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雏鸡具有组织器官发育尚不健全、生长代谢旺盛、发育迅速和抵抗力弱等生理特点,因此,雏鸡的饲养管理显得尤为重要,产蛋雏鸡育雏时的生长发育更是直接影响到后期的产蛋率和蛋品质量。雏鸡的饲养管理、应激影响、免疫程序是否到位、饲料饲喂是否均匀等,都会影响雏鸡的生长发育,而这些工作都与饲养管理人员的操作规范性密切相关。根据在自动化雏鸡场(立体笼育)实习观察,发现雏鸡饲养管理过程中存在很多问题,现总结,供广大养鸡朋友们参考。  相似文献   

2.
雏鸡是指从出壳到6周龄这一阶段的鸡。此阶段雏鸡的生理特点是:生长发育快,代谢旺盛,消化功能和体温调节能力较弱,抗逆性差,死亡率高等。特殊的生理特点决定了育雏是养鸡生产中一项重要的、要求严格的基础性工作,如果育雏期间出现一点疏忽和漏洞,就会影响到鸡群各阶段的健康生长,成年鸡群的产蛋率和产蛋高峰的持续时间,以及整个鸡群的健康状况。下面就育雏的前期准备及饲养管理中一些应注意的事情谈谈看法。  相似文献   

3.
指出了健康的雏鸡是保障鸡只生产性能和保证养鸡经济效益的基础,进而从雏鸡的选择、适宜的育雏环境、开饮、开食、断喙、科学免疫、饲喂全价饲料等方面阐释了雏鸡的饲养管理.  相似文献   

4.
一、雏鸡的饲养管理 按照雏鸡的生产发育特点及其对营养成分、环境条件要求的不同,可分为O~6周龄幼雏期,7~14周龄中雏期,15~20周龄大雏期.一般把中雏、大雏称为育成鸡. 1.幼雏期的饲养管理 (1)幼雏的生理特点①代谢旺盛、增重很快.雏鸡2周龄体质量(体重,下同)约为初生体质量的2倍,6周龄为10倍,8周龄时达到15倍.以后随着鸡龄增大,体质量增加速度逐渐减低.②胃肠容积小,消化机能弱.幼雏消化道短,而且缺少某些消化酶,肌胃研磨食物能力也低.  相似文献   

5.
蛋鸡饲养的脱肛、啄肛、瘫鸡现象是养鸡场的常见病。虽然死亡率不高,但贯穿于蛋鸡的一生,且不同批次、不同地域、不同鸡场都有发生,对鸡场造成的损失不容忽视。通过对雏鸡、初产鸡、盛产期鸡发病状况的实地调查分析,提出加强管理预防为主的饲养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6.
啄癖是一种不良的嗜好,又叫异食癖。其临床特征为鸡相互啄食,造成伤亡或死亡。啄癖在雏鸡群、中雏群和成鸡群中都有发生,而以雏鸡群和中雏群发生较多,特别是密集饲养或笼养条件下更易发生。一旦发生即可很快蔓延全群,啄癖鸡易使鸡群受惊吓,情绪紧张不安,严重影响幼鸡生长发育,成鸡产蛋量下降,健康受损,降低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7.
鸡呼吸道疾病综合症是由传染性因子、营养缺乏、饲养管理不良等因素共同作用而引起的,尤其在冬季气候寒冷、干燥,导致鸡的各种疾病频繁发生,严重影响鸡的生长和生产性能,给养殖户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8.
在养鸡行业的发展过程中,弱雏鸡一直以来是影响养鸡经济效益的关键因素。一旦在养鸡过程中出现弱雏鸡现象,就会对雏鸡的生长发育造成极大的影响,引发鸡的健康水平降低,严重的甚至造成雏鸡死亡,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导致养鸡经济效益大幅度下降。对弱雏鸡的早期饲养观察方法进行分析,探讨如何做好弱雏鸡的早期疾病综合诊断,有效的提高弱雏鸡的成活率与健康水平,促进养鸡经济效益的提升。  相似文献   

9.
1.育成鸡的生理特点 育雏期6~8周龄,体重(体质量,下同)达到标准后至17~18周龄为育成期,育雏结束后,机体各系统器官的机能如体温调节,消化等机能基本健全.雏鸡开始脱温,采食量增加,骨骼和肌肉的生长处于旺盛时期,机体本身对钙质沉淀、积累能力有所提高,母鸡12周龄以后性器官的发育尤为迅速,对环境条件和饲养条件非常敏感,因此保证鸡的骨骼和肌肉系统的充分发育,严格控制性器官过早或过晚的发育,有利于提高开产后的性能.  相似文献   

10.
分析了鸡啄癖发生的原因,并提出防治措施。鸡啄癖包括啄羽、啄肛等,主要原因是饲料营养成分不全面造成鸡营养不良、饲养管理不当或某些疾病以及遗传缺陷引起的。发生鸡啄癖对养鸡者的经济效益影响较大。轻则影响生长。重则造成死亡。  相似文献   

11.
健壮的鸡苗、适宜的温湿度、新鲜的空气、合适的密度、良好的饲喂管理制度、严格的防疫管理、安静的养殖环境,是养好雏鸡,提升成活率的关键措施。在诸多的影响因素中,温度、通风、卫生等因素对雏鸡育成的成活率影响最大。从多个方面就良种肉鸡育雏期饲养管理及疫病防治做要点阐述,以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2.
1.雏鸡的生理特点 (1)雏鸡体温调节机能差雏鸡体温较成年鸡体温低3℃,雏鸡绒毛稀短、皮薄、皮下脂肪少,保温能力差,体温调节机能要在2周龄之后才能趋于完善,7~8周龄以后才具有适应外界环境温度变化的能力,所以雏鸡对温度反应比较敏感,只有维持适宜的育雏温度才能保证雏鸡的正常发育和雏鸡的健康.  相似文献   

13.
鸡球虫病是养禽生产中最常见的一种寄生虫疾病,临床表现主要以出血性肠炎、血痢、生长迟缓、雏鸡的高发病率和死亡率为特征。寄生于鸡的球虫很多,致病力最强的为柔嫩艾美尔球虫以及毒害艾美尔球虫,对养鸡业危害很大。据笔者调查了解,全县绝大多数规模养鸡场都发生过  相似文献   

14.
鸡白痢为典型的细菌传染病,雏鸡10日龄内感染致死率尤高。近些年,随养鸡规模的扩大,鸡白痢发病病例见多,危害性大增。这体现在:雏鸡感染,呈急性败血型、关节炎型、神经型等经过。育成鸡、成年鸡感染,多数为隐性感染群体,长期带毒经种蛋传播,导致鸡场此病的防控久防难控。被沙门氏菌侵入的易感鸡群,卵巢、输卵管、睾丸等处等多处受损,鸡体生殖器官发育不良,影响鸡群的生产性能。预控鸡白痢的发生,降低此病带来的损失,建议采取综合性的控制措施,比如:健全生物安全措施,改善饲养环境,制定严格的消毒制度。尝试抗生素疗法,控制环境中的病菌感染。接种防疫疫苗,通过沙门氏菌疫苗刺激机体,诱导机体产生抗体,达到科学有效防病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雏鸡生长速度较快,前期准备条件不充分,会造成雏鸡生长发育受阻,发病率增加,降低成活率。本文认为蛋鸡育雏必须要适宜的育雏温度、适中的育雏湿度、良好的通风条件、适度的光照时间和强度、适时断喙预防啄癖、合理的饲养密度,文章依次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16.
随着经济的不断增长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绿色食品的需求量越来越大。笨鸡、笨鸡蛋以它独特的营养价值成为人们饭桌上的抢手货。由于农村散养笨鸡是利用各种林带、果园、丘陵山窝放养鸡群,饲养管理较粗放,疾病不断发生,生长速度过缓,以致出现"孵化的多,成  相似文献   

17.
鸡传染性喉气管炎是一种禽类呼吸道疾病,传播快,死亡率较高。文章介绍了鸡传染性喉气管炎的日常诊断,并从饲养管理、免疫接种等方面介绍对疫情的防控措施,以期能有效控制该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饮食结构的调整改变,对肉、奶、蛋的需求量不断增加,尤其是鸡蛋的需求相对增长。要获取更多更优质的鸡蛋,主要通过科学的养殖技术养殖优良品质的蛋鸡。蛋鸡养殖从雏鸡饲养开始,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都要采取合理的养殖方式。对于从事蛋鸡养殖生产人员,提高蛋鸡的产蛋能力是取得较好经济效益的开始。因此,提高产蛋率,注意产前、产中、产后的饲养过程管理是蛋鸡养殖过程中的关键因素和要点。  相似文献   

19.
<正>仔猪的生长管理,对日后成猪的生长发育、抵抗疾病能力至关重要。仔猪体温调节能力差,不耐低温,对环境应激比较敏感;生长快,代谢旺盛;缺乏先天免疫能力,容易生病。发酵床饲养仔猪,能使猪只减少应激,恢复猪只奔跑、拱食的本性,健康生长。下面谈一下发酵床饲养断奶仔猪的技术管理要点。  相似文献   

20.
<正>肉鸡以生长迅速,饲养周期短,出栏快的优点给养殖者带来了明显的经济效益而著称。随着肉鸡生产集约化、规模化和标准化生产的不断发展,如何加强肉鸡的科学饲养,已成为提高肉鸡生产水平和经济效益的关键。在规模化肉鸡生产过程中,应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对肉鸡的饲养管理。1.控制温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