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0 毫秒
1.
环己烷催化氧化反应器形式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皓  罗和安  刘小秦 《化工进展》2004,23(8):904-906
针对金属卟啉催化氧化环己烷工艺的特点,选择鼓泡式反应器、搅拌式反应器和多釜串联搅拌式反应器进行一系列实验,分析了各类反应器形式对氧化产物的影响,确定了环己烷催化氧化反应器的最佳形式。  相似文献   

2.
熊献金 《聚酯工业》2013,26(4):35-40
对PTA装置氧化单元中PX氧化反应器的反应机理和结晶器中的对苯二甲酸成核和生长规律分别作了深入的研究。利用PRO/II模拟软件建立了实用的PX氧化反应器和结晶器模拟模块。旋转真空过滤机、干燥机、薄膜蒸发器、高压吸收塔、常压吸收塔、汽提塔和溶剂脱水塔等设备也进行了模拟研究,建立了实用的各设备模拟模块。经对比,模拟结果与参考数据的偏差在可接受的范围内,可以应用于PTA装置的工程设计。  相似文献   

3.
多级串联理想混合反应器变型设计方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级串联理想混合反应器变型设计方程刘金廷,刘雪雁(吉林工学院化学工程系,长春130012)在用多级串联理想混合反应的操作方程式及求解时,常常为了简化问题令其各级反应器为等容、等温的状况下进行反应。尤其是用公式法计算多级串联理想混合反应器时,又多以一级...  相似文献   

4.
简要介绍了《药厂反应设备》课程和研究多釜串联反应器的重要性;根据课堂教学的基本规律,阐述了多釜串联反应器优化的意义;以等温等容一级不可逆液相反应为例,通过将多釜串联反应器的总有效反应容积的求算转化为一个数学函数极值求算的方法,用数学的方法对多釜串联反应器的总有效反应容积进行优化,得到了《药厂反应设备》中多釜串联反应器优化的结论;最后指出了多釜串联反应器优化教学中的注意事项,为提高多釜串联反应器优化的教学效果提供了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5.
孙亚男 《山西化工》2023,(10):217-218+240
城镇生活污水是主要的氮排放源,导致生态环境危害。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生活污水的排放越来越多,相应的生活污水处理的需求也增多,传统的污水处理工艺已无法满足需求,需要研究更高效的污水脱氮工艺。本文以生活污水为研究对象,采用A/O与UASB串联工艺,USAB作为深度脱氮反应器,探究以厌氧氨氧化为核心的污水生物脱氮工艺,将厌氧氨氧化反应器与常规生化反应器(A/O)串联,在常规生化反应器实现亚硝化,进而与UASB串联,系统最高去除95%的氨氮和86%的总氮。在基本不额外增加运行成本的基础上达到了提高出水水质、深度脱氮效果,该工艺的控制参数对现有污水处理厂提标、降耗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根据氯化石蜡-52的反应特点和对反应产品质量的要求,建立了适宜连续化生产氯化石蜡-52工业反应器的多釜串联物理模型和数学模型。结合多釜串联数学模型和氯代反应动力学模型对不同工艺条件下的氯化反应器进行了模拟计算。模拟结果表明,反应器的有效体积与反应器数量及组合方式、氯气流量和反应器体积的分布方式等有关;单一全混釜所需的反应器体积最大,6釜串联、氯气流量和反应器体积均布的次之,6釜串联、氯气流量均布或反应器体积相同的模式最小。模拟计算结果对实际连续化生产氯化石蜡-52反应器的选型和设计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等β多釜串联反应器设计计算及算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按反应计量关系进料和等β值的前提下,对在多釜串联反应器中进行的不可逆反应推导出一个以反应级数n、釜数m和最终转化率x为参数的x的高次方程。采用序贯搜索法求出x关系,并绘出了曲线。利用该曲线可以很方便地进行前述条件多釜串联反应器的设计计算。  相似文献   

8.
氧化反应器是精对苯二甲酸(Pure Terephthalic Acid,简称PTA)生产工艺装置中的氧化装置的核心部分。为使氧化反应器长期稳定运行,来保证生产安全稳定,需要对氧化反应器进行风险分析。根据TSG R0004—2012《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等技术规范的要求,基于RBI技术对某企业的氧化反应器进行风险分析安全评定工作,通过分析计算得出氧化反应器的失效可能性、失效后果和风险等级,制定了检验计划和防治措施,为氧化反应器的安全运行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9.
直接法生产三甲氧基硅烷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研究了在铜催化体系下硅粉和甲醇于双级串联反应器中反应生成三甲氧基硅烷的工艺,讨论了反应温度、甲醇滴加速度等对反应的影响。与单只反应器相比,该工艺有明显的优越性,在中试生产中,此方法也取得了较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10.
综述了近2年微通道反应器在精细化工产品合成中的研究进展,包括硝化反应、酯化反应、氯磺化反应、氧化反应、加成反应、分解反应和氧化还原反应等.在微通道反应器中,以烧碱和液氯为原料生产次氯酸钠的氧化还原反应已实现工业化应用.  相似文献   

11.
对二甲苯氧化工艺含水量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含水量对对二甲苯(PX)氧化的主反应、副反应、固体产品中对羧基苯甲醛残留量的影响作了研究.并对工业PX氧化反应器采用全混流模型模拟。结果表明:PX氧化过程存在最佳含水量.其范围随氧化工艺不同而改变。高温工艺的最佳含水量为10%~13%.低温工艺的最佳含水量3%~5%。采用反应一脱水耦合反应器,能够满足不同工艺中含水量控制的要求。并给出了不同操作条件和反应器设计中的脱水段最少理论塔板数。  相似文献   

12.
甲醇制烯烃多级串联流化床反应器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李希  应磊  成有为  王丽军 《化工学报》2015,66(8):3041-3049
甲醇制烯烃(MTO)是现代煤化工发展的新技术,合理的甲醇制烯烃反应器操作模式可以有效提高催化剂的效率和低碳烯烃选择性。采用在工业SAPO34催化剂上实验得到的反应与失活动力学和流化床动态两相模型,结合颗粒停留时间分布模型,对MTO单一流化床反应器、二级串联及三级串联反应器进行了模拟,考察了催化剂停留时间、气固并流和气固逆流对甲醇制烯烃反应的影响。模拟结果表明:采用多级串联反应器有利于减小颗粒的返混,使出口积炭量分布更加均匀,催化剂寿命延长;二级气固逆流操作可以提高低碳烯烃选择性及出口催化剂积炭量,催化剂单位生产能力比单级反应器提高24.4%;三级串联、气固逆流反应器可以充分利用各级反应器的不同功能,使总的低碳烯烃选择性提高到79.36%(质量分数),比单级反应器提高1%,同时单位催化剂单程生产能力比单级提高31.1%。  相似文献   

13.
李继翔  郝婷婷  兰忠  马学虎 《化工学报》2015,66(9):3383-3390
采用RNG k-ε湍流模型对实验室级射流循环DTB蒸发结晶器内的单相流流场进行了数值模拟并优化结晶器结构,用欧拉多相流模型对优化的结晶器进行多相流模拟分析。结果表明,导流筒内射流满足线性扩展,其轴向速度分布基本满足高斯分布。刚进入导流筒内的射流段,轴线速度倒数与流程呈良好的线性关系,随射流的发展,轴线速度加速衰减。在入口直径恒定时,循环速率比随导流筒挡板间环隙面积与导流筒横截面积比的增加呈先增大再减小的趋势,存在最优值。优化的实验级DTB结晶器中导流筒内颗粒浓度分布沿径向方向减小,但基本可实现颗粒浓度较为均匀的分布,其循环速率与单相流模拟结果相比较低。  相似文献   

14.
对二甲苯氧化过程模拟及热稳定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建立合适的对二甲苯氧化反应动力学基础上,对工业氧化反应器进行了模拟计算。考察工艺参数对反应器转化率和收率的影响,分析了氧化系统稳定敏感性。结果表明,对二甲苯氧化转化率对气液界面面积的敏感性较强,在一定的操作范围内,系统呈现单一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5.
Crystallization of calcium carbonate using a gas (CO2)-liquid (Ca(OH)2) reaction was conducted using a three-stage column crystallizer. In this study, the staging effect of the multistage column crystallizer and the effect of the operating parameters on the particle size distribution were experimentally and theoretically investigated. From an economic viewpoint, the multistage column crystallizer has been developed to replace a cascade of MSMPR crystallizers, which requires a large installation area and high operating cost because some crystallizers are connected in a series. In the multistage column crystallizer, a narrower particle size distribution was obtained compared to that obtained in the standard column crystallizer. The theoretical approach to predict the particle size distribution is based on the population balance equation which takes account of the back flow into the crystallizer. The calculation results of particle size distribution fairly coincide with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which indicates the particle size distribution in the multistage column crystallizer can be roughly predicted by this theoretical model.  相似文献   

16.
利用PRO/II模拟软件,对精对苯二甲酸(PTA)装置对二甲苯(PX)氧化单元结晶器进行了模拟研究,建立了对苯二甲酸(TA)晶体的结晶动力学模型以及第一结晶器、第二结晶器和第三结晶器的模拟模块,并进行了其应用分析。结果表明:模拟结果与设计数据的偏差在可接受的范围内,可以应用于PTA装置的工程设计;利用结晶器模拟模块,可得到结晶器的TA晶体生成量和TA粒径随结晶器温度和体积的变化规律;对于采用的BP-AMOCO工艺的PTA装置,在最优温度和压力条件下以单个结晶器代替串接的3台结晶器进行生产不一定具有优势。  相似文献   

17.
针对PTA装置氧化反应器升降负荷过程中存在的滞后大、动态响应慢、非线性严重、回路间关联性强等控制难点,在多变量预测控制器基础上设计了自动升降负荷系统,极大提高了生产操作平稳度,降低了物耗和能耗及产品质量的波动,取得良好的控制效果和显著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8.
The electrochemical cell for cerium oxidation and reactor for organic destruction are the most important operation units for the successful working mediated electrochemical oxidation (MEO) process. In this study, electrochemical cells with DSA electrodes of two types, single stack and double stack connected in series, were used. The performances towards the electrochemical generation of Ce(IV) in nitric acid media at 80 °C were studied. The current-voltage curves and cerium electrolysis kinetics showed the dependence on number of cell stacks needed to be connected in series for the destruction of a given quantity of organic pollutant. The presence of an optimum region for Ce(III) oxidation with a contribution of oxygen evolution, especially at low Ce(III) concentration (high conversion ratios), was found. The cells were applied for the Ce(IV) regeneration during the organic destruction. The cell and reactor processes were fitted in a simple model proposed and used to calculate the current needed in terms of Ce(III) oxidation rate and the number of cell stacks required for maintaining Ce(IV)/Ce(III) ratio at the same level during the organic destruction. This consideration was based on the kinetic model previously developed by us for the organic destruction in the MEO process.  相似文献   

19.
正丁烷选择氧化中吸附氧与晶格氧的作用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引 言丁烷选择氧化制顺酐是以廉价低碳烷烃作为原料的直接选择氧化反应 ,近年来已引起广泛关注并进行了较多的研究[1] .普遍认为 ,这是一个以复合氧化物VPO作为催化剂 ,晶格氧参与催化循环、按氧化还原机理进行的反应[2 ] .为了提高这一反应的选择性 ,杜邦公司按照序贯氧化 还原原理重新组织催化循环的思想 ,率先提出了双反应器循环流化床 (CFB)的专利 ,并进行了晶格氧正丁烷选择氧化制顺酐的技术开发 ,建立了大规模工业示范装置 ,显示了改善性能的潜力[3] .鉴于在空间上和在时间域内使催化循环各步骤分离进行这两类非定态操作在实质上…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硝基氯苯常用结晶器的结构形式,详细分析了翅片式结晶器的结构特征。通过分析开车数据,对翅片式结晶器与卧式结晶器的结晶效率、结晶电耗进行比较。运行表明,采用翅片式结晶器,结晶周期缩短32%;相同装料体积的结晶器,装机容量减少59.5%;结晶效率提高134.0%;吨产品结晶电耗下降83.5%,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