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李克 《中外建筑》2014,(4):70-71
适应性设计赋予建筑空间以源源不断的生命力,使其可满足使用者对于空间的复合型功能需求,既整合了资源,降低了成本,又提高了其使用效率。中学体育馆因其投资和规模与其复合型功能有一定的,矛盾性,成为了探索适应性设计最好的范例。文章以南雅中学体育实验综合楼为例进行了相应的探索。  相似文献   

2.
通过重庆市建筑节能示范中心的设计实践,发掘适应重庆当地气候的建筑节能技术,为今后重庆地区的生态建筑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周朝晖 《建筑》2011,(9):75-76
低碳生态建筑是当前气候环境条件下建筑设计的重要方向。本文在阐述低碳生态建筑概念与内涵的基础上,从平衡土方、合理设计建筑、植物景观设计、发展生态屋顶和墙面绿化系统、提高建筑使用寿命等五个方面提出了低碳生态建筑设计策略,并以某低碳展馆为例,探讨了低碳设计方法在实践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4.
低碳生态建筑是当前气候环境条件下建筑设计的重要方向.本文在阐述低碳生态建筑概念与内涵的基础上,从平衡土方、合理设计建筑、植物景观设计,发展生态屋顶和墙面绿化系统、提高建筑使用寿命等五个方面提出了低碳生态建筑设计策略,并以某低碳展馆为例,探讨了低碳设计方法在实践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5.
从国际趋势看将都市农业纳入到城市规划中来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国际趋势和国际经验表明,将都市农业纳入到城市规划中来是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本文结合国外一些城市的实践经验,首先揭示了将都市农业纳入城市规划的必要性;其次分析了可能影响这一进程的几个阻力;最后归纳了推动这一进程的可行措施,并简要总结了国外经验以及对中国实践的启示。  相似文献   

6.
李臣  庞弘 《建筑与文化》2014,(4):123-124
建筑信息模型已经作为生态建筑设计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引发了欧美等发达国家建筑业的巨大变革.本文通过对建筑信息模型的运用现状和使用特点进行分析,结合建筑设计实例提出了项目从方案推敲到施工图的框架.虽然我国对BIM的应用还处在雏形阶段,但是认识并发展BIM,实现行业的信息化转型已是势不可挡的趋势.  相似文献   

7.
生态建筑强调建筑与生态环境相协调,在降低建筑能耗,减少污染的基础上实现建筑与生态环境的有机结合。论文简要对生态建筑进行论述,阐述了建筑设计中生态建筑设计的基本原则,从建筑材料、自然环境、生态节能等方面进行了研究,总结出生态建筑的目的是使用生态学的方法,利用与改造自然,将建筑与环境融为有机的整体。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郑东新区白沙组团北部都市农业区总体规划为例,针对新政策下都市农业的发展进行了说明和讨论,对于进一步明确都市农业的市场定位,确定产品类型及规模等相关问题有深入地思考。  相似文献   

9.
本文探讨通过使用当地的材料,配合完全现代的手法,灵活运用适宜的技术,对建筑进行经济上可行的生态设计,使普通人可以享受高质量的可持续的生活环境.  相似文献   

10.
童静  陈薪光 《城市建筑》2014,(21):56-56
目前,我国正处于城镇化建设的关键时期。党的十八大提出,要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本文以生态建筑在成都的发展为例,对将生态建筑设计如何促进新型城镇化的发展提出了个人的粗浅建议。  相似文献   

11.
城市河道生态化建设调查研究——以杭州城市河道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丁思思  倪琪 《华中建筑》2012,(7):121-123
该文实地调研分析杭州主城区城市河道,从生态河道建设的两个重要因素:生态护坡建设与植物配置出发,结合具体实例,重点探讨生态护坡建设的原则、分类和形式;将河道植物分成河岸植物与水生植物,详细分析植物配置形式,阐明其生态价值、景观价值及其与滨水景观小品的搭配,为后续的城市河道生态化建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一栋生态与可持续建筑的实用设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自接触到“生态与可持续建筑”这个课题,我们就对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作为一些概念性的设计。近年来,随着对建筑相关专业和建设过程的逐步了解,产生了将“生态可持续性”赋予实际建筑的想法,并且经过学习和工作实践发现,生态可持续建筑对于我军的建设发展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适逢北京某地产商征集800~1200m2独立住宅设计方案,就该征集方案中的住宅所处的地理位置:北京某地,依山傍水,我们以此为动力,将“建起一栋可以立即使用的住宅”作为设计方向,把自已的想法运用在该住宅设计中。当然如果希望把该住宅建设成为一…  相似文献   

13.
分析了传统城市生态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指出正是由于在传统城市系统规划与设计中,忽视了自然生态原理导致了生态环境危机的产生,因此传统城市规划与设计应从自然生态原理中寻求启示。最后,提出了实现城市规划制度生态转型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4.
张娟  傅凡  王丹瑀 《华中建筑》2012,30(4):49-51
现代建筑是能源及材料消耗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环境的日益恶化和资源日益减少,保持建筑材料的可持续发展,提高能耗、资源的综合利用率已成为社会关注的课题。该文在建筑生态化语境下,结合建筑案例,探讨本土建材可持续设计与建造的特点、趋势及案例实施的经验,提出了具有“缩减、循环、更新”的可持续设计理念。  相似文献   

15.
刘飞 《城市建筑》2007,(4):14-15
本文简要介绍了生态节能建筑设计的相关理念,并结合合肥大剧院建筑实例从建筑维护结构、太阳辐射、冷热源、太阳能利用、余热回收、空调通风、照明系统等方面进行节能策略分析。  相似文献   

16.
戚琪  王卡  徐雷 《华中建筑》2004,22(5):96-100
城市设计在发挥控制城市形体环境、整合城市运行系统的作用的同时,其生态补偿的重要作用必须得到重视和贯彻。本文通过对舟山临城新区城市设计的实际案例分析,探讨如何在城市设计中从四个可操作的方面来进行有效的生态控制和补偿。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增强和生态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人们开始重视城市废弃采石场的生态修复与改造利用。该文以广州番禺区六大连湖主题公园为例,探讨如何在生态恢复基础上。利用原矿坑独特景现进行项目策划与生态设计,把原来生态脆弱、环境恶化的废弃采石场改造成为一个生态、民俗文化为主题的综合性生态公园。该案例对国内废弃采石场的改造利用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生活的空间越来越小,对高层建筑的需求量越来越大。而高层建筑的项目建设中,对能源的消耗又非常巨大。因此,加强生态建筑学在高层建筑设计中的应用的研究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9.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生活的空间越来越小,对高层建筑的需求量越来越大。而高层建筑的项目建设中,对能源的消耗又非常巨大。因此,加强生态建筑学在高层建筑设计中的应用的研究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20.
Urban agriculture in Africa has been identified as an important income generation and survival strategy among poor and not so poor households. However, official attitudes to urban agriculture vary considerably between and within different African countries. Recent field-based research undertaken in Lusaka, the capital of Zambia, reveals that urban agriculture makes a significant contribution to the food basket of many urban households in the city. Despite this contribution, urban agriculture in Lusaka has remained a peripheral issue in urban development strategies and planning policy. Interviews with urban farmers and professionals from various government departments and non-governmental organisations indicate that urban agriculture suffers from a number of factors such as a shortage of land and unsupportive official policy. This paper attempts to illuminate the patterns, processes and decision-making strategies associated with the production of foodstuffs for sale and/or household consumption. The extent to which urban agriculture is being supported or marginalized in Lusaka is examined in the context of evolving strategies for achieving sustainable urban development, poverty alleviation and food security.
Tony Binns (Corresponding author)Email:

Danny Simatele   is a Graduate Researcher in the Department of Geography at the University of Sussex in Brighton, United Kingdom. Tony Binns   is Ron Lister Professor of Geography in the Department of Geography at the University of Otago, Dunedin, New Zealan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