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南水北调工程概况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南水北调工程共规划了东线、中线和西线3条调水线路.东线工程从长江下游扬州附近抽引长江水,利用扩建京杭运河逐级提水北送,供水范围为黄淮海平原东部地区.中线工程从汉江丹江口水库引水,跨江、淮、黄、海四大流域,供水范围为京、津、冀、豫、鄂.西线工程从长江上游于支流调水入黄河上游,供水范围为青、甘、宁、蒙、陕、晋6省(区).实施步骤:近期优先建设中线工程,相机实施东线工程的第一步方泰远景可根据当时主要供水目标的需求状况,进行论证选择.  相似文献   

2.
南水北调中线引丹江口水库弃水可调水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主要供水目标是华北平原的京、律、冀等地区,汉江丹江口水库是南水北调中线近期工程的水源地,地理位置优越,能自流向京、津地区和黄淮海平原供水,而且水质好。南水北调可调水量受到各方面的关注,近期有专家提出引丹江口水库弃不北调的方案。丹江口水库的弃水可调水量究竟能否满足南水北调(中线)供水区的要求,采用两种方法对比作了深入分析。结果表明,丹江口水库的弃水多年平均可达50亿m^3,但多年平均弃水可调水量仅为12.6~14.5亿m^3,年内分配不均,只发生在汛期的较短时间内,多年平均可调水天数不足25d,年际变化大,有36%的年份完全没有弃水发生。  相似文献   

3.
南水北调中线来水主要作为北京市生活饮用水源,水质安全决定调水成败.长距离输水存在水质风险,分析了南水北调中线潜在的水源地水质风险、输送过程风险、突发性水污染事故及水质差异影响等风险.在此基础上,提出构建水环境监测网络及预警体系,建立健全突发水污染事件预案及应急处置体系,提高抵御灾害及应对突发水污染事件的能力;加强本市调蓄池库水生态环境建设;加强外调水与本地水适应性生态研究等输水水质安全对策,以保障南水北调调水水质安全和水生态安全.  相似文献   

4.
南水北调的资源、环境和经济效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简要介绍了南水北调东、中线受水区的农业资源、生态环境和农业生产的现状,并对调水后资源、环境和农业的可能变化进行了初步预测.分析资料表明,南水北调工程完成后,5月份降水量可能略有增加(增加量约占年降水量的3%);有效灌溉面积将略有增加(约占2004年有效灌溉面积的3%~7%);在枯水年的枯水期,东线调水区的潮区界、潮流界、盐水入侵界可能有所上移(2~3 km);东线、中线受水区2004-2020年粮食总产年增长率可望达到1.6%.  相似文献   

5.
对南水北调工程解决中国北方用水问题的分析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李思悦  张全发 《人民黄河》2005,27(8):28-29,43
简要介绍了南水北调工程,分析了调水后我国北方用水情况,对今后的用水及缺水情况进行了预测。分析了预测结果表明:调水后,黄河上游(西线受水区)基本能满足正常来水年年份用水;在中等枯水年份,2030年和2050年分别缺水80亿m^3和50亿m^3。整个中线受水区2020年缺水量高达207亿m^3。淮河流域(东线受水区)基本能满足2030年水平的需水要求,但2050年将缺水20~40亿m^3;山东半岛依然为严重缺水区,缺水量达38.911亿m^3。  相似文献   

6.
水资源优化配置多目标风险分析方法研究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在分析水资源配置风险内涵及其可能存在风险因素的基础上,识别了水资源优化配置的主要风险因子,建立了水资源优化配置多目标风险分析模型,提出了基于随机模拟技术的水资源优化配置多目标风险评估方法,通过该方法对南水北调中线凋水后汉江中下游地区水资源配置风险值的分析,得出引江济汉补偿工程可显著提升南水北调中线调水后汉江中下游地区枯水年、平水年水资源配置方案的综合效益,降低中线调水对汉江中下游地区缺水等不利影响的风险.  相似文献   

7.
桂林漓江补水疏浚(一期)工程建设大事记(1982──1991)1982年5月19~22日,自治区水利局程瑞琮总工程师在桂林市主持召开了漓江水资源开发利用问题座谈讨论会,会上提出了从青狮潭水库向漓江调水等4个方面的调水方案和建议,6月7日,印发《漓江水...  相似文献   

8.
南水北调总体方案中的工程方式及东线、中线近期调水方案已基本确定. 东线工程将从长江下游的扬州附近取水,以京杭大运河为主要输水渠道,利用现有湖泊、河道、水利设施每年向北方调水 180 亿 m3. 输水沿线 1 150 km 的海河、淮河流域以及胶东地区的缺水状况都将得到缓解;中线工程将从汉江上游的丹江口水库取水,利用自然落差,修建全立交、全衬砌引水渠道,穿越沿线各水系,每年将 145 亿 m3 的丹江水送到华北平原和黄淮地区,最后到达天津、北京. 南水北调工程是我国迄今为止最大的水利工程,耗资巨大,国家有关部门将对供水地区实施…  相似文献   

9.
《水力发电》2005,31(10):33-33
南水北调中线丹江口大坝加高工程,2005年9月26号在中线调水源头丹江口市正式开工。中国葛洲坝集团建设大军在35年之后,重返丹江,承建世界级的大坝加高工程,继续创造施工建设新的奇迹。开工仪式由长江水利委员会、中线水源公司主持,国家有关部委、省、市、县各级领导出席了开工仪式。此次坝体加高工程是从目前的162m加高到176.6m,目的是让汉江水能向北穿越千山万水,凋水至缺水的北京、天津一带。工程计划5.5年,大坝加高完成后,一条千里“清水长廊”,将由此直通首都北京。  相似文献   

10.
刘建树  杨亮  方玉  郑佳 《治淮》2022,(12):74-76
<正>一、基本情况陶岔渠首枢纽是南水北调中线输水总干渠的渠首工程,具有调水、灌溉、发电等功能。工程位于河南省南阳市淅川县九重镇,主要由调水建筑工程和电站工程组成。前者主要功能为挡水,引水流量350m3/s;后者主要功能为发电,装机容量50MW,  相似文献   

11.
河北省南水北调受水区水环境状况及改善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南水北调工程按照地域划分为东线、中线以及西线三部分,其中与河北省水资源关系最紧密的中线第一期工程已经开工,受到了河北省的广泛关注,在“先节水后调水,先治污后通水、先环保后用水”的原则指导下.对一期工程中在河北省所面临的环境问题进行分析,将水环境问题产生原因分为水资源匮乏及废污水排放,根据不同的原因结合南水北调工程,对水环境问题的解决措施进行了综合与阐述。  相似文献   

12.
正"南方水多,北方水少,如有可能,借点水来也是可以的。" 1952年10月,毛泽东主席在视察黄河时,首次提出了南水北调的宏伟设想。4年前,南水北调东中线全面通水,伟人的宏伟设想成为现实;4年来,东中线工程以其巨大的社会、经济、生态综合效益,充分证明了它是优化我国水资源配置、改善水生态环境的"国之重器"。全面通水4周年,累计调水222亿m~3,受水区覆盖北京、天津、河北、河南、山东、江苏等省  相似文献   

13.
引江济汉作为南水北调中线汉江中下游治理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从长江上荆江河段附近引水至汉江兴隆河段。工程的主要任务是向汉江兴隆以下河段(含东荆河)补充因南水北调中线调水而减少的水量,恢复和改善该河段的生态、灌溉、供水和航运用水条件。本文简要介绍了引江济汉的工程规模、线路选择及其它规划设计难点问题及其主要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14.
中线调水后汉江生态经济带水资源短缺风险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汉江生态经济带是湖北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区域,也是南水北调中线调水的优质水源供应地。为明确中线调水给汉江生态经济带水资源造成的影响,运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数学隶属度评价法建立了水资源短缺风险评价体系,对湖北汉江生态经济带的水资源短缺风险进行评价。结果显示,调水后,水资源宏观调控引起的水资源总量的变化将逐步影响到研究区内的生态环境、饮水安全、社会生活、农业生产等各方面,汉江生态经济带将面临水资源短缺的问题。数据显示,中线调水后,湖北汉江生态经济带水资源短缺风险属于中度风险;十堰、神农架林区为低度风险;潜江市、仙桃市、武汉市为中度风险;随州、荆门、天门为高度风险;襄阳市达到了高至极高风险等级的临界值。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江汉平原自然地理及历史文化等基本情况、区位优势和战略地位,针对江汉平原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水灾害问题以及三峡水库蓄水运用和南水北调中线调水对江汉平原水安全带来的新挑战,从健全防洪减灾体系、加大水生态保护与修复力度、优化水资源配置、提高水资源管理效率与水平等方面提出解决江汉平原水安全保障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16.
为什么电网调度部门必须对大型水电厂统一调水调电?钱家骧(西北电管局,西安,710004)1前言水是人类的基本生活资源,没有水人类无法生存。水是农业的命脉又是工业生产的基本条件,因此水是国家十分重要的基础产业。我国是一个水资源短缺的国家,全国水资源共有...  相似文献   

17.
万家寨引黄工程供水区的水资源供需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万家寨引黄工程供水区(大同市、平朔区、太原市)为引进世行贷款评估所进行的水资源供需预测,论述了三市(区)的水资源评价成果、可供水量、缺水现状,并预测了不同水平年的缺水量,是论证调水必要性,确定调水规模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8.
《人民珠江》2010,(2):29-29
从牛栏江调水引入滇池,是治理滇池的关键所在。为确保水环境安全,在今年底实现水资源的循环使用和零排放,昆明市政府日前根据牛栏江流域(昆明段)水源区水污染存在的问题,制定了牛栏江流域(昆明段)水源区水污染整改方案。采取依法保护、推进污水收集处理设施及管网配套建设、加大违法查处等七大举措,全面整改牛栏江流域(昆明段)水环境。  相似文献   

19.
调水和跨流域调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跨流域调水在水资源开发中产生最大的矛盾和冲突,跨流域调水已经成为多学科的问题。跨流域调水的目标越多,解决问题的方法越复杂。调水地区的地形,地质和水文特征是调水的重要因素。跨流域调水使该地区成为一个重要的规划单元。调水的矛盾是由调水流域的损失和破坏造成的。世界上的许多大型调水工程仍在等待对施工作出决策。现在,调水工程需要长期研究和大量的规划和设计投资,以及对调水的所有问题进行详细研究,包括环境影响,对调水流域的损失进行补偿是重要的。虽然常常只考虑了用水,而未考虑其他问题(休闲,河水价值,生态等)。流域与地区之间的矛盾可能在州内及各州之间产生严重的政治分歧和斗争。总之,必须考虑许多因素,包括禁止调水在内。在一些州内筹资可能要解决某些矛盾。政府的作用可能是规划水资源开发,制定政策和策略,以及立法,由州管理机构进行的地区水规划及其协调可能得出一个很好的折衷和相互能接受的解决办法,跨流域调水可能产生很复杂的法律。3个标准的解决冲突的办法,即行政-立法,促裁和市场决策(谈判,合同,补偿)在解决矛盾中都可发挥其作用。  相似文献   

20.
我国是世界上缺水国家之一,人均占有年径流量仅为世界人均量的四分之一。由于地理、气候特征,我国缺水矛盾主要集中在北方。如京津冀地区当前平水年缺水68亿立方米,到1990和2000年缺水将分别达到82亿立方米和150立方米。山东省当前水供需缺口达153亿立方米,占整个需水计划的44%。水已成为北方经济发展的突出制约条件。当前,人们对如何缓解北方水矛盾提出了许多方案,主要分为两类,即调水与节水。调水主要指南水北调,除调引长江水东线的方案之外,还有计划在长江中游和上游调水向北的中线和西线方案。东线方案正在审批,实施还有一个过程,其他方案尚在进行前期或超前期工作,近期难以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