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结合无锡地铁1号线08标盾构区间右线隧道的施工实践,探讨在软流塑超浅埋小半径危房下且遇地层异物时的施工控制措施及技术对策。绿洲商场紧邻接收井,盾构在其下方穿越,在盾构掘进过程中采用水平冻结加管棚同步注浆来控制地下水及沉降,并对建筑物的变形进行严格监测。为防止地面因解冻后融沉造成沉降过大,需进行融沉注浆。盾构接收位于300m半径的圆曲线上,采用割线接收。实测结果表明,绿洲商场主楼最大沉降量仅2.6mm,实践证明采用水平冻结加管棚注浆合理可行,为今后类似工程提供了可行技术。  相似文献   

2.
小半径浅埋大坡度盾构隧道由于其隧道轴线偏差大、隧道成型质量不稳定等特点,一直都是盾构掘进质量控制难点。文章以郑州地铁4号线某区间隧道盾构施工为例,对小半径曲线浅埋大坡度盾构施工中存在的技术难点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的技术途径,保证了施工的安全、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3.
为了有效解决某地铁盾构长距离穿越建筑物群沉降控制的问题,通过相关工程经验判断沉降的规律,并采用Peck法公式对沉降进行理论计算,在此基础上制定沉降控制措施和安全管理措施以对地表建筑群的沉降进行控制,从而确保地铁盾构穿越施工的顺利和建筑物的安全。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小半径曲线上盾构停滞脱困技术进行研究,详细介绍了小半径曲线上盾构机的停滞方案以及脱困措施。该技术在长沙市万家丽路220KV电力隧道盾构段项目中得到应用,实现了盾构机在主动停滞2个月后,安全顺利的恢复隧道掘进施工,同时保证了小半径曲线的线形质量,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以某软土地区盾构区间工程为背景,研究分析了软弱土层盾构侧穿建筑物主要施工参数,总结了穿越期间沉降控制辅助施工措施。结果表明:盾构穿越建筑物期间土仓压力应考虑建筑物引起的附加应力的影响,适当增加土仓压力以保证开挖面稳定。通过建筑物沉降监测数据分析,穿越期间建筑物安全稳定,其沉降主要发生在盾尾脱出48h以后,应结合沉降发生的时间规律采取一定的沉降控制措施以减小建筑物累计沉降量。  相似文献   

6.
吴发展  张歌谣 《建筑技术》2020,51(2):185-188
盾构隧道下穿既有道路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对地层产生扰动,施工前对下穿段范围内城市道路现状进行详细调查,掌握路面情况,选择符合施工情况的掘进模式。小半径曲线条件下盾构隧道施工,盾构司机需了解掘进线路的变化情况,根据地层变形的监测数据,控制盾构掘进参数,保证盾构掘进时的施工质量和管片拼装的施工质量。合理的推力和掘进速度是施工安全的重要保证。通过施工监测数据,分析地表沉降,及时反馈施工,优化掘进施工参数,可有效控制施工风险。  相似文献   

7.
依托成都轨道交通17号线一期工程九江北站–白佛桥站盾构区间工程,该工程地层具有高富水、高砂卵石含量、高强度漂石的特点,给大直径(8.634 m)土压平衡盾构机在这类地层施工增加了难度。采用地表注浆预加固、盾构施工参数控制、洞内同步及二次注浆等技术措施,解决了大直径盾构近距(4 m)穿越建筑物施工难题,有效保证了盾构施工的安全,大直径土压平衡盾构机首次在成都富水砂卵石地层超近距离穿越建筑物的成功实施,为同类工程提供了施工经验。  相似文献   

8.
小半径曲线地铁盾构隧道管片姿态控制是确保线路线形、成型隧道施工质量的重要保证,也是小半径曲线地铁盾构隧道施工的重难点。  相似文献   

9.
陈健 《建筑施工》2015,(3):361-364
扬州瘦西湖盾构隧道工程全长1 275 m,采用φ14.93 m的泥水盾构机施工,是我国迄今为止在膨胀土地区进行的最大盾构施工工程。为了解决盾构刀盘易结泥饼、泥水舱及管道易堆积堵塞、刀盘扭矩大、盾构推进速度慢,泥水分离困难等一系列施工难题,对施工盾构机进行了改造。并研究了大曲率小半径曲线上精准接收技术、盾构管片高精度量测等施工关键技术,使盾构得以成功穿越膨胀土地层。  相似文献   

10.
丁海潮  杨俊  张栲  周诚 《中国市政工程》2015,(1):83-86,89,105
目前,城市轨道交通建设中往往需要穿越大量的建(构)筑物群,施工时必须采取措施确保这些建筑物的正常使用。以武汉轨道交通L2中山公园站—循礼门站区间轨道交通隧道为依托,系统介绍轨道交通盾构隧道在穿越小高层建筑物群所采取的相关保障技术,综合考虑隧道各项设计参数、合理调整穿越施工参数、严密监控建筑物沉降。该工程在充分考虑各种因素后,盾构顺利穿越建筑群且建筑物未出现有害裂缝,其中建筑物最大累计沉降为62.78 mm,最大差异沉降43.69 mm,且在建筑物脱出盾构影响范围后3~7 d沉降即出现明显的稳定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