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丝绸》1981,(9)
一、概况我国的纺织品大部分采用经向检验,唯有丝织物采用手工纬向检验。国际标准化组织(ISO)确定为经向检验标准。所以,研究经向验绸机代替人工手翻纬向验绸,已势在必行,刻不容缓。为了改变我国现行的人工手翻纬向验绸的方法,使其与国际上流行的经向机械验绸相统一,我们根据纺织部科技司的要求和验绸机研制方案座谈会精神,先后研制了两台丝织品检验机(型号暂定为Q962和Q962A两种,简称为验绸机)。  相似文献   

2.
验绸机由进绸、检验、微机及出绸四部分组成。为适应不同品种、不同包装、不同工序等需要,必须做好验绸机的系列配套工作,其系列可分两类,即尺寸系列与结构系列。  相似文献   

3.
科技动态     
《丝绸》1992,(12)
为改变传统的手工分码、层叠纬向的检验方法,提高绸缎质量,由吴江新生丝织总厂承担研制的ASMD881成品绸卷验机已获得成功,11月8日在吴江盛泽通过省级鉴定。  相似文献   

4.
扎经染色绸是丝织品中的一个特殊类别,其制作工艺是根据预先设计好的纹样,将经丝分段扎染,经拆结、对花后再进行织造,绸面花型轮廓朦胧,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扎经染色织物在国内外都有生产,如日本的絣及我国新疆地区的爱得丽斯花绸等等。文章初步探讨了我国古代扎经染色绸的源流、其名称的演变以及出土和传世的织物遗存。  相似文献   

5.
成品检验是绸厂末道工序。原检验、修绸、码绸多半是手工操作,既费力又影响成品出厂时间。我厂通过广大职工的努力和兄弟单位的协助,试制成了“三合一”检、修、码绸机。该机造价低廉,结构简单,操作维修方便,坯绸卷绕平挺、整齐,劳动强度亦有所减轻。以富春纺为例,60台织机产量只须配备3台验绸机。原手工操作须安排9人,现只需4人。现将该机简介如下: 机架系角钢焊合。外型尺寸见图一。坯  相似文献   

6.
符颖泓 《丝绸》2003,(8):51-51
根据GB/T15551—15554—1995《丝织物》标准的要求,绸缎纬向台板检验是“作为目前没有完全具备经向检验条件时的暂时过渡性检验方法”,“作为52g/m2以下丝织物的检验方法”。纬向台板检验应逐步让位于经向检验,这是大势所趋。但纬向台板检验也有其独到之处。首先,对于印花用绸,既使是要求较高的清地印花,纬向台板检验仍能完全满足检验要求,而且方便快捷。其次,染色用绸或不明显暴露病疵(主要为经柳、纬档)的某些颜色的染色用绸,对于小疵点无较大要求,仍可以用纬向台板检验。有时,纬向台板检验也有经向检验无法替代的作用。比如厚重织物的…  相似文献   

7.
一、概况长期以来,我国丝织品检验一直是根据63标准,采用平摊纬向翻页检验法。随着丝绸行业的不断发展,这一套检验方法已不能满足消费者对产品质量的要求,其原因是纬向手工检验存在着以下弊病: 1.平摊织物只能检验一半正面和一半反面;双折织物只能检验一半正面,另外一半正面即使有病疵也检验不到。检验方法不科学。2.纬向手工检验主要依靠天然北光,对正确判定疵点程度带来困难。3.与国际上常用的丝绸检验法(均为经  相似文献   

8.
我国是一个丝绸生产大国,早在汉、唐时代,我国的丝绸就已闻名于世,并通过丝绸之路远销西亚及欧洲。解放以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丝绸工业得到了巨大的发展。丝绸工业在我国纺织业中占有重要地位,我国每年都要出口大量丝绸产品,为国家换取外汇,以加快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步伐。生产丝绸的最后一道工序是验绸测长,并按一定长度剪断。过去计长用人工测量,准确度高但生产效率很低。随着技术的改进,现在生产中普遍使用验绸机,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测长仪虽是  相似文献   

9.
史伟明  沈维明 《丝绸》1993,(1):52-54
ASMD881成品绸卷验机是集机、电、仪于一体的绸缎卷验机,具有操作方便、计长准确、适用面广、卷装效果好等特点。文中介绍了该机在研制过程中主要技术参数的确定,所解决的若干个关键性技术问题,以及使用厂的试用效果等。  相似文献   

10.
柞蚕丝织品的亮经、亮纬疵点的造成,是从原料茧开始,经过一系列生产工艺过程,柞蚕丝纤维受到张力、伸长和温湿度的变化,使绸面在经向或纬向上呈现单根或多根的闪光,这就是亮经、亮纬疵点。  相似文献   

11.
丝绸染色     
真丝为天然聚酰胺纤维。由于它具有独特的风格、光泽和手感,因此,虽然出现了为数众多的类似真丝的合成纤维,但真丝仍保持其作为高级衣料的地位。日本国内丝织品的需要量是逐年增加的,预计今后还会有所增加。从日本国内对各类丝织品需要量的变化来看。用作外出穿着用的“和服”料的绉类、电力纺及里子绸等白坯绸的需要量增加了,色织绸中,绉线类的高级绸缎需要量逐年增加,与此相反,日常穿着用的铭仙等织物,由于  相似文献   

12.
正(续上期第五章高度繁荣的江苏丝绸业第六节民间丝织业突飞猛进)三、丝织品种繁多绚丽江苏丝绸于明清间为全盛时代,丝织品种日益细密,织纹花样灿烂多姿。就丝织品种而言,当时已有丝、纻、罗、绫、绸、绢、锦等诸种,而每种又分若干品种。例如罗:苏州就有花罗、素罗、河西罗、刀罗、秋罗等【50】;绸:苏州有线绸、绵绸、丝绸、杜织绸、绫织绸、绉绸、纹绸、春绸、捺绸【51】。这仅是丝织品种的一瓣。在织纹花样方面,创造了一些新型著名织纹,如多彩纬线织花的"妆花"、妆花锦缎;此外,纱、罗、绸、绢、丝  相似文献   

13.
山西潞绸是山西丝织技术的代表作品,是潞泽地区著名的丝织品,已经入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然而随着时间的流逝,山西潞绸面临着"濒临灭绝"的困境。为了保护地区特色文化和传承传统技术,现系统阐述了利用先进数字化技术对山西潞绸文化进行保护和传承的途径和方法,并提出潞绸的可持续发展措施。旨在通过山西潞绸的保护与传承的研究,推动潞绸以及相关产业的发展,为山西轻工业的良性化发展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14.
我国丝绸产品质量近几年来提高较快,尤其表现在实物质量方面。从近三年的全国实物质量评比来看,丝织品绸面疵点(包括不计分小疵点)大幅度减少,真丝练白绸由于蜡迹而造成的局部渗透不良、印花绸花色鲜艳度和印制效果较差、以及真丝绸染色印花成品后整理薄弱等三个质量关键,技术上都有所突破,可以说基本获得解决。目前我国  相似文献   

15.
一、挡四台织机如何安排分经? 挡四台织机的分经安排,一般采用两组法。图1为四台织机的排列图,织机的编号按照巡回前后的顺序(以下同)。分经以1、2号机为一组,3、4号机为另一组。经过若干次前巡回后,就从1、2号机弄中进入后机身,进行分经。一般规律是检查完1号机的绸面后(或装纡或换梭加装纡),走向后机身时,带看2号机的绸面;进入后机身,先理1号机的经,后理2号机的经;在走向前机身时带看一下1号机绸面,然后检查2号机绸面。经过若干次前  相似文献   

16.
潞绸是明清时期山西潞泽地区所产的著名丝织品。文章从明清潞泽地区蚕桑业发展历程入手,对潞绸的兴衰过程和衰败主要表现,包括原料来源、上贡数额及商品流通情况进行较为详细的梳理和初步探析。认为潞绸最迟兴起于明初,明代中期正当潞绸发展兴盛之时,潞州蚕桑业却急速枯竭,导致其走上依靠他省蚕茧继续生产丝绸的道路,从而为潞绸日后衰败埋下伏笔。明末清初在战乱、织造之害、气候转冷、丝价上涨等因素的影响下,潞绸迅速走下坡路并于清末最终退出历史舞台。  相似文献   

17.
为了增强我国出口绸缎在国际市场中的竞争地位,中国丝绸公司拟定了在未实行直向检验标准以前,对部分出口真丝绸,补充一项控制绸面小疵点的内控检验。于三月份组织了由江、浙、沪三地区熟悉丝织产品检验和质量的同志,组成了调研小组。对江、浙、沪、蜀四地区生产的12102双绉(练白)、12107双绉(练白)、11207电力纺(练白、染色)、15688斜纹绸(练白)进行了以绸面外观疵点为主的调研。20多天内,共调查产品1350匹,其中练白绸1250匹,染色绸100匹。品号是12102练白双绉  相似文献   

18.
织金技艺随着对外交流繁盛的隋唐开始传入我国,对我国古代丝织品艺术表现的丰富性产生重要影响,改变了我国丝织品的艺术表现格局和面貌,并达到极高的艺术价值,形成我国丝织品中重要的装饰工艺之一。其中,丝绸之路东西方文化交流是重要环节,而向中原地区传授此技艺的是生活在"丝绸之路"核心地带的古代新疆地区善捻金线织金锦的回鹘人。  相似文献   

19.
1.丝绸成品手工横向检验亟需改成机械直向全幅检验; 2.现行丝织品检验标准与消费脱节,必须从消费角度出发,尽可能参考国际标准,制订出简明、实用的直向检验标准; 3.机械直向检验为全幅检验,光源稳定,检验角度合理,内外统一,检验工人劳动强度低,应该推广; 4.推广机械直向检验须考虑及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丝织品的纬向档子是造成降等处理的一个主要织疵,对有些丝绸品种如真丝斜纹绸,因纬向档子造成的次品要占次品率的50%至60%。随着人民对纺织品的质量要求愈来愈高,需对纬向档子织疵的控制更为严格。据外贸公司透露,有的客户曾对某些出口纺织品种提出每百米或每匹织物的纬向档子控制在一条的要求。纬向档子织疵是织造业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也是今后织机改造和新机设计制造中值得重视的问题。为了充分引起丝绸工业各级领导与广大科技人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