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Planning》2017,(16)
在公共艺术视野下,小学美术校本课程资源的开发是美术教育良好发展的催化剂。公共艺术作为社会公共场域中的艺术,与大众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校本课程是美术教育与社会文化沟通的纽带,实现与学校教材课程的互补。将公共艺术和小学美术教育整合,可以拓宽教学视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青少年具备公共艺术意识,提升其审美,培养其整体观察的文化观,使其学会感受大的环境美,全面培养文化素养,最终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适合徐州小学美术教育的校本课程,能够弥补徐州小学美术教育中公共艺术的空白,促进徐州地区小学美术教育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3,(6)
随着学校体育艺术项目实施的逐渐深入,我们在活动中发现中小学生对民间艺术有着浓厚的兴趣,对本地的民间文化艺术更有一种深入了解的迫切感。2009年年初,淮安市新区实验学校根据教育处的工作部署,在"2+1项目"的设置中强调了民间美术类的校本课程,为乡土文化资源的课程构建及其实践应用研究打开了一条幽深而华丽的通道。校美术组通过对淮安地方美术文化进行深入的过滤、梳理,挖掘了大量富有特色的民间美术文化经典个案,赋予了美术教学更深、更广的教育内涵。  相似文献   

3.
目前,课程资源的稀缺是推进乡村规划教学新课程过程中遇到的最大难题,而苏州传统乡村拥有的乡土文化资源本身可以作为优秀的乡村规划教学课程资源,关键在于根据乡村规划教学要求进行适当开发,有效利用。基于此,文章提出了乡土文化资源在乡村规划教学中进行有效利用的策略,即乡土文化资源采集与乡村现状调研相结合,整合乡土文化资源与乡村规划课程内容,拓展乡村乡土研究性学习的途径,开发乡土文化资源与乡村规划教学整合课件,以及开发基于乡土文化资源的校本课程。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9,(6)
当前,小学语文教师在讲解教学内容时,应注重引入乡土资源,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在教学中利用乡土历史、乡土材料开展摘果实活动,使学生不仅了解乡土历史知识和乡土文化,还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学习能力,同时利用乡土资源,能够延伸更多知识和乡土民情,使学生了解和学习更多文化、知识,并使学生深入理解课程内容,有效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和理解能力。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20,(2)
版画是小学美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学生的版画作品有别于成人版画作品,儿童稚嫩、单纯,用心灵绘制出的富有想象力、创造力、生命力的版画,具有独特的稚拙美。基于图像识读、美术表现、审美判断、创意实践、文化理解五大美术核心素养,在课程研发时采用递进式分层教学,将普遍学习与精尖指导相结合,进一步开发版画校本教材,顺应儿童天性,有助于多维且充分地发掘儿童的艺术潜能。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20,(20)
在当今的社会中,教师在开展德育校本课程时,必须要根据当地的实际教学环境和情况利用本土自然景观资源、人文景观资源和社会景观资源,开发相应的乡土特色校本课程。在实际的教学中一定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方法,并鼓励和引导学生在学习中进行相应的反思以及探究,这样不仅可以强化学生之间的交流,同时还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良好的思考和观察能力,从而将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激发出来。对此做了深入分析,首先阐述了乡土教育资源的概念和内涵,然后分析了乡土德育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利用。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9,(15)
综合实践活动课是教师引导学生自主进行综合性学习活动。校本课程是对学生感兴趣、学校又具备相关的师资和教学资源来教学的各种学习内容,通过学校自行开发课程和组织教学的模式。通过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进行校本化开发开展中国传统文化教育有其固有的优势,是中小学开展传统文化教育的极佳载体,传统文化特色的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校本化课程开发的总目标是实现感性认知基础上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分目标是实现知识、实践和社会生活的有机结合。通过发掘传统文化内在的有机系统,形成课程的体系化开发模式。通过有效整合各学科资源,形成课程的综合化开发模式。通过五条基本原则,对传统文化教学内容进行筛选。并进一步论述了拓宽视野、协同教学、激发兴趣传统文化特色的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校本化课程教学基本策略。最后以传统美食为例阐述了教学设计过程。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15,(3)
深入理解美术人文性质是美术课程改革的核心,利用美术的实用性来培养学生的美术兴趣,让学生在生动有趣的活动中获得美术知识和审美体验,灵活处理教材,尽量用校本教材达标,探索出全面考核,重过程、重实践的美术考试形式。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5,(17)
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启动,美术课程正以其崭新的姿态、强大的生命力展现在我们眼前。乡土资源作为当代教育领域最具开发潜力的课程资源之一,越来越受到各界有识之士的关注。南京市六合区风光秀丽、人杰地灵,乡土资源丰富,有气势磅礴的石柱林、碧波浩渺的金牛湖、五彩斑斓的雨花石等。文章阐述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合理利用当地丰富的乡土资源,加以适当的整合,创新课堂教学模式,不但为美术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提高了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实践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14,(20)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和深化,充分挖掘地域性民间美术课程资源中的艺术与文化价值已成为当今美术教育不容忽视的重要议题。文章以三江侗族自治县民间美术课程资源为切入点,从因地制宜开发地域性民间美术课程资源角度进行阐释,通过分析当地校本课程开发与利用的优秀案例进一步思考如何将农民画资源转化为美术课程资源,以期充分挖掘美术课程资源,加深学生对家乡本土艺术的认同感并使其自觉肩负起文化传承与发扬的使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