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今日瑞典基律纳铁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谢理  焦玉书 《中国矿业》2003,12(4):46-52
基律纳铁矿位于瑞典北极圈内的基律纳市市区内 ,矿山距挪威的纳尔维克港 16 8km ,矿产品通过该港销往欧洲各国和世界各地。基律纳地下矿是瑞典LKAB公司的主要矿山 ,也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地下开采的的铁矿 ,该矿设计规模为年产 30 0 0万t原矿 ,1974年曾达到 2 4 5 0万t ,以后因销路不畅 ,年产量维持在 15 0 0~ 180 0万t ,现在基律纳已延深到 10 4 5m水平 ,年产量维持在 15 0 0万t左右。今日基律纳铁矿生产规模大 ,号称地下露天矿 ,其技术先进 ,机械化、自动化水平高 ,堪称世界地下矿一颗灿烂的明珠。1 矿床地质基律纳铁矿床是火…  相似文献   

2.
基律纳作为矿山之城,在世界上也享有重要地位。基律纳铁矿以产高品位铁矿石著名,其铁矿蕴藏量约18亿t,矿山井下巷道宽阔,采矿设备十分先进,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铁矿山之一。根据现场实地考察了所得,详细介绍了该矿生产工艺和智能采矿系统,包括远程遥控钻孔、装药、装载、运输、提升等方面的经验和做法,对国内类似矿山的开采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较基律纳铁矿还早出名的马尔姆贝里耶特铁矿(以下简称“马矿”),由于通讯和运输的原因,直至19世纪末尚未开始采矿活动。最初是开采一系列小露天坑,向波的尼亚湾海岸的钢铁厂供给铁矿石。至1927年,地下开采成为卢基公司马矿的主要采矿方法,几年后,该法使用率达100%。  相似文献   

4.
克利夫兰-克利福斯铁矿公司在密执安北部半岛的马克特铁山脉经营三个铁矿山,这个地区的露天铁矿于十九世纪四十年代开采。1860~1960年,以地下开采为主。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初,这低品位的铁矿石才进行  相似文献   

5.
鞍钢眼前山铁矿三期开采方式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董卫军  吉兆宁 《采矿技术》2006,6(3):182-183,222
为解决眼前山铁矿深部开采问题,通过对露天开采和地下开采方式的系统研究,提出了眼前山铁矿深部合理开采方式.并对露天转地下开采中的首采区段选择、生产能力的衔接、生产过渡方式以及合理生产规模等关键技术进行了论证,得到了眼前山铁矿深部开采方式的系统优化方案.  相似文献   

6.
我国大部分露天铁矿山正在陆续或己经转入地下开采,在露天转地下开采的过渡期,矿山产量衔接困难致使出现减产或停产过渡现象,严重制约矿山企业的发展。以攀枝花铁矿为研究对象,提出分区开采、协同开采的露天转地下开采方式,论述了露天转地下协同回采顺序、协同开拓运输系统、协同安全防护、协同形成覆盖层等理论方法,充分发挥露天与地下开采的工艺优势,提高过渡期矿石产量,实现露天转地下的平稳过渡。  相似文献   

7.
大型露天金属矿山深部开采技术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通过系统研究,提出了眼前山铁矿深部矿体的合理开采方式,并对露天转地下开采过程中生产能力的衔接,开采方式的平稳过渡,地下开采首采区的选择,矿山生产规模的确定,采矿方法的选择以及边坡下压帮矿量的回采进行了论证,得到了眼前山铁矿深部矿体开采的系统优化方案。  相似文献   

8.
齐大山铁矿经过多年开采已逐步达到露天开采最终境界,露天转地下开采势在必行,亟需研究新的开采方案。自然崩落法在开采低品位破碎矿体时具有高效率、低成本等优势,可作为齐大山铁矿露天转地下开采的备选开采方案之一。通过现场调查研究,对齐大山铁矿矿岩的可崩性进行了初步评价,提出了基于人工致裂技术辅助崩落的自然崩落法应用方案,可为类似矿山提供新的开采思路。  相似文献   

9.
地下开采引起的岩层移动和地表沉陷是一个非常严重的地下工程问题。为实现矿山的安全开采,必须对地下开采引起的上覆岩层的移动规律及其对地表移动的影响进行研究。文中以石人沟铁矿为研究对象,运用FLAC软件,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对石人沟铁矿地表沉陷数学模型的开采过程进行分步开挖模拟,并总结出了地下开采引起的上覆岩层和地表的移动规律,给出了不同开采阶段的地表动态移动曲线。  相似文献   

10.
论述了保国铁矿露天转地下开采的紧迫性,并对露天转地下开采存在的技术问题进行了分析,为矿山开采的顺利衔接打好基础。  相似文献   

11.
基律纳铁矿大约在本世纪初开始大规模开采,起初是一个露天矿,60年代以后全部用地下法开采。基律纳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以北,铁路里程1413km,矿山位于瑞典最高峰——海拔2123m的克布内凯塞峰以东50km。  相似文献   

12.
大型铁矿山露天转地下开采过渡方案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合理确定大型铁矿山露天转地下开采过渡方案是露天转地下开采矿山关键技术问题之一。以庙沟铁矿为研究对象,首先在系统分析露天开采终了阶段,境界外矿体空间赋存状态的基础上,对不同区域的矿体开采进行方案设计,确定其基建时间节点与逐年产能;然后依据矿山开采现状与计划,结合挂帮矿体开采及覆盖层形成方案,分析矿山露天转地下开采过渡期阶段的时空相关性,提出了4种可行过渡方案;最后以露天转地下平稳过渡为目标,结合现有规范、标准,提出方案优化的评价指标为投资、资源利用可靠系数、产能平稳系数和开采安全系数。采用模糊综合评价理论对可行方案进行优化,确定了庙沟铁矿露天转地下开采过渡方案为:北端帮挂帮矿体采用崩落法、西边帮挂帮矿体采用平硐溜井联合开拓和回填形成覆盖层的过渡方案。  相似文献   

13.
多年来基律纳铁矿采用分段崩落法开采了数百万吨铁矿石。该法的特征已逐步发展成为效率越来越高的采矿方法。目前基律纳矿的劳动生产率达到150吨/人班,世界上很少有几座矿山可与之相比。为了在90年代保持其竞争能力,卢基公司在长远规划中要求  相似文献   

14.
山东金岭铁矿是国内开采时间较早的地下开采铁矿山,目前其下属多个分矿山面临资源枯竭,即将关闭的问题,从安全角度出发,目前对矿体开采后形成的采空区处理方法以胶结充填为主,治理成本较高。联系矿山开采实际情况,对矿山关闭后利用采空区、岩石裂隙和开拓巷道等空间建设地下水库工程的可行性进行了初步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5.
编制保证有用矿物矿床露天开采、地下开采和联合开采集约化的设计,是设计院担负的首要任务。最近十年中,矿床的开采深度不断增加。露天铁矿的设计深度为220~430m,露天石棉矿为400~630m(基耶姆巴耶夫矿,杰特加拉矿,“青年”矿),露天铬矿为300m。乌拉尔各铁矿井的地下开采现已进行到700~800m的深度,并已编制出深度1200~1400m  相似文献   

16.
根据某铁矿现有的地质勘察资料和矿山的生产实际状况,对该铁矿露天转地下开采进行采矿方法、开拓系统、提升运输、通风系统和排水系统设计等进行研究,设计的开采方案实现了该矿山露天转地下的平稳过渡和生产衔接,可为类似矿山露天转地下开采设计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峨口铁矿地下采矿方法优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合理选择峨口铁矿地下开采方法,通过对峨口铁矿境界外资源赋存条件分析,推荐了适合于矿体开采的备选方案。在对备选方案进行技术经济及优缺点比较基础上,建立灰色数学模型,利用灰局势决策对备选方案进行优化选择,最终确定峨口铁矿地下开采采用无底柱崩落法,同时对无底柱崩落法配套装备进行了推荐。将灰局势决策应用于采矿方法优化选择中,为矿山决策提供了科学依据和便利。  相似文献   

18.
分析了本钢南芬铁矿四期开采采用露天转地下开采两种开采方式的可行性,以及两种开采方式的利弊.  相似文献   

19.
地下开采引起地表沉陷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石人沟铁矿为研究对象,运用FLAC软件,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对石人沟铁矿地表沉陷数学模型的开采过程进行分步开挖模拟,并总结出了地下开采引起的上覆岩层和地表的移动规律,给出了不同开采阶段的地表动态移动曲线。  相似文献   

20.
舞阳铁矿铁古坑采区由露天开采转入地下开采,地下开采的不同阶段会对已有露天最终边帮的稳定性产生不同影响,若无法有效判断露天最终边帮的失稳工况,将对地下开采的安全生产造成威胁。选取典型勘探线剖面,建立二维有限元数值模型,按开采顺序分露天开采结束、-160 m阶段、-220 m阶段、-280 m阶段、-340 m阶段、 -400 m阶段开采完成共6个工况,运用有限元局部强度折减法计算露天最终边帮顶、底帮的安全系数,分析地下开采对露天最终边帮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有限元局部强度折减法可以通过1个数值模型分别计算出顶、底帮的安全系数;随着地下开采深度的增加,露天最终边帮顶帮安全系数逐渐降低,在地下开采至-220 m阶段时顶帮处于极限稳定状态,开采至-280 m阶段及以下阶段时顶帮发生破坏;地下开采对露天最终边帮底帮安全系数影响较小,整个开采过程中底帮一直处于稳定状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