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首先选用醇解、酶解两种方法对玉米淀粉进行预处理,然后再以预处理淀粉和β-环糊精为原料,聚乙二醇6000为分散剂,过硫酸铵为引发剂,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MBAA)为交联剂,采用水包水乳液聚合法制备淀粉微球。利用红外(IR)图谱及差热(DSC)曲线对微球结构进行了表征。测定了微球对亚甲基蓝的吸附性能。结果表明,当工艺条件为:酶解淀粉1.5g和β-环糊精0.5g,PEG浓度40%,N,N′-亚甲基双烯丙酰胺0.6g,过硫酸铵为0.2g,水相体积50m L,反应时间5h,反应温度50℃时,制备的淀粉微球粒度均匀,形状规则,分散性好。在常温下,当亚甲基蓝浓度为4mg/L时,微球及原淀粉对亚甲基蓝的吸附率分别为0.963和0.652mg/g,微球较原淀粉吸附率高出47.7%,吸附性明显增强。  相似文献   

2.
本文采用高温活化芝麻壳制备活性炭,利用正交实验法,探讨活化剂分别为氢氧化钾与碳酸钾时,活性炭的最佳制备方案。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所制备活性炭的表面形貌,利用热分析仪对活性炭进行热力学分析,采用分光光度计测定所制备活性炭的亚甲基蓝吸附值,并用国标方法测定出碘吸附值。结果表明,以氢氧化钾为活化剂得到的活性炭,其孔洞多为微孔和中孔,亚甲基蓝最大吸附值为327.27mg·g~(-1),碘吸附值为1842.78 mg·g~(-1);以碳酸钾为活化剂得到的活性炭多为大孔,亚甲基蓝最大吸附值为81.08mg·g~(-1),碘吸附值为822.81mg·g~(-1)。  相似文献   

3.
利用三相微流控技术制备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LGA)微球,并探索微球对水溶性药物的载药量和包封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三相微流控技术制备的PLGA微球大小均一,平均粒径约为49μm。随着内水相模型药物浓度的增加,在保持微球形貌和尺寸均一的前提下,载药量能增加到10. 91%,而药物的包封率仍然维持在96%以上。在PLGA油相中加入油溶性药物,不影响PLGA微球对水溶性药物的载药量和包封率,说明PLGA微球具有优异的载药性能。  相似文献   

4.
为了研究氧化石墨烯(graphene oxide,GO)对染料分子的吸附作用,选用甲基橙(Mmethyl orange,MO)和亚甲基蓝(methylene blue,MB)两种有机染料为目标分子,考察甲基橙/亚甲基蓝的初始浓度、吸附剂的用量对吸附性能的影响。采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仪测定吸附后有机染料的吸光度值,寻求最佳吸附条件与吸附量。当甲基橙浓度为25mg·L~(-1),体积为30m L,氧化石墨烯的质量为20mg时和亚甲基蓝浓度为240mg·L~(-1),体积为25m L、氧化石墨烯的质量为10mg时,氧化石墨烯的吸附量分别可以达到5.427和543.29mg·g~(-1)。实验结果表明:氧化石墨烯对亚甲基蓝染料的吸附性能优于甲基橙。  相似文献   

5.
目的:以5-氟尿嘧啶(5-FU)为模型药物,明胶为载体材料,制备5-氟尿嘧啶/明胶纳米载药微球,探究药物的缓释效果和抗肿瘤性能。方法:“单凝聚相法”制备明胶纳米载药微球;透射电镜(TEM)和粒径分析仪(DLS)分析纳米微球的形貌、粒径分布情况;计算其包封率和载药量,并对其体外缓释效果和抗肿瘤性能进行研究。结果:明胶纳米微球的表面形态良好,分散均一,平均粒径65.1?2.1 nm,明胶纳米微球的包封率为23.5?1.9 %,载药量为69.7?0.5 %;明胶微球具有良好的缓释性能,Higuchi方程对微球的体外药物释放情况拟合度较高。四甲基偶氮唑蓝实验结果表明,5-FU/明胶微球对胃癌细胞(SGC7901)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结论:5-FU/明胶微球缓释性好,抗肿瘤活性显著,可作为抗癌药物的缓释制剂。  相似文献   

6.
郭英  李酽  谢静  蔡娇 《化学世界》2007,48(1):38-41,48
以自制阿司匹林为药物,壳聚糖为载体,采用乳化-化学交联法制备了阿司匹林-壳聚糖载药微球,确定了阿司匹林-壳聚糖载药微球的制备工艺条件,探讨搅拌速度、阿司匹林/壳聚糖质量比、交联剂戊二醛、乳化剂Span-80用量对微球的药物包封率、载药量和释药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室温条件下,以液体石蜡为介质,选用3%的壳聚糖冰醋酸溶液、按阿司匹林∶壳聚糖=1.5∶1、4%的戊二醛为交联剂、Span-80用量为体积比6%、中等搅拌速度制备出的微球药物包封率可达79%,微球粒径最小可达20 nm,制得的载药微球在16 h内对药物有良好的缓释作用,在25 h之内仍存在缓药效果。  相似文献   

7.
替米考星交联淀粉载药微球的制备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可溶性淀粉为原料,采用反相悬浮聚合法,合成了替米考星淀粉交联共聚载药微球。探讨了投药量、反应时间、交联剂、乳化剂对替米考星淀粉微球载药量、包封率和微球形貌的影响,运用红外、热重、电镜、粒度分析仪对产物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最佳制备条件为:替米考星0.02 g,淀粉4 g,乳化剂0.75 g,交联剂0.95 g,反应1.5 h,合成的替米考星淀粉微球载药量2.43%,包封率88.6%。微球粒径分布均匀,外观圆整,表面粗糙,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 以白及多糖(BSP)为骨架材料制备糖尿病溃疡用多孔生物载药微球(Ms),并对其进行质量评价。方法 采用乳化-交联法制备载黄连素(BBR)的白及多糖微球(BBR-BSP-Ms),观察其外观形态、结构特点,评价粒径、载药量与体外释药行为等药剂学性质。结果 BBR-BSP-Ms处方和工艺:当BSP浓度为0.05%、BBR浓度为12%时,乳化时间为130min、交联温度为40℃、交联剂体积分数为11%、交联时间为70min、搅拌速度为960r·min-1时,BBR-BSP-Ms粉末流动性好、互不粘连、分散性好,呈圆形、大小均匀,粒径分布为20~30μm,包封率为(86.92±0.03)%,载药量为(19.78±0.08)%;体外释药实验表明,BBR在48h内的累积释放率达82.12%,缓释效果良好。结论 以BSP为骨架材料载药微球工艺稳定可行,缓释效果明显,在糖尿病溃疡方面具有较好应用开发前景。  相似文献   

9.
以抗癌药物羟基喜树碱作为模型药物,可降解材料聚乳酸-羟基乙酸(PLGA)为药物负载体,采用溶剂-抗溶剂沉淀法制备聚乳酸-羟基乙酸/羟基喜树碱的载药纳米微球,考察不同溶剂-反溶剂体系对载药包封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以丙酮-水为溶剂体系制备的载药微球性能较好,形貌外观呈圆球形,球表面圆润光滑,粒度均一,分散效果良好,平均粒径为160 nm,载药微球包封率随着载药量的增加而减小,实测载药量为7.83%的PLGA载药微球,其载药包封率为87.68%,在28 d后溶出累计量约50%,可见以聚乳酸-羟基乙酸为载体制备的羟基喜树碱剂型,缓释作用良好。  相似文献   

10.
以锯末为原料,氯化锌为活化剂,不添加黏结剂,采用干法混合后直接成型活化制备高中孔率生物质成型活性炭。为考察这种工艺的可行性,通过单因素实验,以亚甲基蓝吸附值为评价指标,考察了盐料比、活化温度、活化时间与成型密度对生物质成型活性炭吸附性能的影响,得出较优工艺条件为:盐料比1.0:1,活化温度950℃,活化时间为60 min,成型密度为1.4 g·cm~(-3)。在此工艺条件下制备得到的生物质成型活性炭,其亚甲基蓝吸附值为387 mg·g~(-1),BET比表面积为2104 m~2·g~(-1),平均孔径为3.11 nm,总孔容为1.63 cm~3·g~(-1),中孔孔容为1.17cm~3·g~(-1),中孔率高达71.8%,初步证明了干法制备高中孔率生物质成型活性炭工艺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1.
采用非均相回流技术制备开口空心ZnS/CdS纳米微球,利用TEM和XRD对样品进行表征与分析,通过降解亚甲基蓝溶液和正交设计试验考察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催化剂用量是影响光降解亚甲基蓝的主要因素,在催化剂用量70 mg、m(ZnS)∶m(CdS)=1∶3和避光搅拌时间30 min条件下,浓度10 mg·L-1的亚甲基蓝溶液降解率达91.34%。  相似文献   

12.
以白酒糟为原料,采用超(亚)临界水处理法来制备多孔碳材料,通过考察温度、压力、停留时间对活性炭性能的影响,探讨技术的可行性。结果表明,超(亚)临界水活化法可用来制备活性炭,在超临界状态(450℃,25 Mpa,10 min)下可制得活性炭,其对碘的吸附值为624 mg·g~(-1),对亚甲基蓝的吸附值为118 mg·g~(-1)。利用所制备的活性炭对模拟印染废水进行吸附性能研究,结果表明其可用来作为吸附染料废水的吸附剂,对甲基橙的吸附率随着pH的升高而降低,随活性炭用量增加而升高。吸附符合Langmuir吸附等温式,吸附动力学可通过准二级动力学模型描述,吸附过程主要由化学吸附控制。  相似文献   

13.
以壳聚糖为药用载体,焦磷酸钠(TSPP)为离子交联剂,布洛芬为模型药物,采用离子交联法制备壳聚糖微球制剂,考察处方和工艺因素对载药微球的包封率和载药量的影响;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和红外光谱对微球结构进行表征。实验结果表明:在pH=3.68的壳聚糖溶液中,正负电荷摩尔比20∶1,转速为325r/min,投药量为0.05g是较理想的壳聚糖微球制备条件。而交联剂滴加时间在20~60min之间对微球的载药量和包封率的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4.
利用猪血粉为原料,分别以磷酸、氯化锌和氯化镁为活化剂,采用化学活化法制备了3种活性血炭,通过BET、SEM对3种活性血炭进行了表征,通过亚甲基蓝吸附实验、碘吸附实验和酸性品红吸附实验评价了3种活性血炭的吸附性能。结果表明,在浸渍比为2∶1、浸渍时间为24 h时,分别以磷酸、氯化锌、氯化镁为活化剂(活化温度分别为500℃、550℃、600℃)得到的3种活性血炭均具有较好的吸附性能,其中以磷酸为活化剂制备的活性血炭的吸附性能最好,其亚甲基蓝吸附值为1 900.00 mg·g~(-1)、碘吸附值为810.00 mg·g~(-1)、酸性品红吸附值为2 200.00 mg·g~(-1)。活性血炭的研究为充分利用畜禽血液资源提供了有效途经。  相似文献   

15.
采用来源广、无毒、可生物降解的海藻酸钠(SA)对玉米淀粉(CSt)进行交联改性,制备海藻酸钠改性淀粉(SA-CSt),并研究了其对溶液中亚甲基蓝的吸附性能。结果表明,在SA加入量为4 g/10 g CSt,交联剂POCl_3加入量为0.09 mL/10 g CSt、反应温度为30℃、反应时间为1.5 h条件下制备的絮凝剂SA-CSt具有最佳的亚甲基蓝吸附性能。当处理50 mL浓度为50 mg/L亚甲基蓝溶液时,在温度为30℃、时间为10 min、絮凝剂SA-CSt加入量为0.075 g时,亚甲基蓝脱色率达97.6%,吸附量达32.53 mg/g。  相似文献   

16.
本文对紫外光活化过硫酸钾技术处理亚甲基蓝模拟染料废水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紫外光/过硫酸钾对于亚甲基蓝降解有明显的促进效果,在过硫酸钾浓度为50 mmol·L~(-1)、亚甲基蓝初始浓度为50 mg·L~(-1)、反应温度为40℃、光照时间为10 min的条件下,亚甲基蓝降解率最大,为95.03%。硫酸根对染料废水降解有少许的抑制作用,亚铁离子在0.6 mmol·L~(-1)以下的浓度范围内对降解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7.
可方远  郑婷  张月红  尚青 《现代化工》2011,31(Z1):232-235
以生物可降解材料聚乳酸(PLA)作为载体,聚乙烯醇为分散剂,二氯甲烷为溶剂,采用乳化-溶剂挥发法制备美洛昔康(Meloxicam)聚乳酸缓释微球。用生物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微球形态,用傅里叶红外光谱仪检测美洛昔康是否已存在于微球中,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测定了微球的包封率、载药量及其体外释药特性。结果表明:美洛昔康聚乳酸缓释微球光滑圆整,聚乳酸和美洛昔康能够有机地结合为一体,微球载药量为12.72%,包封率为89.04%,美洛昔康/PLA微球体外释放80 h后累积释药率达70%以上,具有显著的缓释作用。  相似文献   

18.
通过点击化学反应,制备了PVC/单甲氧基聚乙二醇梳状接枝共聚物(PVC-g-MPEG),采用SEM观察了其微观结构,测定了以PVC-g-MPEG为载药微球、四氢呋喃为溶剂时毒死蜱的载药量、包封率,考察了以乙醇为溶剂时载药微球中毒死蜱的缓释性能。结果表明:(1)PVC-g-MPEG经剪切乳化后形成了不规则的粒径约1μm的微球;(2)毒死蜱的载药量为49%,包封率为75%;(3)毒死蜱缓释时间达到5.5 h,累积释放量为95%;(4)PVC-g-MPEG的缺点是既不溶解于有机溶剂,也不可降解。  相似文献   

19.
采用乳化-溶剂挥发法,使用医药级可生物降解高分子材料聚乳酸为载体,在其中加入医药级多柔比星与纳米Fe_3O_4,制备了聚乳酸/纳米Fe_3O_4载多柔比星缓释微球,并通过正交实验确定最佳工艺条件。确定最佳工艺条件为多柔比星用量40mg、PLA浓度0.05mg·m L~(-1)、乳化温度20℃、吐温80用量0.5g。结果表明,制备的聚乳酸/纳米Fe_3O_4载多柔比星缓释微球释药百分数随时间平缓增加、释药时间延长,说明包覆效果增加,可使药物缓慢释放,药效温和而持久,缓释微球在外加电场时具有强磁性能。  相似文献   

20.
以β-环糊精为原料,以载药量、包封率、综合评分为指标,考察了m(芦丁)∶m(β-环糊精聚合物微球)对载药量、包封率的影响。研究了不同m(芦丁)∶m(β-环糊精聚合物微球)在不同pH值条件下的释药情况。结果表明,当m(芦丁)∶m(β-环糊精聚合物微球)=0.02∶1时,包合效果较为理想。释药性能实验表明释药过程缓慢而持久,不同投料比释药在pH=1.2条件下总体较pH=7.4时更为缓慢,释药过程符合一级方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