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五.城市防震减灾的两个工作基础--地震监测预报和震害预测 根据古今中外许多大地震震例:特别是从近年来许多城市直下型破坏性地震的震例来看,相要取得防震减灾的实效,单靠地震预报构筑物的抗震设防是不够的.  相似文献   

2.
《城市与减灾》2001,(1):43-43
为了开展防震减灾宣传工作,普及防灾减灾知识,中国地震局宣教中心、北京市地震局、北京市丰台区地震办公室共同制作了《城市防震减灾挂图》。 挂图以城市防震减灾工作为中心,包括:搞好城市防震减灾规划、加强地震监控能力、做好破坏性地震应急预案,重大工程必须进行地震安全性评价、城市建筑均应避开活动断层、做好城市震害预测、认真落实城市避震场地、  相似文献   

3.
正项目立项背景监测预报工作在防震减灾三大体系中处于重要的位置,是防震减灾工作的基石,做好监测预报工作是防震减灾工作的发展方向;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第十七条规定:国家加强地震监测预报工作,建立多学科地震监测系统,逐步提高地震监测预报水平。而震情会商是政府对地震监测预报、趋势分析等重要决策的主  相似文献   

4.
正前言我国共有34个一级行政区,其中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和2个特别行政区,除港澳台外,全国共有342个地市级城市(包括16个副省级城市),下辖2843个区县级城市,街道乡镇级行政单位数量更多,这些地名也是地理信息系统的基础。防震减灾工作中地震监测预报、震害防御、应急救援、灾后重建等工作离不开地理信息系统,但海量和繁杂的地理信息会给业务  相似文献   

5.
北京市的防震减灾工作在北京市委、市政府和中国地震局的指导下,近几年取得了很大进展。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的要求,在地震监测预报、震害防御、法制建设、减灾宣传、应急准备等各方面都取得了一些成绩、积累了一些经验。 北京市的防震减灾工作分为市和区、县两级。市一级的工作主要是建设  相似文献   

6.
福建省地震局在“九五”期间完 成防震减灾三大工程,即闽南地区综合防震减灾示范工程、福建省数字地震台网、水口库区防震减灾工程的基础上,将组织实施“十五”重点项目——福建省地震重点监视区城市防震减灾体系工程。 福建省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城市防震减灾体系工程以中国地震局关于建立健全地震监测预报、震灾预防和紧急救援三大体系为主要目标,以国  相似文献   

7.
基于防震减灾的迫切需求,提出并设计了城市地震信息处理和应急指挥系统的建设目标、总体架构、各项功能和实现方法。在根据数据标准规范整合的地震专业数据库基础上,系统运用了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和震害评估专业模型,采用Oracle+Arc SDE+Arc Engine二次开发方案,实现地震信息的综合处理、灾情评估、应急指挥与辅助决策等功能。目前系统已经在城市防震减灾工作中成功应用多年,在提高区域防震减灾能力方面发挥了切实、有效作用。  相似文献   

8.
正2013年,济南市在全国率先开展国家防震减灾示范城市创建工作。提出力争到2015年底,基本具备抗御6级地震的奋斗目标。近期,济南市地震局代表团赴日本进行防震减灾科技交流。代表团与日本地震预警、震害防御、防灾应急等部门进行了深入交流,并实地参观了部分居民建筑。日本防震减灾的经验日本是地震频发的国家,21世纪以来日本发生的6.0级以上地震约占全球同等规模地震总数的20.7%,但由其导致的灾害死亡人数  相似文献   

9.
城市供水管道作为社会的基础性保障设施,对其进行震害研究是城市防震减灾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以管道的接口变形为预测量,根据管道破坏评价标准,通过震害概率预测模型分析了在不同地震烈度条件下,场地、管材、管径对城市供水管道震害程度的影响。某市供水管道的震害预测结果表明,处于液化、沟边或软弱土等特殊场地的管段产生的震害更为严重;钢管的抗震性能优于铸铁管;同种管材,管径越小,管道的抗震性能越差。  相似文献   

10.
地理信息系统在国内城市防震减灾中的应用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理信息系统(GIS)作为重要的空间信息系统,在国内城市防震减灾中已广为应用。本文回顾了地理信息系统在国内地震动参数区划图编制、地震危险性分析与地震损失评估、生命线工程震害预测、道路交通系统震害预测、建筑物震害预测、震后次生灾害预测、地震辅助决策与应急指挥系统中的应用现状,指出了G IS在今后的发展趋势以及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第22条规定:“根据震情和震害预测结果,国务院地震行政主管部门和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负责管理地震工作的部门或者机构,应当会同同级有关部门编制防震减灾规划,报本级人民政府批准后实施。”依法编制防震减灾规划,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  相似文献   

12.
我国是一个地震多发、震灾严重的国家。防御与切实减轻地震灾害是我国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江泽民总书记多次指示,要切实做好防震减灾工作,坚持经济建设同减灾一起抓。党和政府历来高度重视防震减灾工作,近年来,进一步明确了防震减灾工作的指导思想和建立健全地震监测预报、震灾预防、紧急救援三大工作体系的工作重点,对面向新世纪的防震减灾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  相似文献   

13.
底层框架砖房的震害预测方法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和人口密度的增大,地震对人类的危害变得越来越大,因此,做好建筑物震害预测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根据“合肥市防震减灾信息系统”中合肥市中市区底层框架砖房的抗震调查资料,用结构易损性分析方法对该类房屋未来震害情况进行了预测分析。  相似文献   

14.
<正>做好防震减灾工作宣传的重要现实意义2000年5月在河北省唐山市召开的全国防震减灾工作会议上,温家宝同志首次提出,现阶段我国防震减灾三大工作体系是"地震监测预报、地震灾害预防、地震紧急救援"。2006年4月15日,中国地震局局长陈建民一行莅临广西自治区地震局检查防震减灾工作时,首次提出了防震减灾工作"3+1"体系建设,即在加强和完善三大体系建设的同时,要推进地震科技创新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15.
全世界每年大约发生500万次地震,绝大多数地震因为震级小,人感觉不到。其中有感地震约5万多次,造成破坏的地震近千次。我国幅员辽阔,自然条件复杂,地震多发。灾害严重是我国的基本国情,而这些严重灾害主要是来白发生在城市或城市附近的地震。城市的基本组织体系是由城市社区组成的,城市社区是城市在一定区域内由居民组成的社会生活共同体,因此城市防震减灾的许多工作都需要靠社区来完成。地震是一个社会敏感问题,现在大多数群众还是谈震色变。新形势下,如何有效应对地震突发灾害,建设安全社区,打造平安城市,构建和谐社会,给我们防震减灾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16.
1999年11月25日~29日,全国部分城市防震减灾工作会议在昆明召开。中国地震局何永年副局长出席会议并作了题为“努力做好城市防震减灾工作,走向更安全的二十一世纪”的重要报告。来自北京、天津、上海、重庆、长春、沈阳、哈尔滨、大连、济南、青岛、广州、杭州、南京、昆明、成都以及河北省等大城市和特邀省区的政府秘书长或主管市长、地震局长参加了会议。 何永年副局在报告中系统地回顾、概括了近年来全球连续发生在城市附近的大地震所造成的破坏和影响,系统阐述了城市防震减灾工作的意义、目标、策  相似文献   

17.
位于地震区的城市,必须充分考虑防震减灾的对策,以保障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本文拟就防震减灾方面所涉及的某些理论、概念、措施进行讨论,并明确指出:现行抗震规范关于地震作用及设防三水准要求的阐述应当修正;主张"优化设防烈度"的观点没有意义;建筑物抗震设防等级是反映结构安全度的不同要求,与地震概率无关;建筑使用年限的长短,并不能代表使用功能的重要性;避免人员伤亡和减轻经济损失是抗震设防的目标;震害预测是为抗震设防服务的,只有预测设防烈度作用下的震害情况才有意义;震害预评估并非评估城市抗震能力的依据;震前防震减灾对策及震后启动救灾的应急手段是编制城市防震减灾规划的主要内容,也是城市避免或减轻地震灾害的有力保证.  相似文献   

18.
地震作为一类极具破坏性的自然灾害,其造成的后果相当严重,使用有效方式提升城市防震减灾水平,不但能使城市灾害损失定量化评价成为可能,而且也能成为有效评估城市防震减灾能力的客观性度量标准,进而指导城市开展防震减灾决策工作,有着相当重要的意义。本文分为5个部分,全面阐述了城市防震减灾情况,旨在为提升城市防震减灾工作水平提供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19.
我国是世界上地震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强烈地震会造成建筑物倒塌,而科学有效的建筑物震害预测可对城市建筑物地震易损性分析以及城市防震减灾规划提供技术支持。该文首先对现有的典型砌体结构震害预测方法进行了介绍,分析了不同方法的优缺点,并对影响建筑物抗震性能的主要因素进行了总结,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基于类比思想的砌体结构震害预测方法改进建议。该文所做的工作对震害预测和抗震减灾工作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0.
<正>防震减灾工作牵涉到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对于维护社会公共安全具有重要意义。2010年出台的《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防震减灾工作的意见》指出:到2020年,建成覆盖我国大陆及海域的立体地震监测网络和较为完善的预警系统,地震监测能力、速报能力、预测预警能力显著增强,力争做出有减灾实效的短期预报或临震预报。城乡建筑、重大工程和基础设施能抗御相当于当地地震基本烈度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