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近年来,随着人们安全意识和环保意识的增强,河道治理要求兼顾河道防洪与生态景观。本文对河道梯形断面、矩形断面、复式断面3种断面形式进行比较,并选取了混凝土护坡、砌石护坡、石笼护坡、土工植生袋护坡、草皮护坡5种护坡材料进行比较,以新河为例,根据河道周边现有建设、规划情况,综合考虑防洪安全、生态景观要求以及工程投资等因素,选取合适的河道横断面。  相似文献   

2.
河道生态综合治理工程的护岸工程型式比选,对保障河道行洪安全和岸坡稳定性,提高河道生态环境效益具有十分重要的工程意义。为此,现以临沧市挡帕河治理工程的护岸工程实践案例为研究对象,了解治理河段的工程概况,围绕直立式、梯形、复式护岸及超级堤岸四种常见护岸断面形式,从基本功能及优缺点等方面展开护岸断面形式比选,优选出梯形护岸为河道整治的首选方案、局部可选择复式护岸;同时针对草皮、三维植被网草皮、生态土工袋植草、加筋麦克垫、格宾护垫、生态连锁块护坡和格宾石笼生态挡墙等七种常用护坡材料类型,通过对各种护坡材料优劣特点及技术经济综合比较,优选出斜坡护岸结构型式采用格宾石笼护坡。可为类似河道生态综合治理护岸工程型式比选提供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3.
田贵海 《陕西水利》2022,(3):151-152,156
为改变清漳西源河流的现状,改善水动力以及生态、防洪条件,采取河道治理工程.从生态、水利方面考虑,在保证河道防洪安全的同时需具备足够的生态效果.综合考虑,在河道治理工程中采取生态袋护坡、格网石笼护坡、水工植草砖护坡等护坡形式,部分区域对原有浆砌块石护坡进行加固,可为类似河道治理工程中生态护坡工程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防洪工程是抵御洪涝灾害、保障居民生命财产安全以及提升河岸亲水性和生态景观的水利基础设施。城市河段较高的安全需求和生态指标,对防洪工程的设计提出了更高要求。结合湟水流域西宁城区段防洪治理工程,系统设计堤防、护坡、护脚、退水涵管及附属工程,采取工程措施,突出生态护坡理念治理完善河流防洪工程。完工后的防洪工程使湟水流域形成统一的防洪体系,提高了城区段防洪能力,改善了河道生态环境,达到了治理目标。  相似文献   

5.
根据广东省中小河流生态治理经验,按照不同类型河道生态治理需求,归纳提炼出缓坡型、陡坡型自然护岸以及垂直式、斜坡式、复合式人工护岸等生态景观护岸断面形式,并结合七拱河综合整治工程,详细说明断面形式的设计过程。提出的断面形式能满足河道防洪排涝、引水灌溉、景观生态、休闲娱乐等多功能需求,对于各种不同类型中小河流治理的生态景观护岸断面形式设计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6.
在传统河道治理工程中,人们往往注重河道的行洪排涝功能而忽视了工程对河道健康所带来的不良影响。结合福建省莆田市防洪排涝工程,从河道形态,护坡型式及断面设计等方面对河道生态治理进行了阐述,并进行了详细的设计,同时简要分析其经济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7.
板桥河是南京市一条重要的通江河道,未治理段存在河道过水断面严重偏小、堤顶高程不足、堤身单薄、岸坡无防护等涉及防洪安全问题。板桥河治理工程采用格宾网箱挡墙、格宾网箱护垫、生态袋护坡、木桩防护、三维植被网草皮护坡等生态护坡技术。生态护坡技术在发挥岸坡防护作用的同时也起到逐步修复沿河生态环境的作用,使板桥河治理工程不仅是水利工程,也是一项修复生态、美化环境的景观工程。  相似文献   

8.
在以往的黄河故道整治工程中,边坡防护主要考虑的是保证河道的行洪排涝、交通航运安全,忽略了硬质化护坡对河道生态环境的破坏。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生态景观和生活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兼具安全性和景观性的生态护坡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应用。针对黄河故道地区河道存在防洪隐患、水土流失、水质污染、景观生态退化4个方面的问题,分别提出了适宜的护坡模式,为今后黄河故道整治工程的生态护坡选型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9.
付永帅 《陕西水利》2023,(8):185-186+189
为了满足高邮市状元沟流域水利设施的防洪和排涝要求,提高区域的防洪标准,需要对状元沟河道、西部水系和东部水系进行治理。通过采取对状元沟两岸建设堤防、园路;西部水系中佟桥引排河采用框式生态挡墙驳岸、草皮护坡;东部水系疏挖梯形断面河道、卵石、石笼、草皮护坡等措施。项目实施后能有效确保河道行洪以及区域防洪安全。  相似文献   

10.
李力 《陕西水利》2023,(8):63-65
城区河堤老化,居民活动导致河水污染严重,河道流经非住宅区河段通常为自然岸坡,缺乏防护体系,容易受到洪水影响。结合堤坝工程和河道生态景观设计,修建堤防和拦河闸对河道和岸坡进行防洪加固,采用混凝土面板与框格梁内种草的复式生态护坡型式对西紫河进行综合治理。通过河底清淤减少重金属与有机物含量,控制生活垃圾与废水的排放,沿河补植绿化植物,以此解决河水黑臭问题。治理方案兼顾防洪、生态景观、工程经济的多重要求,对城镇老旧河堤加固修复、建设河道生态长廊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近几年,河道生态治理工程发展迅猛且成果显著,在保证基本河道通畅的同时,引入了多种新型生态护坡材料对河道进行修缮,文中基于河道治理中所选用的新型防护形式及防护材料,对河道混凝土护坡形式进行了研究、探讨、选择及确定,丰富了河道护坡的新样式。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安全生态水系建设需求推进了新型护坡材料的研发创新,河道治理护坡方案已由传统刚性结构逐渐转变为生态柔性结构,新型生态护坡材料在河道治理中的应用日益广泛。该文以柔性水土保护毯生态护坡在泉州市河市镇洛阳江支流东西溪汇合段河道治理工程中的成功应用为例,介绍生态护坡型式比选,总结柔性水土保护毯特点及应用效果,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李燕  郭彩银  王刚 《东北水利水电》2014,(6):22+32-22,32
为保证浑河闸河道正常发挥防洪、蓄水功能,防止水土流失,对河道两岸边坡进行了传统措施与生态措施相结合的防护。传统的河道护坡有现浇混凝土面板、格宾石笼、混凝土方格网、模袋混凝土护坡,本工程在以上传统护坡施工的同时结合了大面积草皮护坡,起到了保持岸坡结构稳定、防洪排涝、景观、生态等多重功能。  相似文献   

14.
文中结合大沙河三期整治工程,介绍生态河道断面设计的基本思路和方法,设计在满足河道防洪排涝等专业功能要求的前提下,尽量发挥工程的生态效益,建设集防洪排涝、水质改善、生态景观三位一体的生态河道,体现自然生态特色和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念。  相似文献   

15.
平原河道生态护坡工程评价和方案决策方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从成本、生态景观及施工工艺3个方面,建立了平原河道生态型护坡的评价指标体系.另外,引入模糊集理论,依据经典TOPSIS方法的基本思想,建立了基于TOPSIS的模糊多属性决策模型.用以对工程的方案进行优选决策.该评价体系和决策模型应用于沈阳市浑河生态护坡工程方案优选,结果表明,评估结果能较好地反映平原河道生态型护坡的特点并符合当地河道的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靖西鹅泉河旧州集镇段河道生态景观重建与整治工程的概况和环境现状。通过气动盾形闸门与生态袋护坡两项新技术与新材料,辅以恰当的植物群落措施,将传统的工程水利与现代生态水利相结合,实现该河段防洪与生态治理的双重目标。  相似文献   

17.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河道功能的要求已不仅仅是防洪排涝,还有生态作用和城市景观。建设防洪、排涝、生态、景观型标准河道势在必行。作为河道生态景观拦水建筑物,新型液压互动翻板闸在蓄水调节、防冲防淤、工程施工、运行管理等具有明显优势,且在国内已有不少成功案例。该文结合厦门东西溪流域东溪南支流河道治理工程实际,总结其在生态景观工程中应用的经验,供相似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18.
高路河是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南部片区的重要河道,为新建城区新开挖河道,河道断面及护岸型式确定是新开挖河道治理的核心内容。文章按照安全、生态的治河理念,紧密结合生态水工学、生态景观学、水环境学、地貌学等,对河道断面、河道护岸型式的优缺点及适用条件进行分析比选,根据高路河自身特点并结合周边环境、河道防洪排涝、区域景观文化、流域生态恢复和城市雨洪管理的要求,确定最为适宜的河道断面及生态护岸结构型式。  相似文献   

19.
大旱河流域治理工程中河道堤防基本按照原有的河堤线进行规划布置,整治的原则是确保防洪安全第一,建设城市河流生态景观。蓄水工程的规划基本上以少占用农田为原则,以生态理念进行修建,实现水工结构与建筑美学相结合,充分考虑了流域行洪滞洪蓄洪的工程需要,兼顾生态养殖利用。  相似文献   

20.
秦岭北麓水资源利用现状与生态景观维护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描述了陕西省秦岭北麓河流水系与地貌特征、水资源开发利用状况及河流生态景观特征,分析了该区53条一、二级支流的水资源特征及其开发利用程度。提出了陕西省秦岭北麓西部原生态、中部人工自然高度共生、东部河湖分明的区域河流湿地生态景观特色的设想,应构建河道基流生态调度条件、设立河流湿地景观生态功能区、编制水系综合整治与景观生态保护规划、实施峪口外沟道及防洪治理工程、建设河道生态林及河岸交通廊道工程、建设人文历史遗迹及水绿斑块工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