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康希纯 《热处理》2008,23(6):60-63
经油淬的大、中型合金钢钻具回火后力学性能达不到要求,水淬工件易开裂,水淬油冷又不易控制。通过试验,采用AQ251水溶性淬火剂解决了问题。多年来的使用证明,AQ251淬火剂性能稳定、耐用。  相似文献   

2.
UCON E水溶液在42CrMo钢中型锻件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使用PAG类UCON E水溶液作为淬火介质,采用循环控时淬火方法,合理制定淬火冷却控时参数,解决了42CrMo钢中型尺寸锻件及其他中碳合金结构钢工件"油淬不硬,水淬开裂"的问题,工件调质后达到了技术要求的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3.
马秀英 《热处理》2014,(2):72-75
介绍了UCON A水基淬火介质的特性及应用实例。指出采用不同浓度的UCON A水溶液作为淬火冷却介质,应用控时控温强韧化淬火冷却技术,可解决工件油淬不硬、水淬开裂及复杂薄壁件以及细长杆件淬火畸变过大的难题。  相似文献   

4.
用JX-1118水溶液作为淬火介质代替传统淬火油对H13热模具钢进行热处理,考察工件热处理后的机械性能及淬裂情况,并分别测试试样在淬火及两次回火后的洛氏硬度,分析淬火件的各种机械性能.结果表明,该介质具有理想的冷却速度和良好的淬透性,淬火后的工件获得了较理想的硬化层深度,有效地解决了油淬不硬、水淬易裂等问题,同时也改善...  相似文献   

5.
42CrMo4钢轴类件控时淬火冷却工艺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解决大尺寸合金钢件油淬后力学性能达不到要求、水淬易开裂的问题,介绍了一种以水和空气作为淬火介质的预冷循环控时淬火冷却方法.针对φ210 mm的42CrMo4钢轴类件.利用数值模拟方法设计淬火冷却工艺,并进行了实际件的淬火冷却试验.通过计算结果和实测数据的对比分析表明,采用预冷循环控时淬火冷却方法可以在避免淬火开裂的同时在一定范围内调整其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6.
水溶性淬火介质在现代热处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用水溶性淬火介质代替传统淬火介质进行热处理可增加效益,提高工件质量,改善工作环境;生产实践证明,水溶性淬火介质有效地解决了油淬不硬、水淬易裂的难题,避免了淬裂和软点的形成;具有良好的淬透性和理想的冷却速度。  相似文献   

7.
曾广益 《热处理》1999,54(2):25-29
本文论述了以淬火硬度评定水、油及冷却特性介于水油之间的淬火介质淬硬能力的方法。其基本思路是,钢的连续冷却转变图中的每条曲线代表着钢的某一硬度,反之也可以认为淬火硬度也对应着该图的某一条曲线,代表介质的淬硬能力,从而就可以借助于淬火硬度值来评定水、油等淬火介质的淬硬能力。  相似文献   

8.
正(3)淬火油。也是常用的淬火介质,普通矿物油按粘度和闪点不同其冷却能力也有所差异,使用温度也不同。油的主要优点是高温区与低温区的冷速比较大,而高温区的冷速比较缓慢,工件不易变形,主要适用于淬透性高的合金钢工件。缺点是对碳素钢和截面较大的低合金钢工件不易淬硬、淬透,淬火后表面易玷污、不够光洁、易燃烧、成本较高,所以使用有一定局限性。  相似文献   

9.
潘晓松 《热处理》2003,18(3):48-50
内燃机机车中有效厚度大于 10 0mm的中碳合金钢工件 ,一直存在着油淬不硬、水淬开裂的问题。好富顿AQ36 4水溶性介质在 4 2CrMo189× 94 0mm转轴调质工艺上的应用 ,解决了这个问题。AQ36 4的应用 ,不但能得到较好的淬火效果和优良的综合力学性能 ,而且还具有无油烟污染和无火灾危险的环保安全性  相似文献   

10.
新型淬火介质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新型JEF-G35淬火介质对轴承钢进行淬火冷却的实验,结果表明,采用JEF-G35淬火剂处理的轴承钢,其变形开裂倾向、淬火硬度都优于水淬和油淬,用JEF-G35代替水、油淬火是可行的,有效地解决了油淬不硬、水淬易裂的难题。  相似文献   

11.
对自来水作为淬火介质的两大缺点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从自来水淬火时工件容易淬裂、硬度不均且畸变大等现象,列出了自来水作为淬火介质的两大缺点:一是低温冷却速度太快,二是冷却特性对水温变化太敏感。分析了自来水第二大缺点引起淬火硬度不均和畸变的原因。通过与气态介质的对比,指出了液态淬火介质共同的两类缺点:一是任何确定的液态介质,其冷却速度的可调节范围都很有限,以致同一个车间必须配备普通淬火油、中速淬火油和高速淬火油,才能满足不同工件的需要;二是工件从蒸汽膜阶段到沸腾阶段期间,冷却速度突然增大,可能引起较大的淬火畸变。提供了克服液态淬火介质第二类缺点的七类技术方法。  相似文献   

12.
用标准淬火介质冷却性能测试仪,系统地测试了量化淬火参数对介质冷却特性的影响,并通过45钢试样进行了量化淬火畸变的研究。试验结果表明,通过调整量化淬火参数K、Ts和Q值,可有效控制淬火介质的冷却特性,并且量化淬火试样的畸变量明显小于普通水淬和油淬试样的。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对38CrMoA1、42CrNiMo6合金钢材料采用不同浓度新型淬火介质处理后,获得了不同的回火组织和力学性能.结果表明:与普通淬火油相比,采用5%和8%浓度的PAG淬火处理后合金钢强度提高了15% ~20%,冲击韧性提高60%以上,金相组织更均匀,淬硬性和淬透性也有较大提高.  相似文献   

14.
对材料为42CrMo钢的拉杆轴进行了调质工艺试验,结果表明:采用预冷,水-空气双介质循环控时淬火冷却技术的调质工艺可以提高淬硬性、淬透性,获得需要的索氏体组织,使钢的抗拉强度、屈服强度、冲击韧性均有明显提高。经过预冷淬火,工件即使横向入水,拉杆轴的弯曲畸变亦可降到最小。  相似文献   

15.
浆状冷却介质的特性和用途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张克俭 《金属热处理》2002,27(10):44-49
研究了以水和微细粘土粉末等混合而成的浆状介质的稳定性、冷却特性其影响因素。比较发现,浆状介质具有高于风冷而低于普通机油的冷却速度,可用于一些高合金钢的淬火冷却、铝合金固溶处理,也可用于结构钢工件做等温正火冷却。提出了两种新的淬火冷却方法:(1)先水或水溶液而后浆状介质的双介质淬火方法;(2)工件在浆状介质中先做摆动以加快冷却,而后再停止摆动以防止淬火方法。浆状介质完全不污染环境,使用浆状介质成本极低,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采用尖咀钳实物对XL—ZnCl_2水溶性淬火介质的工艺性能以及淬后工件的机械性能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该介质冷却性能良好,能使工件淬透又可有效地防止开裂、变形,淬后工件的抗弯强度较之油淬提高近一倍。淬火介质使用温度可在10~85℃之间,淬后工件不需清洗,且无污染,成本低,是取代油用予钳子淬火较为理想的淬火介质。  相似文献   

17.
现代淬火油     
作者在本文概述了现行的淬火油种类及其性能和工作特性。引言最初凭经验和试凑法,早先的热处理方法采用在红头发儿童的尿中淬金属零件这种神秘的操作。令人欣慰的是现在工艺具有更多的科学性,尤其是在淬火介质方面。现代淬火介质包括水、盐水,其它水基  相似文献   

18.
刘宏 《金属热处理》2006,31(12):93-94
某公司港口机械中的轴类零件大多数采用35CrMo、42CrMo和40Cr等轧制钢或锻钢件,其直径为Ф00-Ф00mm、长度在250—600mm之间,均需进行调质处理。原先,由于地处长江口长兴岛,环保要求不能采用油淬或水淬油冷工艺。采用NaCl水溶液作淬火剂造成工件淬火后严重开裂,报废近10%(年处理量总计约3100t),这不仅浪费惊人,也影响了生产进度。选用UCONA水基淬火剂作淬火介质后工件开裂报废几乎为零,质量稳定,环境清洁无污染,能满足一些合金结构钢调质处理要求。  相似文献   

19.
姚继洪 《热处理》2011,26(2):52-58
采用水基单介质或马氏体等温分级淬火油淬火可使钢件获得优良的性能,并明显减小淬火畸变和开裂倾向。聚合物水溶性淬火剂应按照钢件的淬透性、工件质量、形状和工件的技术性能要求等作合理的选择。马氏体等温分级淬火油适用于中等和高淬透性合金钢件的淬火冷却,可用于开式槽、闭式槽或密封箱式炉中的淬火槽等场合。  相似文献   

20.
氯化钙溶液淬火介质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金工实习过程中发现,手锤经水淬或油淬后,氧化皮太厚,抛光时间过长,影响后续的镀锌;另外淬火畸变严重,很难实现手锤头和手锤柄的过盈配合。金工实习对淬火介质的要求是:淬火过程中能满足冷速需要,且避免手锤头畸变和开裂;淬火后工件表面避免产生氧化皮,即使有粘附物也易于清洗;在使用过程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