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基于对底部框架一抗震墙砌体房屋抗震设计要求的分析,从底部框架抗震墙设计、过渡层设计出发,给出了抗震设计中应加强的几个方面,如:概念设计的关键问题、合理的柱网布置等,从而增强底部框架抗震墙砌体房屋的抗震能力和抗震性能。  相似文献   

2.
竺建军  张顺宝 《工程力学》2000,2(A02):328-331
本文在比较了底部两层框剪砖房与底层框架砖房的抗震性能之后,推导了底部两层框剪砖房的侧移刚度计算公式,并给出了其底部剪力墙数量的速量的速算公式。最后提出了底部两层框剪多层砖房的设计建议。  相似文献   

3.
底部框剪砌体房屋空间弹塑性地震反应分析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7  
本文提出了底部框剪砌体房屋这类上下混合承重结构体系的空间弹塑性地震反应时程分析方法。针对砌体结构和框架抗震墙结构截然不同的抗震性能,对上部砌体结构采用空间剪扭分析法,而对下部框架抗震墙结构采用空间协同分析法,建立了组合型串联刚片系振动模型。对单向和双向地震波输入结构层位移反应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4.
底部框架一抗震墙砌体房屋是指底部一层或两层为空间较大的框架抗震墙结构、上部为多层砌体结构的房屋。这种房屋底部的大空间可以满足商场、餐厅、会议室、停车库等使用功能的要求,而其上部可满足住宅、办公等较小开间使用的要求。本文对底部框架抗震墙结构特点作了介绍,并结合作者的设计经验对抗震墙设计中的主要问题作了详细的分析,提出了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5.
底二框无洞组合墙梁抗震性能试验研究(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庄一舟 《工程力学》1998,(A03):293-297
通过对1/2比例底部二层两跨框架,上部多层不开洞口钢筋砼-砖砌体横向组合墙结构模型的伪静力试验,研究了无洞口时底部框架,组合墙和框墙梁在竖向载或/和水平地震力同时作用下的破坏过程,抗震机理,抗震性能及框支组合墙变形,承载力等问题,并与相应的底一框组合墙结构进行了对比,验证了原型八层底二框组合结构的抗震性能和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6.
王强 《中国科技博览》2011,(33):499-499
多层砌体房屋是我国居住、办公、学校和医院等建筑中最为普遍的结构形式。总结多层砌体房屋的震害经验。房屋结构体系不合理或存在缺陷是多层砌体房屋产生震害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多层砌体房屋合理的抗震结构体系,对于提高房屋的抗震能力是非常必要的,也是房屋抗震设计中应考虑的关键问题。因此在进行多层砌体房屋抗震设计时。结构体系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重点考虑。  相似文献   

7.
庄一舟  卢尚郡 《工程力学》1999,3(A03):926-930
通过对1/2比例底部二层两跨框架,上部多层带洞口钢筋砼-砖砌体横向组合墙结构模型的伪静力试验,研究了带洞口时底部框架,组合墙和框支墙梁在竖向荷载或/和水平地震力同时作用下的破坏过程,抗震机理,抗震性能及框支组合墙变形、承载力等问题。  相似文献   

8.
底部框架—抗震墙、上部砌体房屋是由不同材料组成的混合型的结构。由于经济原因,此类结构在我国地震区仍将大量应用。规则布置、合理构造对底框—砖混结构的抗震性能尤为重要。并且随着计算技术的提高,现在也能够计算出相关指标,量化评价底框或砌体结构布置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9.
底部两层框剪砖房抗震性能的主要影响因素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底部两层框剪结构多层砖房在城市建设中应用广泛,这种房屋的特点是由两种承重和抗侧力体系构成的。编制了剪切型结构弹塑性动力时程分析通用程序,在时间步长△t内用二次曲线拟合动力反应的速度和加速度,采用求解动力响应的非线性拟动力方程法。探讨了底部两层框剪砖房在7度罕遇地震作用的层间位移角随房屋下部三层的抗侧刚度比K1:K2:K3、屈服强度系数比ξ1:ξ2:ξ3、房屋层数和下部抗震墙类型等因素的变化情况。可供工程设计和编制有关的规范、规程参考。  相似文献   

10.
在抗震设防地区,多层砖混砌体房屋由于组成的基本材料和连接方式决定了其脆性性质,变形能力小,导致房屋的抗震性能较差;因此改善砌体结构延性,提高房屋的抗震性能具有极其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底部框剪砖房抗震性能的有限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玉岚  蒋元平 《工程力学》2000,3(A03):356-360
底部框剪砖房是由上下两种承重和抗侧力体系所构成的,由于两者抗震性能相差较大。未经抗震设防的这类房屋,在地震作用下震害现象非常突出。本文利用大型有限元分析程序SAP93对此类房屋进行了动力分析,对其抗震性能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相似文献   

12.
前言 根据我国国情,砌体结构依然是我国当前中小城市和乡村住宅建设中的主要结构形式。由于砌体结构其抗剪.抗拉、抗弯强度较低、变形能力小,导致房屋的抗震性能较差。因此改善砌体结构延性.提高房屋的抗震性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就砌体结构住宅建筑方案及抗震构造措施提出几点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13.
根据多层砌体结构的分类,分析结构破坏的原因及破坏特征,提出进行建筑布置及结构造型应注意的问题,着重介绍各类多层砌体结构房屋的抗震构造措施,进而有效的改善多层砌体房屋结构的抗震设计,降低地震造成的灾害。  相似文献   

14.
王玉岚  蒋沧如 《工程力学》2000,3(A03):336-339
本文利用大型有限元分析程序SAP93对底部框剪砖房进行了抗震性能分析。通过调整结构底部的钢筋混凝土墙的形式、数量、并同时对结构输入不同形式的地震波,分析了结构的地震反应变化情况,为此类结构的抗震设计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5.
底部两层框架砖房动力特性实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考重  王莉 《工程力学》1997,(A02):367-372
本文通过对六幢底部两层为框架-抗震墙结构,三层和三层以上为粘土砖房的上下混合承重多层房屋的动力特性实测,得到了这类房屋的自振周期、频率、阻尼、振型等有关参量,进一步探讨了这类房屋抗震设计的有关问题。  相似文献   

16.
董军  陈洋 《中国科技博览》2012,(21):115-115
1砖混结构的优点以及缺点介绍 砖混结构由于选材方便、施工简单,工期短、造价低等特点,多年来砖混房屋是我国当前建筑中使用最广范的一种建筑形式;其中民用住宅建筑中约占90%以上。砖混结构多采用粘±砖和混合砂浆砌筑.通过内外砖墙的咬砌达到具有一定整体连接性的目的。在地震设防地区,多层砖混砌体房屋由于组成的基本材料和连接方式决定了其脆性性质,变形能力小,导致房屋的抗震性能较差;因此改善砌体结构延性,提高房屋的抗震性能具有极其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多层砌体结构房屋大量存在于我国的中小学校屯,其主要以脆性材料为主,刚度较大,产生的地震作用也较大,并且材料自身抗剪强度低,延性差,抵抗外力作用时变形能力不足,在地震中的震害较重。规范《建筑抗震鉴定标准》GB50023—2009规定,幼儿园、小学、中学的教学用房以及学生宿舍和食堂均属于乙类设防(即重点设防)的建筑,因此做好此类砌体结构房屋的抗震鉴定及加固改造是实现校舍安全的重点工作之一。  相似文献   

18.
庄一舟  谢狄敏 《工程力学》1999,3(A03):920-925
本文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多层砌体房屋抗震度的计算方法,并结合底框架多层组合 砌体墙的试验资料,作了实例分析。  相似文献   

19.
砖混砌体房屋是我国当前建筑中使用最广范的一种建筑形式,但这种结构的材料整体性差,易发生脆性破坏,抗震性能低,未经合理抗震设计和正常施工的砌体结构更是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文章就砌体结构抗震设计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针对性的处理办法。  相似文献   

20.
砌体结构作为我国传统的建筑形式,仍在我国广大中西部县域城镇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砌体结构的抗震设计进展也始终为结构工程师所关注。结合新抗震设计规范(2010版),介绍了约束砌体中构造柱间距的设置原则及其抗震承载力的计算;配筋砌体结构抗剪承载力的影响因素及抗剪设计应满足的条件;各种砌体结构抗震措施的基本要求等。探讨、交流和运用新的抗震设计规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