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种基于Mifare卡的射频读写器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非接触式IC卡技术,成功地将射频识别技术和IC卡技术结合起来.其中非接触式IC卡读卡器是非接触式IC卡技术应用的关键之一.文中介绍的非接触式IC卡读卡器是以射频识别技术为基础.以MIFARE卡作为非接触式IC卡读卡器识别对象.根据1S01443A协议,采用非接触式IC卡读写芯片(Phililzs)MFRC500和AT89C52单片机来设计,简要介绍了非接触式IC卡内部结构和工作原理.读写器芯片MFRC500的主要特性和内部结构,详细阐述了非接触式IC卡读卡器硬件电路和软件开发,该读卡器性能稳定,功耗低,抗干扰能力强,读写距离可达100mm.  相似文献   

2.
非接触式IC卡在公共汽车自动售票系统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介绍了非接触式IC卡的原理和结构。详细阐述了非接触式IC卡公共汽车自动售票系统的硬件组成、软件设计和工作原理。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非接触式IC卡概念及工作原理,卡片结构及其工作通信过程,并在最后介绍了非接触式IC卡的应用。  相似文献   

4.
Mifare 1非接触式IC卡采用先进的芯片制造工艺制作,内建有高速的CMOSEEPROM、MCU等.本文介绍了Philips公司的Mifare 1非接触式IC卡的组成、主要性能特点和工作原理,重点介绍了Mifare 1非接触IC卡与其读写器进行数据通信的操作过程,及其在公共交通领域中的应用示例.  相似文献   

5.
Mifare 1非接触式IC卡采用先进的芯片制造工艺制作,内建有高速的CMOS EEPROM、MCU等。本文介绍了Philips公司的Mifare 1非接触式IC卡的组成、主要性能特点和工作原理,重点介绍了Mifare 1非接触IC卡与其读写嚣进行数据通信的操作过程,及其在公共交通领域中的应用示例。  相似文献   

6.
随着非接触式IC卡使用的范围不断扩大,非接触式IC卡的种类也越来越多,本文按照非接触式IC卡的分类进行了安全测试,总结了目前市场上出现的非接触式IC卡的优势和存在的安全风险,并且提出解决安全问题的策略.  相似文献   

7.
基于RFID的非接触式IC卡读写器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非接触式IC卡解决了无源和免接触难题,目前在很多领域都有非常广泛的应用;非接触式IC读写器是非接触式IC卡应用和开发中的关键环节之一;文中介绍了非接触式IC卡读写器的基本工作原理,阐述了系统的硬件电路设计和软件流程,给出了硬件接口电路图和对IC卡的操作流程图;重点介绍了天线及其匹配电路的设计,完成了硬件的制作和调试;测试表明该方案可行,读写器性能稳定,具有结构简单、价格低、功耗低等优点,读写距离可达12cm,可以广泛应用、具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8.
该文首先简要介绍了非接触式IC卡的概念和在实践中的应用,针对M1卡安全芯片算法被破解这一现状,通过分析M1卡的原理、加解密系统等特征,指出了M1卡的安全困境。最后文章还分析了CPU卡的结构特点和安全构建,认为未来CPU卡会逐渐成为非接触式IC卡的主流应用。  相似文献   

9.
射频识别非接触式IC卡读卡器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非接触式IC卡技术成功地将射频识别技术和IC卡技术结合起来,解决了无源、免接触问题;该非接触式IC卡读卡器是以射频识别技术为基础,以Mifare卡作为读卡器识别对象,采用非接触式IC卡读卡器核心读写模块MFRC500和单片机来设计的;具体阐述了非接触式IC 卡读卡器硬件电路和软件开发,给出了硬件原理图并对其作了详细的说明;实际使用表明,该读卡器性能稳定,功耗低,抗干扰能力强,免接触读写距离可达lOcm.  相似文献   

10.
近几年,随着国际电子商务的迅速发展,IC卡在中国的应用也随之普及开来,它被广泛应用于写字楼、酒店、机场、社区、企业等场合。从IC卡的种类来划分,有条码卡、OCR卡、接触式IC卡、非接触式IC卡、激光卡等。但接触式IC卡和非接触式IC卡是主流卡,其中非接触式IC卡将随着技术的发展,逐渐成为应用最广泛的一种卡。1月20日,由国家金卡办主办的中国智能卡技术与应用论坛在京隆重举行,来自国内外的IC卡专家共同探讨IC卡的各项标准制定及IC卡的技术发展,记者借此机会采访了世界知名IC卡专业技术生产商瑞士LEGIC公司总经理Guy Petignat先生、LEGIC特许授权商仪创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