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认为我国煤炭工业办电符合国家政策,国家有关部门颁发严格控制小火电发展的文件都不影响煤矿利用低热值煤炭发电;同时煤矿办电具有许多有利条件。分析了煤矿办电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的办法。  相似文献   

2.
结合山东实际,从煤炭运输、水源供应、灰渣与低热值燃料利用、输电、矿区效益、安全生产、企业改革和节省资源等9个方面说明了煤矿办电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认为应努力办好这件事。  相似文献   

3.
根据河南永夏矿区煤电同步建设的经验,探讨了煤矿办电存在的资金,并网、上网电价,煤矿办电的电站容量和机组选型以及煤炭行业的自我保护等问题。认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只要兼顾煤,电、地方三者的利益,就能走出一条适合煤炭行业特点的办电道路来。  相似文献   

4.
煤炭的洗选加工,将产生大量的煤泥、煤矸石等低热值煤副产品。通过对低热值煤资源利用现状进行研究分析指出,循环流化床发电技术是低热值煤大规模清洁利用的最佳方式。通过对包括低热值煤的适应性、循环流化床发电提效技术、清洁排放技术等低热值煤大规模清洁高效利用的关键技术进行研究分析,指出发展大容量、高参数、低排放的节能型循环流化床发电技术是实现低热值煤大规模清洁高效利用的必由之路,并提出实现低热值煤大规模清洁高效利用可行技术路线。  相似文献   

5.
新形势新问题要研究新思路煤炭工业部技术咨询委员会主任赵全福煤炭工业部技术委员会与《中国煤炭》合作开辟《煤矿办电专栏》,旨在传播煤矿办电信息,交流办电经验,分析存在问题,研讨政策措施,促进煤矿办电的发展,加速煤炭企业产业结构的调整,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  相似文献   

6.
煤矿办综合利用电厂是今后持久的战略方针。由于在相当长阶段内煤炭仍是我国一次能源的主力,随着原煤火洗比的提高,煤研石和煤泥等低热值燃料增加的速度会更快。这些燃料既要占用宝贵的耕地,又严重污染环境,只有发展煤矿综合利用电厂才能大量使用它们。我们要从节约能源、土地和运力,改善环保的高度看待这件事。(1)正确对待综合利用电厂。煤矿办烧低热值煤的小电厂,从规模效益的角度看,单位造价肯定高于大电厂,但考虑到烧低热值燃料对节约能源的重大作用,加上相应煤炭的建设投资,总体上还是便宜的,何况还有很多改善环保、促进…  相似文献   

7.
庞庄煤矿利用选煤厂煤泥,就地配制水煤浆供该矿的小型坑口电站燃烧发电。文章详细介绍了煤泥制浆系统与工艺、煤泥浆储存与输送系统、燃烧供浆系统等。实践证明,该项技术的经济效益和环保效益明显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我国低热值煤资源的现状分析认为,燃烧发电是实现煤矸石、煤泥等低热值煤燃料大规模资源化利用的主要途径,而循环流化床燃烧发电技术则是其中的最佳方案。探讨了循环流化床锅炉在燃烧低热值煤燃料时的关键设计以及污染物控制等问题,为实现在更大范围内对低热值煤资源的清洁高效利用提供方向。分析了发展低热值煤循环流化床燃烧发电的重要意义和发展前景,并提出了相关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9.
正《煤炭加工与综合利用》杂志是中国煤炭加工利用协会主办的国内外公开发行刊物。主要报道内容:煤炭洗选加工,现代煤化工,煤炭焦化、气化、液化等转化利用,煤质检测及管理,低热值煤或煤矸石发电及综合利用,煤系有用矿物资源开发利用,水煤浆等新型煤基燃料和型煤,煤矿节能减排、环境保护等生态文明建设和生产经  相似文献   

10.
<正>《煤炭加工与综合利用》杂志是中国煤炭加工利用协会主办的国内外公开发行刊物。主要报道内容:煤炭洗选加工,现代煤化工,煤炭焦化、气化、液化等转化利用,煤质检测及管理,低热值煤或煤矸石发电及综合利用,煤系有用矿物资源开发利用,水煤浆等新型煤基燃料和型煤,煤矿节能减排、环境保护等生态文明建设和生产经  相似文献   

11.
<正>《煤炭加工与综合利用》杂志是中国煤炭加工利用协会主办的国内外公开发行刊物。主要报道内容:煤炭洗选加工,现代煤化工,煤炭焦化、气化、液化等转化利用,煤质检测及管理,低热值煤或煤矸石发电及综合利用,煤系有用矿物资源开发利用,水煤浆等新型煤基燃料和型煤,煤矿节能减排、环境保护等生态文明建设和生产经  相似文献   

12.
中国煤炭开发利用现状与发展洁净煤技术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芮素生  成玉琪 《煤炭学报》1994,19(4):333-342
我国煤炭产量和消费量都占世界第一,是世界上少数几个以煤为主要能源的国家。我国煤矿众多,特别是近三分之二的县有小煤矿。煤炭开发对矿区乃至整个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因此,必须重视煤炭开发对整个环境的影响。我国煤炭消费结构呈多元化的格局,煤炭热效率低,污染严重,因此,必须针对多元化的终端用户发展适用的洁净煤技术。发展具有我国特点的洁净煤技术要体现环境与发展统一,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并重,提高效率与控制污染要贯穿在煤炭开发与利用的全过程;要针对多元化的终端用户开发适用的技术;要把发展洁净煤技术与节能和改变煤炭单一产品结构结合起来。洁净煤技术可包括四个领域:煤炭加工,煤炭转化;燃烧及后处理,煤炭开发利用中污染的控制。  相似文献   

13.
煤矿低热燃料热电厂与电网连接点的选择与热电厂的安全、经济运行密切相关。本文通过电力量分析、电压分布分析和技术经济分析,提出了合理确定煤矿低热值燃料热电厂与电网连接点的重要性及其方法。  相似文献   

14.
随着全国原煤入选率的逐步提高,矿区煤泥、矸石产量将大幅提高且更加集中。目前我国煤泥、矸石利用方式粗放,主要掺回混煤销售或在矿区周边堆存,部分就地发电,存在利用率低、浪费能源、污染破坏矿区生态环境等亟待解决的问题。实践证明,循环流化床(简称CFB)发电技术是大规模清洁利用煤泥、矸石等低热值煤的最佳方式,也是降低煤泥、矸石燃烧引起的污染程度最经济的方式。国内CFB发电技术经过近三十年的发展,完成了容量从小到大、参数从低到高的技术发展历程,实践证明CFB发电技术是成熟的。由于我国CFB发电技术大型化发展进程慢,小容量CFB机组占比大,现役CFB机组总体能耗及污染物排放浓度高,不能满足国家最新的节能减排政策。新形势下,神华国能集团牵头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超超临界CFB锅炉技术研发与示范,探索煤泥、矸石高效绿色发展之路,实现矿区煤泥、矸石规模化就地清洁转化利用。这对促进我国现役CFB机组升级改造、促进大型煤炭基地煤炭集约高效绿色发展具有重大的推广示范意义。  相似文献   

15.
回顾了煤矿办电的历史,介绍了对劣质煤电厂燃料和锅炉的技术开发情况,认为煤矿电电符合国家政策、顺理成章、效益显著和前景广阔。提出当前搞好煤矿办电应立足煤炭资源的综合开发,每个矿区应建2-3个由多台小容量机组组成的电厂,并对矿区35KV供电系统加以改造,要加强对煤矿办电的领域等项建议。  相似文献   

16.
煤炭部将煤矿办电作为煤炭工业新的经济增长点,列为四大起步工程。根据最新资料,就如何落实“九五”办电计划和2010年发展规划,提出5条建议,它们是:加快办电立英的进程,立足自行解决电源,建设矿区电网,利用电力部门退役机组和树立行业典型。  相似文献   

17.
正《煤炭加工与综合利用》杂志是中国煤炭加工利用协会主办的国内外公开发行刊物。主要报道内容:煤炭洗选加工,现代煤化工,煤炭焦化、气化、液化等转化利用,煤质检测及管理,低热值煤或煤矸石发电及综合利用,煤系有用矿物资源开发利用,水煤浆等新型煤基燃料和型煤,煤矿节能减排、环境保护等生态文明建设和生产经营管理经验等。本刊读者及协会会员众多,发行范围广,广告效果好,欢迎广大读者订阅,欢迎企事业单位刊登  相似文献   

18.
煤矿井下抽水蓄能发电新技术:原理、现状及展望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煤炭开采引发矿山灾害、地表沉陷、水土流失及生态环境损害等问题,但同时在地下形成了巨大的可供利用空间。全面阐述了煤矿井下抽水蓄能发电的概念与技术,对比分析了落差型、活塞抬举型、海洋浮力型和高压风储库蓄能4种非常规蓄能发电技术,指出利用废旧煤矿的开采空间(巷道及采空区)的煤矿井下抽水蓄能发电新技术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对我国废旧矿井重复利用、可再生能源开发和电力调蓄、矿区生态保护等提供了新思路。估算了我国废弃煤矿和现有煤矿的蓄水储能发电总量。进一步提出了煤矿地下水库、矿井水循环利用与抽水蓄能发电一体化技术构想,充分利用煤炭开采过程中形成的巨大的地下空间,实现储水、蓄能发电、矿井水循环利用和新能源开发等多重目标,并有助于控制地表沉陷、维护生态平衡,对我国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以及水资源严重短缺的西部地区煤炭开发提供重要的技术保障,并对未来现代化、生态化矿井开拓布局、节能减排、绿色开发产生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9.
本介绍了恩洪煤矿选煤厂通过对矸石运输系统进行工艺改造后,使矸石中低热值煤得到了回收利用,并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20.
 基于煤炭开采对生态环境造成的主要影响,探索了煤矿生态建设的技术体系。因地制宜进行了生态产业的规划设计,确定了煤炭—电力—港运-旅游的产业链延伸方式;优化矿区水资源配置,使矿区污废水循环利用;创建了煤矸石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绿色处置模式及矸石边排放边绿化的处置技术;优化开拓布局,实施矸石井下充填、无煤柱沿空留巷、放顶煤条件下上行开采等清洁开采技术,提高了煤炭回采率,减少了地面沉降、矸石产出量及矿区环境污染。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为我国煤矿的生态建设提供了有效途径和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