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青城子铅锌矿区土壤重金属污染评价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根据对青城子铅锌矿区排土场、尾矿库以及周边地区土壤的取样检测结果,应用地积累指数法和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对土壤重金属污染状况进行分析评价,为土壤改良和植物修复提供科学依据。评价结果表明,矿区土壤中Cd,Pb,Hg和Zn的污染最为严重,不同区域的重金属综合污染程度排序为尾矿库排土场周边农田。根据评价结果,认为矿区周边农田应优先考虑发展林业,待土壤重金属污染状况改善之后再发展农业。  相似文献   

2.
抚顺红透山铜矿废弃地植物重金属耐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调查了抚顺红透山铜矿废弃地(原始尾矿库、排土场、覆盖生活垃圾的尾矿库)中自然生长的13 种优势植物,取样检测了这些优势植物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中重金属Cu,Zn,Pb,Cd 的含量,并研究了这些优势植物对4种重金属的富集能力和耐性。根据检测和研究结果,在原始尾矿库中选取野艾蒿、山刺玫和珍珠梅,在排土场中选取薹草、落叶松和大籽蒿,在覆盖生活垃圾的尾矿库中选取假酸浆和灰绿藜作为红透山铜矿废弃地植被恢复的先锋物种。  相似文献   

3.
某铀矿周边土壤典型重金属污染特征及植物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解某铀矿区土壤重金属污染状况及当地优势植物对超标重金属的修复能力,对矿区下游土壤及植物进行了采样测试。结果显示:矿区土壤存在一定程度U、Cd超标,最严重区域为距尾矿库200m以内的下游区域及采场东南部。超标较重区域大致呈北西-南东向分布。远离尾矿库或采场区域,超标程度具有下降趋势。矿区内优势植物品种较少,富集转运U、Cd元素的能力较弱,苜蓿可作为潜在的修复土壤中U、Cd污染的植物,进一步通过室内栽培,添加螯合剂、改良剂来提升植物对土壤U、Cd的修复能力。  相似文献   

4.
刘炯 《矿冶工程》2018,38(5):122-125
为了探讨土壤改良介质对矿区先锋植物富集重金属能力的影响,选取郴州市柿竹园尾砂坝、高斯贝尔尾砂坝两处矿区土壤,采用沸石、40%沸石+60%草炭、80%沸石+20%食用菌下脚料3种介质以1∶15混合尾砂坝土壤形成改良土壤;利用改良土壤对多种先锋植物(小飞蓬、花叶水葱、苦菜)盆栽培育4个月,然后测定植物根、茎叶以及改良土壤中Cu、Zn、Pb的含量。结果表明,两处尾砂坝土壤中重金属含量关系为Zn>Pb>Cu,其中高斯贝尔尾砂坝土壤的Cu、Pb含量更高。柿竹园尾砂坝土壤中Zn含量约为Cu含量的6~25倍、Pb含量的3~10倍,而高斯贝尔尾砂坝中Zn含量约为Cu含量的6~8倍、Pb含量的1~3倍。土壤改良介质对植物富集Cu、Zn、Pb的能力均有影响,对于不同重金属污染的土壤,可采取多种植物混合种植,实现重金属污染土壤的修复。  相似文献   

5.
超累积植物修复矿区土壤重金属污染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介绍了矿区土壤重金属污染的修复方法,重点介绍了植物修复概念和超累积植物。对国内矿区土壤重金属污染植物修复研究中发现的本土超累积植物进行了较为详细介绍,梳理出部分适合推广应用的修复植物。对于发现的现有的超累积植物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6.
针对广西泗顶铅锌矿废弃地土壤的重金属污染状况,开展优势植物重金属含量的调查和重金属富集特征分析,筛选出白茅、白羊草、野葵、辣蓼、铁线草、龙葵、蜈蚣蕨等重金属耐性植物作为废弃地复垦的先锋植物,为该矿区的生态环境恢复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采用单项污染指数和综合污染指数法对安徽省典型磁铁矿区、铜矿区、硫铁矿区排土场土壤重金属污染物情况进行评价。结果显示,不同矿区排土场土壤重金属污染程度为铜矿区磁铁矿区硫铁矿区;土壤中主要重金属污染因子分担率依次为CuAsPb。因此,针对不同矿区排土场主要污染物及污染程度应采取合理有效的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8.
以贵州六盘水市2个矿区周边农田土壤为研究对象,对土壤重金属进行含量及分布特征分析。采用污染负荷指数法、潜在生态风险评价法和地积累指数法对其污染状况进行评价。结果表明:2个矿区农田土壤Pb、Cd、Hg、Cu的含量最大值均超出了贵州省土壤背景值,Cu的污染最严重,2个矿区的含量均值分别是背景值的5.54倍和4.12倍;2个矿区农田土壤重金属的含量分布总体上呈现在煤矸石堆放场、矿区洗煤池附近农田土壤中重金属元素的含量高于远离矿区的外围农田的现象。矿区WJZ和矿区ZS重金属元素的污染系数均值由高到低均呈现CuHgPbCdAs的现象,土壤采样点整体的污染负荷指数分别为1.39和0.75,即分别呈现中等污染和无污染的状况;Cu、Pb、Cd元素的来源可能受人为采矿活动的影响,Hg、As元素的来源可能受人类活动和成土母质的共同影响。  相似文献   

9.
冀中某铜矿废弃地土壤及优势植物重金属特征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野外取样调查法、室内化学分析法、污染评价及富集能力分析等方法,对冀中某铜矿废弃地土样和植物样品的铜、铅、锌、铬、镉和砷6种重金属离子含量进行检测,研究了该矿区土壤重金属污染情况以及优势植物重金属富集特征。结果表明:该铜矿废弃地土壤铜、砷含量超标,属铜、砷复合污染,其中采矿区铜含量达1 870 mg·g~(-1),超出标准值4.675倍,砷含量达84 mg·kg~(-1),超出标准值2.1倍,土壤重度污染;运矿区和半山腰铜和砷含量表现不同程度的超标,为轻度复合污染;厂区及周边村庄土壤6种重金属含量均未超标,为安全状态。9种优势植物中刺儿菜、虎尾草、葎草地下部分对铜和砷离子的富集能力较强,且在铜矿废弃地的长势表现很好,可作为铜、砷离子复合污染土壤的生态恢复植物;狗尾草对铅离子以及野西瓜苗对锌离子的富集能力和转运能力均较强,可作为铜矿区中铅锌重金属离子污染的修复潜力植物;藜、鹅绒藤、益母草、甘菊对不同重金属离子分别表现为抗性或者耐性。本研究可为本区矿山重金属污染与治理提供基础材料与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黄土高原煤矿区煤矸石中重金属对土壤污染的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张锂  韩国才  陈慧  马明广  郭宏栋 《煤炭学报》2008,33(10):1141-1146
以黄土高原兰州红古矿区为例,研究煤矸石长期堆积对当地土壤产生的重金属污染.根据红古矿区的地质地形特点,选择合理的采样路线,系统采集矿区内不同开采历史时期的土壤样品,用HCl-HNO3-HF-HClO4消解样品和原子吸收分光光度仪分析矿区土壤中有害重金属元素(Cd,Co,Cr,Cu,Mn,Pb,Zn)的含量,数据处理采用SPSS软件完成.研究表明,红古矿区煤矸石长期堆积、风化淋溶已导致了其周围土壤中重金属的污染和富集,表现为随着煤矸石堆放、风化淋溶时间的延长,矿区土壤中重金属含量基本呈上升趋势,其中Cd,Pb,Zn表现出较强的迁移性.由此可见,矿业开采活动对当地土壤重金属含量有一定的贡献,但不同的重金属元素在矿区土壤中的积累表现出差异性.  相似文献   

11.
基于ARIMA模型的矿区重金属污染时间序列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矿区重金属污染具有时间序列的特征,因此可以采用时间序列ARIMA模型对重金属污染进行预测。对南方某铜硫矿,在1995年1月—2008年6月重金属月监测数据的基础上,运用ARIMA模型建立了矿区尾矿库废水总排放口Zn浓度的预测模型,结果表明,ARIMA(1,1,2)模型能较好地拟合2008年1月—2008年6月重金属污染变化规律,经实际计算结果验证所建模型,误差在5%左右,经检验其精度满足要求。预测结果显示,该矿区未来重金属Zn仍然处在污染状态。  相似文献   

12.
江西德兴矿区土壤重金属污染的富集因子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富集因子分析,结合GIS空间分析技术,对江西德兴地区进行了较系统的土壤重金属污染评价。评价结果一致表明,德兴地区有不同程度的的砷、汞、镉、锌、铜和铅重金属污染,尤其以德兴矿区为中心的区域污染最为严重,而铬污染程度小。此外,乐安河中下游沿岸地区、西北方向的煤矿区均有不同程度的重金属污染。  相似文献   

13.
采用能量色散X射线荧光分析仪分析了攀枝花矿区水系沉积物和土壤中重金属的浓度,评价了矿业活动对重金属污染的影响。结果表明,XRF方法可以有效分析矿区环境中重金属的含量,进行矿业活动环境评价。  相似文献   

14.
石煤矿区开采会引起矿区及周边土壤、水体重金属污染。对陕西蒿坪石煤矿石煤及周边土壤重金属Cd、Cr、Cu、Zn、Pb进行了测定,并对石煤进行了浸出毒性试验,运用地累积指数和潜在生态危害指数评价了矿区土壤重金属污染程度及潜在生态风险。结果表明,石煤中Cr、Cd、Zn含量高于中国煤和世界煤,而Pb和Cu含量与中国煤和世界煤接近。5种重金属元素浸出毒性虽然低于《危险废物鉴别标准浸出毒性鉴别》的浓度限值,但均超过了《地下水质量标准》Ⅲ类标准。安康蒿坪石煤矿区土壤Cd、Cu、Zn、Pb含量均超过陕西土壤背景值,矿区土壤重金属处于轻度污染水平,综合生态危害轻微。矿区土壤中Cd含量超过了《土壤环境质量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中规定的风险筛选值,潜在生态风险较大,应防控该矿区土壤中Cd污染。   相似文献   

15.
大型露天煤矿重金属污染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大型露天煤矿开采强度大,对周围环境破坏较大,特别是重金属元素由地下深部转至地表,改变了它们迁移的地球化学条件,在地表重新分布,形成了局部地区的严重污染。通过对胜利露天煤矿5号煤层上覆岩层的重金属含量及赋存状态的调查,得到该矿重金属Cd的含量已经超标,是本地区土壤重金属污染的主要因子。  相似文献   

16.
匡其羽  张朝晖 《金属矿山》2012,41(5):140-143
对王家湾金矿不同生态环境(未开采区、部分开采区、废渣区和废石区)藓类植物初步调查,发现该矿藓类共7科18属28种。4种生态环境中藓类植物种数分别为17种、11种、6种和4种,呈现按未开采区→部分开采区→废渣区→废石区明显递减的趋势。对4种生态环境的藓类及对应基质的重金属(As、Hg、Pb、Cu、Zn、Cd)元素含量进行测定,其中As、Hg、Cu和Cd等4种重金属元素含量都呈现按未开采区→部分开采区→废渣区→废石区明显递增的趋势。因此,藓类物种多样性可以作为矿区As、Hg、Cu和Cd这4种重金属污染的生态监测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7.
金昌是我国重要的镍铜生产基地,然而矿山的开发活动对矿区及周围地区造成可很严重的土壤重金属污染。本文以金川矿区为主要调查区,测定了矿山及周边土壤的重金属含量,采用单因子污染指数、内梅罗指数、改进内梅罗指数和潜在生态风险指数4中评价方法对调查区进行重金属污染评价,结果表明调查区内二矿区及周边的铁路和工业厂区受到一定的污染,其他地区并未受到污染,矿山的开采和矿石的运输是造成调查区土壤重金属污染污染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8.
某矿区煤矸石堆周围土壤重金属污染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某矿区所属两煤矿的矸石堆及周围土壤Cr,Cu,Pb,Zn元素总量进行测定及分析评价,结果表明两煤矿矸石中4种重金属含量均高于当地背景值(除煤矿B的Cu元素外),煤矸石堆放使周围土壤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未受到Cu污染;煤矿A因采矿历史较长,比煤矿B土壤各重金属污染严重;两煤矿下风向区域(西北)重金属污染比上风向区域严重。表层土壤的重金属污染程度受到多种因素(尤其是风向)的影响,在东南与西北方向均随着距矸石堆距离的增大而呈现减小的趋势;在剖面上(0~50cm),重金属元素含量均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而呈现降低的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