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Planning》2017,(20)
学习评价是检测独立学院学生学习效果的方法之一。以往的评价方法不适合用来考查目前艺术教学的学习成果。教师应采取科学的形成性评价标准对独立学院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的学习进行评价,研究形成性评价在艺术设计创新人才培养中的应用。形成性评价应用于艺术设计教学中,能够提升独立学院艺术设计专业学生对于课程的兴趣,提高独立学院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审美水平。学生对于这种评价方式纷纷给予肯定。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4,(2)
恰当的教学评价对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都会起到重要的影响和指导作用。现实表明,缺少恰当的教学评价模式是造成中职教师不愿意教,学生不愿意学ESP(English for special purpose)课程的主要原因之一。笔者在教授汽车英语的过程中开展了试图将过程评价纳入课程评价的实践。本文主要从形成性模块评价和终结性评价方面探讨中职ESP课程评价的实施策略。  相似文献   

3.
课程考核评价在课程教学中起着导向与监控的作用。课程考核评价可以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也可以反馈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基于泰勒课程与教学基本原理的课程过程考核评价原则,以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课程为例,对独立任务型课程进行了模块化过程考核评价设计,以提高任务型课程的教学质量,强化"能力型"人才培养。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9,(11)
对学生成绩进行评价是教学过程中非常重要的环节。科学的成绩评价体系能够对学生整个学习过程做出公正的评价,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传统的课程成绩评价体系中所涉及的评价因素较少,无法全面地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客观的评价。互换性与测量技术课程的多元化成绩评价体系对评价指标的选择更合理,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评价。通过两个学期的实施,该文的研究者发现多元化成绩评价体系不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以及优化学生学习过程的管理,而且有利于提高课程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5.
总结分析了城乡规划相关专业规划类课程在考核体系上存在的弊端,基于形成性评价完善其多元化考核体系,通过体系指标化、考核过程化、过程透明化等多方面的改革,完成对课程全过程学生学习效果的准确、客观的评价和反馈,从而提高规划类课程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5,(13)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教学是教师和学生互动的学习活动。而教学评价是对学生学习效果信息的及时反馈[1]。传统上,整体性的教学评价往往不能全面反馈学生学习信息,而形成性评价就可以较好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个体差异等等问题全面对学习效果进行评价,及时改善教学模式,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7.
传统的课程考核方式是以期末考试成绩为主,平时成绩为辅,其弊端在于无法全面客观反映和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尤其缺乏对学生在整个课程学习过程中知识掌握程度和学习效果的量化考核。以混凝土结构基本原理这一土木工程专业核心课程为例,提出了基于全过程考核的课程评价模式,增加平时成绩比例,通过随堂测验、课堂讨论、案例式作业、学生授课、科研小论文等丰富多样的评价方式,加强教学过程中的考核评价,督促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切实提高了课程学习效率,有力保障了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8.
以南通大学土木工程专业学生的课程学习为例,文章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模型对学生的学科基础课程学习情况进行形成性评价分析。结果表明,将数据包络分析模型运用到课程学习的形成性评价中,可以帮助学生查找影响自身学习的关键因素,调整学习策略,提高学习效率;还可以帮助教师分析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探索教学方式方法改革,提升教学水平。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7,(12)
为了了解生物统计课程教学现状,课题组通过问卷的方式,对课程定位、学习目标、课程重要性、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方法、学生学习效果、影响学习效果的因素以及教学评价等问题进行调查。分析调查结果反映出,农科专业生物统计课程教学效果与设定的课程教学目标存在一定差距,部分学生课程定位模糊,课程学习效果欠佳,学生应用课程知识的基本能力相对较低。笔者提出了改善教学现状,提高教学质量的教学思考。  相似文献   

10.
结合高校教学改革实践,以建筑设计类课程为研究对象,引入科学的形成性评价机制。依据行业的需要、课程的特色,强调建筑设计过程的全覆盖、课程学习过程的全覆盖,采用多角度评价手段,提出建筑设计类课程形成性评价四大指标:学习态度、项目调研、汇报与评图、设计成果,用以全面、客观评价学生课程学习效果。该评价指标体系体现“以学生为中心”教育教学理念,站在学生“学”的角度,评价“教”的质量,突出学生“主体”地位,提高“学”的效果;并通过这种过程实时反馈机制,帮助学生在每一个阶段都能及时了解目标、分析现状,找出实现目标的方法和途径;促进学生学习的兴趣与主动性,提高学习效果,进而提升课程的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1.
创新创业教育的本质是一种面向学生为其终身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的素质教育,其基本特征是创造性和实践性。在创新创业教育背景下对土木工程专业学生的学习开展评价是教学中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创新是特质,创业是目标,教学过程中应该立足于服务社会,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业精神。通过阐释创新创业的内涵,提出创新创业背景下对土木工程专业学生的要求,分析对学生进行学习评价的重要性,并结合专业实际探讨土木工程专业学生学习评价的内容和方法。从建构主义学习评价、教学测验、表现性评价、研究性学习评价、非正式评价和学生自评与互评等方面建立多维度的评价方式,既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与创新意识,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有效沟通与团结协作能力。  相似文献   

12.
付小千 《消防科学与技术》2021,40(11):1622-1624
结合火灾风险评估的定义,对城市区域火灾风险评估的概念及发展概况做出明确说明。针对区域火灾风险评估问题,提出了将评估方法划分为基于指标的传统评估法和基于机器学习的现代评估法两大类,分别对两类方法的评估流程进行概括总结并根据评估流程对常用的传统评估方法进行分类归纳。结合目前区域火灾风险评估的国内外现状,对比总结了两类评估方法的特点和适用范围,并展望了未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3.
结构力学课程自主学习教学模式构建探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针对目前高等教育大多以教师为中心而忽视学生自主性学习能力培养的问题,结合结构力学课程,分别从课堂自主学习模式、课外自主学习模式以及课程考核方式三方面开展课程自主学习教学模式构建,自主学习教学模式有利于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14.
确保安全教育成效对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具有重要意义。通过走访1 064名师生116堂课获取实际课堂的“行为—状态”关联数据规律,结合现有教学评估研究成果,采用多种智慧感知技术开展具体评价。实验表明,通过该方法进行课堂学习知识点掌握程度评价的准确度约为80%,为实现更客观、科学的全过程安全教育效果量化评价提供了参考,助力全民安全意识提升。  相似文献   

15.
首先对基于项目式学习(PjBL)的概念进行了辨析,指出其所具有的特征;随后对PjBL项目的选择方法进行了归纳,总结了项目团队的组建方式,归纳了较为适宜的团队规模,阐述了绩效评估的实施主体及其评估方法;最后指出PjBL实施过程中应当注意的事项,并对未来研究方向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16.
唐业茂 《山西建筑》2010,36(8):348-349
探讨了建筑工程测量课程改革的必要性,分析了建筑测量课程的职业目标和职业技能,提出了课程四个模块的构建方法,在教学中实行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一体化,采用实物教学、演示教学、现场教学等手段,实行教练交替的方式组织课堂,并介绍了围绕职业技能的课程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17.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成为各高校大力推广的新型信息化教学模式。为探索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在高校中的应用效果,促进学生专业知识水平的有效提升,选取东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工程管理专业参与工程经济学A课程学习的本科生为研究对象,以MOOC线上教学平台为数据来源,选用SPSS24.0统计分析软件,从观看视频个数、观看视频时长、出勤次数、课堂练习正确率四个指标对本科生线上及线下学习情况进行了分析,并从线上成绩、课后作业成绩两个方面对期末考试成绩的进行了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线上成绩及课后作业成绩与期末成绩存在显著正向相关,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有利于培养学习者自主学习、探究实践的科学素养,进而提高学习效果。  相似文献   

18.
胡一可  张天霖  王磊  何捷 《风景园林》2022,29(10):45-52
城市街区作为居民日常生活与游憩的重要空间环境,不仅提供物质产品,还可在精神感知层面提供景观服务,是提升人类福祉的关键。既往研究依赖于有限的数据源,难以对大规模城市街区景观的居民感知展开量化分析,不利于景观服务评价体系的完善。以街景数据为基础,提取绿视率、天空视率、建筑视率3种城市室外环境视觉景观要素;对城市街区居民安全、活力、美丽、富裕、压抑和无聊6项感知指标开展测度;并通过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揭示视觉景观要素与居民精神感知之间的联系。结果表明,城市中绿色空间、蓝色空间、灰色空间随城市功能特征均呈现聚集分布的规律:整体绿色视觉要素较匮乏;积极感知与消极感知具有明显空间分异;绿视率对于居民综合感知具有极显著的正向影响。大范围测度城市街区景观的感知情况为景观服务评价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和方法,以期指导未来的景观提升和城市更新。  相似文献   

19.
基于机器学习的风景园林智能化分析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包瑞清 《风景园林》2019,26(5):29-34
机器学习使实现数据的智能化处理及充分利用数据中蕴含的知识与价值成为可能。探索基于机器学习在风景园林领域智能化分析应用的途径,开展3个实验。其中2个与数据分析研究相关,提出基于调研图像色彩聚类分析的城市色彩印象和基于图像识别技术的景观视觉质量评估与网络应用平台部署实验。最后1个实验与数字化设计创作相关,提出用于设计方案遴选的地形生成方法,包括2个子项目:应用深度学习生成对抗网络(GAN)的地形生成和建立遮罩、预测未知区域的高程。3个实验应用到机器学习中分类、聚类和回归3个主要方向中的算法以及深度学习的生成对抗网络,对传统的研究问题提出了基于机器学习新的研究方法。因此,在应用机器学习风景园林领域,可以有效地从多源数据中学习相互增强的知识,发现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