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江泽民总书记在16大上指出,适应经济全球化和加入世贸组织的新形势,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和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和竞争,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并指出,信息化是我国加快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选择。我国加入世贸组织造就了电子信息产业共赢局面,我国电子信息产品生产进一步稳定增长,前三季度电子信息产品出口达634.8亿美元,同比增长39.8%。我们将今年IT业所经历的风风雨雨的某个侧面进行了描述,以企对于业内人士是否有什么启示,并引起深思。  相似文献   

2.
我国加入WTO已逾一年,电子信息产业正在进一步融入世界经济,机遇与挑战并存;全球经济发展滞缓,对我国产业的负面影响日渐增大;国际IT产业滑坡,波及到我国电子信息产业,经济增长速度开始放缓,效益有所起伏;世界范围内的经济结构调整,跨国公司部分生产力移师中国,将推进我国产业加快升级,也使产业的国际竞争加剧。在新形势下,客观分析入世对我国电子信息产业的影响,正确评述我国产业的国际竞争力,科学预测2003年的产业发展前景,是十分重要的一项任务。2002年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回顾今年1-10月,全行业生产增长20.4%,达14697…  相似文献   

3.
我国是电子信息产业大国,目前我国电子信息产业规模已位列世界第二。我国电子信息产业较欧美的国家相比起步晚、起点低,虽然在产业规模上已成为电子信息产业大国,但是由于技术的差距,还是存在着诸多的问题。为了贯彻落实党的群众路线教育活动和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提升电子信息产业结构调整与加快改革,实现由电子信息产业大国向电子信息产业强国转型,针对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现状和现存问题,笔者提出了几点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探索性建议。  相似文献   

4.
今年是改革开放三十周年,和各行各业一样,我国的电子信息产业也在这三十年里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积累了大量宝贵的实践经验。应该说,三十年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之路是在不断总结经验、提出新思路的过程中走过的,不同的时期,不同的国情,不同的政策和措施,保证了电子信息产业的健康发展。11月10日~12日,工业和信息化部举办了改革开放三十年电子信息产业成就展,充分展示了我国电子信息产业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的发展历程。  相似文献   

5.
随着时代前进的步伐,高科技日益切入我国经济、技术等领域的各个方面,促进着国民经济全面发展和腾飞。为了加快我国道路运转产业的快速发展,必须利用计算机技术、现代通信技术、互联网与GIS(地理信息系统)、RS(遥感技术)、GPS(全球定位系统)、EDI(电子交换)、高新电子信息等技术的有效集成,建立快速客货运输系统,改造传统的道路运输产业。这不仅是当务之急,也是随着加入世贸组织临近面临的巨大;中击和挑战。道路运输业必须向规模化、信息化、网络化、现代化、系统化、全球化的方向发展,而建立确保道路运输安全、高速、便捷工程系统,成为不可缺少的物质和技术保证。  相似文献   

6.
《电子与封装》2007,7(4):45-45
为推动对全球能源危机的认识并探讨破解能源危机之道,2007年3月21日,以“能源效率”为主题的第二届中国电子高峰论坛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隆重举办。参加中国电子高峰论坛的有中外顶尖电子企业领军人物、政府主管部门领导、行业专家和媒体精英,探讨共国面临的技术、管理、经济问题,指引电子信息产业的未来发展方向,以更好地促进我国与国际电子信息产业的高层次交流,加快我国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进入2002年,面对加入WTO以后,新的国际、国内形势,我国电子信息本业通过深化改革,积极调整,开拓创新、大力拓展国内外市场,努力解决新问题,面对新挑战,使全行业经济运行继续保持快速发展的良好势头.同时我国也日益成为世界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热点地区.成为跨国公司实现业务增长和提高竞争力的源泉所在.这是加入WTO以后逐步显现的双赢状态.在党的十六大胜利召开之际,形成了一个非常亮丽的风景.  相似文献   

8.
《中国数据通信》2011,(24):24-26
今年是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10周年。入世10年来,我国国民经济各相关产业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其中作为国民经济第一大支柱产业的电子信息制造业变化最为显著。入世10年来,我国电子信息制造业取得了哪些重要成就?积累了哪些宝贵经验?还存在哪些不足和问题?未来如何进一步发展壮大?  相似文献   

9.
一、我国电子信息产业未来发展的制约条件 1.世界电子信息产业规模总量和分工格局 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规模必然受全球电子信息产业规模总量和分工格局的影响。美国、日本、中国是当今世界电子信息产业规模最大的三个国家。虽然在21世纪初的几年调整期内,美国和日本的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减缓,甚至有所倒退,但到2002年,美国电子信息产业总规模达到5708.05亿美元(其中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为2911.05亿美元,软件业为2797亿美元),占世界电子信息产业总额的31.8%,稳居世界第1位;日本电子信息产业总规模达到2440.24亿美元(其中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为1728.24亿美元,  相似文献   

10.
《电子电路与贴装》2003,(1):112-116
2002年,国家经济政策没有发生实质性变化,继续实行了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西部大开发战略,“十五”计划项目开始实施;鼓励出口的政策和措施,这些都对扩大投资,消费、出口和拉动市场需求的增长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特别是我国加入WTO后,我国电子信息产业运行的宏观经济环境发生了较大的变化,电子信息产品市场受世界经济变化,  相似文献   

11.
电子信息产业是当今世界上最具竞争力的战略性产业。我国电子信息产业经过数十年的发展,已形成规模并广泛应用于国民经济发展的各个领域,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电子信息产业标准化工作是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必要前提和保障。标准是实现公正、客观评价的技术准则,是实施监督的技术依据。随着我国加入WTO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标准化工作也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普及宣贯标准化将有利于推动技术进步,促进产业在法制化和规范化的体系内不断发展,从而提高行业的整体竞争能力。近年来,产品技术不断更新,各类标准体系正不断完善…  相似文献   

12.
《现代电子技术》2005,28(18):i0001-i0001
在初具规模优势的基础上,为了提升电子信息产业核心竞争力,拉动地区经济发展,我国首次确定31个国家电子信息产业园,涉及北京、天津、上海、广东等13个省市。首批国家电子信息产业园集中了我国通信、视听、计算机、显示器、元器件和家用电子产品等领域的主要优势企业,是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中坚力量。如首批电子信息产业园中,通信领域的4个产业园手机产量占全国手机总产量的40%。  相似文献   

13.
电子信息产业发展有其自身的规律可循,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在发展中还具有自己的独特之处。“十一五”期间,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将继续遵循这些一般规律和特殊规律,为此,特提出以下发展思路。[编者按]  相似文献   

14.
《中国集成电路》2012,(9):88-91
各有关单位:2012年是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电子信息制造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的第一年,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核心和基础,集成电路产业进入了新的十年黄金发展期。2012年5月,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进一步鼓励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企业所得税政策的通知》(财税〔2012〕27号),是我国集成电路产业,特别是集成电路设计产业发展新十年的助推力。新十年,机遇与挑战并存。我们必须具备更强的实力,更扎实的基础,不断增强创新胆识,提升创新能  相似文献   

15.
我国是电子信息产业大国,目前我国电子信息产业规模已位列世界第二。我国电子信息产业较欧美的国家相比起步晚、起点低,虽然在产业规模上已成为电子信息产业大国,但是由于技术的差距,还是存在着诸多的问题。为了贯彻落实党的群众路线教育活动和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提升电子信息产业结构调整与加快改革,实现由电子信息产业大国向电子信息产业强国转型,针对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现状和现存问题,笔者提出了几点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探索性建议。  相似文献   

16.
《中国集成电路》2012,(8):88-91
中办协[2012]018号各有关单位:2012年是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电子信息制造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的第一年,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核心和基础,集成电路产业进入了新的十年黄金发展期。2012年5月,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进一步鼓励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企业所得税政策的通知》(财税〔2012〕27号),是我国集成电路产业,特别是集成电路设计产业发展新十年的助推力。新十年,机遇与挑战并存。我们必须具备更强的实力,更扎实的基础,不断增强创新胆识,提升创新能力,实现中国集成电路设计产业发展的新突破。  相似文献   

17.
《电子元件与材料》2005,24(3):13-13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电子信息产业经历了从小到大的发展过程,1980年电子工业实现总产值100亿元,1992年电子工业实现总产值1000亿元,2000年电子信息产业实现总产值10000亿元。  相似文献   

18.
<正> 北京时间1999年11月15日3时52分,对中国来说是一个历史性的时刻。中美两国政府就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达成了双边协议,我国历时13年的“入世”努力终于拨云见日,我国入世的最大障碍已经清除了。虽说这只是个双边协议,我国要拿到世贸组织的正式入场券,还有好几道门坎,但剩下的只是个程序问题,实质性谈判已就此划上了句号。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已指日可待了。 我国加入WTO不仅是我国经济发展和改革开放的需要,也是建立一个完整开放的国际贸易体系的需要。改革开放的中国需要WTO,“抓住入世机遇,迎接入世挑战”已成为近年来中国人的口头禅。然而,入世之后,并非进入了西方极乐世界,作为WTO的成员,我国的所有产业都将直接面对国际市场,参与国际竞争,这势必对我国产业的发展造成一定的冲击。面对入世的机遇和挑战,我们应该采取怎样的策略和应对措施?尤其是信息及计算机产业该如何应对入世?  相似文献   

19.
《今日电子》2004,(2):18-18
根据信息产业部电子信息产品管理司张琪司长介绍,近年来,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第一支柱的电子信息产业一直处于持续高速发展中。自2000年以来,我国的信息产业在全球排名已升至第三位,仅次子美国和日本。在过去的2003年中,我国的信息产业发展同样取得了骄人的业绩。  相似文献   

20.
半导体设备产业崛起在中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是众所周知的事实,但另一个事实也许并不为所有人知道:在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中,电子信息产业是龙头,而集成电路产业则是整个电子信息产业的核心和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