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刘飞 《四川水泥》2004,(3):25-25
我公司采用石灰石、砂岩、铁粉、煤矸石四组分配料煅烧水泥熟料,生料细度的控制对生产效率有较大影响,细度过小则会大大降低生料磨台时产量、增加电耗;细度过大会降低生料易烧性、影响回转窑产质量;所以,寻求一个合理的细度值是水泥生产必须研究的课题。  相似文献   

2.
实施ISO强度检验方法对窑用耐火材料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陈友德 《水泥》2001,(1):7-11
ISO标准实施后,为防止水泥标号下降,一些文章提出在现有的水泥生产基础上,加强配料,提高C3S的含量,增加水泥细度等技术措施。本文拟对ISO强度检验方法实施后,对窑用耐火材料的影响作一分析判断,供耐火材料制造厂家和水泥厂参考。1水泥生产可能出现的变化1.1生料质量  衡量生料质量的标准是生料成分的均匀性、合适的细度和水分等,采用新标准后,将会重视生料的质量,生料质量的提高是通过生料均化链来控制CaO标准偏差,增加生料细度,降低生料中不易粉磨且不易煅烧的成分如SiO2的细度等。1.2熟料煅烧  熟料质量除了与生料…  相似文献   

3.
王善拔 《水泥》2009,(4):65-65
熟料易磨性不仅受化学和矿物组成的影响,而且受熟料生产工艺参数如生料细度和均匀性、熟料煅烧温度、燃料类型、冷却速度、次要组分和微量元素等因素的影响。生料细度粗、不均匀,则熟料中有大尺寸贝利特巢和在煅烧过程未完全起化学反应的粗石英颗粒(〉45μm),过粗的石英颗粒减少阿利特生成量,熟料难磨。慢冷熟料难磨,  相似文献   

4.
水泥熟料煅烧十分复杂,与原燃料性能、生料成分、生料细度及均化程度、燃煤细度及煅烧状况、煅烧工艺及装备、生产控制、熟料率值等众多因素有关;而且其生产操作只能依靠设置的工况操作参数、生产过程中的某些现象以及对原燃料、生料、熟料的检测数据来控制。由于原燃料性能和生产控制的变化频繁,当熟料煅烧过程中出现问题时,如何正确判断问题的症结并采取合理的技术处理措施非常关键。  相似文献   

5.
水泥湿法生产中生料浆流动性能受多种因素影响。随着粉磨时间延长,大于80μm颗粒数减小,小于45μm颗粒数增加,粉磨24min后,80μm筛余为0.6%,45μm筛余为1.4%,料浆细度变细,流动性能会变差。生料浆水分越小,则流动性越差,生料浆水分越小时,每减少1%的水分,流动度减小的程度会越大。添加料浆减水剂可以降低生料浆水分而保持较高流动度,但减水剂种类和掺量对减水效果都有影响。有引气性的减水剂在提高流动性同时会使生料浆细度变粗;有助磨性的减水刑在提高流动性同时使生料浆细度变细。减水剂掺量存在饱和掺量,流动度饱和掺量比流出时间最短时的掺量要大。生料浆中粘土含量越高,流动性越差。  相似文献   

6.
预热预分解系统的气固两相流中,颗粒、颗粒特征及运动规律是影响预热系统热效率的重要因素.通过分析认为,在确保入窑物料分解率的前提下,适当放粗入窑生料细度,将其控制在13%~15%或更大一些,仍可煅烧出优质熟料.  相似文献   

7.
利用含砂废弃混凝土原料煅烧水泥熟料,不可避免地会由细骨料砂引入结晶度较高的结晶态SiO2,不仅影响生料易烧性,而且影响硅酸盐矿物的组成和形貌,降低熟料质量。以ISO标准砂为硅质原料配制高结晶态SiO2含量的生料,按不同比例掺入矿渣,煅烧至不同温度;利用化学分析、XRD、岩相分析、SEM等方法,研究矿渣对水泥生料易烧性、熟料矿物组成和显微结构、熟料水化强度发展及水化产物形貌的影响。结果表明,适量矿渣的掺入可显著改善高结晶态SiO2含量水泥生料的易烧性,促进熟料矿物形成和发育;矿渣掺量为3%时,熟料水化后强度最高;适量矿渣可使熟料水化早期产生较多的C-S-H凝胶和钙矾石,而后期水化产物中C-S-H凝胶更密实,提高水泥强度。  相似文献   

8.
对水泥生料易烧性的评定,国内外有多种不同的研究方法。影响水泥生料易烧性的因素众多,包括水泥生料的化学组分(决定其率值的控制范围)、水泥生料配制用的原材料的矿物特性(如晶体发育的完整程度、不同的矿物组成等)、水泥生料细度等。水泥原材料是水泥生产成本控制的第一道关口,水泥生料细度的控制将决定水泥生料磨的能耗,水泥生料易烧性又决定了水泥生产中能耗最多的环节——水泥熟料煅烧的过程能耗。通过对水泥生料易烧性的研究,适当放宽水泥生料细度的控制,设计一个良好的配料方案,在降低水泥熟料煅烧环节能耗的同时又可得到高强度的水泥熟料,为水泥中添加更多低成本的混合材打下基础,降低水泥生产的成本。根据水泥生料易烧性的研究结果,可更好地控制水泥熟料的煅烧过程,避免水泥熟料过烧时不必要能源的消耗,也可降低水泥熟料磨制过程中的能耗。水泥生料易烧性的研究对水泥质量、水泥生产过程中的能耗控制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中国水泥》2003,(11):68-70
1 预加水成球机理及作用1.1 立窑生料成球质量要求 生料成球质量对立窑煅烧过程有着重要影响:质量好、粒度均齐、强度和内部孔隙率适中,料球之间空隙大、对熟料产量、质量的提高和降低烧成热耗十分有利;质量不好,炸球破损多,会堵塞料球间的空隙,影响窑内通风,使熟料煅烧产量、质量降低且能耗增高。因此,生料成球质量应该达到如下要求:  相似文献   

10.
李洪林 《水泥工程》2014,27(5):76-77
<正>1软测量技术引入背景生料细度是新型干法水泥生产中生料粉磨系统操作的一个重要考核指标,生料过粗会降低生料易烧性,影响熟料质量,容易使熟料f-CaO含量偏高;生料过细对熟料质量改善有限,但却会降低生料产量和大幅增加生料粉磨系统电耗。在水泥生产中,生料细度一般用80μm筛余来表示,其目标控制值一般为16%~18%。目前,生料细度80μm筛余检测方式主要是离线检测,方法主要是筛析法。离线检测频率一般为  相似文献   

11.
江启洪 《四川水泥》1994,(2):30-31,40
影响生料球质量的因素很多,概括说来,主要是生料的物理特性和双轴搅拌机及成球盘的操作。生料的物理特性包括原料的颗粒特性和生料细度、水分、温度等。1.原料的颗粒特性 原料的颗粒特性包含与原料颗粒形状有关的全部特性,如:原料的粒度、颗粒组成、颗粒形状以及表面状态,象结晶形状、粗糙度、气孔率和与此相关的润湿性、吸水性以及料球内的气孔容积等等。  相似文献   

12.
在生料制备过程中,矿山搭配开采、原燃料预均化,生料配料控制、生料均化等各道工序都会对生料最终质量产生一定影响,从而对窑的煅烧操作及熟料质量产生影响。文章列举五种常见的生料制备系统的流程,并对每种流程作了分析讨论。认为小型和中型水泥企业原料的预均化和生料均化是保证生料质量不可缺少的两个环节。原料、生科取样的有代表性、配料控制的准确性和及时性是保证生料质量的必要手段。文章并介绍了改进型园库均化库的工作原理及效果,这种均化库既适合于原燃料的均化,也适合于生料均化。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在高饱和比、高硅率的体系内,生料细度及对应细度筛余物中f-SiO2含量对硅酸盐水泥熟料烧成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同一率值范围内,生料越细,熟料中w(f-CaO)越低,易烧性越好;生料中f-SiO2含量越高,易烧性越差,熟料中f-CaO含量越高;当0.2mm方孔筛筛余中w(f-SiO2)含量低于0.5%时,物料的颗粒尺寸愈小,反应界面和扩散截面增加,反应产物层厚度减少,熟料的烧结过程容易进行,熟料的亚微观结构中各矿物分布均匀,晶体大小适中;当0.2mm方孔筛筛余中w(f-CaO)高于0.5%时,各矿物分布不均匀,形成单一B矿区域,A矿形成数量明显减少。  相似文献   

14.
茅成  路红鹰 《水泥》1992,(9):8-11
1.系统功能与特点生料微机控制系统是杭州电子工业学院为长兴白水泥厂研制的“白水泥微机生产控制与管理系统”的一个子系统(相对于上位机,它又称为下位机或简称生料系统)。它具有生料配料控制、两台生料立磨的粉磨控制以及均化控制等功能。能使白水泥所需的石灰石、白泥、瓷石和萤石四种原料合理配制,经过粉磨、搅拌均化,为煅烧提供T_(CaCO_3)滴定值和细度均合格的入窑生料,以保证熟料质量,提高产量,降低能耗。系统的具体功能如下: 配比自动计算或人工设定,能使生料配料准确地有机地进行: 控制两台生料磨工作在最佳工作点附近,并与配料协调配合; 均化控制,提高入窑生料合格率;  相似文献   

15.
作者根据理论及生产实践阐述了提高白水泥白度的有效措施,即:限制原燃料中着色氧化物含量,避免着色元素在加工过程的引入和污染;选择合理的水泥熟料矿物组成;选择双向型矿物剂;在生料中适量掺氯化物;在煅烧中选择中性或还原气氛;在熟料冷却时采用合理的漂白工艺;熟料高温急冷;煅烧中控制合理的熟料颗粒粒径;适当延长熟料存放期;适当降低水泥细度等。  相似文献   

16.
水泥工厂由于生产原料多样性和地域性的特点,以及各水泥厂生产过程控制指标的不同,导致不同水泥工厂之间生料易烧性千差万别。本文针对生料易烧性差异较大的两个典型水泥工厂,通过系统分析其生料在细度、颗粒级配、矿物组成、化学组成等方面的差异,发现了引起生料易烧性差异化的主要因素。本研究对提高生料易烧性具有一定的实践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石灰石中SiO2的结晶状况与含量对生料易烧性及熟料烧成和质量的影响很大。本文选取塔牌集团文华矿山中有代表性的不同结晶SiO2含量的石灰石,分析其化学成分及矿物组成、结晶状况,在生料同一细度及实验室电炉的烧制条件下,研究其对熟料烧成质量、胶砂强度和水化状况的影响,并从生料率值、使用矿化剂等方面提出优化措施。  相似文献   

18.
张大康 《水泥》2016,(10):3
为改善熟料的矿物结构和煅烧质量,提出了熟料煅烧过程的显微观均化概念。对于熟料煅烧过程显微观均化不好的熟料,使用金相显微镜进行岩相分析;检验生料、生料80μm筛筛余的化学成分,并加以对比;检验熟料酸不溶物。结果显示,当生料中存在较多粗颗粒SiO2时,会使得在一个100~200μm的微小区域内,熟料率值严重偏离正常值,产生尺寸达数百微米的贝利特晶簇。同时,在大型贝利特晶簇周围数百微米的区域内存在较多f-CaO。更换硅质原料,减少生料中粗颗粒SiO2后,熟料中尺寸巨大的贝利特晶簇大大减少,强度提高。3个水泥厂的生产实践表明,欲得到期待的熟料矿物组成,除重视传统的宏观均化之外,更应该重视显微观均化。  相似文献   

19.
贾同春 《水泥》1995,(2):18-18
黑生料中煤的粒度分布测定贾同春山东省泰安市建材工业局(271000)黑生料中煤的粒度尺寸对稳定立窑热工制度、降低能耗、提高熟料质量有着直接影响。探讨合理的煤粒度组成的文章已有许多报道,但如何测定黑生料这种多矿物、多成分物料中的煤粒度分布尚没有见到。本...  相似文献   

20.
我公司的生料细度以前一直控制80μm筛余在12%以内,但在2002年7月,生料磨主减速机轮齿及进轴出现裂纹后需要降负荷;而窑产量由1000t/d提产到1500t/d后,生料磨需要增产,生产矛盾日益增大,不得不将生料细度由12%放宽到20%。开始担心影响熟料质量,但结果证明,适当放宽生料细度,只要措施得当,完全可以生产出合格熟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