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采用美国3330型光学颗粒物粒径谱仪,对杭州市某典型居民小区及街道附近区域的空气颗粒物粒径分布进行了测试。测试结果表明:大气颗粒物中PM2.5质量浓度约占总质量浓度的25%左右,PM2.5颗粒数量占总数量浓度的99%左右;测试位置不同,颗粒物浓度也不同;汽车尾气是颗粒物的重要排放源;楼层高度对颗粒物浓度影响不大;降雨对大气PM2.5的清除作用非常明显。  相似文献   

2.
1引言我国是燃煤大国,每年燃煤产生的一次和二次颗粒物数量巨大。排放到空气中的颗粒物不仅降低了大气的能见度,影响环境和气候,而且危害人体健康,使致病率和死亡率上升。可吸入颗粒物(<10μm)是目前我国城市大气环境的主要污染物,尤其是空气动力学直径小于2.5μm的颗粒物(PM2.  相似文献   

3.
在发动机台架上对一台装有颗粒氧化催化转化器(particulate oxidation catalyst,POC)的重型柴油机进行了常规气态污染物和颗粒物粒径分布与成分的排放特性试验。利用废气分析仪测量POC前后柴油机的常规气态污染物,利用ELPI分析颗粒物数量粒径分布,采用聚四氟乙烯滤膜采集POC前后颗粒物,并对POC前后的颗粒物质量与成分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POC对HC、CO和PM排放降低作用显著。在发动机工作范围内,POC对HC的平均转化效率为54%;在大部分工况对CO的转化效率都在85%以上;对NOx基本上没有影响;对NO2和NO之间的比例影响非常大,使NO2排放增长了三倍以上;加装POC后颗粒物数量的平均降低率为49.0%,PM质量比排放量降低了45.2%~89.0%,PM中干碳烟部分减少41.7%~93.3%,SOF部分减少7.8%~97.7%。  相似文献   

4.
<正>机动车产生的颗粒物(particulate matter,PM)是重要的大气颗粒污染物来源,国六排放标准约束了PM排放的数量和质量,传统的不透光烟度计测试方法不能满足要求,需要专用仪器设备对PM数量和质量进行检测。在北京市科委专项"机动车手持式快速执法设备研制"支持下,北京工业大学联合河北索奇汽车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芬兰Pegasor公司联合推出了便携式机动车颗粒物检测仪,如图1所示。该检测仪可用于便携执法、机  相似文献   

5.
1引言可吸入颗粒物(空气动力学直径小于10μm)是目前我国城市大气环境的首要污染物,尤其是空气动力学直径小于2.5μm的颗粒物(PM2.5),这些细颗粒物主要来源于燃煤电厂的粉尘排放和城市中的机动车尾气排放,其数目浓度高,颗粒粒径小,富集了大量的重金属和有机化合物,不能在人体体  相似文献   

6.
基于大气污染物的来源及危害,分别从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碳氧化物、PM2.5颗粒物以及挥发性有机物等5个方面介绍大气污染物的危害。提出从技术措施、经济政策、产业政策、严格监督管理、绿化造林等方面治理环境。  相似文献   

7.
丁晋  屈晓凡  张林 《能源与环境》2015,(1):78-79,82
目前工业粉尘等污染物排放量日益增多,产生的颗粒物特别是微细颗粒物(PM2.5)对环境及人类健康危害巨大,而燃煤电厂是微细颗粒物的主要排放源。湿式电除尘器作为大气多污染物控制系统的终端精处理装备,具有捕集烟气中超细颗粒物和雾滴的功能,因此在化工和电力领域得到了较多应用。介绍了湿式电除尘器的工作原理、结构特点、材料选取和布置形式,以及湿式电除尘器在燃煤电厂的应用情况和今后的研究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8.
2017年5月5日19时至5月8日15时,受沙尘影响,连云港市PM10和PM2.5浓度均明显升高,在此期间对污染物的粒径分布、消光系数、退偏振比、组成成分进行分析,并结合天气情况及HYSPLIT后向轨迹模型对连云港地区大气运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连云港市的此次持续污染天气是由于西部冷空气过境,产生强对流,形成沙尘,并随着偏北风传输而来,是一次外来沙尘和本地污染源共同影响的过程;沙尘来临时,消光系数和退偏振比均明显增强,污染状态表现为混合污染,且大粒径段颗粒物数浓度明显升高;沙尘期间,富硅酸盐颗粒占比明显升高,占总细颗粒物的21.9%。  相似文献   

9.
为降低燃煤工业锅炉排放的污染物对我国大气环境PM2.5的贡献率,本文通过分析我国燃煤工业锅炉运行现状与不同除尘设备脱除效率,对燃煤工业锅炉PM2.5减排提出建议:提升锅炉运行热效率,降低一次颗粒物的产生;推广除尘率较高的布袋、电袋联合除尘器,降低一次颗粒物的排放;提高脱硫、脱硝装置运行效率,减少二次颗粒的产生。  相似文献   

10.
《广西节能》2012,(1):37-37
PM,英文全称为particulate matter(颗粒物)。PM2.5表示每立方米空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这种颗粒的含量,这个值越高,就代表空气污染越严重。  相似文献   

11.
戴丽 《节能与环保》2015,(11):42-43
<正>挥发性有机物(VOCs)是指在常温常压下具有较高蒸汽压、较强挥发性的有机化合物的统称。它在环境中能够通过化学反应,产生PM2.5、臭氧等二次污染物,是影响北京市大气环境的主要污染物之一。北京开展了一系列工作据环保部数据显示,臭氧连续四个月取代细颗粒物(PM2.5)成为全国城市空气质量超标的"元凶"。挥发性有机物作为这两种污染物的重要来源,是大气污染防治的重点。  相似文献   

12.
本文采用荷电低压撞击器(ELPI),通过对二级稀释系统采样对某电厂220 MW煤粉锅炉PM2.5的浓度排放特性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显示,煤粉锅炉所产生烟气中PM2.5粒数浓度呈较明显的双峰分布,小颗粒峰值一般在0.12μm或0.07μm,较大颗粒峰值一般在0.76μm,PM2.5粒数浓度一般为几百万粒/cm3,主要取决于由气化凝结机理形成的细模态颗粒物PM0.38,PM2.5质量浓度呈单峰分布,一般为几百mg/m3,其质量浓度主要取决于由中间模态颗粒物PM0.38~2.5;采用覆膜滤料的布袋除尘器和电袋联合除尘器对PM2.5具有较好的除尘效果,二电场电袋复合除尘器出口烟气中PM2.5最小可达200μg/m3,粒数浓度在几万粒/cm3;当除尘效果较好时,湿法脱硫装置出口烟气中PM2.5粒数浓度和质量浓度可能会有所增加。  相似文献   

13.
我国PM2.5污染形势严峻,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物(PM10和PM2.5)已成为许多城市的首要空气污染物。监测结果显示,全国74个大中城市部分点位的PM2.5小时最大值达到900μg/m3,超过空气质量良级标准日均值10倍以上。当前PM2.5的主要成分是重金属和多环芳烃类有害物,会严重影响人体健康。针对造成PM2.5污染的主要原因,应该多措并举,被动适应与主动治理相结合,治标与治本相结合。工业减排、汽车减排与建筑减排相结合,使用更多的清洁能源;多种污染物治理相结合,推广除尘、脱硫、脱硝、脱汞一体化综合治理技术,实施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颗粒物、挥发性有机物等多污染物协同减排;地区之间相结合,加强联防联控机制,实施区域污染源统一监管;政府与社会相结合,单位与个人相结合,充分发挥企业、社团、个人等社会力量的作用,综合应对和治理PM2.5。  相似文献   

14.
电子低压冲击器不同稀释比对PM2.5排放测试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燃煤电厂PM2.5排放检测技术是目前研究的热点和难点,电子低压冲击器(ELPI)可以实时得到颗粒物的质量浓度,方便工程现场测试。利用ELPI对扬州第二发电厂600 Mw机组湿法脱硫后烟气进行测试研究,并分别尝试采用一级稀释器和两级稀释器两种方法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两种稀释比测得颗粒数浓度粒径分布规律基本一致,采用两级稀释测得PM1、PM2.5、PM2.5数浓度结果均小于一级稀释;对于质量浓度,采用两级稀释测得PM1、PM2.5结果小于一级稀释,而PM2.5测量结果却大于一级稀释。  相似文献   

15.
从GB 3095—2012《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增设PM2.5排放限值,简述PM2.5的定义及其危害性;分析了锅炉大气污染物中烟尘的来源、烟尘初始排放浓度限值,导出燃煤锅炉烟尘初始排放浓度计算公式;随后介绍了烟尘分散度、除尘器分级效率以及煤粉锅炉飞灰中的PM10/PM2.5分布特性,预测了GB 13271《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修订时对烟尘与PM10/PM2.5的排放限值;最后提出了燃煤工业锅炉应对PM2.5限排的几个建议方法。  相似文献   

16.
燃料特性对柴油机排放颗粒物理化特性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机动车尤其是柴油车颗粒物是大气PM2.5的重要来源,建立燃料特性与颗粒物之间的内在联系,从燃料角度控制柴油机颗粒物排放十分重要.笔者选取了多种理化特性不同的适用于压燃式发动机的燃料,采用SMPS、HRTEM、TGA、热光碳分析仪和GC-MS等测试仪器,系统研究了燃料特性,如硫含量、芳烃含量、氧含量及其他物性参数等对排放颗粒物理化特性的影响,旨在建立燃料特性与颗粒粒径分布、纳米结构、氧化活性及化学组分之间的内在联系,为机动车PM2.5的排放控制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17.
在底盘测功机上利用电子低压撞击仪(ELPI)等设备就甲基环戊二烯三羟基锰(MMT)对轻型汽油缸内直喷(GDI)车辆颗粒物(PM2.5)等排放的影响进行了研究,试验用油为一种不含MMT的基础油和两种调和油(MMT+基础油),试验车辆为国内外不同厂家生产的3辆轻型GDI车辆.研究发现:汽油中锰浓度由0提高到21.7,mg/L,GDI车辆尾气中PM2.5数量和质量排放呈增加趋势,最大增幅超过1倍,且颗粒数量增加部分主要为核模态和积聚模态颗粒;同时,发动机冷启动阶段PM2.5数量排放峰值浓度升高,GDI车辆排放的PM2.5中锰含量明显增加,而可溶有机成分和多环芳烃(PAHs)含量却显著下降.  相似文献   

18.
燃煤电厂PM2.5排放检测技术是目前研究的热点和难点,电子低压冲击器(ELPI)可以实时得到颗粒物的质量浓度,方便工程现场测试。利用ELPI对扬州第二发电厂600MW机组湿法脱硫后烟气进行测试研究,并分别尝试采用一级稀释器和两级稀释器两种方法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两种稀释比测得颗粒数浓度粒径分布规律基本一致,采用两级稀释测得PM1、PM2.5、PM10数浓度结果均小于一级稀释;对于质量浓度,采用两级稀释测得PM1、PM2.5结果小于一级稀释,而PM10测量结果却大于一级稀释。  相似文献   

19.
不同煤粉燃烧对一次颗粒物排放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在实验室条件下,以沉降炉作为燃烧设备,用8级Andersen粒子撞击器分离并收集燃烧后的颗粒物,研究了3种煤粉燃烧后生成的一次颗粒物中可吸入颗粒物排放的特性.结果表明,煤粉燃烧后,PM10、PM2.5、PM1的排放量并不是煤中灰分、固定碳或挥发分的单一函数.用Rosin-Ramm ler函数对一次颗粒物的质量-粒径分布进行曲线拟合,并计算了其中PM2.5/PM10、PM1/PM2.5的值.结果显示,灰分较高的煤粉生成的PM2.5/PM10、PM1/PM2.5值较高,灰分含量低的煤粉生成的PM2.5/PM10、PM1/PM2.5值较低.但PM2.5/PM10、PM1/PM2.5的值与灰分含量并不成正相关性.分析认为,不同煤粉中组分形式和含量的不同,影响了煤粉燃烧后一次颗粒物形成的过程,造成一次颗粒物排放特性的不同.  相似文献   

20.
城市扬尘污染防治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对中国城市空气质量影响最主要的污染源就是大气颗粒物.大气颗粒物主要来源于工业烟尘、粉尘和扬尘,其中来源于扬尘的颗粒物在颗粒污染物总量中所占比重呈逐年增加的态势,已成为影响城市空气质量的首要因素.叙述了中国城市扬尘污染的现状和来源,指出,中国城市目前扬尘污染防治中存在的问题,提出,防治城市扬尘污染、改善空气质量的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