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正空心玻璃微珠填充改性聚丙烯材料本发明提供一种空心玻璃微珠填充改性聚丙烯材料。其目的是提供一种不影响材料的力学性能,环保的聚丙烯专用改性料及其制备方法。聚丙烯树脂是一种半结晶的热塑性塑料。具有较高的耐冲击性,机械性质强韧,抗多种有机溶剂和酸碱腐蚀。在工业界有广泛的应用,是平常常见的高分子材料之一。空心玻璃微珠作为一类填料,其应用价值正在  相似文献   

2.
张成森  曾黎明  胡兵 《塑料工业》2006,34(12):23-25
介绍了用硅烷偶联剂(KH-550)与钛酸酯偶联剂处理空心玻璃微珠的方法;研究了处理剂用量与玻璃微珠加入量对改性双马来酰亚胺树脂压缩强度及马丁耐热温度的影响。结果表明,KH-550和钛酸酯偶联剂质量分数分别为1%、0.8%时,其偶联改性的效果最好。随着玻璃微珠质量分数的增加,体系压缩强度呈降低的趋势,马丁耐热温度提高,其中KH-550偶联改性的效果优于经钛酸酯偶联剂改性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综述了国内外关于降低热塑性塑料热膨胀系数的主要方法,按添加物的种类分为:一般颗粒材料填充改性、空心玻璃微珠填充改性、负热膨胀系数材料填充改性、稀土氧化物填充改性、高热稳定性材料填充改性、橡胶共混改性、多种材料混杂复合改性等.对未来降低热塑性塑料热膨胀系数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4.
化学镀作为一种空心玻璃微珠的改性手段,其工艺设备简单、镀层厚度均匀且镀层包覆性能好,作为吸波材料被广泛使用。简述了化学镀的发展和原理,综述了利用化学镀银、化学镀镍、化学镀钴和化学镀铜表面改性后空心玻璃微珠基吸波材料的研究现状。指出化学镀铜法表面改性后的空心玻璃微珠因其成本低和吸波性能良好将成为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玻璃微珠的类型、特性及近年来的应用研究进展,包括在建材、塑料、橡胶、涂料、医药等领域的应用情况。改性后的玻璃微珠可应用于电磁屏蔽和吸波材料的制备,拓宽了其应用范围,分析了其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赖广兴  朱明 《中国涂料》2011,26(7):30-34
采用化学沉积法使TiO2以纳米粒子的形式包覆于空心玻璃微珠表面,成功制备了TiO2纳米晶/空心玻璃微珠复合填料,并以改性微珠及空心玻璃微珠作为填料制备隔热涂料,对其光反射性能、隔热效果、隔热效果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TiO2在空心玻璃微珠表面包覆效果良好,且经过热处理后空心玻璃微珠破损率很低。以改性微珠作为填料制备的涂料,涂膜对太阳光主要能量波段的光反射性能得到显著提高,其隔热效果较普通外墙涂料和空心玻璃微珠涂料相比有了明显的提高,且改性微珠添加量的多少对隔热温差的影响要大于厚度和白度对隔热温差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对超细玻璃微珠进行有机化处理,再与高密度聚乙烯(HDPE)进行共混制得大口径双壁波纹管,并对其性能进行了测试分析。结果表明,以有机改性超细玻璃微珠为HDPE双壁波纹管的填充改性剂,能有效提高其落锤冲击强度和环刚度,且超细玻璃微珠粒径在3μm左右、用量约为20质量份时效果最佳;与普通轻质CaCO3填充制品相比,超细玻璃微珠填充HDPE双壁波纹管的蠕变率更低,"米重"更轻。  相似文献   

8.
理想的增强耐磨改性剂玻璃微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苏镇江丰泽新型材料厂日前开发出无碱玻璃球经深度细化生产的玻璃微珠 ,其粒径 3~ 5 μm ,粒度均匀、色泽白亮 ,已批量生产投放市场。该产品可广泛应用于热塑性塑料的增强改性 ,具有填充能力高 ,分布均匀 ,所增强改性的物料加工性能好 ,除了可获得良好的刚性和强度之外 ,还具有可使制品的耐磨性、热变形温度以及制品的内应力与尺寸稳定性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和提高等一系列优点 ,日渐为塑料加工业所关注。如与玻璃纤维配混增强改性 ,可提高玻纤的分散性 ,进一步改善制品的增强效果与表面质量。用玻璃微珠增强改性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 (UH…  相似文献   

9.
刘法强  何涛 《塑料科技》2012,40(9):95-98
通过对比分析国内外研究者在玻璃微珠改性高聚物方面的最新进展,简要概括了玻璃微珠改性高聚物的新方法,展望了玻璃微珠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玻璃微珠填充改性聚合物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玻璃微珠作为一种新型刚性粒子,除了对聚合物有增强增韧作用,在许多方面都已引起聚合物改性工作者的关注。本文从玻璃微珠对聚合物的增韧效果、玻璃微珠填充聚合物的界面、拉伸性能、动态力学性能、流变性能、压缩性能以及其他性能等方面综述了近年来玻璃微珠填充改性聚合物的最新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1.
改性空心玻璃微珠/环氧树脂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采用偶联剂对玻璃微珠表面进行改性处理,借助超声波振动,使改性空心玻璃微珠在环氧树脂中均匀、稳定分散,增强了玻璃微珠与环氧树脂之间的相容并探讨了改性空心玻璃微珠对环氧树脂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复合材料中改性空心玻璃微珠添加质量分数为3%时,其拉伸强度达到最大值68.54 MPa,与空白样相比提高了20.3%;冲击强度达到最大值24.42 kJ/m2,比纯环氧树脂提高了166%;KIC(断裂韧性)达到最大值2.338 MPa/m2,是空白试样的2.27倍,增韧效果较为明显。  相似文献   

12.
对空心玻璃微珠进行了聚氨酯弹性体包覆改性,然后将其引入到自制的环氧-聚氨酯共聚物(EP-PU)中,制备了聚氨酯包覆空心玻璃微珠改性环氧复合材料,采用XPS、SEM手段对改性后的空心微珠进行了表征,并考察了改性后空心玻璃微珠的引入对固化物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空心玻璃微珠的表面化学改性改善了其与树脂基体的相容性,当空心玻璃微珠的用量达到树脂质量的20%时,复合材料的密度由原来的1.113 g/cm3降到0.864 g/cm3,降低了22.37%;线性固化收缩率也明显降低,从而增加其固化物的尺寸稳定性.空心玻璃微珠的引入固化物的韧性较好,密度和线性固化收缩率降低.其增韧机理以空心微珠的阻止裂纹扩展和聚氨酯的"海岛结构"为主.  相似文献   

13.
采用KH550、KH560、KH570三种硅烷偶联剂对空心玻璃微珠进行处理,进而使用熔融共混法制备了环氧/玻璃微珠复合材料。运用红外分析手段证实硅烷偶联剂均已成功接枝到空心玻璃微珠表面,借助DSC-TG和万能材料试验机研究了偶联剂种类对环氧/玻璃微珠复合材料固化反应、热稳定性和力学性能的影响。对测试结果的分析表明,空心玻璃微珠的表面处理并未改变环氧与氰酸酯间的固化反应速度。经偶联剂表面改性后,制得的环氧/玻璃微珠复合材料的弯曲和压缩强度显著提高,不同硅烷偶联剂的改性效果不同,其中KH-570改性的综合效果最优。  相似文献   

14.
采用小粒径玻璃微珠(GB)与HDPE熔融共混,研究了玻璃微珠用量及表面处理对复合材料拉伸性能及介电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无论玻璃微珠表面处理与否,GB/HDPE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和拉伸弹性模量均随着玻璃微珠用量的增加而增大;经过偶联剂KH550和EB151处理的玻璃微珠与HDPE复合后,拉伸强度和拉伸弹性模量有一定的提高。复合材料的介电常数随玻璃微珠用量增加呈现增大的趋势,经过改性的复合材料的介电常数比未经改性的有所增加,而玻璃微珠的添加和界面改性对介电损耗的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5.
针对空心玻璃微珠填充环氧树脂存在的问题,采用硅烷偶联剂改性空心玻璃微珠填充环氧树脂制备复合材料,通过含水率、吸油值、力学性能等测试考察了硅烷偶联剂对空心玻璃微珠性能及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发现,硅烷偶联剂通过改变空心玻璃微珠表面性能,减缓空气中水分的侵入;KH591对空心玻璃微珠的表面包覆效果最佳,且KH591改性空心玻璃微珠填充环氧树脂制备的复合材料综合性能最佳——拉伸强度为56.8MPa、弯曲强度为60.05MPa。  相似文献   

16.
张成森  曾黎明 《国外塑料》2006,24(10):49-51
采用空心玻璃微珠填充改性双马来酰胺树脂,研究了玻璃微珠用量、粒径及表面处理对材料性能的影响,并用热机械分析仪,(TMA)测定了材料的线膨胀系数。结果表明随着玻璃微珠质量份数增加,马丁耐热温度提高,线膨胀系数呈降低的趋势,小粒径和经过表面处理的玻璃微珠对马丁耐热温度改性的效果更加显著。  相似文献   

17.
玻璃微珠改性热塑性聚酰亚胺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玻璃微珠改性热塑性聚酰亚胺(PI—T),考察了玻璃微珠粒径和用量对PI—T力学性能的影响,并用热机械分析仪(TMA)测定了改性PI—T的线胀系数。结果表明,改性PI—T的弯曲和拉伸弹性模量显著提高;线胀系数随玻璃微珠质量分数的增加呈降低趋势;玻璃微珠和PI—T基体的结合较差;改性PI—T的拉伸强度和冲击强度都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小粒径(5μm)较大粒径(20μm)玻璃微珠改性PI—T的冲击强度降低缓慢。  相似文献   

18.
为制备低密度、高模量的轻量化约束阻尼材料,使用A187对空心玻璃微珠表面进行改性处理,通过扫描电镜观察改性结果。进一步将改性后的空心玻璃微珠加入到约束阻尼涂料中,通过力学性能、极限氧指数、导热系数、复合损耗因子等测试,考察改性后的空心玻璃微珠对约束层各项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A187可以成功完成表面改性,随着空心玻璃微珠用量的增加,约束层密度降低、模量降低、黏度先降低后升高、氧指数提高、导热系数降低。添加6%改性空心玻璃微珠后,弯曲模量保持率为90.2%,密度降低16.67%,阻尼损耗因子整体温域仅少量降低,降低约束层密度的同时,保证了阻尼材料的降噪特性。  相似文献   

19.
纳米SiO2及玻璃微珠改性UHMWPE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谢晓芳  黄丽  姜志国  杨儒 《塑料》2003,32(6):20-22
研究了纳米SiO2及超细玻璃微珠颗粒填充改性超高分子量聚乙烯(UHMWPE)塑料的性能,重点研究了材料耐热性能的提高。结果表明:在UHMWPE中添加少量经有机长链偶联剂表面处理的纳米SiO2或超细玻璃微珠对材料的耐热性能有显著影响。而UHMWPE复合材料耐热性的提高对扩大其应用领域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通过分折实验数据得到了不同填充量填充的复合材料的维卡温度、拉伸强度、硬度曲线,确定了最佳改性条件和填充效果。  相似文献   

20.
张成森  曾黎明 《塑料工业》2006,34(11):17-19
采用空心玻璃微珠填充改性双马来酰胺树脂(BMI),研究了玻璃微珠用量、粒径及表面处理对材料性能的影响,并用热机械分析仪(TMA)测定了材料的线膨胀系数。结果表明:随着玻璃微珠质量分数的增加,马丁耐热温度提高,线膨胀系数呈降低的趋势,小粒径(10μm)和经过表面处理的玻璃微珠对马丁耐热温度改性的效果更加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