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随着西部大开发号角的吹响,陕西省经济建设的步伐不断加快,国民经济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但是随着经济快速发展环境问题更加突出,突发性水污染事件频繁发生。如何应对突发性水污染事件,保障人民饮水安全越来越被国家所重视。城市供水水源地的安全是保障人民饮水安全的重中之重,因此必须建立健全相关的法律法规加强管理,建立一套完整的应急监测及预警体系。  相似文献   

2.
目前邵阳市城市供水水源单一,水量的水质均不能得到有效的保证,经常发生供水告急的现象,不能应对突发性的水源污染事件。寻找安全可靠的供水水源,对确保邵阳市城区供水安全,构建符合邵阳实际的供水保障体系,切实提高邵阳市应对突发性水污染事件的应急保障能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对邵阳市城市安全供水水源进行论证分析。  相似文献   

3.
随着上海城市环境污染形势的严峻,对城市供水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建立上海供水安全保障体系,避免水污染事件的发生,确保安全供水成为当务之急。本文就建立城市饮用水安全保障体系进行了探讨与分析.提出了方法与措施。  相似文献   

4.
原水质量是保障供水安全的基石,为保证源水质量,确保供水安全,淄博市引黄供水管理局应用多项新技术,提高对突发水污染事件的应急能力,确保供水水质安全。  相似文献   

5.
建立应对黄河重大水污染事件的快速反应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河水资源的日益短缺和水污染的不断加剧,加大了黄河重大水污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和危害性。为应对黄河重大突发性水污染事件,确保供水安全,黄委迅速建立了应对黄河重大水污染事件的快速反应机制。同时,将快速反应机制应用于多起重大水污染事件的调查处理工作中,在有序的组织保障和技术保障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根据珠江流域水源分布特点,从流域层面分析了珠江三角洲城市群水资源保障格局;针对珠江三角洲地区需水重心与水资源分布重心的矛盾,分析了珠江三角洲城市群水源工程格局;针对珠江三角洲地区河流密布,洪、潮交汇,防洪、潮形势严峻,局部水污染严重,水质性缺水问题突出,枯水年枯水期的供水安全常常受到严重威胁等问题,提出了城市群供水格局保障措施对策;并给出了珠江三角洲地区重点城市供水格局方案。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人口规模的持续增长,各类工业、生活和面源污染以及日益增多的突发性水污染事件对城市饮用水水源安全构成了极大的威胁。以常州市长江饮用水水源为例,从规划的视角提出城市饮用水水源污染风险的应对策略,包括开展水源安全评估,系统分析识别水源存在的风险和问题;规划建设应急水源和备用水源,提高城市供水安全保障水平和供水保证率;以及加强水源污染风险管控,在城市规划中协调城市空间布局与水资源保护利用。  相似文献   

8.
佳木斯市城市供水水源为傍河型地下水水源,松花江江水为地下水的重要补给来源.江水一旦受到污染地下水必然被污染.所以,单一形式的地下水源地不利于应对各种突发水污染事件,宜建立地表水、地下水相结合的四位一体的城市供水水源体系,以保证城市供水安全.  相似文献   

9.
杨朝晖 《治淮》2014,(12):68-69
随着人口增长、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淮河流域城市供水短缺矛盾愈来愈突出。本文介绍了淮河流域饮用水源地和部分城市供水安全状况,分析了城市供水安全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供水安全保障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0.
松花江和北江水污染事件中的城市供水应急处理技术   总被引:40,自引:4,他引:36  
张晓健 《给水排水》2006,32(6):6-12
总结了近期在我国突发性水污染事件中所采用的城市供水应急处理技术。在松花江水污染事件中,采用了投加粉末活性炭和粒状活性炭过滤来吸附水中的硝基苯,其中在水厂取水口处投加粉末活性炭,把安全屏障前移是应急处理的关键措施。在广东北江镉污染事件中,紧急确定了弱碱性混凝处理的除镉技术,除镉处理的pH控制在9。经采用应急处理技术,在水源水中特征污染物超标数倍的情况下,水厂出水中污染物的浓度远远低于饮用水水质标准的限值,应急处理取得了成功。介绍了有关水污染事件的概况,总结了城市应急供水的应对措施和实施效果,并系统归纳了所用应急处理技术的要点,对全国城市供水应急系统的建设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1.
为应对突发性水源污染事件,建立南宁市应急供水系统,对南宁市城市饮用水源状况、城市供水现状及城市需水量进行了分析,从应急水源选择、应急技术设施建设与水厂改造、城市供水管网建设与维护等方面,对南宁市城市应急供水系统建设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随着广州市中心城区河道水环境治理力度的加大,合流制溢流污染问题越来越突出,对城市河道水体构成了日益严重的威胁。本文选取广州市中心城区典型合流制排水口进行了18场降雨的径流污染监测,总结了在典型小雨、典型中雨及典型大雨场次下排水口各水质指标随降雨历时的变化规律,同时分析了18场降雨的排水口最高浓度、平均浓度与总降雨量的关系,研究成果可为合流制污染控制工程的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城市建设的过程中,要加强供水河道抵御突发性污染事故的能力。以南渡江下游的海口市供水河道为例,建立突发性水污染事故的水动力水质模型,分析污染物到达龙塘取水口的时间及影响历时。提出在龙塘取水口上游建立节制闸和应急渠道,将上游突发水污染事故产生的污染物云团引排到应急渠道中的措施。水动力水质模拟结果表明,该措施可以有效减少南渡江河流中的污染物总量,使突发性水污染事故不会对供水河道的供水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4.
城市应急备用水源需求和规模确定方法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前我国水污染事故频发,单一水源城市缺少应急水源储备,应急供水设施的建设缺乏有效性和针对性,正在实施的《城市给水工程规划规范》中尚无应急供水系统规划的相关内容.因此亟需开展城市应急供水规划调控技术方法的研究,总结城市应急供水系统规划的关键指标,指导城市应急供水系统规划.以广东省东莞市为例,重点研究了城市应急备用水源的需求和规模确定方法.东莞市作为单一水源城市,其常规水源存在有机物或重金属突发污染风险,需建设应急备用水源.分析确定东莞市极限最低应急需水量为65万m3/d,正常供水情况下备用水源规模至少应为1 059万m3;压缩水量供水情况下,应急调蓄设施规模至少应为195万m3.  相似文献   

15.
城市化与城市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人口的不断增长使淡水资源供应紧张及水体污染严重,产生一系列生态环境压力,城市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成为城市可持续发展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本文从城市水资源的有效供给及水环境承载力来论述城市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16.
浅论城市水环境的治理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加快,如何解决城市化发展带来的水环境恶化问题,已严重摆在我们面前。为此对城市水环境治理提出了四方面意见:(1)作好城市水资源规划、防洪规划、生态环境用水规划,并应及早采取对应措施。(2)重视和加强水污染防治工作,提高污水处理深度和再生水回用率。(3)在城市实行城乡一体化的水务管理体制,从以需定供管理模式转变为以供定需的水务管理模式。(4)提高国民素质,增强公民环保意识,是保持清洁的城市水环境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7.
城市水系统良性运作的节水减污技术关键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针对城市水质型水资源危机普遍存在的现象,通过对城市水系统运作现状问题及影响因素的分析,从"节水减污"的角度,就城市需水量预测、供水技术、污水回用与雨水利用等方面,探讨了城市水系统良性运作的关键技术,提出了管理技术的两点意见。  相似文献   

18.
汶川地震灾区城市供水的水质风险和应急处理技术与工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汶川大地震后震区饮用水水源存在的次生污染风险进行分析,其中微生物浓度升高是首要风险,同时还存在大量使用消杀剂引起的杀虫剂污染和水源臭味增强的风险。针对这些风险,开展了一系列应急处理技术的验证性试验,提出了保障性应急处理工艺、强化吸附应急处理工艺和强化氧化应急处理工艺三种方案,以应对可能出现的震后次生水源污染,确保城市饮用水水质安全。  相似文献   

19.
本文简述了江西省寻乌县城区供水存在水质污染严重、水量不足等问题,根据该县境内河流水系情况,为解决供水现状,对城区供水水源工程进行规划.经比选,建议新增水源点代替现有水源点.  相似文献   

20.
长江水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目前长江水质总体尚好 ,但是局部水域污染严重 ,以有机物污染为主。当前长江流域水污染的主要特点为 :江河水污染特别是干流近岸水域污染未能得到遏制 ;流域内地表水体富营养化严重 ;白色污染未得到有效控制 ;非点源污染问题不应忽视。从长江流域可持续发展角度分别对城市发展、工业发展、农业和农村发展的水环境问题识别其影响 ,提出实现长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关键是统一进行流域的整体环境保护规划 ,重点处理各个区域间的矛盾 ,尽最大可能满足各个区域对环保和供水等的要求 ,同时要进行水资源管理体制、水资源投资体制、水价政策的改革 ,并根据长江流域的具体情况制定 2 1世纪的长江水战略 ,以促进流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