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国家三网融合发展战略的推动下,我国广播电视事业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时期。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通过体制创新、管理创新、技术创新、业务创新和服务创新,充分发挥广电的内容优势、带宽优势和用户优势,推出了广电服务的新业态。以双向、互动、跨域、互通、多业务、可信、可管、可控为特征的新一代广播电视网,将创新广电的业态,为国家打造现代传播体系以直播交互融合、网台实时互动、跨屏幕转移、跨网络递送为代  相似文献   

2.
张剑  曾剑秋  罗枫 《电信科学》2011,27(4):100-103
在三网融合技术基本成熟的基础上,企业能否提供足够多的创新型业务是三网融合市场繁荣的根本。本文从国际三网融合市场的发展趋势出发,结合开放式创新理论,提出我国三网融合业务市场应该是开放式创新的市场,认为企业应该从传统的封闭型创新模式转型为开放式创新模式,并以电信网络运营商为例给出了开放式创新策略模型。最后,从企业合作思维的树立、消费者的创新角色和法律法规3方面对营造开放式创新的三网融合业务市场环境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3.
近日,中兴通讯正式发布了Elastic SPTN方案,该方案致力于将SDN技术平滑地引入到现有PTN,实现网络能力对应用的开放,IT技术与传送网技术的融合,建立开放、创新的新一代PTN生态系统。PTN采用了转发和控制分离的传送网技术构架,与SDN比较相似。为了降  相似文献   

4.
《广播与电视技术》2011,38(4):124-125
三网融合在给广电带来发展机遇的同时,也带来诸多挑战。一直深耕于广电市场的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H3C)认为,广电在三网融合过程中,应在业务方面开展以视频业务为核心的业务创新;在网络层面打造新一代IP网络,才能满足三网融合时代新业务对技术的各类需求。  相似文献   

5.
《世界宽带网络》2010,(1):83-83
三网融合最新的明确前景 1月13日。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发布了三网融合的最新政策.传达出的最明确信号是:三网融合不会继续拖拖拉拉,5年左右的时间内必须实现三网融合。三网融合的含义不再模糊,就是每个网络运营商都具有运营电信、互联网、电视业务的能力。电信的三大运营商发展成为多业务运营商,广电网络也要发展成为多业务运营商。  相似文献   

6.
朱召胜 《通信世界》2008,(18):35-35
新型业务不断涌现,不但有WLAN、3G、WiMAX等无线业务,还有Triple Play、HDTV、VOD、以太网商业用户和存储类业务等,这些业务都是天然的IP业务。不断增长的数据业务需求进一步驱动传送网技术与数通技术的融合,要求新的融合的传送网络能够继承类似SDH的电信级特征和IP网络的优势,例如快速保护倒换、可管理性、易用性、高效带宽统计复用、多业务接口、网络可扩展性、可测量的端到端QoS以及低成本。  相似文献   

7.
基于有线网络的多业务融合平台建设和设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明敏 《世界宽带网络》2007,14(8):25-26,28-30,32
随着市场的发展.融合成为一种必然趋势.目标在于实现视频、数据、多媒体等多种业务以及这些业务之间的互动与合成。传统的网络平台和服务平台由于资源的不开放.严重地限制了业务的多样化、个性化,不能满足人们对融合业务的需求:建立开放的、新一代的综合信息服务平台的需求日益迫切.以便能开展全方位的信息服务业务,融合多样的业务表现形式,从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三网业务融合。  相似文献   

8.
《电信网技术》2012,(8):93-94
1引言全业务运营是未来电信运营商发展的必经之路,支持移动,固网,Internet等多业务的传送平台是技术的发展趋势。基于传统TDM的电路交叉技术或基于传统IP路由转发技术,均已不能满足全业务承载以及高品质分组业务承载的需求,新一代分组化承载技术在此背景下应运而生。新一代分组化的传送平台以分组业务为核心并支持多业务提供,同时秉承光传输系统中高可用性和可靠性、高效的业务调度机制和流量工程、便捷的OAM和网管、易扩展、业务隔离与高安全性等传统优势,满足了高带宽、高效率、高品质的全业务运营要求。  相似文献   

9.
周志彦  卫军 《中国有线电视》2012,(10):1138-1142
三网融合使广播电视面临新的挑战,大力发展新媒体并促进新老媒体相互融合成为当前紧迫任务,为此黄石广电建设新一代交互式数字电视服务平台,并深入开展互动增值业务,其中的核心技术使系统具有明显的优势,可进一步实现超宽带、全高清、多业务的发展目标。  相似文献   

10.
上海贝尔的"多屏"业务解决方案,为推动三网融合的分步实现,促进融合视讯的业务发展,满足消费者的"多屏"体验,提供了切实可行的创新技术和产品。"三网融合"将彻底颠覆用户对终端功能的传统认知,特别是视频业务,早已不再是电视屏幕的"专利",通过多屏方案,上海贝尔协助广电将视频内容融合到不同终端上,并帮助用户实现无缝的连  相似文献   

11.
作为三网融合正式启动的元年,2010对于广电和三大电信运营商来说都是不平常的一年,伴随三网融合方案和第一批12个试点城市的出台,三网融合已进入可见的实施阶段,其标志着面向三网融合的下一代网络建设工作也将拉开竞争的序幕。由于广电及电信网络在技术及业务方面的差异性,H3C认为,广电在三网融合过程中,主要应开展以下两方面的工作:在业务方面,开展以视频业务为核心的业务创新;在网络层面,打造新一代IP网络,以满足三网融合时代新业务对技术的各类需求。  相似文献   

12.
本文简单地介绍了NGB网络总体概况后,分析了三网融合下广电运营商业务发展趋势以及对承载网的要求,结合绍兴县广电公司的网络现状,全面总结了一张基于NGB技术特点和架构而规划建设的可运营、可管理、可维护及可扩展的新一代县域广电网,以适应三网融合新形势下新业务发展的挑战。  相似文献   

13.
信息窗     
《广东通信技术》2007,27(4):80-80
中兴通讯面向全球发布新一代ZIMS“至美”多网络融合解决方案2007年4月3日至4日“2007全球NGN高峰论坛”期间,中兴通讯面向全球发布了基于IMS的新一代多网络融合解决方案——中兴通讯ZIMS“至美”解决方案。该方案是中兴通讯在深入分析通信技术和网络发展趋势、深刻理解运营商在新的行业环境中面临的业务转型需求基础上提出的基于开放架构的新一代多网络融合解决方案,为运营商向信息服务提供商转型、建设融合演进的NGN网络提供完善的技术支持和服务支持。  相似文献   

14.
江苏有线南京分公司基于SDP架构建设了云媒体统一业务开放平台,并根据SOA、PaaS技术的不同特点,融合应用于平台SDP构架中,设计了纵向分层、水平融合的开放体系。该平台完成了多个单业务垂直系统的水平化整合和平台化集成,实现了全媒体、全业务运营管理,降低了业务接入的技术门槛,有效支撑了"三网融合"下广电创新业务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5.
陈琛 《通信世界》2010,(31):15-15
“一家一种重点业务”的三网融合业务分配形态初步形成,但就长期而言电信运营商应坚持业务创新,推动“以应用为导向”三网融合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6.
“三网融合”背景下,广电运营商面临电信IPTV、直播卫星和互联网视频等多重业务竞争压力,传统“竖井式”封闭业务系统逐渐成为业务快速发展的技术瓶颈,建立水平、标准、开放的业务平台以支撑“三网融合”业务发展成为迫切之需.江苏有线融合应用PaaS、SDP、SOA技术,面向广电网络开放式经营模式的转变,研发建设了云媒体电视平台,并在全省开展推广应用,完成了对多个单业务垂直系统的水平化整合和平台化集成,实现了全媒体、全业务运营管理及资源共享,并对各类能力进行集成封装、对外开放,降低了第三方业务接入的技术门槛,有效支撑了“三网融合”下广电创新业务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7.
1引言基于IP技术的Internet适合于分组数据的传送 ,但是当数据、语音和视频三者融合于现有IP网上时 ,对现有的IP网基础设施提出了更高要求。为适应基于IP应用平台的新型电信业务发展的需要 ,新一代电信基础设施除了要能够提供PSTN已有业务外 ,还要能够支持新一代的IP智能业务。本文从分析新一代电信业务平台的需求与特性出发 ,着力探讨了新一代开放式、智能化电信业务平台体系结构 ,面向未来以满足构建规模化VoIP网和多媒体网所应具备的“商业运营级”高可靠性、高性能、可扩展性和灵活性的要求。2新一代电信网…  相似文献   

18.
随着网络技术的快速演进和多网融合的进一步深化,网络运营商在向全业务运营转型后,面对越来越多的专业网,维护工作也越来越复杂。前期逐步建设的网络中,存留了规模巨大的多厂家、多类型设备,这些设备OSS(运营支撑系统)种类繁多,而且彼止独立。  相似文献   

19.
所谓三网融合,从业务角度看,即在一个网上承载语音、数据和视频三种业务。多业务综合承载对接入网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因此,随着三网融合的推进,广电当前面临着最重要的任务之一就是加快有线电视网络双向化改造,建设下一代广播电视网,提升广电网络整体水平,从而确保广电在三网融合竞争的中取得竞争优势。烽火EPON+EoC/LAN一站式双向网改造解决方案充分考虑了多业务承载时VLAN、QoS、管理、安全性以及扩展性等方面的问题,是广电进行双向化改造和开展三网融合业务的理想选择。  相似文献   

20.
2011年12月30日,国务院正式公布了三网融合第二阶段试点城市名单,从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新媒体领域的发展。运营商逐渐意识到,在IPTV平台的基础上大力发展新媒体及其相关业务,打造新赢利点的时机已逐渐成熟。数码视讯认为,三网融合后IPTV向视听新媒体发展主要有三大创新与趋势:更优质的视频体验、关联增值业务的发展、多屏呈现及互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