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池恒  谷丰  崔伟  王莹  阎庆玲  王宏新 《腐蚀与防护》2021,42(1):45-49,56
为了分析和提高油气站场中区域阴极保护系统与铜接地系统的兼容性,采用数值模拟方法计算了不同阳极形式下站场铜接地系统对区域阴极保护效果的影响,比较了不同处理方式的效果.结果表明:靠近埋地管道的铜接地会严重影响管道阴极保护效果;将这些靠近管道的接地局部绝缘能够提升阴极保护效果;将水平接地完全绝缘能进一步提升阴极保护效果;另外...  相似文献   

2.
埋地管道阴极保护电位的实时监测,对于保障管道安全具有重要意义。目前阴极保护电位人工定期录取方式的不足,开发采集埋地金属管道阴极保护电位的无线遥测系统,该系统由数据采集模块和监控中心组成,可方便实现对埋地管道测试桩阴极保护电位的无线采集。  相似文献   

3.
油气管道阴极保护效果评估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阴极保护技术和防腐层联合防护是国内外公认且经济有效的油气管道防腐蚀措施。本文主要介绍了油气管道阴极保护技术的基本原理,重点阐述了油气管道阴极保护判据准则现状和阴极保护效果评估常用方法,分析了几种电位准则评估方法的优缺点,并对油气管道阴极保护效果评估技术的发展提出了一些展望。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究原油长输管道阴极保护失效的原因。方法通过管道通/断电电位测试、集输末站内外电位测试和绝缘法兰测试等方法,判断集输管线是否处于有效的保护状态,站内外阴极保护是否存在直流干扰情况,以及绝缘法兰的工作情况。结果 1~#集气站-1~#阀室管道通电电位为-850~1200 mV,断电电位为-773~788 mV,不满足比-850 mV更负的准则。站外管线通/断电电位虽然随着站内阴保电流的增大而增大,但是在电流为6、18 A时,其断电电位分别为-880 mV和-1198 mV,在保护电位范围之内(-850~1200 mV),没有产生过保护,符合国标的要求。站内外阴极保护干扰是客观存在的,可以通过调节及平衡站内外的输出,使站内外管道的保护电位在规定的电位区间之内(-850~1200 mV)。集输末站处的绝缘法兰性能良好,但是锌接地电池基本耗尽。结论管道断电电位没有达到要求,且集输末站内外阴极保护存在相互干扰,是该长输管道阴极保护失效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5.
防腐蚀层和阴极保护的联合防护,是目前防止埋地油气管道受到腐蚀破环的最佳保护方法。但在一定条件下,阴极保护会使涂层与基材之间发生阴极剥离,造成涂层失效,导致能量和金属材料的损失,同时加大了阴极保护工程设计及维护过程中的困难和不确定性。因此,当防腐蚀层与阴极保护共同使用时,防腐蚀层抗阴极剥离的性能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总结了防腐蚀层性能和阴极保护电位等因素对埋地管道防腐蚀层阴极剥离的发生和发展的影响,介绍了国内外对管道防腐蚀层阴极剥离的研究现状。  相似文献   

6.
交流电干扰下-850mV(CSE)阴极保护电位准则的适用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交流干扰对埋地管道阴极保护系统的正常运行产生影响,由于实际现场地下管线复杂,各种干扰因素很多。本工作利用实验室模拟装置来进行交流干扰对阴极保护系统影响的研究。对交流干扰下阴极保护电流密度和阴极保护电位变化的研究表明,经典的-850 mV(CSE)作为保护电位埋地金属管道阴极保护判据,在交流干扰存在的环境中将不再适用。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站内外管道联合阴极保护方法的原理。通过分析跨接绝缘接头后阴极保护电流分布和电位波动情况,评价了联合阴极保护方法对动态直流干扰的缓解效果,并探讨了站内接地网接地电阻对阴极保护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董华清  王亚平  王家庆  郭智君  梅学 《腐蚀与防护》2008,29(11):698-699,716
钟市-荆门原油输送管道阴极保护系统运行中受到杂散电流干扰无法正常工作.通过现场测试找到了干扰的原因,按照SY/T 0032-2000<埋地钢质管道交流排流保护技术标准>安装嵌位排流保护,使阴极保护系统正常运行.  相似文献   

9.
部分长输管道工艺站场埋地管线的腐蚀穿孔,已对管道的安全生产运行构成较大威胁.站场埋地管线腐蚀破坏是由设计、施工、管理等多方因素造成的,本文提出:减少工艺管线埋地敷设、加大站场区域性阴极保护力度、完善外防腐涂层结构、加强防腐层施工质量管理、避免采用铜等高电位接地材料等防护措施,以降低站内埋地管线腐蚀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广东地区天然气埋地管道因受高压直流输电(HVDC)接地极干扰,采用了铺设锌带、阀室接地、阴极保护等防干扰措施,通过管道电位和腐蚀速率分析研究了这些防干扰措施对高压直流输电干扰的缓解效果。结果表明:管道方的防干扰措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管道受到的干扰,但控制干扰源与管道的间距、减少接地极放电时长、降低接地极放电频次才是效果最佳的防干扰措施。  相似文献   

11.
陈学江 《腐蚀与防护》2000,21(7):311-312
介绍了沧州-河间81km埋地原油管道的外加电流阴极保护系统的设计、施工及其保护效果测试中,中间的阴极保护站采用了太阳能供电。  相似文献   

12.
长效铜/饱和硫酸铜参比电极是埋地油气设施阴极保护系统中常用的电位测量和保证系统恒电位运行的基准电极,参比电极的提前失效往往导致阴极保护系统无法正常运行或电位测量值不可信。首先,分析了导致长效铜/饱和硫酸铜参比电极失效的影响因素,进而归纳了国内外改进长效铜/饱和硫酸铜参比电极的方式和研究成果,最后对长效铜/饱和硫酸铜参比电极的发展方向作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13.
采用试片断电法测量管道的断电电位来评价埋地管道的阴极保护效果。在室内建立了一个埋地管道外加电流阴极保护系统,用试片断电法测量了管道缺陷处的断电电位和去极化过程,并对测量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断电电位应在断电后50~100ms之间读取,按此测量试片去极化过程中形成的电位差值,该值与100mV的比较结果可以判断阴极保护效果。  相似文献   

14.
毕武喜  刘月发  赵君  张丰  周冰  熊金根 《腐蚀与防护》2013,(12):1111-1113,1118
采用阴极保护电位、地电位梯度、临时阳极地床试验和土壤电阻率测量等手段对国内某处典型的油气管道阴极保护干扰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该段管道阴极保护干扰属于典型的阳极干扰类型,干扰源为附近的阳极地床,对该处阳极干扰治理方案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5.
评价阴极保护系统的有效性是非常重要的,通常推荐用地下构筑物对地的极化电位为-850mV(Cu/CuSO4)来判定。但在某些情况下,常规的断电电位测量是不可能或不准确的。用腐蚀试片可解决简单断电电位测量问题,但所有这些方法只能用断电电位测量阴极保护的有效性,不能测定阴极保护构筑物的真实腐蚀速率。本文介绍一种能直接测量土壤中腐蚀速率的埋地腐蚀电极。该腐蚀电极被固定在管道附近,通过阴极保护断开和接通循环,周期性与管道的阴极保护系统连接,可以高分辨率、高精度地测量土壤腐蚀性,并由阴极保护系统的有效性来控制。  相似文献   

16.
对于受地铁动态直流杂散电流干扰的埋地钢质原油管道,采用试片电位采集仪测量了阴极保护极化试片的断电电位。结果表明,该测试方法简便易行、数据准确可靠,与传统测试方法相比具有较大的技术优势。  相似文献   

17.
通过模拟试验装置,采用恒电位和恒电流极化试验研究了交流干扰影响下埋地管道阴极保护系统的破坏机理,探究新的确定阴极保护电位的方法。结果表明,可以根据保护电流密度曲线的趋势制定新的阴极保护准则。根据试验结果确定了0~100A·m-2干扰电流密度范围内的最小阴极保护电位限值公式。  相似文献   

18.
熊小琴  杨君  官学源 《腐蚀与防护》2021,42(1):57-59,72
通过模拟试验测试了铜、镀锌钢和碳钢等三种储油罐外底板接地材料作为阴极保护接地材料的适用性.结果表明:铜和碳钢接地材料不适作储油罐外底板接地材料;当阴保电位为-0.85?-0.95 V(相对于CSE)时,镀锌扁钢接地材料适用于储油罐阴极保护接地材料.提出了接地材料与阴极保护不相容时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19.
用带状牺牲阳极对埋地长输钢管实施阴极保护时,沿着轴线方向的电位分布一定是均匀的。本文通过有限元法计算,进一步研究沿着管道圆周上的电位和电流分布的规律。结果表明,在研究的参数范围以内,沿着管道圆周的电位分布也是相当均匀的。土壤电阻率越低,电位极化值越大,但所需的保护电流也增大。防护性能好的涂层总是有利于阴极保护。阳极距离和管道外径对电位和电流分布没有什么影响。这些结果可以供工程上参考,同时说明用带状牺牲阳极对埋地长输钢管实施阴极保护是十分理想的。  相似文献   

20.
通过室内模拟试验探讨了接地材料的极化特性及其对管道阴极保护电流需求量的影响,同时也研究接地极与管道的间距对管道极化电位的影响。结果表明:接地材料为接地模块、铜包钢、锌包钢时,体系对阴极保护电流的需求量依次降低,锌包钢作为接地材料的服役性能更优越。当接地极与试片的间距超过试样直径的5倍时,对试样极化电位基本不变,即对试样极化电位的影响可以忽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