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7 毫秒
1.
甲醛是室内化学污染的主要污染物,对人类的生命健康与安全产生着严重的威胁,寻找合理、安全的室内甲醛污染治理方法已经成为公众高度关注的问题。室内甲醛污染的植物生态修复凭借绿色、经济、可持续的优点逐渐成为室内甲醛污染治理的热点与前沿,而选择具有高甲醛污染抗性的植物是有效治理室内甲醛污染的重要前提,植物体内POD活性是判断植物对甲醛污染胁迫抗性能力强弱的重要依据。研究采用密闭熏气法对8种常见室内耐阴观叶植物进行了3种不同浓度梯度的甲醛污染胁迫实验,针对植物种类和甲醛胁迫浓度2种变量,对植物体内POD活性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植物种类和甲醛污染浓度及其二者的协同作用均对植物POD活性有显著影响,其中绿萝对甲醛污染胁迫抗性最强,红掌最弱。综合评定8种室内耐阴观叶植物的对甲醛污染胁迫抗性能力,绿萝、白鹤芋为抗性较强的植物,长寿花、金边吊兰、全绿吊兰次之,红掌和幸福树抗性能力最弱。  相似文献   

2.
苯为室内空气污染的"三大隐形杀手"之一,严重威胁人们的生命健康,室内苯污染的生态治理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重要环境问题。室内植物对苯污染的抗性强弱与能力的研究与选择,是高效治理室内苯污染的基础和前提。叶绿素含量变化是评价室内植物对苯污染抗性强弱的重要依据之一。文章采用室内熏气实验,分析了9种常见室内植物在不同浓度的苯污染胁迫下植物体内叶绿素含量的变化,研究了室内植物对苯污染的抗性强弱。结果表明:植物种类、苯浓度及两者间的协同作用,对植物叶绿素含量变化的影响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平;其中,苯浓度对植物叶绿素含量变化的影响更显著;在15、30和60 mg/m3浓度苯胁迫下,金边虎尾兰叶绿素含量分别降低5.43%、10.09%、19.33%,抗性能力最强;皱叶薄荷叶绿素含量分别降低12.81%、19.53%、35.18%,抗性能力最弱;在15 mg/m3浓度苯胁迫下,鸟巢蕨叶绿素含量降低5.92%,抗性能力次之;在30和60 mg/m3浓度苯胁迫下,绿萝叶绿素含量分别降低了10.33%、19.86%,抗性能力次之;综合评定结果表明9种室内植物对苯污染抗性能力最强的是金边虎尾兰,其次为绿萝,皱叶薄荷为最弱。  相似文献   

3.
甲醛作为室内空气污染的"三大隐形杀手"之一,现已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致癌和致畸形物质,寻求有效的室内甲醛污染修复技术已成为研究的热点问题。研究通过密闭熏气实验,分析室内常见的8种植物在不同甲醛浓度条件下叶绿素含量的变化,进而揭示室内植物对甲醛污染的抗性强弱。结果表明:在1、2和3 mg/m3浓度甲醛胁迫下,金边虎尾兰叶绿素含量分别降低8.22%、9.29%、13.26%,其抗性能力最强;长寿花次之,叶绿素含量分别降低6.54%、9.65%、14.28%;幸福树叶绿素含量分别降低13.24%、28.30%、33.62%,其抗性能力最弱;红掌次弱之,叶绿素含量分别降低13.78%、20.42%、29.94%。综合评定结果表明:8种室内植物对甲醛污染抗性能力最强的是金边虎尾兰,长寿花次之,幸福树最弱,红掌次弱。  相似文献   

4.
当今环境污染问题愈加严峻,现代社会正处在以"室内化学污染"为标志的第三污染期。室内植物对室内苯污染具有吸收净化作用,对苯胁迫的抗性能力是决定植物是否能够长期在污染环境中正常生长发育并持续、有效发挥吸污能力的前提和基础。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指标能够有效反映植物对室内苯污染胁迫抗性能力强弱。文章采用人工熏气实验,研究9种常见室内植物在不同浓度苯胁迫下的POD活性和MDA含量变化,评定不同植物在苯胁迫下的抗性能力。综合评定得出:9种常见室内耐阴观叶植物中,金边虎尾兰对苯污染胁迫的抗性能力最强,其次为鸟巢蕨,对苯污染胁迫抗性能力最弱的为皱叶薄荷。  相似文献   

5.
耐阴观叶植物对室内甲醛敏感监测能力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甲醛是室内"三大隐形杀手"之一,并已成为室内头号化学污染物。如何安全、有效、持久的监测室内甲醛污染,已经成为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植物监测作为1种简洁、经济、准确、持续高效、环境友好型的方法,已逐渐成为室内甲醛污染监测的重要技术手段。研究运用密闭熏气法对8种室内耐阴观叶植物进行不同浓度的甲醛胁迫试验,对其甲醛污染监测能力的强弱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在2、4和8 mg/m3甲醛浓度胁迫下,甲醛浓度与植物种类两因素之间及其协同作用,对植物叶绿素、丙二醛(MDA)、过氧化物酶(POD)变化的影响均能达到极显著水平;就两因素相比较而言,甲醛浓度对植物叶绿素、MDA、POD变化的影响更显著;综合不同甲醛浓度下8种植物的叶绿素、MDA、POD变化,对室内甲醛污染监测能力较强的植物有:玻璃海棠(X2)、凤仙花(X1);监测能力中等的植物有:吸毒草(X7)、天竺葵(X3)、薄荷(X4)、吊竹梅(X8);监测能力较弱的植物有:吊兰(X5)、绿萝(X6)。  相似文献   

6.
苯作为室内"三大隐形杀手"之一,已严重威胁到人们的生命安全及健康。室内植物生态修复技术作为一种安全、稳定、持续、高效的方法已经成为室内苯污染净化修复的有效途径和重要手段。室内植物对苯污染的净化能力是室内苯污染的生态修复植物选择的基础依据。研究采用密闭熏气法对9种室内植物进行不同浓度的苯胁迫实验,通过对实验植物的苯净化率、单位面积净化量变化的综合分析,并采用隶属函数值法研究了9种室内植物对苯污染的净化能力。结果表明:植物种类、苯浓度及两因素的交互效应对9种植物的苯净化率、单位面积净化量的影响均达极显著水平,在15、30、60 mg/m~3浓度苯胁迫下,白鹤芋对苯污染的净化率最高,分别为65.98%、55.16%、38.41%,银心吊兰对苯污染的净化率最低,分别为25.06%、16.57%、7.04%;金边虎尾兰对苯污染的单位面积净化量最高,分别为3.9243、5.2936和5.3596 mg/(m~2·h),银心吊兰对苯污染的单位面积净化量最低,分别为0.6225、1.1146和1.2272 mg/(m~2·h)。综合评定结果表明9种室内植物对苯污染净化能力最强的是金边虎尾兰,其次为白鹤芋,最弱的是银心吊兰。  相似文献   

7.
苯和甲醛是室内重要的污染物,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和生命安全.植物对污染的抗性强弱是决定其是否能够持续、稳定发挥敏感监测能力的基础和前提,而MDA含量和O?-2产生速率是反映植物抗性强弱的关键指标.文章采用密闭熏气法,通过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较,研究了5种室内植物在不同质量浓度苯和甲醛胁迫下的MDA含量和O?-2产生速率变化,分析比较了苯和甲醛复合污染胁迫下植物的敏感监测能力.结果表明:微型月季对MDA含量变化的敏感监测能力最强,其次是彩虹竹芋,而新飞羽竹芋最弱;彩虹竹芋对O?-2产生速率变化的敏感监测能力最强,其次是微型月季,而猫眼竹芋最弱;5种室内植物敏感监测能力的排序为微型月季>彩虹竹芋>双线竹芋>新飞羽竹芋>猫眼竹芋.  相似文献   

8.
苯作为室内"三大隐形杀手"之一,已严重威胁到人们的生命安全及健康。植物监测作为一种绿色环保、经济实用的方法已成为室内苯化学污染监测的有效途径和重要手段。研究采用密闭熏气法对8种室内植物进行不同浓度的苯胁迫试验,测定植物叶绿素及丙二醛含量、过氧化物酶活性的变化,运用统计分析及双因素方差分析方法,综合评定植物对室内苯污染的监测能力。结果表明:在20、40、80 mg/m~3浓度的苯胁迫下,苯浓度与植物种类两因素及其协同作用,对8种实验植物叶绿素及丙二醛含量、过氧化物酶活性变化的影响均达极显著水平;就两因素相比较而言,苯浓度对实验植物的叶绿素及丙二醛含量、过氧化物酶活性变化的影响更为显著;综合三种浓度苯胁迫下实验植物三项指标变化,对苯污染监测能力强的室内植物有凤仙花、玻璃海棠,监测能力中等的有吸毒草、薄荷、吊兰、绿萝,监测能力弱的有天竺葵、吊竹梅。  相似文献   

9.
当今人类已经进入第三污染期——室内化学污染期,苯是具强致癌性的室内“三大隐形杀手”之一的主要化学污染物.室内植物生态修复作为一种绿色环保、安全经济、简便实用的技术成为室内苯化学污染的重要修复手段,而室内植物对室内苯化学污染的抗性强弱,决定其对污染物的净化能力和降解作用是否能持续、稳定有效的发挥.文章介绍了室内苯污染的现状及控制方法,从室内植物的外部数量性状、内部生理生化指标和叶片超微结构三方面综述了室内苯污染胁迫下植物抗性的研究进展,指出目前研究中存在的的主要问题,并对其研究动向、发展趋势做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10.
甲醛是室内化学污染的三大隐形杀手之一,严重危害着人们的身心健康。室内植物对甲醛具有很强的吸收净化能力,植物生态修复技术已成为重要的室内甲醛污染的修复手段,而植物的响应机制对其能否进行稳定的生态修复有着关键性作用。文章主要阐述了植物响应机制的内涵,对室内植物受甲醛污染胁迫的响应机制主要是植物的耐性机制和植物吸收净化机制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分析了目前研究中所存在的问题,对其应用前景做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11.
选取湖南省森林植物园观赏竹园中经多年观测,在自然条件下生长良好的19种观赏丛生竹及抗寒性较差的撑篙竹作对比,以其离体叶片为试材,用电导法测定其抗寒性.结果表明:20种观赏丛生竹种的抗寒性存在显著差异;其抗寒性强弱为慈竹〉长沙青皮竹〉孝顺竹〉小琴丝竹〉金丝慈竹〉观音竹〉银丝竹〉凤尾竹〉麻竹〉花眉竹〉粉单竹〉青丝黄竹〉鼓节竹〉坭竹〉花慈竹〉花竹〉大眼竹〉绵竹〉信宜石竹〉撑篙竹,这与大田自然生长观测研究结果一致.-9℃低温胁迫时,19种丛生观赏竹测试都没有出现半致死量,说明所选丛生竹在-9℃时可以生长,或经低温冻害后,翌春能恢复生长.长沙冬季低温常年仅为(-2—4)℃,极端最低温-9.5℃,因此,所筛选的19种观赏丛生竹均可以在长沙及湖南其余的大部分地区栽培.本研究为观赏丛生竹的选择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天津市新装修住宅室内空气中甲醛污染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0年2月至2011年3月期间对天津市25户新装修住宅不同功能房间的室内空气中甲醛污染情况进行了调查,并对其中8个点位进行了为期1年的跟踪监测.结果显示,所调查的新装修住宅在刚装修竣工后,室内空气中甲醛的检出率为100%,超标率68%,最大超标倍数为2_3倍.不同功能房间的甲醛质量浓度均值为卧室〉书房〉客厅.在不同季节,室内甲醛质量浓度均值为冬季〉春季〉秋季〉夏季.并建立了甲醛质量浓度随时间衰减的非线性模型,对室内甲醛的污染控制和浓度预测具有科学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室内苯污染的植物生态修复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苯是室内化学污染的主要污染物,具强致癌和致畸形能力,是室内空气污染的三大隐形杀手之一,严重威胁着人们的生命安全和健康.室内植物不仅对室内苯污染物具有很强的净化修复能力,而且具有重要的吸碳放氧功能,尤其具有安全、稳定、持续的净化效果.因此,室内植物生态修复技术已成为治理室内苯污染的重要手段.文章阐述了室内苯污染的概况和植物生态修复技术的内涵;从植物净化修复苯污染的机理机制、植物对苯污染的吸收净化能力和耐受能力三方面综述了室内苯污染的植物生态修复技术研究进展;指出了目前研究存在的不足;展望了室内苯污染的植物生态修复技术的应用和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4.
居室装修引起的室内甲醛污染带来诸多健康安全隐患,已经受到越来越广泛的关注。针对该问题,模拟室内甲醛污染的情况,利用放电等离子体对其进行处理。设计了甲醛污染空气模拟室及介质阻挡放电处理装置,研究了甲醛浓度、外加电压、处理时间等条件与甲醛降解率的关系。实验结果表明,采用放电等离子体技术处理模拟室内甲醛气体具有较好效果,可以快速有效地降解甲醛。  相似文献   

15.
室内甲醛污染已引起人们高度重视,通过对新建平顶山市政府办公大楼室内甲醛的测定,结果表明其室内甲醛污染基本符合标准,为平顶山市政府按期搬迁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6.
装修居室空气中甲醛污染现状及其影响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选择48户装修时间为1个月至2a的居室为研究对象,选择42栋毛坯楼房为对照组,利用乙酰丙酮分光光度法测定室内空气中甲醛含量,调查装修后居室空气中甲醛的污染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装修后室内空气中甲醛污染十分严重,正常通风条件下,影响室内空气中甲醛含量的主要因素是装修材料的质量、用量、装修时间和室内环境温度,保持良好的通风有利于甲醛的释放,可有效地减轻居室内甲醛的污染程度。  相似文献   

17.
甲醛是造成室内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之一,降低甲醛的污染对于提高室内环境质量有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介绍甲醛本身的性质以及产生甲醛的物质源入手,全面分析了室内甲醛浓度影响因素及释放规律,为采用正确的方法防治甲醛污染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