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包装与设计》2011,(1):70-77
靳埭强设计奖2010颁奖礼于2010年12月18日在汕头大学顺利举办,多位嘉宾及国内设计界的专家莅临了颁奖礼现场,分别有:汕头大学副校长王伟廉教授、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副院长杭间教授、著名设计师李永铨先生、《包装&设计》杂志社社长黄励先生、中央美术学院周至禹教授,  相似文献   

2.
《纳米科技》2007,4(3):3-3
为促进纳米与生物相关学科一线科学家的交流与合作,加强学科交叉,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主办,汕头大学、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承办的第三届纳米与生物交又科学研讨会于5月22日至25日在汕头大学召开。中国科学院常务副院长白春礼,汕头市领导苏耀光、林依民出席了开幕式。[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包装与设计》2020,(1):40-51
2019年12月28日,靳埭强设计奖2019颁奖典礼暨靳埭强设计奖20周年庆典在汕头大学隆重举办,汕头大学执行校长王泉院士、国际著名平面设计大师靳埭强先生、著名设计师赵清先生、著名广告创意人熊超先生、著名设计师洪卫先生、深圳市平面设计协会常务副主席邓远健先生、《包装&设计》社长蒋素霞女士、大连艺术学院设计学院副院长刘莹女士、古田路9号创始人林贤伟先生、汕头市文化创意产业协会执行会长侯陆勋先生、汕头大学长江艺术与设计学院党总支林冬月书记以及长江艺术与设计学院院长韩然教授等多位嘉宾及国内设计界的专家莅临现场,与来自国内多所艺术设计院校师生,共同见证了2019年度各奖项的诞生。  相似文献   

4.
以香港李嘉城基金会投资的汕头大学图书馆项目为例,与国内项目的管理比较,提出外资项目管理的工作重点及其工作方法。  相似文献   

5.
《真空》2017,(2)
正由高校分析测试中心研究会、全国微束分析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表面分析分技术委员会、国家大型科学仪器中心共享平台-北京电子能谱中心、北京分析测试协会表面分析专业委员会主办,汕头大学理学院、汕头大学分析测试中心、广东省分析测试协会表面分析专业委员会协办,汕头检验检测学会承办的"2017全国表面分析科学与技术应用学术会议"将于2017年8月10日—13日在广东省汕头市举行。  相似文献   

6.
《包装与设计》2012,(1):68-77
靳埭强设计奖2011全球华人设计比赛的终评工作已于2011年11月28日在汕头大学顺利完成。担任比赛终评评委的是日本著名设计师杉崎真之助先生、荒木优子女士、香港著名设计师李永铨先生、韩国著名设计师金炅均教授以及国际平面设计大师靳埭强教授。五位国际评委在公平公正的评选原则下,经过多轮的投票及激烈讨论,最终确定了专业组与学生组的各个奖项。杉崎真之助先生、荒木志华乃女士与金炅均先生为汕头大学师生作了精彩的学术讲座。  相似文献   

7.
正2017年12月23日,"靳埭强设计奖2017"颁奖典礼在汕头大学顺利举办,著名书籍设计大师吕敬人先生、汕头大学长江艺术与设计学院院长王受之教授、著名设计师王粤飞先生、深圳市平面设计协会主席许礼贤先生、厦门大学艺术学院前副院长戚跃春教授、《包装设计》杂志社社长兼主编蒋素霞女士等多位嘉宾及国内设计界的专家莅临颁奖典礼现场,与到场的来自国内多所艺术设计院校的师生们一起,共同见证了2017年度各奖项的诞生。本次颁奖典礼以吕敬人先生与靳埭强先生的精彩学术讲座开始,以靳埭强先生、王受之先生、吕敬人先生、王粤飞先生四  相似文献   

8.
《包装与设计》2010,(2):72-81
靳埭强设计奖十届庆典活动于2010年1月15日在汕头大学及汕头金海湾大酒店顺利举办,多位嘉宾及国内设计界的专家莅临了靳埭强设计奖2009暨第五届“包装&设计”新星奖颁奖礼现场。  相似文献   

9.
《包装与设计》2014,(1):64-75
靳埭强设计奖2013全球华人设计比赛评审工作于去年12月1日在汕头大学全部完成,此项赛事如往届一样,吸引了众多的等业设计师及院校师生参与。共收到专业组作品538件,学生组作品4822件。  相似文献   

10.
《包装与设计》2015,(1):52-65
靳埭强设计奖2014颁奖礼于2014年12月6日在汕头大学顺利举办,多位嘉宾及国内设计界的专家莅临了颁奖礼现场,出席的分别有:国际平面设计联盟AGI主席拉斯·缪勒先生、国际著名平面设计大师靳埭强教授、汕头大学长江艺术与设计学院院长王受之教授、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副院长宋协伟教授、著名书籍设计师吕敬人教授、《包装&设计》杂志社社长黄励先生、著名书籍设计师刘晓翔先生、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视觉传达设计系副主任李德庚副教授、四川音乐学院美术学院副院长周靖明教授、厦门大学艺术学院副院长戚跃春教授、深圳市平面设计师协会秘书长刘永清先生、长江艺术与设计学院设计系主任吴勇教授等,还有来自国内多所艺术设计院校的老师与学生,共同在场见证了本年度的颁奖盛典.  相似文献   

11.
展示设计中的可持续设计探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葛晖 《包装工程》2014,35(16):78-81
目的研究可持续发展条件下的展示设计。方法通过分析展示设计的含义和可持续设计的概念,介绍展示设计的基本原则和展示设计在可持续设计中的发展状况以及发展规律。结论可持续设计在展示设计中的应用以及发展都有一定的前景。  相似文献   

12.
目的讨论设计研究的必要性,厘清其术语内涵、研究领域、发展脉络和研究类型,思考其构建路径。方法通过概念辨析,厘清设计研究的术语内涵:一是为特定设计项目进行信息拓展的实践研究;二是发展一般化、结构化设计知识体系的学术研究。进而将设计学术研究分为一般设计研究和特定领域设计研究。基于设计知识和知识生命周期,提出“以人为中心的设计知识生命周期”,强化实践、用户与研究之间的知识循环。从类型学角度概述设计研究的类型,重在阐述研究方法的选择。通过“设计信息框架研究”的案例,研究与思考“如何构建设计研究”这一问题。结论设计研究中的学术研究,旨在研究发展设计知识的机制,并维持其知识生命周期,从而为设计实践提供可使用的知识平台。设计研究者需要更清晰自己知识创造的使命,并进行更深入、更有价值的设计学术研究。  相似文献   

13.
王星 《包装工程》2020,41(20):310-312
目的 探究体验式设计的特点及优势,分析其给现代家具设计所带来的全新理念与设计形式。 方法 结合家具的产生背景和时代发展所赋予的各种创新变革,总结家具设计的特点与功能,引出体验式设计,再从细节之处分析体验式设计在真实性、互动性、人性化方面的突出特点,并指出该设计理念对家具设计的积极意义,最后从互动式体验、人性化体验、仿生式体验、安全化体验等角度,论述体验式设计在家具设计中的具体应用路径,探索该设计思路下的现代家具设计发展方向。结论 体验式设计理念在很大程度上尊重了个性化的表现,满足了人们对家具产品的各种需求,促使人们对其产生好感,同时更加注重创新,给予了家具设计更多的可能性,有效提升了家具产品的附加值。  相似文献   

14.
《包装与设计》2006,(1):89-91
“设计师”在许多人看来,都是一个光鲜的行业,兼得艺术与商业的双重名份。然而,这个行业确实普通又特殊,普通是因为它仅是为企业、产品提供视觉服务,特殊在行业缺乏标准流程,其间是中滋味,可能惟有自己最知道。  相似文献   

15.
设计接受与情感化设计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以设计接受在现代设计中的重要意义和导向为基础,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了消费者在现代设计更深层次的心理需求因素,在此基础上论述了情感化在产品设计中的意义和应用,通过对苹果公司的设计实例分析来说明融入情感化的设计会使产品变得更加易于被用户接受。  相似文献   

16.
信息设计中的文字设计   总被引:7,自引:7,他引:0  
杨璇 《包装工程》2012,33(4):35-38
从信息清晰有力的传播目的出发,分析了文字可读和易读的重要性,并论述了信息设计中文字设计的语境、节奏和表现力等问题,总结出文字设计其实涵盖了信息设计的全部这一观点,进而对信息层次、字体语言和字的空间等多个方面的内容进行设计方法的探讨和研究。在此基础上,得出在设计中对这些观点的应用必将促进信息传递的进步。  相似文献   

17.
为实现设计奖项获奖案例中的优秀设计知识的有效重用,对获奖案例中的设计知识类别和表示方式进行研究。通过分析设计奖项获奖案例中的设计知识内涵;引入本体概念,根据本体的四元组模型构建获奖案例中设计知识的本体结构。以中国设计智造大奖(DIA)中智慧城市服务平台类获奖案例为例,通过语言逻辑学、语义研究等方法对获奖案例的设计知识进行概念、本体属性、概念关系的描述和定义,从而搭建设计奖项知识(DAK)模型,并借助OWL语言和知识图谱等方式实现智慧城市服务平台类获奖案例中设计知识的语义表示。提出一种基于本体的设计奖项获奖案例知识模型,为设计奖项中的优秀设计知识储存、管理、重用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18.
设计的再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裴继刚 《包装工程》2002,23(5):16-17,20
阐述了包装设计是工业设计系统中流通领域的设计子系统,是依据于产品元素而引发、延伸的视觉传达再设计的观点。  相似文献   

19.
朱彦   《艺术与设计》2005,(6):38-41
概念设计其实并不那么虚幻,而更多的是对人的关心是为了让人们生活,工作、运动、健康等更加便捷与充满和谐的设计。看过iF2005年的概念设计评选结果后我们能够明显地感觉到这些设计是不属于轰轰烈烈的巨作,很明显是人们在寻常生活中遭遇不便或不合理情况后的一系列产品创新设计方案。这时候小产品就体现出了一种设计师关心使用者的大智慧。  相似文献   

20.
DUY Phong Vu 《包装工程》2019,40(12):17-22
目的 介绍博朗设计中提升用户幸福感的设计方法。方法 首先,介绍了博朗的企业背景;其次,讨论了幸福是如何产生的;第三,介绍了幸福感的影响因素,包括了解日常活动如何产生快乐,进而提出将实践作为抽象的幸福感和设计之间的纽带,并将幸福具象化,将积极实践作为灵感来源;最后介绍了具体的设计框架。结论 总结了博朗设计中为幸福而设计的经验,例如以实践替代个人、专注于积极体验、向合适的用户学习、将实践画板作为一种通用工具、访谈结果的关联性、设计结果的可追溯性、审查具体目标、专注于幸福的销售解决方案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