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研究对比分析预湿处理时间、页岩陶粒的粒型、粉煤灰掺量、体积砂率、密度等级和颗粒级配等因素对结构用轻质混凝土泵送性能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对陶粒进行预湿处理有利于改善混凝土的可泵性,提高混凝土的强度;碎石形页岩陶粒相比圆球形页岩陶粒更有益于泵送和强度增加;陶粒的密度等级对混凝土的泵送性能影响较小,高密度等级陶粒对混凝土的均质性与力学性能有益;连续级配有利于提高混凝土的泵送性能和力学性能;粉煤灰的掺入有益于混凝土的可泵性的改善,但掺量不宜过大。  相似文献   

2.
粉煤灰陶粒混凝土的抗冻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粉煤灰陶粒混凝土和普通混凝土的抗冻性对比试验结果表明,采用干粉煤灰陶粒配制的混凝土具有比普通混凝土更为优良的抗冻性能。试验还对陶粒粒径、陶粒预湿处理、混凝土用水量等对抗冻性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对粉煤灰陶粒混凝土的抗冻机理也作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铁尾矿砂、浮石、粉煤灰陶粒对轻骨料混凝土抗压强度、劈裂抗拉强度、弹性模量和干表观密度的影响,并利用Design-Expert软件对配合比进行了优化.结果 表明:随着粉煤灰陶粒相对掺量的增加,轻骨料混凝土的力学性能提高,干表观密度增大;随着浮石相对掺量的增加,轻骨料混凝土的力学性能降低,干表观密度减小;随着砂率的增...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双掺粉煤灰与矿渣粉对陶粒混凝土和易性及早期强度、后期强度的影响,试验中采用松散体积法对陶粒混凝土的配合比进行设计,以确定最佳配合比,测定了12组不同配合比陶粒混凝土的抗压强度.研究结果表明:对陶粒混凝土进行拌合之前应将陶粒提前预湿6h;随着双掺掺合料比例的增加,双掺掺合料陶粒混凝土的抗压强度也随之增加;45%比例...  相似文献   

5.
《建材发展导向》2017,(12):55-58
针对不同粉煤灰掺量、不同砂率和预湿程度对陶粒混凝土强度的影响进行试验研究,并进行分析。试验结果表明:当粉煤灰替代水泥的质量不超过30%时,随着粉煤灰掺量的增加,混凝土的初期强度降低,但对混凝土28d抗压强度影响不大。砂率为40%~50%时,同一砂率下凝结时间随预湿时间增加而增长;预湿时间相同,凝结时间随砂率增大而缩短;但对混凝土28d抗压强度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6.
湿粉煤灰抗渗混凝土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湿粉煤灰抗渗混凝土的试验研究,得出了湿粉煤灰掺量与湿粉煤灰混凝土强度、抗渗性能及拌合湿粉煤灰混凝土坍落度的关系,分析了影响试验结果的若干因素,为湿粉煤灰在抗渗混凝土中的应用与推广提供了试验依据。  相似文献   

7.
卢红 《福建建筑》2014,(2):23-25
本文主要研究了粉煤灰掺量、骨料粒径、骨料处理工艺和砂率对碎石型页岩陶粒混凝土的工作性能和力学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一定范围内,粉煤灰的使用和骨料的预湿都能在不影响混凝土强度的同时,增加混凝土的工作性能;减小骨料粒径会增加混凝土的强度,但是会降低混凝土坍落度;砂率在不高于0.4时,随着砂率的增加,混凝土的工作性能和力学性能均变好。  相似文献   

8.
与普通混凝土相比,双掺粉煤灰和矿粉混凝土后期强度增长率较高,干缩性和徐变值较低,提高抗渗性能,降低氯离子扩散速度,减少体系内Ca(OH)2,抑制碱集料反应,提高抗硫酸盐腐蚀能力,使混凝土耐久性得到较高改善。试验研究了单掺粉煤灰和矿粉以及双掺粉煤灰和矿粉不同掺量对混凝土的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得出双掺粉煤灰和矿粉高性能混凝土的最佳掺量。  相似文献   

9.
引入1.5MPa加压预湿方式,研究常压和加压预湿条件下,粉煤灰陶粒与页岩陶粒这2种轻骨料吸水率对塑钢纤维轻骨料混凝土坍落度经时损失和抗压强度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粉煤灰陶粒在常压预湿和加压预湿下吸水率相差不大,而页岩陶粒在常压预湿和加压预湿下吸水率差异明显,加压预湿时2种轻骨料混凝土坍落度经时损失均最小;1.5MPa加压预湿塑钢纤维轻骨料混凝土的早期抗压强度较低,而后期抗压强度增长率较大;塑钢纤维轻骨料混凝土中、后期抗压强度与轻骨料预湿方式和吸水率关系不大;相对于轻骨料混凝土的抗压强度,1.5MPa加压预湿的压力值对轻骨料的损伤可以忽略不计.  相似文献   

10.
LC50大流动性高性能轻集料混凝土匀质性影响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水胶比、体积砂率、轻集料种类及其预湿处理时间、粉煤灰掺量等配合比参数及外加剂和纤维的种类对LC50大流动性高性能轻集料混凝土匀质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配制LC50大流动性高性能轻集料混凝土,宜选用破碎型页岩陶粒,为改善匀质性,页岩陶粒的预湿处理时间为1h以上,且存在最佳体积砂率(38%)和粉煤灰掺量(20%);掺入适量增粘剂、引气剂或聚丙烯纤维均可改善轻集料混凝土的匀质性,但是聚丙烯腈纤维不宜用于匀质性的改善.  相似文献   

11.
不同掺合料对水工混凝土性能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明霞  杨华全  闫小虎 《混凝土》2012,(12):60-62,65
通过对混凝土的力学性能、耐久性能、变形性能和热学性能的研究,分析了水胶比、粉煤灰、磷渣等对普通混凝土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水胶比条件下,由于磷渣的缓凝作用,早期复掺粉煤灰磷渣混凝土抗压强度低于单掺粉煤灰,后期相差不大,且各龄期劈拉强度和轴拉强度有增高趋势。复掺粉煤灰磷渣混凝土抗渗性、抗碳化性优于单掺粉煤灰混凝土,其早期干缩略低,后期与掺粉煤灰混凝土相当。  相似文献   

12.
粉煤灰、磷渣和膨胀剂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开展试验研究了粉煤灰、磷渣、膨胀剂NF-M2和轻烧MgO对混凝土力学性能、变形性能和耐久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粉煤灰、磷渣和膨胀剂将不同程度降低混凝土强度和极限拉伸值,掺粉煤灰和磷渣混凝土弹性模量略有降低,掺膨胀剂混凝土弹性模量降幅显著,复掺粉煤灰和磷渣混凝土的干缩率介于两者单掺之间,粉煤灰和磷渣能一定程度上改善混凝土的后期抗渗、抗冻性能,而膨胀剂NF-M2和MgO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3.
高性能轻集料混凝土的耐久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了轻集料种类、预湿程度和矿物掺和料对高性能轻集料混凝土(HPLC)抗氯离子渗透性、抗冻性及抗硫酸盐侵蚀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由高强页岩、黏土或粉煤灰陶粒配制的HPLC较普通集料HPC具有更高的抗氯离子渗透、抗冻及抗硫酸盐侵蚀性能,掺适量粉煤灰、矿粉或硅灰等矿物掺和料能显著提高HPLC的耐久性.与低吸水率的页岩陶粒和粉煤灰陶粒相比,用吸水率高的黏土陶粒经24 h预湿处理后配制的HPLC其抗氯离子渗透能力更佳,但强度与抗冻性较差.页岩陶粒预湿处理降低了HPLC的抗氯离子渗透性和抗冻性,但对其抗硫酸盐侵蚀性影响不大.对陶粒预湿程度大的HPLC,通过提高含气量可改善其耐久性.同时对耐久性机理做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4.
针对钢结构装配式住宅使用的陶粒混凝土轻质板材存在开裂,抗折强度偏低的问题,采用正交试验设计方法研究了水胶比、陶粒、粉煤灰和聚炳烯纤维四个不同的因素对陶粒混凝土板材力学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纤维的掺量是影响陶粒混凝土板材力学性能的最主要因素,纤维掺入后有效的提高了陶粒混凝土板材的抗折强度和抗压强度,陶粒混凝土板材的最优试验方案为水胶比为0.35,粉煤灰掺量为30%,陶粒和聚丙烯纤维掺量分别为530 kgm3和0.5 kgm3,满足了工程要求。  相似文献   

15.
试验研究了粉煤灰对大坝湿筛二级配混凝土的性能影响规律,包括工作性能、力学性能、耐久性能及收缩性能.结果 表明,掺入粉煤灰有利于改善大坝混凝土工作性能、提高抗渗性、减少干燥收缩,但对早期强度和抗冻性能有一定影响,不同粉煤灰掺量对各项性能影响规律不同,应根据实际需求合理选择掺量.  相似文献   

16.
在数种粉煤灰混凝土中掺用MN外加剂表明,可以明显地提高粉煤灰混凝土的早期强度,一般可提高10%~50%,有的可达到与不掺粉煤灰的普通混凝土相同的早期强度;而对其它性能,如干缩、钢筋锈蚀等没有不利的影响,抗渗性还有所提高。这对用湿排灰或干排灰都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7.
粉煤灰混凝土因能减少环境污染、节约能源、降低混凝土成本、改善混凝土施工性能、力学性能而越来越被重视。采用一级粉煤灰,掺加高效缓凝保塑减水剂配制混凝土,在改变粉煤灰掺量(0,20%,30%,40%,50%)、水泥和粉煤灰总用量的条件下进行粉煤灰混凝土绝热升温、水泥水化热、冻融循环、抗渗和干缩性能等试验,对大掺量粉煤灰混凝土在高寒地区的应用进行研究,找出适合高寒地区使用的大掺量粉煤灰混凝土的配比参数。  相似文献   

18.
把预湿陶粒引入到高性能混凝土中,通过改变预湿陶粒的取代量、预湿陶粒的含水量来探讨这两个因素对高性能混凝土力学性能和自收缩的影响,从而提出一个降低混凝土早期自收缩和增强早期抗裂性能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李想  张丽娟  赵军  杨寿玉 《混凝土》2024,(3):111-118
陶粒混凝土具有轻质高强、保温隔热性能好和抗震性能优异等特点被作为功能性材料应用于非承重结构中。通过试配得到陶粒混凝土的基础配合比,在此基础上进行力学性能试验,研究陶砂取代率、粉煤灰掺量以及聚丙烯纤维体积掺量对陶粒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影响。结果表明:陶砂取代率为50%,粉煤灰掺量为20%时,陶粒混凝土的力学性能更优异,更轻质高强;掺入适量的聚丙烯纤维可以改善陶粒混凝土的脆性特征。建立二维细观模型来对陶粒混凝土抗压强度、弹性模量、受压应力-应变全曲线进行数值模拟,并与试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建立的二维细观模型较为可靠,可用来预测陶粒混凝土的基本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20.
针对不同骨胶比、粉煤灰掺量、养护温度和页岩陶粒预湿程度对页岩陶粒混凝土强度的影响进行试验研究,并分析其作用机理。试验结果表明,当水泥用量适宜时,混凝土抗压强度随着骨胶比的增大逐渐增大;粉煤灰掺入量在0~20%时,随着掺入量的增加,混凝土在养护初期的强度增长率降低,但对28 d强度影响不大;养护温度的升高会加速混凝土凝结硬化,大幅度提高1 d强度,但是会产生"高温负效应",导致后期强度损失较大;对页岩陶粒进行不同程度的预湿处理,对"高温负效应"有一定的减缓作用,混凝土强度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