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大山包湿地是我国重要湿地,湿地类型独特,是国家Ⅰ级保护的迁徙性珍稀候乌黑颈鹤的主要越冬栖息地,也是长江水系的重要生态屏障。通过详细介绍大山包湿地的保护工作和成效,分析总结了大山包湿地保护的关键因素是水资源,湿地发展也必须解决水资源问题,指出今后湿地保护和发展的两个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2.
在综合分析国内外湖泊湿地保护、治理及管理等研究的基础上,比较系统地讨论了我国湖泊湿地面临的问题:泥沙淤积;湖泊面积萎缩;水位下降;湖泊水质恶化等。提出了一系列湖泊湿地管理对策,如建立湿地自然保护区、开展湿地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湿地生态功能区划及可持续管理对策研究等,为湖泊湿地的可持续发展和管理提供理论指导和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正>国家林业局、国家发展改革委和财政部日前联合印发《全国湿地保护"十三五"实施规划》,这是我国湿地从"抢救性保护"进入"全面保护"新阶段的第一个全国性专门规划。"规划"提出,到2020年,全国湿地面积不低于8亿亩(1亩≈667 m~2),湿地保护率超过  相似文献   

4.
<正>湿地与人类的生存、繁衍、发展息息相关,被誉为"地球之肾"、"淡水之源"、"文明的摇篮"和"物种基因库",是自然界最富生物多样性的生态景观和人类最重要的生存环境之一。相对而言,湿地和湿地保护在我国还是一项新生事物,湿地的价值还未得到公众的全面认知。本文就湿地的价值及我国湿地概况进行浅述,使更多的人认识湿地这个重要的天然宝库。  相似文献   

5.
湿地是世界上最具生产力的环境之一,是具有巨大经济、文化、科学及娱乐价值的资源。本文叙述了世界及我国湿地保护概况,重点评价了我省东洞庭湖湿地的特点,指出在开发利用湿地资源时,必须保持湿地的生物多样性,使湿地的保护和开发达到良性平衡。  相似文献   

6.
<正>(一)湿地保护三部曲世界湿地保护经历了湿地过度开垦和破坏、湿地保护与控制利用、湿地全面保护与科学恢复3个阶段。与之对应,世界湿地保护政策经历了鼓励湿地利用、湿地保护与限制使用和"湿地零净损失"3个阶段。世界湿地的破坏与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进程密切相关,不论是发展中国家还是发达国家,都经历了从破坏到保护的过程。例如,尼日尔、乍得、坦桑尼亚等众多发展中国家的湿地面积都减少了50%以上;美国损失了8700万公顷的湿地,占54%,主要用于农业生产;葡萄  相似文献   

7.
黄河河口淡水湿地生态需水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根据河口湿地生态系统的结构特征及功能要求,提出了黄河河口湿地生态需水的概念及内涵,介绍了河口湿地生态需水研究的思路及计算方法,对湿地合理保护规模、湿地指示性物种及不同生态用水配置的生境适宜性进行了初步研究。同时,指出了研究中需要加强的一些问题:①如何合理确定湿地的保护规模、状态,达到生态保护与经济的协调发展;②如何针对不同的河口生态系统状况及保护功能要求,做到宏观与微观相结合、动态与静态相结合;③湿地生态需水量的配置方式、可行性及其实现的有效措施与方法。  相似文献   

8.
<正>自1992年加入国际《湿地公约》以来,我国政府高度重视湿地保护与恢复工作,出台了一系列湿地保护管理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湿地保护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在2000年国家林业局颁布了《中国湿地保护行动计划》,2003年国务院批准了《全国湿地保护工程规划》,2004年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关于加强湿地保护管理的  相似文献   

9.
中国湿地面面观——兼论湿地保护的重要性及其策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介绍我国湿地概况,探讨我国湿地的消减原因、保护措施和可持续利用策略;阐述湿地保护对水土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重要作用;以促进流域水土资源保护及湿地保护工作,挽救湿地生态危机。  相似文献   

10.
我国湿地现状及恢复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我国丰富的湿地资源正经受着退化、污染的严重威胁,保护和恢复湿地刻不容缓。通过简述湿地定义和功能,描述我国丰富的湿地资源、多样化的生物及湿地退化情况等几个方面。提出了湿地恢复的概念和理论,就各种类型湿地恢复的策略进行了研究,并讨论了湿地恢复研究应加强的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1.
根据黄河流域及河流生态系统特征,从流域水生态系统保护层面出发,指出湿地和鱼类栖息地规模和质量是黄河河流健康的重要标志,是黄河水生态保护的重点关注对象。在黄河水生态状况评价及问题识别的基础上,明确各区域(河段)水生态保护目标,提出黄河上中下游及源区、河口水生态保护与修复总体布局,制定重要断面生态需水指标及保障措施,提出了重要湿地和重要鱼类栖息地等保护与修复的措施。  相似文献   

12.
数字     
正江西:6108块湿地完成建档保护随着城市建设的不断推进,城中湿地、湖泊不断减少。江西省推广"圈层式"湿地保护模式守住"城市绿肺",所谓"圈层",第一圈层是生态圈,主要是保护;第二圈层体现的是一个城市的配套;第三圈层是工业文明,都是战略性新兴产业。据介绍,江西省湿地总面积91.01万公顷,其中得到保护的湿地35.06万公顷,湿地保护率为  相似文献   

13.
丹江口水库湿地生态功能区划及保护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尹炜  雷俊山  叶闽  雷阿林 《人民长江》2008,39(23):80-82
在正确识别丹江口水库湿地保护中存在的众多问题的基础上,从保护湿地、发挥湿地生态功能、合理利用湿地资源和科学管理湿地的角度出发,在科学的原则和方法指导下把丹江口水库湿地划分为5个生态功能区,根据各生态功能区的特点制定相应的保护与修复对策,提出丹江口水库湿地保护工作重点,即:尽快通过实施湿地分区保护与修复示范工程完善湿地保护与修复技术体系,并通过加强工程的观测研究获取科学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中国湿地环境现状与保护对策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6  
湿地与森林、海洋一起并称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湿地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资源宝库和最重要的生存环境之一,是我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但我国湿地的生态环境现状令人担忧.建议尽快制定<湿地法>,把湿地保护与合理利用纳入法治轨道;改革完善管理机构,实施以自然湿地单元(系统)为单位的统一规划管理;提高全民湿地保护意识,树立新型湿地环保理念;保护多样性特色,促进湿地综合利用;广开筹资渠道,加大湿地保护的投入力度;加强湿地科学研究,扩大国际合作.  相似文献   

15.
收集了有关乌梁素海湿地研究文献,从湿地形成与演变、水文与环境、生物多样性、生物地球化学循环、湿地服务功能和价值评价、湿地保护与开发6个方面进行了归纳总结,指出还需要在湿地退化机制与恢复重建、湿地生态水文过程与调控、湿地生态环境的动态监测、湿地对环境变化的响应与反馈、湿地保护与可持续利用5个方面加强研究。  相似文献   

16.
青岛市湿地保护与利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青岛市对滩涂湿地的过度和不科学开发,湿地面积的急剧减少,生态环境日渐恶化的情况,相应采取一系列法制、行政、经济、技术等措施,取得了显著成效。但应进一步加大对湿地保护的宣传力度.加强湿地保护与开发的科学研究,加强湿地监测、治理,以及科学调度配置水资源,切实保护好、治理好、开发利用好湿地。  相似文献   

17.
黄盖湖湿地现已列入《全国湿地保护工程规划(2002-2030)》的国家重要湿地,其保护区的建立,使洞庭湖、长江、黄盖湖及周边连成一个比较完善的湿地保护体系,对于加强区域生态建设,促进黄盖湖生物多样性保护,实现当地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对建立黄盖湖湿地自然保护区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进行了阐述,分析了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为湖南省乃至全国的湿地保护与建设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8.
<正>哈尔滨市拥有丰富的水资源和湿地资源,蜿蜒千里的松花江穿城而过,"两河、三沟"交相呼应,万顷湿地静卧城中。为了充分发挥宝贵的水资源和湿地资源优势,哈尔滨市委、市政府紧紧围绕水利部和黑龙江省关于做好水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的要求,立足市情,科学谋划布局,强力推进实施,取得了初步成效。2010年,哈尔滨市成为全国第二个副省级水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试点城市,进一步加快了水生态文明建设步伐。  相似文献   

19.
<正>形势严峻:十年减少两个北京市面积湿地有"地球之肾"的美誉,与森林、海洋一起并称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具有保护生物多样性、调蓄洪水、净化水质、调节气候、维持生态平衡等多种生态功能,是人类文化及文明发展的孕育地之一。我国湿地分布广、类型丰富、面积大,从寒温带到热带,从沿海到内陆,从平原到高原山区均有湿地分布,几乎涵盖了《湿地公约》中所有湿地类型,湿地总面积位居亚洲第一。据第二次全国湿地资源调查  相似文献   

20.
由澳大利亚的生态环境看中国湿地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中国与澳大利亚的环境对比,呼吁全社会提高对湿地保护的意识,建立和完善湿地保护政策,促进湿地的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