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Planning》2015,(24)
近年来,国内旅游市场规模不断扩大,竞争也日益激烈,旅游纪念品作为游客旅游经历的最佳见证,承载着旅游地的人文元素,具有重要的意义。而目前国内多数旅游景点的旅游纪念品设计或多或少存在着品种过于单一、不能满足消费的心理需求、历史文化特征和地域特色表现不鲜明等问题。笔者认为,其根本原因在于一些设计师对旅游纪念品功能属性的认知存在偏差,且在设计思想上缺乏创新性。因此,淮安若想改变其旅游纪念品的尴尬现状,就必须转变思路,创新设计理念,把淮安独具特色的地域文化内涵转化为设计元素融入淮安旅游纪念品设计。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5,(6)
文章基于我国现阶段旅游业发展的状况,对旅游纪念品设计的现状进行分析。此外,随着奥运会、世博会的成功举办,我国对外交流日益频繁,旅游业也迅速升温,人们对旅游纪念品的要求也逐渐提高。针对这一现实,文章主要阐述孝文化与旅游纪念品包装设计的关系,强调了孝文化在旅游纪念品包装设计过程中的重要作用,致力于让人们重视旅游纪念品的设计和包装的重要性及价值。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海南黎族女性服饰的分析,将黎锦中的人形纹和蛙形纹进行归类概括,提出以黎锦为元素的海南旅游纪念品设计方法,为具备鲜明独特的地域特征、文化内涵的海南旅游纪念品设计提供参考方法。  相似文献   

4.
正包装是企业生产和销售的重要环节,要合理充分对利用好广西对民族资源,用广西的壮族铜鼓和织锦来提高旅游产品包装设计创新,让广西民族文化得到传承和发展。通过介绍广西元素织锦艺术和壮族铜鼓广西民族元素来分别对民族元素在包装设计的运用进行阐述。总结广西少数民族元素从色彩,造型,重图案,文化内涵几个方面在包装中的运用,并举例说明。随着东盟博览会的圆满召开,带动了旅游业的发展。旅游纪念品的开发利用,包装作为旅游产品的形象代言人,不仅展示出旅游产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3,(18)
目前我国的旅游业空前火热,但是旅游纪念品设计缺乏地域特色,趋于同一化。针对旅游纪念品设计的现状,文章探讨了地域文化视域下的旅游纪念品设计特色,以及地域性旅游纪念品设计策略,从民族性、文化性、符号性、科技性、功能性几方面入手提出旅游产品设计的思路,体现其独特的民族文化韵味,提高民族旅游文化产品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6,(19)
旅游消费规模的不断扩大,使独具特色的旅游纪念品的市场需求不断增长。结合地域文化特色,设计出独一无二且具有深厚文化内涵的纪念品,是当下需要解决的问题。文章以调查研究旅游纪念品现存的问题为切入点,阐述合肥旅游吉祥物纪念品设计和地域文化的结合意义与优势。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4,(2)
云南旅游产品包装琳琅满目,运用少数民族装饰插画元素进行设计的也不在少数,但是真正能体现出文化内涵和艺术魅力的并不多见。旅游产品的包装设计一旦缺少了地域特色和民族特色,就只能是流于形式感的"跟风"包装,其商业价值和文化价值必然降低。文章从云南少数民族装饰插画元素的收集入手,阐述在旅游产品包装设计中应用少数民族装饰插画元素的方法及要领,同时说明云南少数民族装饰插画元素在旅游产品包装设计中的应用对提升旅游产品文化内涵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文章通过对平遥古城文化进行系统要素整合、分析与提炼,探究地域特色文化在旅游纪念品设计中的创意实现路径,运用设计符号学理论构建平遥古城文化的符号学体系,确定"平遥印象"的创意设计定位,以最具代表性的平遥建筑文化为切入点,从语义、语构、语用和语境四个方面探讨"平遥古城符号"实现的具体路径,并设计相关产品。基于古城特色基础上的"平遥古城符号"建筑文化旅游纪念品创意设计,突显出旅游纪念品的地域性和独特性,为平遥旅游纪念品的创意设计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9,(17)
东莞是岭南文明的重要发源地,是岭南文化最早的孕育地,将务实、开放、兼容、创新的岭南文化在融入东莞旅游纪念品包装设计中,突出岭南文化特色,继承与创新岭南文化,改变东莞旅游纪念品包装落后现状,加强东莞旅游纪念品文化识别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0.
王琳 《现代装饰》2013,(5):100-101
近年来,洛阳地区以牡丹文化为主体展开的一系列旅游活动及产品开发发展迅速,然而,作为第一眼消费的包装却是滞后的。本文阐释了牡丹文化对洛阳旅游纪念品包装设计的重要借鉴及影响,通过对洛阳地区旅游纪念品包装市场的调研、探讨,提出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1.
《Planning》2013,(13)
为了密切配合旅游标志设计发展的迫切需要,更好地实现旅游地的地域文化宣传,进一步提高旅游标志的设计水准,有效实现旅游标志设计中的差异性竞争优势,十分有必要加强对旅游标志与地域特色文化元素的调查研究和结合分析。文章以旅游标志设计与地域特色文化元素的结合为探讨对象,通过打破常规,寻求旅游标志设计新的切入点,宏观把握地域特色文化元素融入旅游标志设计的发展趋势,展现当地具有代表性的民俗元素和精神内涵,进而宣扬中国特色民族文化。  相似文献   

12.
《Planning》2013,(14)
近年来,随着国内旅游产业规模的日益扩大,旅游纪念品的需求随之大大增加,旅游纪念品的开发设计越来越受到重视,各种旅游纪念品设计大赛也层出不穷。然而在这股设计热潮的背后我们不难发现,目前国内的旅游产品设计存在滥用传统元素、产品雷同、缺乏特色和新意等问题。在旅游产品同质化严重的今天,如何让地区特色旅游纪念品凸显文化意义和价值,如何依靠产品的设计创新给旅游业带来更大的经济收益,如何对旅游纪念品进行创新设计来提高地区的认知度,是值得人们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色彩是旅游纪念品设计的要素之一,它将情感,特色,意义赋予旅游纪念品,使传统文化在现代设计中绽放光彩,满足消费者在旅游过程中的心理需求。本文通过对色彩理论的阐述,根据不同文化对旅游纪念品的不同要求,将色彩与旅游纪念品相结合,并探索设计的原则。  相似文献   

14.
《Planning》2016,(1)
色彩是旅游纪念品设计的要素之一,它将情感,特色,意义赋予旅游纪念品,使传统文化在现代设计中绽放光彩,满足消费者在旅游过程中的心理需求。本文通过对色彩理论的阐述,根据不同文化对旅游纪念品的不同要求,将色彩与旅游纪念品相结合,并探索设计的原则。  相似文献   

15.
论基于地域文化特色的旅游纪念品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如今的旅游业发展如火如荼,而旅游纪念品作为其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其发展已经越来越不能满足旅游业的发展和人们的需求。从而导致了旅游者对纪念品兴趣下降,很大程度的影响了纪念品相关企业的发展。为了转变这种状况,就必须结合地域文化特色,设计出独一无二且具有深厚文化内涵的纪念品。旅游纪念品对于游客的意义作为旅游观光的纪念品虽然对于游客来言并没有巨大的实用价值,但游客看重的却是它的代表意义。它不仅仅是代表了一段美好回忆,更是对于地域文化的一种体验的保留。作为旅游纪念品首先具有标记旅游经历的作用。旅客大多到达一个旅游地点都希望能够有某  相似文献   

16.
《Planning》2018,(4)
印染类纪念品以布料为依托,有实用、利于保持、种类繁多、外观多样化等优点,是外出旅游的人们选择较多的一类旅游纪念品。印染类旅游纪念品在少数民族地区的旅游市场中较多见,以扎染、蓝印花布、刺绣等传统手工艺为制作表现形式,在图形图案设计上也较为传统。对印染类旅游纪念品图形的创新设计研究,可以让传统工艺品打破传统格局,让设计年轻化、潮流化。图形设计创新使印染类纪念品在旅游市场中更加突出地域特性,丰富地区文化内涵,同时扩大受众面,让更多的年轻人喜爱并消费创新型印染类旅游工艺品。  相似文献   

17.
《Planning》2013,(19)
文章通过对侗族风雨桥文化背景与开发价值的分析,提出风雨桥旅游纪念品开发要考虑材料、工艺、民族和现代设计理念等元素。风雨桥旅游纪念品要突出侗族民族特色,具备保护与传播民族文化的功能,体现传统与现代的融合,便于游客对侗族文化和风雨桥纪念品产生认同感。  相似文献   

18.
《Planning》2017,(11)
朱仙镇木版年画是具有代表性的中国传统年画之一,它扎根于民间,具有浓郁的民间艺术气息。探索朱仙镇木版年画元素在旅游纪念品中的设计与应用,有序地进行产品开发,将朱仙镇木版年画元素与现代产品开发结合起来,有利于促进河南旅游业的发展,有利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该文作者针对旅游产品市场进行分析,发现目前的旅游产品市场较为初级。基于此,该文探索如何提取朱仙镇木版年画元素,并应用于旅游纪念品设计。  相似文献   

19.
彭仁 《现代装饰》2013,(5):103-104
旅游已经成为21世纪人们新的生活方式,以旅游纪念品为主导的国内旅游消费市场逐步形成。面对日益增长的旅游消费能力,相对窘迫的是旅游纪念品包装的粗俗和落后。目前我国旅游纪念品包装设计品质不高,设计人员能力不强,设计教育思路不清等问题已严重制约纪念品的市场销售和自身发展。面向"职业"需求,积极探索课程教学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提升旅游纪念品开发设计水平,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20.
《Planning》2014,(10)
著名文化人类学家马林洛夫斯基说过:在人类社会生活中,一切生物的需要己转化为文化的需要。包装设计是一门以文化为本位,以生活为基础,以现代为导向的设计学科。因此,旅游商品的包装设计,更需要以其地域深厚的文化底蕴作基础。纵观我国旅游地区的旅游商品包装,存在着缺乏地方特色、商品包装质量偏低等各种问题。那么,要真正做好旅游地区的旅游商品包装,在设计时,就必须注重其包装的个性化,本土化,了解其地域文化的真正含义,掌握旅游者的心理特征和消费观念,对市场进行准确的定位。作为旅游地区的高等设计院校现以湘西民族特色旅游商品包装设计实践教学作部分思考,向同行们请教、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