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田庄选煤厂因入选原煤煤质变差,导致末中煤煤质变差,通过改造末原煤分选工艺,由两产品重介质旋流器改为三产品旋流器,有效改善了末中煤煤质,提高了选煤厂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
根据马依选煤厂入选原煤煤质和产品定位,提出了6~50 mm级原煤三产品重介质旋流器分选和大于13 mm粒级浅槽预排矸后再洗选两种选煤方案;经比较,确定采用前者,并选择分级入洗、无压入料三产品重介质旋流器分选工艺;因煤泥量较大,设计不设浮选工艺。  相似文献   

3.
刘文统 《洁净煤技术》2015,(3):18-20,24
基于弛张筛对动力煤的深度分级作用,阐述了动力煤深度分级后对生产工艺的优化,提出了分选动力煤的新工艺。对于全级入选的动力煤选煤厂,一是解决了煤泥减量化生产瓶颈,避免大量煤泥造成的后续处理问题,二是实现了末煤可以灵活地选择进入块煤分选系统分选或末煤分选系统分选,三是实现了粉煤可以灵活地选择进入水洗系统分选或直接作为末煤产品;对于仅入选块煤的选煤厂进行原煤深度分级后,降低了块煤分选下限,增加了块煤入选量,解决了动力煤25 mm粒级煤不能进入重介浅槽分选机分选的技术难题。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赵固一矿选煤厂原煤粒度组成、浮沉试验、可浮性评定和发热量的分析可知:原煤较脆,矸石易泥化,煤泥中存在高灰细泥,原煤块、末煤可选性均为易选。在分析原煤性质及产品定位的基础上,提出了选煤工艺设计原则,确定了末煤分选下限为1.5 mm,并可调节至0.25 mm和0;确定赵固一矿选煤厂选煤工艺流程为:80~13(10)mm块煤采用重介浅槽分选机主再选,13(10)~1.5 mm末煤采用脱泥有压三产品重介旋流器分选,1.50~0.25 mm采用TBS分选,-0.25 mm采用浮选柱分选。最后阐述了选煤厂选煤工艺设计步骤,即应以煤质分析为基础,以产品结构为目标,以设备特点为依托,同时特殊环节特殊关照,确定出最适合选煤厂煤质特征的选煤工艺流程,实现选煤设计的简洁、高效、灵活。  相似文献   

5.
刘丽 《洁净煤技术》2014,(3):33-35,38
针对亭南选煤厂存在的处理能力低,只是块煤入选,产品结构不合理等问题,从产品结构、选煤方法、工艺流程、设备选型4个方面阐述了选煤厂技术改造方案。本次改造确定的分选方案为:块煤重介浅槽分选机分选+末煤重介旋流器主再选+粗煤泥TBS分选+细煤泥压滤的联合工艺。产品结构根据入厂原煤的煤质和市场需求进行合理优化。通过选用重介浅槽分选机、重介旋流器、干扰床分选机等先进设备提升了选煤厂的分选效率和产品质量。实践证明,选煤厂改造后运行情况良好,提高了处理能力,实现了原煤全部入选,煤泥完全回收,洗水闭路循环,达到了环保要求。产品结构符合市场需求,产品质量优良,节约成本,提高了企业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内蒙古通辽选煤厂原设计方案的分析及调整,采用三产品重介质旋流器简化分选工艺,经生产实践的检验,达到了投资费用低、分选效果好、对原煤煤质适应性强的预期目标。选煤工艺方案的确定既要以煤质资料为基础依据,更要保证对原煤煤质变化有较广泛的适应性,尤其是入选外来原煤的选煤厂,同时还要结合厂型、设备性能、投资费用等综合因素,经过技术经济方案的综合比较来确定。  相似文献   

7.
为提高宋新庄煤矿选煤厂选煤效率,分析了选煤厂入选原煤性质,根据产品用户对煤质的要求,确定选煤厂产品结构。以产品结构多样化、灵活性为目的,分析了选煤厂分选粒度及块煤、末煤的分选工艺。结果表明,宋新庄煤矿生产原煤为不黏煤,属低灰煤,矸石易泥化。块煤(200~25 mm)采用重介质浅槽分选机分选,末煤(25 mm)采用无压给料三产品重介质旋流器分选,并留有弛张筛进行6 mm干法筛分,6 mm粉煤不分选的旁路。宋新庄煤矿选煤厂可生产优质的大块煤(200~50mm)、中块煤(50~25 mm)、精煤(25 mm)、混煤(50 mm或25 mm)等产品,供应煤气化原料用煤、动力发电用煤、民用煤等。  相似文献   

8.
随着原煤煤质逐渐变差及入选率的不断提高,石圪台选煤厂生产系统中煤泥含量不断增加,煤泥水处理难题成为制约安全生产的瓶颈。为改变目前所采用的湿法脱泥工艺运行现状,消除煤泥量过大对生产系统以及最终商品煤煤质造成的不利影响,石圪台选煤厂利用现有原煤分级筛实施选前干法脱粉改造。将原煤分级筛筛下物分为筛前段和筛后段,对比分析2段物料粒度组成,确定脱粉段位置。改造后提高了原煤分级筛筛下溜槽抗堵性,降低人员劳动强度,提升生产效率,提升末煤入选量,提升商品煤发热量,降低煤泥水系统的压力。  相似文献   

9.
新疆邢美选煤厂为塔什店矿区一号矿井配套选煤厂,经过对产品结构和精煤市场调研,确定选煤厂可以生产常规的气焦煤产品,还可以生产做为多晶硅还原剂的硅精煤产品。硅精煤产品附加值高,对于灰分和铁含量要求严格,极难分选。为了保证选煤厂经济效益最大化,并适应原煤煤质波动,结合多种原煤煤质资料,确定了最佳产品方案,对最佳产品方案进行工艺选择分析,并分析了介耗对产品铁含量影响,确定了本选煤厂最佳产品结构为硅精煤+气焦煤,最佳生产工艺为三产品重介质旋流器主洗+三产品重介质旋流器再洗。  相似文献   

10.
论述了贵州省无烟煤资源情况、市场现状、煤质特点及在省内的工业应用范围;以省内青龙选煤厂为例,认为应根据市场需要,灵活选择高硫无烟煤洗选工艺和产品结构,以提高选煤厂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1.
根据门克庆选煤厂入选原煤煤质特征分析结果,结合目标市场调研,确定选煤厂采用200~13 mm块煤重介浅槽洗选工艺,论述了选煤工艺流程、设备选型、总平面布置等,总结了该选煤厂设计的成功经验和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2.
通过原煤筛分试验和浮沉试验对原煤性质进行了分析,发现煤质地较脆、易碎,矸石不易泥化,工艺设计中需防止原煤过粉碎,适合采用选前脱泥工艺。平煤八矿选煤厂存在入选来煤杂物多、破碎机磨损快、介耗高等问题,这主要是由不合理的入选来煤全粒级破碎工艺和原煤不脱泥入选工艺造成的,通过改进原煤准备工艺,增加原煤分级破碎、除杂、脱泥环节对选煤厂进行了改造。最后对选煤厂改造效果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选煤厂改造完成后,有效去除了来煤杂物,改善了破碎机工作状况;避免了原煤过粉碎,减少了-0.5 mm煤粉的产生量;原煤分选效果得到改善,精煤产率有所提高,每年可增加精煤销售收入5040万元;重介系统介耗降低了2.09 kg/t,每年可节约生产成本1091万元。  相似文献   

13.
艾维尔沟重介选煤厂由于原煤质量变差,矸石量增加,煤泥含量增加等原因,导致选煤厂设计工艺及设备不适应煤质特性,极大制约了选煤厂的生产,原煤洗选能力降低;通过扩能技术改造、优化工艺、更新或新增加设备,提高了洗选能力,适应了原煤质量变化的需要,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显德汪矿煤质情况的分析,针对选煤厂存在的问题,对选煤厂原煤筛分系统及煤泥水处理系统进行了技术改造;改造后,选煤厂不但提高了入洗量,而且工艺灵活,增加了产品品种,煤泥也得到了回收,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5.
孝义选煤厂入选原煤属难选煤,根据煤质和最终产品要求,确定采用无压给料三产品重介质旋流器全级入选工艺,并采用配煤入洗,设备选型以大型化、国内优质产品为主,厂房布置合理、紧凑;投产以来,各项指标均达到了设计要求,取得了很好的效益。  相似文献   

16.
从泰安选煤厂原煤煤质、市场定位、工艺设置、技术性能、综合经济效益等方面,对有压两段两产品重介旋流器预先排矸分选炼焦配煤并同时兼顾动力煤的工艺进行了探讨,并根据选煤厂的生产实践,分析了该工艺的特点及适用情况;建议在选煤厂设计时,应根据原煤性质,合理制定分选工艺,使选后产品满足市场需求,达到矿井效益最大化。  相似文献   

17.
木瓜界现有选煤厂为应对井工煤质量变差的问题,进行了扩建;扩建后入厂原煤采用分级入洗方式,块煤和末煤洗选系统均采用重介主再洗工艺;各系统切换灵活、简单,具有分选精度高、经济效益好、系统可靠、自动化程度高、对煤质变化及产品质量要求的适应性强等诸多优点。  相似文献   

18.
百善选煤厂为解决入选原煤煤质氧化严重、矸石泥化、浮选系统无法正常生产的问题,采用叠层高频振动细筛对煤泥水处理工艺进行改造,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精煤产率提高,设备使用维护方便,选煤厂经济效益增加。  相似文献   

19.
杨昌华 《洁净煤技术》2014,(1):15-17,77
论述了山脚树矿选煤厂原有洗选工艺流程,针对生产中存在的矿井原煤煤质变化大、煤泥含量高、介质消耗大等问题,提出技术改造方案。在原有工艺基础上增加原煤脱泥系统和粗煤泥回收系统,改造后洗选工艺流程为:原煤预先脱泥+无压三产品重介质旋流器+对流干扰沉降分选机(TBS)+浮选联合分选工艺。改造后,选煤厂生产方式更加灵活多变,产品适应市场能力强,设备先进可靠,高效低耗,基本解决了生产中存在的问题。选煤厂生产能力由2.6 Mt/a提高至3.0 Mt/a,提高了18.7%;原煤脱泥筛脱泥效率可提高至75%以上;TBS分选机洗选效率为69.82%,可能偏差E p为0.12;选煤厂介质消耗2.2~2.8 kg/t,比原系统降低50%左右,年节约介质粉约7500 t,节约生产成本550万元/a以上。原煤脱泥筛与TBS的配合使用基本解决了原煤煤质变化对商品煤质量的影响,提升了企业竞争力。  相似文献   

20.
针对沙巴台选煤厂入洗原煤煤质特点,对机械搅拌式和喷射式浮选机的适应性进行了分析;对该厂煤质来说,无论从技术性能、生产可靠性上,还是从工程投资、能耗上,前者都占一定优势,而且工艺灵活,可实现一次浮选和二次浮选的转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