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低压阳离子交换色谱仪分离铬鞣废液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低压阳离子交换色谱仪分离铬鞣废液的方法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法快速、准确、简便且分离效果优良,重现性好,能满足研究铬鞣废液组份及其变化的要求,特别适于批量低浓度试样的连续分离及分析。  相似文献   

2.
皮革铬鞣效率的提高及铬鞣废液的处理回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提高鞣制效率的铬鞣及配套技术,如高吸收铬鞣、不浸酸铬鞣法以及少铬和无铬鞣法等进行了介绍.阐述了铬鞣废液各种处理后再利用的方法及其应用,最后对提高铬鞣效率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葡萄糖还原铬鞣液三种方案的浸酸/铬鞣循环的各次废液的组成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各方案的废液循环四或五次后,其硫酸根和氯离子浓度及比重均趋向平衡,趋向平衡的速度和平衡浓度决定于各自的工艺条件。  相似文献   

4.
本文采用离子交换色谱法和凝胶过滤色谱法对三种方案的葡萄糖还原铬鞣液浸酸铬循环废液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同一方案的循环过程在本质上并未影响铬络物的电荷和分子量分布,但不同方案也存在一些差异;铬鞣废液加酸放置后用于浸酸或加热到60-70℃用于鞣制后期对鼓内浴液提温都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变型二浴法的鞣制废液中,铬含量测定的化学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6.
为减少制革常规浸酸工序的盐污染,采用单因素试验方法进行了用明矾预处理山羊软化裸皮以代替食盐浸酸及铝铬结合鞣制的工艺实验.结果表明:5%明矾预处理120 min即可使软化裸皮的pH调整至适合于铬鞣,且不会酸肿,完全削减了Cl-的使用;再用5%铬粉(BCS)鞣制4 h,皮Ts达102 ℃;鞣制废液中的BOD5、COD分别减少了55%和63%,废液中的铬浓度也得以降低,铬吸收率达91%.与常规铬鞣工艺相比,成革强度并无变化,但粒面紧实性与染色性能得到了很好的改善.  相似文献   

7.
为实现电沉积铬废液中铬的回收与利用,研究了铬的回收与处理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在30℃条件下,于25.00 mL含铬废液中加入1.60 mLH2SO4、0.80 mL水合肼,8 min即可使99.24%的Cr(Ⅵ)还原为Cr(Ⅲ),用浓氨水使Cr(Ⅲ)完全沉淀,将沉淀过滤洗涤后再与H2SO4充分反应,直到沉淀完全溶解,然后经蒸发、烘干,得到Cr2(SO4)3的晶体,铬回收率达95.4%,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8.
鞣制过程中的少铬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由盐腌皮制备软革的过程中,以少铬鞣过程为依据,我们对铬鞣废液的循环及重新使用以制备蓝湿皮的效果进行了检验。盐腌皮被片皮后,再用生皮重4%的铬鞣剂对其进行加工,然后,对蓝湿皮进行剖层,削匀,及不含铬的复鞣剂复鞣。在这种鞣制过程中,我们认识到铬鞣剂的使用量可被大量减少,而用这种蓝湿皮制得的软面革及绒面剖层革都具有良好的质量。因此,通过少铬鞣过程,在蓝湿皮制备中铬废液的循环使用可以有效地减少被使用铬的总量及流失铬的总量。  相似文献   

9.
本文采用离子交换色谱法和凝胶过滤色谱法,研究了加酸和加热对铬鞣废液的影响,并根据铬络合物的水解,羟配作用和氧配聚作用的理论进行了讨论,对废铬液的循环利用的方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树脂鞣剂、改性戊二醛鞣剂预鞣,铝-铬结合少铬鞣制轻革的工艺及方法.试验优选了新工艺的材料用量、工艺路线及技术条件.采用该工艺可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前提下,降低铬鞣剂用量,减少废液中的Cr2O3含量  相似文献   

11.
废铬鞣液用于复鞣循环实验中,废液循环了10批,每批削匀革重20公斤,与传统工艺铬复鞣对照。结果表明,两种铬复鞣法所得革的物理和化学指标十分相似;对棕色革,80%的对比片颜色无差异,10%的循环片颜色略浅。  相似文献   

12.
本研究把离子交换树脂作为胶原模型进行铬鞣,分析了其铬鞣(废液)的离子组成,对正常裸皮和去ε—氨基裸皮进行铬鞣,并对其坯革进行物理机械性能检验和氨基酸、酸容量及等电点等化学分析。通过以上研究揭示了一浴、变型两浴和两浴铬鞣过程中胶原碱性基与铬络合物的结合量、结合类型和结合的意义,提出了在实际生产中利用胶原碱性基与铭络合物的结合提高产品质量的设想。  相似文献   

13.
醛酸型铬鞣助剂SYY的结构及应用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研究了SYY防铬污染助剂的结构及其在铬鞣工艺中的应用,结果显示。该助鞣剂是具有多个醛基和羧基的化合物;另外,采用该工艺铬的利用率达95%以上,鞣制废液中Cr2O3质量浓度低于0.3g/L;与常规工艺相比,成革更加柔软,丰满。  相似文献   

14.
利用造纸废液处理铬渣能达到化工部颁发铬盐厂固体废物排放控制指标。处理工艺:铬渣比黑液等于1:3,反应温度90℃以上,反应时间1小时。处理后铬渣加入适量硫酸钠,渗入水泥砂浆中可以起到早强减水作用。  相似文献   

15.
本文在以前工作的基础上对铬鞣液和铬废液中铬含量的测定进行了进一步的研究,选用各种氧化剂进行试验,最后选用过硫酸铵将Cr^3+氧化成Cr^6+,在3低压过渡金属离子色谱仪上进行流动注射分析,从而测得铬含量。通过精密度试验,回收率试验以及与常规分析方法进行对比,验证了此方法的可行性并获得了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16.
本研究以八种二元羧酸为原料制得了其对应的单甲酯盐,并作为吸铬助剂应用于铬鞣,结果表明,戊二酸单甲酯钠具有较好的吸铬效果,铬鞣废液含铬量在0.5g/l以下以(Cr2O3计)。蓝坯革在复鞣加脂工段中,洗出的铬较少(为0.21g/l)。戊二酸单甲酯钠用于铬鞣不仅可促进铬在革内的均匀分布,而且可以解决二元酸盐用于铬鞣易导致粗面的缺点。  相似文献   

17.
改性淀粉鞣剂的制备及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将适当降解的玉米淀粉(15%)与乙烯基类单体(15%)在引发剂作用下进行接枝共聚,得到了改性淀粉鞣剂。以其作为预鞣剂和复鞣剂进行了应用研究,并通过正交实验确定了应用的最佳工艺条件。当用其预鞣在铬鞣时,比传统铬鞣法可减少铬鞣剂的用量30% ̄50%,铬鞣废液中Cr2O3含量降低到0.26g/L。用其预鞣和复鞣所得皮革,选择填充性显著,丰满、柔软、粒面细腻、有弹性。  相似文献   

18.
概述了当前制革行业污水的现状及各工序污水的特点,针对我国水资源短缺的现况和制革废水的特征,对制革的脱毛、浸灰、脱脂、浸酸、铬鞣等工序的废液循环利用进行了综合分析,认为在目前技术条件下,制革操作液的循环利用是实现清洁化生产的有效途径之一。经过废液的循环利用可以明显节约制革用水,降低化工材料消耗,减少污染治理成本。制革废液循环利用技术简单、易操作且成本较低,但是,也需要进行必要的产学研联合攻关,开发与废液循环系统配套的相关助剂、工艺技术、生产设备等,才可实现真正意义的制革操作液的有效循环使用。  相似文献   

19.
概述了当前制革行业污水的现状及各工序污水的特点,针对我国水资源短缺的现况和制革废水的特征,对制革的脱毛、浸灰、脱脂、浸酸、铬鞣等工序的废液循环利用进行了综合分析,认为在目前技术条件下,制革操作液的循环利用是实现清洁化生产的有效途径之一。经过废液的循环利用可以明显节约制革用水,降低化工材料消耗,减少污染治理成本。制革废液循环利用技术简单、易操作且成本较低,但是,也需要进行必要的产学研联合攻关,开发与废液循环系统配套的相关助剂、工艺技术、生产设备等,才可实现真正意义的制革操作液的有效循环使用。  相似文献   

20.
为提高常规铬鞣法的铬利用率,用单因素实验方法研究硅酸钠分别在碱、酸性区域内预处理山羊酸皮,然后再铬鞣的工艺实验.结果表明,碱性区域内硅酸钠的预处理效果较好;7.5%的硅酸钠处理3 h可使皮收缩温度(Ts)达68℃,适合于削匀.此外,硅酸钠预处理酸皮后可增加铬鞣过程中的铬吸收率,达91%,而铬鞣废液中的铬离子浓度可降低为960 ppm,5%的铬粉即可使皮Ts达104℃.扫描电镜分析及成革性能检测显示,硅铬鞣革坯与铬鞣革坯的粒面及纵截面的显微结构无太大区别,成革机械性能与常规铬鞣成革相当,Ts稍高于铬鞣革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