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采用亚硝酸盐诱变与温度驯化处理的复合诱变方法,对能够高效降解水中总氮的沼泽红假单胞菌出发菌株进行诱变处理,选育出能一株在低温条件下生长良好、性状稳定,且能够在低温条件下高效降解水中总氮的沼泽红假单胞菌驯化菌株。与出发菌株相比,驯化菌株在15℃时的生长以及总氮降解率均好于出发菌株,其对总氮降解率可达到69.08%,比出发菌株提高了43.49%。  相似文献   

2.
谷毅鹏  刘华忠  罗萍 《应用化工》2014,(7):1184-1188
为研究壳聚糖对尿路感染主要病原菌的抑制效果,采用纸片扩散法测定壳聚糖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杆菌、铜绿假单胞菌的抑菌活性,固体平板培养基稀释法确定最小抑菌浓度,比浊法测定细菌的生长曲线并计算壳聚糖对细菌生长的抑制率。结果表明,壳聚糖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均具有抑制作用,且抑制作用与其浓度呈正比,最小抑菌浓度为0.05%,抑制效果依次为: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菌大肠杆菌≥铜绿假单胞菌,还能延长4种菌生长的调整期,并使它们在对数期出现之前就已基本停滞生长。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悬浮和附着生长下的铜绿假单胞菌经氯消毒后消毒副产物的生成情况,以无菌生理盐水模拟悬浮生长环境,选取镀锌材料建立附着生长模型,采用UFC法进行加氯试验,气相色谱分析。结果表明,2种形态下的铜绿假单胞菌均为消毒副产物前驱物质,主要副产物包括三卤甲烷(THMs)、三氯乙腈(TCAN)和水合三氯乙醛(CH),且THMs符合TOC含量、单位耗氯量大小关系,而TCAN和CH则相反,可能是由生物膜胞外聚合物中的某种蛋白质结构引起。Br-的存在对CHCl3和TCAN产生抑制作用,转而形成更多的CHBr3和二溴乙腈,当Br-的质量浓度为2 mg/L时,CHBr3和二溴乙腈含量达到最大值,且主要影响总THMs和卤乙腈的含量,溴氯甲烷和溴氯乙腈的含量均随Br-含量的增加而先升高后降低。  相似文献   

4.
固定化沼泽红假单胞菌去除Pb2+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固定化沼泽红假单胞菌与水相中重金属离子Pb^2+的生物吸附情况进行了研究。主要研究了溶液的pH、不同供氧光照、吸附时间、Pb^2+初始质量浓度和温度等对生物去除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pH为7、厌氧光照、温度35℃、吸附12h和Pb^2+质量浓度100mg/L条件下,固定化沼泽红假单胞菌对Pb^2+的去除率可达98%。在实验的浓度范围内固定化沼泽红假单胞菌颗粒对Pb^2+的吸附符合Langmuir吸附模型和Freundlich吸附模型,并且符合Langmuir吸附模型的程度更优。  相似文献   

5.
翁馨妍 《净水技术》2023,(S1):51-56+311
针对长江下游某地区饮用水中铜绿假单胞菌的含量进行排摸,比较2020年1月—2022年12月铜绿假单胞菌的检测平均值,水源地Q取水与输水中铜绿假单胞菌的含量明显高于水源地C。水源地Q取水中铜绿假单胞菌平均含量达420.5MPN/(100 mL),输水中达242.0 MPN/(100 mL);水源地C取水中铜绿假单胞菌平均含量达201.4 MPN/(100 mL),输水中达82.5MPN/(100 mL)。水源地Q相关联水厂N进水铜绿假单胞菌均值含量远高于水源地C相关联水厂T进水的含量,其检测结果分别为232.1、2.1 MPN/(100 mL);水厂N进水铜绿假单胞菌的检出率达58.3%(7/12)、水厂T进水铜绿假单胞菌的检出率达50%(6/12),与水源地输水铜绿假单胞菌含量和检出率相比,显著降低。进水经给水厂处理后,水厂N、水厂T出水铜绿假单胞菌均未检出。与其他季节相比,在气温较高时(每年7月—10月),水源地铜绿假单胞菌含量显著增高,并有逐年最高值递增的趋势,当气温较高时,进水中铜绿假单胞菌含量也存在高值,建议在高温时期对铜绿假单胞菌进行持续监测。  相似文献   

6.
采用油脂中性红平板筛选法,从太平洋绿侧花海葵体腔中分离筛选到一株具有油脂降解能力的菌株XZL-13,依据菌株的形态特征、生理生化特性及分子生物学特征对其归属进行了鉴定,并采用分光光度法探究了该菌株的最适生长条件,研究了该菌株在最适生长条件下的生长曲线及以不同油脂作为唯一碳源的生长情况。结果表明,筛选获得的油脂降解菌XZL-13为蒙氏假单胞菌(Pseudomonas monteilii);最适生长条件为:初始pH值7.5、初始盐度2.0g·L~(-1)、培养温度25℃,在此条件下培养7h,菌落总数达到最大;油脂降解菌XZL-13在以玉米油、花生油或芝麻油为唯一碳源的培养基中生长情况较好。  相似文献   

7.
以铜绿假单胞菌、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及枯草芽孢杆菌为受试菌,通过最小抑菌浓度测定、抑菌圈的判断、生长曲线的绘制及菌液电导率的测定等方法,研究了荞麦七的4种提取物(水提物、蒽醌、鞣质、黄酮)的体外抑菌活性。结果表明:荞麦七水提物对枯草芽孢杆菌及铜绿假单胞菌抑制作用较强;荞麦七蒽醌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及铜绿假单胞菌抑制作用较强;荞麦七鞣质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抑制作用较强;荞麦七黄酮对大肠杆菌抑制作用最强。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石榴皮与诃子水煎剂单独及联合制剂对铜绿假单胞菌的体外抑菌作用,为中药联合治疗临床上铜绿假单胞菌感染提供参考数据及实验依据。方法:采用杯碟法、常量稀释法和微量棋盘法,测量抑菌圈直径和石榴皮和诃子水煎剂单独的最小抑菌浓度(MIC),计算二者连用时的抑菌指数(FIC),分析石榴皮和诃子水煎剂单独及联合制剂对铜绿假单胞菌的抑菌作用。结果:石榴皮与诃子单独制剂及联合制剂对铜绿假单胞菌有一定的抑菌作用。杯碟法结果显示,牛津杯周围可见明显的抑菌环,且抑菌环直径大小与药物浓度呈正比,其抑菌效果依次为:二者联合诃子石榴皮;常量稀释法和微量棋盘法结果显示,石榴皮水煎剂MIC为250 mg/mL;诃子水煎剂MIC为62.5 mg/mL,FIC为0.25。结论:石榴皮与诃子单独水煎剂对铜绿假单胞菌均有一定的抑菌作用,且抑菌效果强度与药物浓度呈正比;二者联合后彼此为协同效应,提示二者联合后可提高对铜绿假单胞菌的抑菌效果。  相似文献   

9.
采用鼠李糖乳杆菌为发酵培养菌株,在特定生长培养基中进行鼠李糖乳杆菌发酵并提取抗菌活性物,凯氏定氮法测定其蛋白质含量为0.246 4%。抑菌实验表明,该提取物对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及铜绿假单胞菌具有一定的抑菌性能;将提取物用于护肤乳液,添加5%提取物的乳液对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及铜绿假单胞菌具有较强的抑制能力。  相似文献   

10.
从6种细菌(铜绿假单胞菌、黄杆菌、枯草芽孢杆菌、多粘类芽孢杆菌、恶臭假单胞菌和金色葡萄球菌)中筛选出降解光氧化褐煤的优势菌株恶臭假单胞菌,并通过单因素实验优化了恶臭假单胞菌降解光氧化内蒙古胜利褐煤的工艺条件。确定恶臭假单胞菌降解光氧化内蒙古胜利褐煤的最佳工艺条件为:煤加量0.3 g·(20 mL)~(-1)、接种量2.0 mL·(20 mL)~(-1)、培养箱振荡频率160 r·min~(-1)、降解时间12 d、煤样粒度(-0.15+0.075) mm、降解温度30℃。  相似文献   

11.
以原油降解率为目标,考察了5株石油烃降解菌对原油的降解情况,确定铜绿假单胞菌、氧化微杆菌、中间苍白杆菌3株菌接种量以体积比1∶1∶1混合后,原油降解率最高达74.16%。其中,铜绿假单胞菌、氧化微杆菌对饱和烃均有明显的降解作用,中间苍白杆菌只能够降解部分烷烃。探究了不同盐度对筛选出的3株菌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液体培养基中盐质量浓度从10 g/L上升到50 g/L时,3株菌均能生长,随着含盐质量浓度的增加,菌株浓度依次减少,生长活性减弱,细胞膜通透性变大,细胞失水,导致细胞表面出现褶皱和凹痕,细胞壁变薄,细胞质减少,严重影响了细胞的活性。  相似文献   

12.
郑大贵  肖竹平  叶红德 《化学试剂》2007,29(12):745-746,760
通过酰氯法由苯甲酰氯和D-异抗坏血酸合成了标题化合物,产物的结构经过FT-IR和1HNMR得以确认。用POV法评价了产物在茶籽油中的抗氧化性能,用MTT法测试了产物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和铜绿假单胞菌的抗菌作用。结果表明,标题化合物具有明显的抗氧化效果,对大肠杆菌、枯草芽孢杆菌和铜绿假单胞菌的生长有明显的拟制作用。  相似文献   

13.
为研究天麻蛋白在胃蛋白酶水解条件下获得的多肽对铜绿假单胞菌抗菌活性.以牛津杯法测得的抑菌圈大小为指标,考察水解温度、水解时间、水解pH单因素对天麻蛋白水解产物抗菌活性的影响.在单因素基础上设计正交试验获得具最强抑菌活性的多肽水解工艺.结果表明:当水解温度37℃,水解时间3 h和水解pH为4时,天麻蛋白水解物具最强抗铜绿...  相似文献   

14.
铜绿假单胞菌可产生多种具有活性的次生代谢产物。综述了铜绿假单胞菌次生代谢产物的种类、提取方法、合成方法、作用机制及用途,指出了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展望了未来的发展方向,拟为铜绿假单胞菌次生代谢产物的科学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沼泽红假单胞菌处理HMX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屈超  边阔  周勇 《山西化工》2012,32(2):8-10
研究了驯化后的沼泽红假单胞菌(rhodopseudomonas palustris)生长细胞在不同条件下对奥克托今(HMX)的降解效果。结果表明,沼泽红假单胞菌具有较高的细胞活性,并对HMX具有较强的降解能力。在HMX质量浓度为130mg/L时,该菌株生长细胞降解的最佳条件为:温度25℃,pH值7;光照厌氧条件下的降解效率远远高于光照好氧条件下的降解效率,降解效率达到85.7%;HMX作为该菌株唯一的碳源和能源,降解效率与细胞浓度呈极显著相关,细菌降解效率保持在较恒定的水平。  相似文献   

16.
戴秋洪  边阔  周勇 《天津化工》2012,26(2):25-27
研究了驯化后的光合细菌N菌株—沼泽红假单胞菌的生长细胞在不同条件下对活性大红的脱色处理效果。结果表明,沼泽红假单胞菌具有较高的细胞活性,并对活性大红具有较强的脱色处理能力。在活性大红浓度为100mg/L时,该菌株生长细胞脱色的最佳条件为:温度30℃,pH值为7,光照厌氧条件下的脱色效率远远高于光照好氧条件下的脱色效率,脱色效率达到80.2%,活性大红作为该菌株唯一的碳源和能源,脱色效率与细胞浓度呈极显著相关,细菌脱色效率保持在较恒定的水平。  相似文献   

17.
采用水热法制备羟基氧化镓前驱体,再经600℃焙烧3h制备纳米氧化镓。利用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X-射线能谱仪(EDS)对氧化镓的结构和形貌进行表征。以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和铜绿假单胞菌作为指示菌,检测氧化镓的抗菌活性。结果表明,氧化镓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都有很好的抗菌性能。在20μmol·L-1的氧化镓溶液中,1.5h内对大肠杆菌的杀菌率达到98.53%,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铜绿假单胞菌的杀菌率分别为95.00%和93.35%。  相似文献   

18.
滤膜法为现行包装饮用水中铜绿假单胞菌测定的国家标准方法,酶底物法测定包装饮用水中铜绿假单胞菌已通过国内外多个标准认证。采用酶底物法与滤膜法对包装饮用水中铜绿假单胞菌进行检测。通过标准菌株加标试验,酶底物法检测包装饮用水中铜绿假单胞菌的方法精密度相对标准偏差为0.8%~9.0%,定量质控样品测定的所有结果均在真值范围内,且方法的相对误差为0.8%。对两种方法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发现:两种方法在统计学上无显著性差异。与滤膜法相比,酶底物法具有操作简单、结果准确性高、稳定性好等特点,酶底物法可作为评价包装饮用水中铜绿假单胞菌污染的补充方法。  相似文献   

19.
利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技术建立了一种快速检测化妆品中铜绿假单胞菌的方法。根据已报道的铜绿假单胞菌特异性基因ETA设计引物,确定引物的特异性和灵敏度;对染菌化妆品样品进行增菌检测。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PCR产物结果显示,仅在含有铜绿假单胞菌基因组的样品中得到条带;对染菌样品的扩增结果显示,可以在原样品的活菌浓度为6 cfu.mL-1时通过增菌12 h后检出。  相似文献   

20.
目的本调查试图通过分析220株铜绿假单孢菌的来源和耐药性来了解铜绿假单孢菌的流行和耐药情况。方法选用220株来自永州市人民医院2009年7月至2010年1月临床标本的铜绿假单孢菌,分析其临床分布情况并用药敏试验测定其对13种抗菌药的耐药性。结果菌株来源分析显示铜绿假单孢菌可以在人体不同部位、临床不同科室引起院内感染,而感染率最高的是呼吸道和抗菌药被大量使用的呼吸内科和外科ICU。药敏试验结果显示铜绿假单孢菌对β-内酰胺类、氨基糖苷类和头孢类抗菌药不敏感,而敏感度最高的是阿米卡星(81.4%)和妥布霉素(77.7%)。结论本次调查结果可以指导临床治疗铜绿假单孢菌感染的药物选择,同时有助于了解和控制铜绿假单孢菌引起的院内感染的流行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