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模因指文化领域内人与人之间相互模仿、散播开来的思想或主意,并一代一代地相传下来。模因论是一 种基于达尔文进化论的观点解释文化进化规律的新理论,网络流行语的传播可以用模因论来解读。网络流行语模因 在网络的传播中被不断地复制、传播,不断地进行着选择,从而形成强有力的传播效果。文章主要研究网络语言 模因复制和传播的方式及研究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模因论视域中的电影片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影是一门文化性和商业性兼具的艺术,吸引观众的往往首先是片名。在人们心中已经定型的诗句、成语、谚语、典故、俗语常常被借用、模仿和复制在电影片名上。从模因论(memetics)的理论出发,介绍模因论及模因的概念、特征及模因的复制传播,分析电影片名中的基因型和表现型模因。  相似文献   

3.
在信息网络发达的当今社会,流行语的出现与使用已构成一定的社会语用现象,而语言模因论揭示了语言的产生、复制和传播的规律,为我们研究流行语提供了新的视角。因此,本文以搜集到的流行语言作为分析对象,从模因论角度总结、探讨流行语的语用目的及实现其特定语用功能的语用机制,揭示出流行语可以通过仿制、谐音、情感驱动和习语嵌入等语用策略来达到促进自身复制与广泛传播的语用目的。  相似文献   

4.
2014年是中国传统意义上的农历生肖马年。“马上体”将中国传统生肖形象“马”和汉语谐音双关相结合,成为2014年度最受欢迎的祝福语体。从模因论视角出发,分析了语言模因“马上体”的复制与传播过程,探讨了语言模因“马上体”在2014年度得以流行的原因,为运用模因论分析流行语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5.
模因是新达尔文主义者道金斯在《自私的基因》最后一章中提出的假设,是基于达尔文进化论的观点阐释文化进化规律的新理论。以模因理论为基础,以电影片名语言为语料,从模因基因型传播和模因表现型传播两种传播途径出发,剖析了电影片名中语言模因的传播现象。  相似文献   

6.
新词新语的不断涌现是语言交流、社会发展和传媒作用的共同结果。语言变异过程中,隐喻不仅是一种修辞手段,而且还是人们思维认知的一种方式。隐喻中蕴含模因,模因通过不断复制与传播来实现语言变异。  相似文献   

7.
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大量的英语新词汇应运而生.模因论是一种解释文化进化规律的新理论.语言本身就是一种模因,其中的词汇模因是最积极的模因.词缀模因作为词汇模因的一部分,在英语新词构成中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将模因论用于对英语新词的构词分析,能为英语新词的形成、复制和传播提供新的研究视角.  相似文献   

8.
结合学生习作,探讨模因论对大学英语写作教学的启示。分析了语言模因复制、传播的四种方式,即套用、替换、模仿和移置在写作中审题、篇章组织、段落扩展和句子构造等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9.
汉语新词能反映中国社会各方面的发展,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以模因论为指导,结合2006年版《最新汉英特色词汇》中汉语新词及其英语译文,尝试探讨汉语新词英译策略:直接引用目的语模因、侧重复制核心模因、忠实复制或高保真复制源语模因,从而使英译后的汉语新词模因能更快地被英语本族语使用者所接收和传播,达到宣传中国特色文化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从模因论的角度剖析网络英语的传播现象,探讨网络英语模因的形成和传播方式,以及在复制和传播过程中成为强势模因所需具备的前提条件。本研究旨在为网络英语语用研究提供一些启示,同时有助于人们更好地理解英语的变化发展特点和规律。  相似文献   

11.
网络流行语是现代汉语词汇体系中较为特殊的组成部分,是一定时期内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环境及人们心理活动等因素的综合产物。在多元文化背景下,网络流行语具有多种特性。首先,网络流行语在语义和语用上的特殊产出模式使其具有能产的特性。此外,网络流行语不仅在语言本身能形成有效扩散而且还能进行文化扩散,体现社会文化的变迁,具有扩散性;最后,网络流行语在不同社群,不同范围上的传播差异使其具有层级性。  相似文献   

12.
电影片名是电影重要的组成部分,传递着影片的内容。本文旨在从文化身份塑造的视角研究电影片名汉译,透过语言表现异域文化的特点,根据文化身份塑造的特点和要求来研究英文电影片名的翻译方法:直译、意译、音译、音译意译结合和直译意译结合,以最大限度的表达电影内容的精髓,激发观众的兴趣。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选择戏剧对话和舞台指令的交互作用作为研究对象,以修改了的经典“合作原则”及其准则为理论基础,对传统解读《等待戈多》的局限性作了语用学阐释。本文有利于观众或读者找到理解剧作家创作意图的途径,有利于发掘剧本的语义和审美价值。  相似文献   

14.
简要阐释中国特色新词的内涵,分析其与文化特色词、流行语和新词的不同之处;从直译、意译、音译、释译、套译和创译的角度探讨了中国特色新词的英译策略,并根据新词产生的背景和内涵,比较不同译语的利与弊;指出翻译策略仅是一种手段,而如何做到最好的文化交流才是翻译的最终目标。  相似文献   

15.
提出了沥青路面纵缝深度灌缝的方法及工艺,以彻底根治纵向裂缝.首先研究了满足深度灌缝要求的水泥砂浆配合比,其次通过试验路的现场灌缝工艺研究,确定了包括灌缝时机选择、裂缝预处理、钻芯布孔、埋置封堵管、灌浆和养生等关键环节的工艺流程.试验结果表明:配制的水泥砂浆具有很高的流动性和早期强度,灌缝方法可以将砂浆灌入裂缝处路面的基...  相似文献   

16.
根据受众对光源的各类察觉特征,将物理刺激量全域分为多个部分,并依据人眼视觉暂留效果分别映射到感知心理量的区段,以此修正了Weber-Fechner对数法则。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种宏块丢失比率与主观保真度的映射模型,该模型以受众的视敏度为依据,利用视星原理计算在最佳观测位置处可察觉的最小失真程度和最小未失真区域,不但体现了失真现象在人眼中的暂留效果,而且反应了损伤在时空中的传播,实现了对损伤全域的评测。模型计算代价小且可部署在任意网络节点中,可得到更贴近受众感受的视频质量。  相似文献   

17.
现有基于Mohr-Coulomb强度准则的饱和土基坑挡墙抗倾覆设计过于保守,本文基于非饱和土的平面应变抗剪强度统一解,考虑土体强度的非饱和特性与中间主应力效应,推导了满足不同抗倾覆稳定系数的刚性挡墙埋置深度方程,并探讨了中间主应力、基质吸力和稳定系数对埋置深度的影响特性。推求的闭合解为有序新解答的集合,可供不同类型和特点的基坑工程选择与优化。结果表明,中间主应力和基质吸力对埋置深度有影响,表现在随中间主应力效应和基质吸力的增加,埋置深度相应减小且显著;挡墙抗倾覆设计的强度理论效应明显,稳定系数越大对应要求的埋置深度越大,且埋置深度也与基坑开挖深度相关。研究成果为非饱和土基坑挡墙工作性能和安全储备的分析与评价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8.
不礼貌研究作为礼貌研究的平行对立面已经成为当今语用学界研究的热点问题。以Bousfield的不礼貌理论为框架,对经典魔幻电影中的不礼貌话语进行研究。围绕两个研究问题展开讨论:1,直接不礼貌话语和间接不礼貌话语在电影台词中的分布;2,两种话语的凸显形式有哪些。同时,作者通过对电影对白中的不礼貌话语的分析,来进一步深刻剖析出电影人物性格的不同特点。  相似文献   

19.
电影作为一种较为流行的大众文化形式,在经济利益的牵引和推动之下,成为了一种时尚娱乐与消费;在观众的娱乐需求和片商的票房追求双重作用下,电影片名翻译出现了娱乐化态势。  相似文献   

20.
装配式套筒连接CFST柱-RC梁节点抗震性能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结合装配式节点和钢管混凝土(CFST)柱-钢筋混凝土(RC)梁节点各自优点,提出新型装配式套筒连接CFST柱-RC梁节点.为探讨该类节点抗震性能,对8个足尺劲性装配式套筒连接CFST柱-RC梁节点进行了低周往复荷载试验研究,考察了柱轴压比、梁柱连接角度(45°、90°)、梁柱位置(中间节点、边节点)对该类节点抗震性能的影响,对节点破坏形态、失效机制、滞回性能、骨架曲线、位移延性和耗能能力进行分析.采用ABAQUS程序建立节点的精细有限元模型,验证了其正确性.研究表明:该类节点具有"强钢管混凝土柱-弱钢筋混凝土梁"、"强节点-弱构件"的理想失效机制和较高承载力,试件加载至3~4.5倍屈服位移时因套筒位置附近纵筋拉断而破坏;节点耗能能力较强,变形能力较好,45°节点的平均位移延性系数3,90°节点的平均位移延性系数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