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 毫秒
1.
本文主要阐述了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理论主要内容,包括设防地震等级的确定、结构抗震性能水准的划分和抗震性能目标的确定以及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方法,最后指出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是未来抗震设计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
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理论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行抗震设计思想无法满足社会对结构抗震性能的多种需求,为了克服这些不足,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方法引起世界个国的广泛关注与研究,被认为是未来抗震设计的主要指导思想。本文着重介绍了结构抗震性能水准的划分、抗震性能目标的确定以及目前对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方法的研究,展示了基于性能抗震设计的基本过程,并介绍了可靠度理论在基于性能抗震设计中的应用。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基于性能抗震设计目前存在的急需解决的问题及进一步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3.
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是基于量化的多性能目标的设计,引起了地震工程界的广泛研究.在国内外基于性能抗震设计研究基础上,研究了基于性能抗震设计的主要内容,探讨了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方法在推广使用前需要进一步研究的几个主要问题.研究表明,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主要包括性能目标的确定、实现多性能目标的通用设计方法、结构性能评估.指出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是未来建筑结构抗震设计发展的必然趋势,但在广泛使用之前,要先解决性能目标的合理选择、通用设计方法的实现、大震作用下地震需求评估等问题.  相似文献   

4.
基于性能的空间结构抗震设计研究现状与关键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是结构抗震设计的发展趋势。以基于性能的结构抗震设计研究内容和发展趋势为背景,从地震危险性分析、结构反应性能参数确定、结构抗震性能水平划分及性能目标确定、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方法等四个方面对国内外基于性能的空间结构抗震设计研究现状进行了总结。依据有效性和充分性原则研究确定适合于不同类型空间结构的标量式、向量式或其它形式的地震动参数,提出了空间结构反应性能参数确定中的关键问题。空间结构抗震性能水平划分研究中需要综合考虑结构及非结构构件因素,通过数值仿真和试验相结合的研究手段确定能够合理划分其性能水平的自定义综合式标量指标、向量式指标或者两者结合的指标,空间结构性能目标确定及抗震设计方法研究应基于可靠度理论及“投资-效益”准则。参58  相似文献   

5.
陈印东 《广东建材》2010,26(9):74-75
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代表着未来结构抗震设计的发展方向。探讨了抗震设防水准、抗震性能水平、抗震性能目标的确定和划分,阐述了目前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是各国工程结构抗震设计规范未来的主要发展方向,目前许多国家已将基于性能抗震设计思想纳入抗震规范中。高层建筑采用基于性能抗震设计已成为必然趋势,本文主要对中美两国规范对于高层建筑结构基于性能抗震设计的性能目标、分析与设计方法等要点进行对比分析,发现中美两国高层建筑基于性能抗震设计规范各有特色,可以相互借鉴学习和提高。  相似文献   

7.
《四川建材》2016,(2):75-76
随着地震灾害的频发,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越来越成为工程抗震领域的新趋势。本文根据钢结构的主要特点,综合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理论,系统地分析了钢结构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理念和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8.
何小燕 《城市建筑》2014,(11):103-103
在进行建筑结构抗震设计的过程中,需要根据建筑的功能来确定不同的性能目标,继而进行设计。这样才能够在提高建筑的抗震性能的基础上,保证建筑的功能及其正常使用。本文主要对基于性能的建筑结构抗震设计进行了分析与探讨。  相似文献   

9.
钢管混凝土框架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探讨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PBSD)是现代工程抗震理论研究的重要问题。与传统抗震设计方法相比,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可反映具体结构的抗震性能目标。本文在综述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理论的背景、概念、主要内容的基础上,根据钢管混凝土结构的特点,较系统地分析了钢管混凝土框架基于性能的抗震理念和设计方法,讨论了基于位移的抗震设计(DBSD)应用于钢管混凝土结构时的方法和步骤,并对确定该类结构的目标位移和相应的侧移模式进行了初步探讨。采用SAP2000软件建立了某12层钢管混凝土框架模型并进行了静力推覆(pushover)分析,初步评价了地震作用下钢管混凝土框架结构的性能指标。  相似文献   

10.
张桦 《四川建材》2016,(4):53-54,56
针对现行基于承载力(强度)的抗震设计思想的不足之处,提出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的优势,同时对国内外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的研究现状进行了概括分析,阐述了基于性能抗震设计的主要思想,即结构在其设计使用期内,在遭受不同水平的地震作用下,应该有明确的性能水平,并使得结构在整个生命周期中费用达到最小,并提出了目前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理念应用到实际工程设计中所面临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Planning》2014,(25)
本文回顾了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理论的提出背景和发展历史,总结了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理论研究内容和设计方法,提出了目前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理论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今后需要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12.
2021年版《JSCA性能设计手册》(抗震性能篇“简易法”)基于传统静力设计法,适用于中低层建筑的设计。介绍了该方法的适用范围与判定标准是如何设定的,给出了用于确定建筑抗震性能等级的判定标准的具体解说和背景。  相似文献   

13.
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理论与方法是目前世界各国学术界和工程界广泛关注的课题。作为一种更合理的设计理念,它代表了未来结构抗震设计的发展方向,本文阐述了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理论的提出背景、地震设防水准、结构的性能水平及其量化指标、抗震设计的目标性能以及常用的抗震设计方法,提出了目前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理论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今后需要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14.
结构抗震设计方法的研究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建筑抗震设计的重要性,主要介绍了建筑结构抗震设计方法的研究与发展,重点阐述了基于性能抗震设计理论与现行抗震设计方法的区别和联系,以提高建筑物的抗震性能和可靠度.  相似文献   

15.
基于结构性能的抗震设计理论与方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PBSD)是20世纪90年代国际抗震工程界提出的新概念,也是工程抗震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详细阐述了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理论产生的背景、基本概念、主要内容和特点,较系统地分析了基于性能的抗震分析和设计方法,并指出了基本性能抗震设计理论与传统设计理论的主要区别。  相似文献   

16.
文章介绍了基于性能的建筑结构抗震设计注意事项,包括合理确定地震设防水平、维护建筑结构稳定、确定相关反应和参数、设计方式得当;阐述了基于性能的建筑结构抗震设计基本要点,包括关于建筑场地的选择、关于地基部分的设计、关于承载力的结构设计。  相似文献   

17.
回顾了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理论的提出背景和发展历史,对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理论研究内容和设计方法进行了总结,并针对各项研究内容和设计方法,提出了目前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理论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今后需要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基于性能的结构抗震设计理论特点,着重探讨了几种常用的基于性能抗震设计方法,并进行了思考,认为基于性能的结构抗震设计是未来抗震设计的主要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9.
徐如贵 《山西建筑》2006,32(22):79-80
在分析现行抗震设计方法存在的局限性的基础上,重点阐述了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理论,包括设防地震等级、地震反应限值、抗震性能目标等,最后对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步骤和设计方法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20.
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理论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现行抗震设计方法的不足,讨论了基于性能抗震设计的几个关键环节,介绍了可靠度理论在基于性能抗震设计中的应用,并提出了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及进一步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