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电力信息化》2006,4(11):37-37
2006年10月20日,主题为“创新改变企业计算未来”的惠普媒体沟通会在北京召开。惠普公司全球研发高级副总裁、惠普实验室(HP Labs)主任Dick Lampman、惠普中国实验室主任许玫君、惠普实验室量子科研小组重要成员王士元,诠释了惠普实验室在企业计算领域的顶尖发明成果。这些成果不仅改变了当今的IT经济,更开启了企业计算的璀璨未来。  相似文献   

2.
融合之韵     
《伺服控制》2009,(6):1-1
最近几年,IT技术快速进入工厂办公自动化系统的各个层面,改变了自动化系统长期以来不能与IT技术同步增长的局面。工业化与信息化的技术融合、组织融合、文化融合,不但是两大领域本身的迅猛发展和应用的日趋成熟所致,更是当前经济环境下为制造业企业带来新的契机与未来竞争力的关键驱动力。  相似文献   

3.
曾聪 《电力信息化》2006,4(1):25-25
2005年12月16日,由ITGov(中国)IT治理研究中心主办,惠普、甲骨文、毕博、挪威船级社等国际知名机构共同发起的“首届中国公司治理暨IT治理年会”(ChinaCorporationGovernanceandITGovernanceSummit,简称G2峰会)在京隆重召开。此次年会得到了国务院信息化工作办公室、信息产业部  相似文献   

4.
《电力信息化》2010,(4):42-42
2010年4月7日,惠普在“融合未来 存储现在”存储趋势以及新品发布会上重新梳理了存储产品线,其中不仅包括可以按需扩展的StorageWorks P2000G3、可以提供网络RAID的StorageWorks P4000G2,还包括针对用户的非结构化数据迅猛增长的现状而设计的Storage Works X9000网络存储系统。  相似文献   

5.
《电力信息化》2006,4(4):63-63
2006年5月16日位于北京中国惠普大厦9层的“HP动成长企业体验中心”(AEEC,Adaptive Enterprise Experience Center)正式启动。该中心是一套完整的企业适应性IT基础设施演示环境,通过网络、服务器、存储、操作系统和应用映像的虚拟化、池化和自动供应,展现企业IT基础设施集成和优化的过程以及结果——企业如何获得最大的IT灵活性,如何应对业务变化和发展带来的挑战。[编者按]  相似文献   

6.
T型台上的概念性时装表演经常会吸引到业界的目光,因为这代表着趋势和创新。3月底,惠普在北京也上演了一场未来IT概念产品的“表演秀”,展示的刨新概念和产品体现了惠普在未来2012年的美妙愿景,在业界看来更是HP打造全新品牌的一次品牌秀。这是惠普启动的巡行亚太地区12个国家的“2007年全球未来移动科技创新之旅”。  相似文献   

7.
本文提出将融合通信技术应用于智能用电领域,帮助电力企业将通信系统与IT基础设施集成到一起,创建一个融合的、涵盖整个企业的通信平台,通过从异构网络、多协议标准信息中高效地获取、发布、共享、管理和利用信息资源,建立广域、多层次信息资源共享的智能电网信息管理系统,实现电力流、信息流和业务流的高度融合。  相似文献   

8.
“高清电视将会是以笔记本电脑为主的IT业新的增长点。”面对IT和家电的融合加剧,英特尔全球副总裁、中国大区总经理杨叙说。  相似文献   

9.
《电器评介》2012,(7):84-84
近一年来,“电子书包”这个关键词成为媒体习惯提起的字眼,然而在搜索引擎的搜索结果里,与“电子书包”这一关键词同时出现的还有众多著名IT厂商,如:英特尔、索尼、松下、惠普、微软、汉王、联想、华为、诺亚舟……这些厂家基本都推出了自己的电子书包产品,有些早已进入试用阶段,  相似文献   

10.
BEA系统 《电力信息化》2007,5(Z1):103-105
阐述企业通信IP化进程所带来的一系列变化,描述融合(IT 电信)通信应用的例子,并进一步讲述构建电力企业融合通信应用平台的理念,以及BEA的LSF、SIP通信平台所能提供的功能、特征等.  相似文献   

11.
IT & CE     
IT业的大鳄迈向消费电子领域是本次CES展会的一大看点,Microsoft微软、HP惠普、Dell戴尔这三大著名IT公司的总裁不约而同的相聚在了CES的演讲台上。  相似文献   

12.
《现代建筑电气》2011,(6):67-67
2011年5月2l~22日,“2011信息技术与智能电网建设峰会”在北京召开。来自国网、国网电科院、华北电力大学、清华大学等企事业单位的代表共200余人参加了此次技术交流活动。专家围绕“两化融合”与电力工业信息化发展、智能电网信息技术与SG—ERP系统、业务融合与集约化管理信息系统、数据中心与资源平台建设、实时数据库、绿色IT建设、IT运维管理与网络信息安全、信息化建设与物联网发展、融合与创新等主题作了20场演讲。  相似文献   

13.
《电子测量技术》2012,(9):F0003-F0003
各有关单位: 为配合第15届北京科技交流学术月活动,北京电子学会与中国电子学会电子测量与仪器分会等单位将于10月26日联合举办“2012三网融合技术国际研讨会”,就“三网融合”构建过程中面临的政策、技术、标准、运营、盈利模式等诸多问题进行研讨,通过跨行业间的积极交流,为“三网融合”的顺利推进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4.
《东北电力技术》2012,(6):20-20
2011年IT技术已经融人到电力行业企业运营管理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在电网侧,国家电网公司提出了为智能电网提供信息支撑的“SG—ERP”计划。SG—ERP作为信息化建设工程,将业务融合作为首要出发点,着眼于打破先前电力自动化和电力信息化相对独立、各自发展的局面,将信息化建设延伸到了电力生产核心业务中。在发电侧,从发电集团层面进行全面规划、全面推广的信息化系统也深入到了各个业务环节。  相似文献   

15.
1.“3C融合”是啥?清平板电视机。所谓的“3C”指的是三个以C打头的英文单词综上所述,“视际通”是集电视、电脑显示器、可视uter(计算机)、communication(通讯)、consumer电话于一身的,也就是“3C融合”的高科技产品。trics(消费类电子产品)的缩写。大家都知道,眼下网络电视(IPTV)正令广电和电3C融合”就是利用数字信息技术激活其中任何信两大领域躁动不安。随着“3C融合”技术的成熟,多环节,通过某种协议使“3C”的三个方面实现信息年来恪守“互不越界”规则的广电和电信已在悄然渗的共享和互联互通,从而满足人们在任何时间、任透。…  相似文献   

16.
针对智能电网融合了电网、通信、IT、新材料等科技成果,指出只有行业高度融合,才能真正建设好智能电网。介绍了电力行业在智能电网方面做的大量工作,提出应加强行业间的交流与融合、提升信息化水平、促进智能电网发展,并给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电力信息化》2006,4(5):65-65
2006年4月29日,中国惠普企业计算及专业服务集团首席技术顾问朱伟雄先生,全面介绍了惠普动成长企业战略的最新进展,从垂直体系结构与适应性水平体系结构、技术趋势以及方案最新进展等,阐释了惠普动成长企业战略以先进的技术、方案扩展业务和IT管理.进入一个全新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18.
多站融合变电站是今后城市电网及综合能源建设的重要发展方向,但目前尚无多站融合变电站一体化监控系统的国家和行业技术标准。本文提出了一种多站融合变电站一体化监控系统模块化设计方案,以变电站一体化监控系统平台为核心,通过分层分布式网络结构和DL/T 860规约将各子系统监控模块融合为统一界面、统一规约、相同控制策略的联合监控系统,统筹促进“能源流”、“数据流”、“业务流”深度融合和交互,实现对所有可控设备的统一协调控制和全景数据智慧管理。根据应用场景的不同,可实现子系统模块的即插即用。并根据各子系统的定位和数据流向特点,设计了多站融合变电站一体化监控系统设备配置、网络配置及安全分区方案,指出了多站融合变电站一体化监控技术发展方向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9.
《电源世界》2007,(6):58-61
绿色环保概念目前已经成为众多厂商竞相宣传的热点。数据中心也正在变得越来越绿色。近日,IBM宣布启动一项每年斥资10亿美元的业务计划。以显著提升企业的IT能效水平。打造低能耗“绿色”数据中心。此前。惠普曾表示。力争在2010年将所有产品线的能耗减少20%。去年7月,惠普还曾宣布扩展其在全球的电子产品回收计划。然而。即使在发达国家。绝大多数企业也并没有把购买绿色产品写进自己的采购标准程序中去。[编者按]  相似文献   

20.
《电力系统通信》2012,(9):37-37
被誉为“小国互联网之父”的中国工程院院士刘韵沽,日前在广州为“三网融合”做出发展展望时指出:“三网融合”是一个长期努力的过程,要做10年、20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