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Planning》2013,(16)
线条作为书画艺术中一种古老的造型手段,具有强烈的直觉暗示力量,并成为书画家的"特定符号"。线在作品中不仅承担着独特的功能,还具有对书法、绘画的处理和书画家的主观感受,以及线条本身的艺术效果等诸多方面的特殊功能,可以引起人们丰富的想象和独特的情感体验,有着独特的个性和审美特征。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9,(10)
对于中国传统画坛而言,"以书入画"的观念具有深远的影响,这一观念在八大山人的艺术创作之中有明显体现。八大山人对书法与绘画之间的联系感悟较深,并且将两种类型的艺术互相渗透。这对其艺术风格的形成产生了深远影响,并帮助他在书画两种艺术领域均取得了卓越的成就。该文研究八大山人的书法与绘画创作,通过"以书入画"观念分析八大山人的书法与其绘画之间的联系,以期为当代艺术家的书画创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4,(21)
中国传统绘画的白描技法与服装绘画作品中的白描手法都主张简练、简洁,通过点、线等最基本的艺术语言,将传统绘画与服饰绘画的个性表现得淋漓尽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艺术与时尚领域的服饰逐渐交织相融,两者相互依存、共同发展。白描是中国传统绘画的艺术形式之一,在服装绘画中使用较为广泛,而线是白描艺术的基本语言。文章就中国传统绘画白描手法在服饰绘画中的应用进行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6,(9)
文章以八大山人"书法兼之画法"的观点为讨论的中心,结合八大山人的作品分析该观点,从八大山人的作品中体会别具一格的灵动之美,并指出八大山人对中国书画历史的影响,从中得到对中国现代书画发展的启示。  相似文献   

5.
中国的书法和绘画艺术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既各自独立而又融会贯通。历史上很多文学家,徜徉于文学和书画之间,形成了文人书画艺术传统。贾平凹先生秉承中国传统文人作书为画的人文传统,深得中国文学和书画艺术之精魂,集文学创作和书画艺术于一身,其"文美、字奇、画怪"。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6,(10)
安德鲁·怀斯是美国当代重要的新写实主义画家,他的绘画作品和艺术主张影响到同时代的欧洲,他独特的表达方式和绘画技法对世界艺术特别是中国的写实艺术产生了重要影响。文章以安德鲁·怀斯绘画的布局为切入点,分析怀斯作品中颜色的安排,以及点、线、面的使用,从画面空间的平面化、画面物体的几何化、写实造型与抽象表达的渗透三方面入手,解析怀斯作品引起观画者共鸣的原因,研究怀斯绘画构图中抽象元素的形成。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3,(13)
花鸟画作为一门极具特色的民族艺术,它的创作是对自然生命精神本原的一种探索,注重"神""意"的表现和笔墨情趣。清代是中国古代写意花鸟画的最后一个繁盛期,在清代众多的花鸟画画家中,八大山人可算是一位佼佼者。他是继徐渭之后的又一位写意花鸟画大师。八大山人一生中创作了大量"怪伟豪雄、淋漓奇古、苍劲圆润"的作品。八大山人终生与笔墨为伴,以书画抒怀,将亡国之痛隐于内心。他充分利用了中国画艺术的语言特点,含蓄而准确地表达出内心的思想和感情,以别样的视角和表现手法向人们叙述人世的沧桑变幻、人情冷暖。从八大山人的画中我们看到的是其至情至义之心。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16,(19)
山水画是意象性绘画艺术形式,山水画作品中树的呈现方式具有特殊的绘画形式特征。"四时并运"的时间特征和"顾盼有情"的情态特征是山水画作品中树木绘画艺术形象的主要形式特征。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6,(1)
吴冠中是20世纪中国最具争议的画家之一,同时也是最有影响力的画家之一。吴冠中将毕生的精力都放在对"油画民族化"和"国画现代化"两个创造性革新理念的不断探索上,通过锐利的艺术语言向现实主义的"内容决定形式"发起挑战,强调形式美的独立性。吴冠中在作品中将西画与中国水墨画的精髓融合起来,画面简洁干练,其晚期作品以点、线造型居多,诠释自然之美。吴冠中的艺术观念和绘画创作对中国现代绘画观念的演变和发展起到了莫大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16,(15)
材料艺术是一种新型的绘画艺术和手段,材料的运用往往能够体现在绘画作品中,使当代绘画作品给人以不同的感觉,形成现代艺术的一个主要创新方向。材料艺术的语言实际上是一种融合性的语言,它将材料的内涵表达体现在整幅作品中,使作品更加生动、形象。基于此,文章分析绘画作品中的材料语言。  相似文献   

11.
《Planning》2016,(20)
后印象派画家塞尚高举艺术变革的大旗,反对一味模仿自然,努力探索绘画自身独特的语言,在绘画形式美方面取得了划时代的成就。塞尚的作品力求达到构图的平衡和色彩的平衡,充满了和谐的结构之美,启发了后来的立体主义画派,焕发了绘画的独特要素——形、色、线的活力,绘画不再只是对自然的模仿,而是具有自身的语言之美,进而催生了形形色色的现代主义绘画流派,因而塞尚被誉为"现代艺术之父""造型之父""现代绘画之父"。  相似文献   

12.
《Planning》2014,(3)
历史资料对髡残的记载很少,但从髡残的存留作品及题识中我们可以领略到其作品格调之高,他"摹古"的艺术思想理论和绘画实践给人们带来很好的启示,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笔者从髡残的平生、禅学思想品读其作品,整体把握髡残的艺术思想和绘画艺术的风格。  相似文献   

13.
《Planning》2019,(22)
在中国传统绘画中,骆驼很少被列入作品主题。而在与西域、丝绸之路相关的作品中,载货的骆驼、牵驼人、驼队的形象被各种艺术形式表现。该文将以骆驼为主题的绘画作品统称为"《驼运图》",以敦煌莫高窟第302窟、第296窟、第420窟等的壁画作品为例,对比河北宣化县下八里M4前室西壁辽代壁画、山西平定西关村M1东南壁金代壁画、山西太原金胜村唐墓壁画的类似作品,试得出敦煌壁画中《驼运图》的三点艺术特色:以线造型的手法具有意笔、抽象的特点;色彩不仅是对线描的补充,而且是直接造型的语言,色块对比生动有趣;主体与环境的关系更加丰富,艺术感染力更强烈。  相似文献   

14.
《Planning》2019,(15)
对油画造型而言,点、线、面是其中的基本元素,对点、线、面的不同处理,会使油画呈现出不同的效果。从早期油画作品到现代油画作品,虽然艺术形式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但是在作品中仍随处可见点、线、面的身影,这也是创作者在绘画过程中表现自身情感的主要媒介。该文研究油画造型中的点、线、面,希望能对我国现代油画的发展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15.
《Planning》2014,(23)
任何一种艺术形式都带有表现性,在绘画时通常要求具有"绘画性",作品若缺乏绘画性就会单调呆板、不能打动人心。"绘画性"其实就是指作品的生命力和感染力,也就是绘画的表现性。  相似文献   

16.
《Planning》2013,(5)
周思聪作为中国20世纪末杰出的女画家,其绘画情感真挚、格高气清,尤其是后期的人物画作品中生命情感和画面情感融为一体,蕴含悲情。笔者试从"彝女"系列的创作背景出发,探析"彝女"系列作品的艺术特色,体味其中永恒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17.
《Planning》2015,(16)
自"85美术新潮"至今,中国当代绘画艺术呈现出两大主流:一类是以思想为主、技术为辅的观念艺术;另一类是基于视觉,靠新奇材料、绚丽色彩、光怪陆离的形象轰炸眼球取胜的视觉艺术。以上两者皆是基于观众和作品的角度,并没有真正触及绘画本质。因此,文章打算回到绘画之初即绘画行为本身,探索出当代绘画艺术的第三条道路。  相似文献   

18.
《Planning》2014,(1)
大卫·霍克尼是"二战"后成长起来的一位艺术家,也是当代英国最有创造力和影响力的一位艺术家。文章试图从绘画、摄影、照片拼贴、舞台设计等艺术领域出发,探究大卫·霍克尼绘画当中的独特视觉角度及绘画作品隐藏的深度,从其具有代表性的作品来分析他的视觉构成与设计构成,在霍克尼摄影拼贴作品中寻找绘画语言。他所特有的艺术形式打破了人们传统的视觉经验和思维习惯。大卫·霍克尼创作了一个又一个荒诞而真实的现实世界,每个物体都有自身的色彩,丰富的色块被组合在一个和谐的空间里,绘画中的田园风光被夸张和变形后,变成了另一种面貌的色彩世界,他的绘画不仅直观描绘、记录生活,而且传达艺术的感染力。  相似文献   

19.
《Planning》2019,(15)
塞尚作品画面中的形式意味追求的是绘画语言和视觉元素的构成规律,排除掉画面过多的文学性、故事性、情节性,遵循绘画自身发展的逻辑关系和规律,也可以说是"为艺术而艺术"。正是这种纯绘画的形式和意味启迪了现代主义,并深深影响着当代的艺术。  相似文献   

20.
正八大山人善书画,本文通过八大山人的《鱼图》,从以虚为本和虚实相生两个方面分析八大山人花鸟画中的道家的"有无"思想。八大山人(1626—1705),明末清初书画家。在花鸟画方面尤为突出,象征性的物象表达使得八大山人的作品放任恣肆,清逸横生,简而有韵,寂而有灵,空而有悟,淡而有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