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关于我国洪水风险图编制工作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向立云 《中国水利》2005,(17):14-16
我国第一张洪水风险图是1984年绘制完成的,到现在,无论是在洪水风险理论、洪水风险分析方法和模型、洪水风险特征展示和绘制技术,还是在洪水风险图编制规范的制订等方面都有了长足的进步,并运用二维非恒定流的洪水分析模型陆续研究绘制了部分城市、蓄滞洪区、洪泛区和防洪保护区约10万km2的洪水风险图,形成了具有较高水平的洪水风险图技术体系和一定规模的人才队伍,一些洪水风险图成果已开始运用于实际防洪工作之中.今后还应进一步明确洪水风险图的使用对象和用途,落实洪水风险图制作的行政管理机制、编制计划和经费投入,构建若干官方认可的规范化的风险分析和风险图制作平台,不断弥补基础信息的不足.  相似文献   

2.
2013~2015年度洪水风险图项目已进入攻坚阶段,但由于洪水风险图编制涉及基础资料收集与分析、计算方案设定和比选、洪水分析与洪水影响分析、风险图绘制、合理性校验等多个工作流程,涉及面广、技术复杂、涉密规定严,加之成果要求高、时间紧迫,编制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较多。对数据一致性、方法合理性、成果可靠性等方面存在的共性问题进行了梳理,为相关单位开展洪水风险图编制工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本文介绍了欧盟洪水风险图的制作和管理情况,重点分析了英国和荷兰两国的研究进展,进而阐述了我国的研究现状,并从基础资料、研究内容和方法、管理机制、法律法规、应用范围等方面进行比较,提出了改进的思考,为进一步完善我国洪水风险图的制作和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落实"两个转变"大力推进洪水风险图编制工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编者按:洪水风险图编制工作是防洪减灾的重要基础性工作,它在制定防洪规划、建设防洪工程、制定防洪减灾非工程措施、部署防汛抢险措施等工作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时在规范国土的开发与管理、加强水行政主管部门依法行政、增强全民的防洪减灾意识等方面也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与我国的防洪工程建设相比,我国的洪水风险评估和分析相对滞后,全社会的洪水风险意识还不够强.随着我国防洪理念的转变,洪水风险的评估和分析,即洪水风险图的编制愈来愈显示出其重要性和紧迫性.在<洪水风险图编制导则>印发和洪水风险图编制试点工作开展之际,本刊组织了"洪水风险图"专题,以期让广大读者更多地了解发达国家的洪水风险管理工作,以及我国近些年来在洪水风险评估和分析中所做的工作和取得的进展.  相似文献   

5.
我国洪水风险图绘制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洪水风险图是实施洪水管理的重要手段和基础,绘制洪水风险图需要可靠的信息支持和科学的方法。编制洪水风险图的主要步骤是:收集整编相关资料、选择洪水风险分析方法、风险分析、绘制洪水风险图、编写编制说明等。介绍了洪水风险图绘制的主要方法:地貌学法、实际洪水法、水文学和水力学方法等,分析了各种方法的适用性和优缺点。指出数学模型法是我国今后洪水风险图绘制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6.
GIS技术在洪水风险图编制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娜 《中国水利》2005,(17):17-19
地理信息系统(GIS)因其在空间数据管理、分析和制图等方面的突出优势,可在洪水风险图编制过程中的数据获取、基础信息管理、洪水风险分析、洪水风险图绘制、发布及更新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根据目前GIS在我国洪水风险图编制方面的使用状况,我国在洪水风险编制时应加强基础数据质量控制、数据与成果共享、表现形式统一等方面的研究和工作.  相似文献   

7.
笔者通过参与《陕西省洪水风险图编制》项目,对洪水风险图编制工作的意义和方法有了粗浅的认识和了解。洪水风险图作为防洪减灾的重要技术支撑,是制定流域防洪规划、开展防汛抢险救灾和洪水保险等工作的重要依据。本文就国内外洪水风险图编制工作的发展历程及实际编制过程中的技术问题进行简要回顾和分析,以求强化洪水风险图编制技术和管理人员对洪水风险图的认识,为其具体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关于城市实施洪水保险的初步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尚志海 《人民长江》2008,39(18):47-49
通过对广州市洪涝灾害的损失分析,建议我国应该从城市开始实施洪水保险计划,并进一步明确提出城市洪水保险的组织形式、主要对象、实施形式、保险基金的构成和城市洪水再保险的必要性,倡议尽快制定<洪水保险法>,绘制各个城市洪水风险图,并应用地貌学方法绘制广州市8个城区的城市洪水风险图,丰富城市洪涝灾害风险管理的方法.简要介绍了广州市洪涝灾害的基本情况、实施洪水保险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以及应采取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9.
洪水风险管理需要将工程和非工程措施结合起来,编制洪水风险图是非工程措施中降低洪水风险的重要手段之一.我国洪水风险图编制已经进入全国试点阶段,但至今还没有建立一套指导和规范洪水风险图编制的技术标准.本文结合我国的国情和流域特征,对我国洪水风险图编制中的基础资料、洪水泛滥模拟模型、洪灾损失评价模型以及风险图的表现内容等基本技术和方法的标准化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我国洪水风险图编制技术标准化和规范化过程中急需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洪水风险图有关问题探析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洪水风险图是实施洪水管理的重要手段和基础。制作洪水风险图,需要可靠的信息支持.选择科学的方法,建立可靠而高效的模型。通过对洪水风险图的基本概念进行辨析,探讨了洪水风险图制作的关键技术要求.阐述了当前在洪水风险分析、洪水风险评价以及洪水风险图制作等方面的国际前沿技术手段和做法.并在此基础上对我国开展洪水风险图制作工作提出了认识和建议。  相似文献   

11.
洪水风险图是一种融合了地理、社会经济信息、洪水特征等信息的专题地图,采用TAcrgis(地理信息系统)、SQL数据库等先进技术,可广泛应用于防洪减灾、洪水保险、各种发展规划、灾害评估等诸多方面。城市洪水风险图的绘制对预防城市外围洪水及降低城市内涝洪水影响、土地利用、城市发展规划等方面,起到重要的参考作用。该文以保定市为例,对风险图编制中的技术经验进行了总结,为今后T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江浩  江炎生  郑治军  蒋磊 《人民长江》2016,46(14):12-14
洪水风险图编制是防灾减灾中一项重要的非工程措施,而其成果报告是指导洪水风险图应用的关键。就洪水风险图成果报告中的基础资料、模型构建、计算条件、模型验证和成果整理等关键问题进行了全面深入的探讨;针对不同的具体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研究成果可为湖北省洪水风险图成果报告编制与应用提供科技支撑,对其他省份或地区洪水风险图成果报告编制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洪水风险图是一种融合了地理、社会经济信息、洪水特征等信息的专题地图,采用了Acrgis(地理信息系统)、SQL数据库等先进技术,可广泛应用于防洪减灾、洪水保险、各种发展规划、灾害评估等诸多方面。文安洼是海河流域防洪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国重点蓄滞洪区之一,编制文安洼蓄滞洪区风险图对蓄滞洪区防汛减灾、发展规划等可以起到重要的指导作用。该文对风险图编制中的技术经验进行了总结,以为今后工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4.
北江大堤保护范围洪水风险信息系统的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结合北江大堤洪水风险图试点研究工作 ,从GIS应用开发角度 ,系统阐述设计和开发洪水风险信息管理系统的步骤和技术特征 .该系统集洪水风险基础信息的处理、风险图制作以及灵活的风险信息查询、洪灾损失评估与避难设计等于一体 ,并动态建立了与洪水数值模型的关联 ,使系统能高效地完成各种核心的洪水风险信息分析工作  相似文献   

15.
黄琨  陆平  邓岩  詹昊 《水利水电技术》2017,48(10):52-55
为了形成系统、规模性风险图的成果体系,有效地管理和利用洪水风险图编制的成果,开展了洪水风险图成果集成分类、制图表达、成果更新等关键技术研究。通过收集大量试验数据,对试验数据进行分类研究,确定集成内容与集成方法。采用GIS和洪水演进模型等先进技术手段,针对不同管理层面、不同用户提出了图件成果集成的方法。对洪水风险的组成因素进行研究,确定了要素的更新周期及更新方法。通过研究形成了系统的、规范性的洪水风险图的成果体系,从而实现全国、各流域、各省洪水风险图成果资源的有效共享,充分发挥洪水风险图的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山洪风险分析系统中水文模型的接口实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山洪风险分析系统由洪水风险分析、易损性分析以及洪水风险图成图等功能组成。系统基于.NETFramework平台开发,而现有的水文模型采用Fortran95语言编写。针对NETFramework平台不支持Fortran语言的情况,采用动态链接库(DLL)的方法实现了系统与现有水文模型的集成。重点解决了Fortran语言与.NETFramework交互时遇到的堆栈管理约定、命名约定及参数传递约定等问题,并通过湖北省厦铺河流域洪水风险分析案例对山丘区洪水风险分析系统进行了检验,证实了系统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7.
由于目前山洪灾害风险分析计算的方法大多来源于丰富的水文资料和山洪资料,不太适用于资料匮乏的北方山丘区,为此提出了适合资料匮乏地区山洪灾害风险图的计算及划分方法,旨在供我国北方资料匮乏地区的山洪灾害的风险分析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