故,虽然满足了柔软和吸水好的要求,然而其毛圈却极易拉脱。如果我们将毛巾纵向剖开(见图1),便可看出每个毛圈只有一根纬纱的一次交织固定,而毛巾经纬纱的交织又极为稀松,如果毛圈受外力钩拉,则纬纱对毛圈的固着力因极为不足而产生滑移,往往使受钩拉之毛圈整条地被拉脱,造成脱毛圈,影响了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3.
张国辉 《纺织学报》2006,27(6):91-93
上机图设计对产品的生产和质量有很大影响。分析了毛巾织物穿筘设计、联合织物各组织分界线两旁组织点的设计、花式纱罗纬纱起始位置设计对产品的影响以及组织点的配置对色纱显色情况的影响。结果表明,地经纱与毛经纱排列比为1∶2的毛巾织物将地经纱夹在2根毛经纱中间穿入筘齿可以使毛经纱受到的摩擦阻力小;联合织物应尽可能使不同组织的边界左右配置与经纬组织点相反;当需织物正反面显示不同颜色时,正面纱线的长经浮线应能盖住相邻反面纱线的短经浮线;花式纱罗织物在生产时绞经纱在地经纱某一侧需要开口的次数多时,起始时该绞经纱就应该安排在地经纱这一侧。  相似文献   

4.
开发竹/天丝混纺斜纹织物的点滴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竹纤维与天丝混纺纱线作经,物反面纬纱显露在外,具有凉爽,滑懦感,最好发挥。为绿色环保织物新品。纬纱采用涤长丝交织,织物组织为2/1斜纹,由于织正面经纱(竹/天丝纱)显露,使织物抗菌功能得到  相似文献   

5.
问与答     
问:国产Z 303双梳栉经编机能否编织毛巾织物? 答:最初的细针距经编起毛圈织物就是在双梳栉特里科经编机上编织的。较典型的方法有二类:1.脱圈法;2.超喂法。脱圈法是利用一个横列每根针上垫纱,另一横列部分针不垫纱,脱套后形成毛圈。最简单的是两把梳栉1隔1穿经纱编织的经编毛圈(毛巾)织物。但脱圈法编织的底组织疏松不宜做衣料,只作某些工业用。至于超喂法又常分前梳栉超喂和后梳栉超喂二种。编织超喂法毛圈织物时,关键问题是超喂的那把梳栉的经纱张力调节问题。在垫纱、成圈时,超喂梳栉经纱张力只有处于零  相似文献   

6.
最近美国采用了一项生产高度膨松、柔软和吸水毛巾织物的新技术,并正传向世界很多地方。生产的关键在于使用无拈的毛圈纱,而在美国,这种毛圈纱多数是在利森纳纺织机械厂制造的Coverspun包芯纺纱机上纺制的。机织毛巾的用纱要求具有足够的强力和柔韧性,用可溶性长蝗包缠制成的包芯纱就具有这样的特点。织物经整理后,除去了包缠的长丝,留下作毛圈的纱则是非常柔软的无拈棉纱。  相似文献   

7.
为了迎合市场对毛巾织物柔软、舒适的需求,孚日集团开发了转杯纱方巾织物,其具体规格为:毛经纱和地经纱均采用46.6tex的纯棉OE纱,捻度为40捻/10cm,筘号为50根/(2×25.4mm),纬密161根/10cm,幅宽267cm,要求毛高为0.6cm。  相似文献   

8.
针对木棉纤维的性能特点,采用常规棉纺生产工艺结合木棉和毛处理工艺,成功纺制出了毛巾用棉/木棉70/30 38.9tex竹节纱;以该纱为毛经纱,C18.2×2tex纱线为地经纱,在比利时毕加诺喷气织机上生产出了素缎刺绣毛巾织物。介绍了纺织染整生产各工序工艺条件和技术措施,测试了纱线和成品的性能指标;结果表明纱线各项指标均达到设计要求,毛巾质量良好,适合产品品种扩展。  相似文献   

9.
国外有专用机器生产毛巾织物,国产针织机械种类少,没有专门生产毛巾织物的。但为适应国内外市场需要,用普通双面机作适当改动也能适应毛巾织物的生产,我们作了初步的尝试。在双面机上用针盘的上针织毛圈、针筒的下针织地布形成平针地布反面毛圈。喂纱时同时喂给毛圈纱和地布纱。毛圈纱和地布  相似文献   

10.
1、前言。纱线毛羽高,并不一定是质量的缺陷,要针对最终具体的使用情况而定。较高毛羽的纱线一般用于针织用纱,如内衣、针织外衣和运动衣,毛圈织物的绒头纱线也经常需要高毛羽。而毛精纺机织物需要表面平滑的纱线,特别是对于现今逐步南股线向单纱转变的经纱而育。高毛羽的纱线在织造时易造成开口不清、经纱粘连,使得断头率增加,织机效率下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