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4 毫秒
1.
砒砂岩地区的水土流失生态建设是一个难点,就沙棘在该地区治理的重要作用与适应性作了简要剖析。其目的在于提高对沙棘的认识水平,真正把沙棘作为治理该地区水土流失的一个突破口。  相似文献   

2.
沙蕀开发价值很高,极具治理水土流失的生态价值。沙棘以富营养的多种生理和药理功能,作为食品、医药工业的优良原料是再好不过的。开发种植沙棘是植被绿化的高效技术。特别是荒漠化地区和水土流失地区适宜种植沙棘。  相似文献   

3.
我省山川秀美工程建设即将启动。解决水土保持林草措施,是实现山川秀美的关键环节。这在黄土高原治理中尤为重要。实践证明,沙棘灌木是生态环境恶劣地区治理水土流失难得的先锋树种。发展沙棘是加速黄土高原治理的一个突破口,是实现山绿、水清、人富的一项重要措施。   之所以把沙棘作为加速黄土高原治理的一个突破口,一是沙棘耐旱、耐寒、耐瘠薄,适用范围广。大力发展沙棘,有利于加快山川秀美工程实施步伐。干旱半干旱地区造林成活率低的症结在于水分奇缺,而沙棘具有刺多、叶小且含腊质、蒸腾量小的优点。它能耐- 50℃和 60℃的…  相似文献   

4.
浅谈沙棘在水土流失治理中的积极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沙棘是胡颓子科沙棘属的一种灌木或小乔木,是一种集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于一身的先锋树种。温家宝总理曾批示“植树造林,治理水土流失,应该因地制宜,选择突破性的技术和关键树种。种植沙棘对于治理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效果明显,望能给予关心和支持。”沙棘具有耐旱、耐寒、耐瘠薄、耐轻度盐碱的特点,灌丛茂密,根系发达,分蘖萌生能力强,非常适合我国北方干旱、半干旱地区种植,同时能有效地保持水土和改良土壤,达到快速改变恶劣环境的目的。荣军农场属丘陵漫岗地形,水土流失较重。近几年水利部门把沙棘作为水土保持生物措施建设的先锋树…  相似文献   

5.
沙棘生态建设与水土保持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沙棘是一种优秀树种.沙棘在治理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有显著作用.  相似文献   

6.
种植沙棘走生态经济效益双丰收之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种植沙棘是我国治理水土流失和实现西部农民增收的一个重要突破口。沙棘出苗率低、成活率低、周期长是不争的事实,影响着我国水土保持和沙棘产业化发展目标的实现。依靠科技手段,大幅度提高沙棘的种植成活率,同时运用科学的运行管理机制,加大沙棘种植的推广力度,使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  相似文献   

7.
种植沙棘是我国治理水土流失和实现西部农民增收的一个重要突破口。沙棘出苗率低、成活率低、周期长是不争的事实,影响着我国水土保持和沙棘产业化发展目标的实现。依靠科技手段,大幅度提高沙棘的种植成活率,同时运用科学的运行管理机制,加大沙棘种植的推广力度,使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  相似文献   

8.
砒砂岩区水土流失治理的"沙棘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晋陕蒙砒砂岩区防治水土流失的“沙棘模式”,包括种植、开发、销售3个模块。3个模块耦合在一起,形成了一个高生产力的开放系统。在全国范围内,可仿照“沙棘模式”,开展推广沙棘等水土保持植物的综合种植开发试点,既有效地防治水土流失,又为这些地区的新农村建设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9.
在长期的水土流失治理实践中,许多地区把沙棘确定为水土保持生物措施建设的先锋树种。由于它耐干旱、耐脊薄、耐盐碱、耐践踏,生命力极强,成林速度快,因此,在改善生态环境方面起到了显著作用。  相似文献   

10.
川东北(达州、巴中)地区水土流失严重,有些区域性水土流失已成为当地发展工农业生产的主要障碍.主要针对该地区水土流失的现状、特点及类型,提出治理该地区水土流失灾害的主要对策.  相似文献   

11.
强成斌 《陕西水利》2010,(3):58-58,57
本文分析了南郑县北部石灰岩地区水土流失现状和危害,针对该区域水土流失特点和成因,探讨了该区域水土流失防治策略和措施,旨在对相似地区开展水土流失治理工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沙棘是适宜于干旱、半干旱地区水土保持的植物品种,在内蒙古的北砂岩土水土流失区种植广泛。为揭示沙棘柔性坝对砒砂岩区土壤改良效应和生物群落恢复效应,对用植物谷坊治理后的东一支沟小流域沟道土壤有机质、含水量、植被种类及覆盖度、动物种类及数量等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通过种植沙棘柔性坝,显著地提高了砒砂岩区土壤肥力,涵养了水源,使得濒临崩溃的生态环境得到了较大程度的恢复。  相似文献   

13.
随着工业的快速发展,山东地区水土流失逐渐加重。针对该地区水土流失问题,引入RUSLE模型,通过实验,对山东平原地区土壤侵蚀治理进行探讨。结果显示,山东某水利工程降水量最高为68 mm,最低为0.2mm,起伏较大。同时,通过该工程不同区域的水土流失情况看,山东平原地区的水土流失必须进行分区治理;采取相应措施进行治理后,其相关效益综合评价明显提升,表明研究的防治措施在实际的平原河道水土流失防治中具备有效性。  相似文献   

14.
对湟水河源头荒山荒坡人工栽培沙棘灌丛带牧草的地上部与地下部产量进行了测定分析,结果表明,在该地区的荒山荒坡上人工栽培沙棘,地上产草量平均提高23.7%,地下牧草根量平均提高18.2%,每公顷减少水土流失1300t,水土保持效果较佳.  相似文献   

15.
经过近十年的水土保持生态建设,阳泉市的水土流失得到了有效的治理.阐述了阳泉市的水土保持现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该地区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的经验与做法,为其他地区开展水土流失治理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6.
针对山西省首都水资源项目区水土流失状况,分析了造成该地区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及水土流失治理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立足项目区实际情况就治理对策提出了建议,并对项目区治理前景做了合理预测。  相似文献   

17.
沙棘是胡颓子科沙棘属的一种灌木或小乔木,是一种集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于一身的先锋树种。近几年来,黑龙江省龙江县开展了大面积的沙棘人工造林,现拥有沙棘人工林近10万亩,特别是在西部半山区,集中栽植的6万亩沙棘水保林,在治理侵蚀沟、控制水土流失、改善区域生态环境和促进农业增产增收及农村经济发展上起到了积级作用。 一、沙棘林的树冠截流与枯枝落叶的持水作用 龙江县西部半山区土壤瘠薄植被稀疏水土流失严重,全县境内已形成侵蚀沟2万多条。为根本改变这一现状。  相似文献   

18.
坡耕地是南方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类,给国民经济和人民生产生活造成巨大危害。本文借鉴种植开发沙棘资源在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中的成功经验,探讨了有关南方坡耕地水土流失治理的思路,即通过苎麻资源的成功开发利用,将其培育成一项"种植—经济开发利用"互相拉动促进的产业,实现生态和经济同步协调发展,从而加速坡耕地治理步伐,为创建和谐社会服务。  相似文献   

19.
郭玉红 《内蒙古水利》2003,(4):89-89,97
乌盟前山地区是全国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区,水土流失极其严重,通过对该区地形地貌、土壤植被、水文气象等的研究,总结出了该地区控制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的治理措施和治理方向,为今后开展水土保持工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0.
黑土区种植沙棘,对水土流失治理、遏制土地沙漠化起到极大的作用。种植沙棘具有投资少、产量高、效益好、技术易掌握等优点,获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是农村调整产业结构,农民脱贫致富的好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