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长江中下游堤防工程包含大量地质勘测及施工信息 ,如何有效地管理这些信息 ,为今后防洪决策提供服务 ,当务之急是建立数据库系统 ,使信息储存、检索和处理实现自动化 ,提高工作效率 ,保证工作质量。结合数据库技术与堤防工程地质数据的特点 ,探讨了工程地质数据库设计方法。堤防工程地质数据库设计应做到用户界面友好、数据检索、查询、处理方便迅速 ,确保数据结构合理 ,信息准确完整 ,并能实现数据的动态管理。  相似文献   

2.
随着现代技术的不断进步,基础数据的不断累积,堤防工程大数据已成为新型的战略资源。通过对长江堤防工程基础数据的收集、整理,系统地分析了堤防工程大数据的基本特征,探讨了堤防工程大数据未来的应用对策。分析结果表明:利用新技术对堤防工程大数据进行有效的开发与利用,对于提高堤防工程的综合管理效率和应对险情处置水平,发挥堤防工程在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中的作用与效益,以及促进流域的可持续发展,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安庆市城市防洪暨堤防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安徽省安庆市城市防洪暨堤防管理系统是应用GIS技术、数据仓库技术、网络技术、动态仿真模拟技术、动态规划自动寻优技术等,搭建起安庆市防汛指挥系统的基本框架,建设了包括实时水雨情数据库、工情数据库等为支撑,以堤防信息管理系统、堤防工程风险分析系统和城市洪水风险管理系统为主要内容的防汛信息系统,将为安庆市防洪与安广江堤堤防管理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在先后建立了多个水利水电工程地质信息系统的基础上,对水利水电工程地质的工作内容、信息流流程和其中所采用的技术方法等,进行了比较系统的论述,从标准化体系的建立、动态工程模版的建立、多种数据采集方法的集成、动态数据库建设、参数化辅助制图、交互式半自动化三维建模、用户定制式空间分析和基本勘察报告的形成等方面总结了建立水利水电工程地质信息系统的一般思路、流程和技术方法.  相似文献   

5.
水电工程地质信息处理技术集成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目前工程地质勘察的工作流程、信息处理流程、信息技术的发展现状和当前在建立水利水电信息系统时所面临的多种问题,提出了"双C"技术集成体系,即在数据流流程方面以数据为中心进行集成,在各种数据应用技术方面以三维模型为中心的集成技术框架.可以为工程勘察全程提供有效的数据支持和直观的空间研究支持.  相似文献   

6.
湖北河道堤防工程管理信息系统数据质量监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向东方  程华  李佐斌 《人民长江》2009,40(4):107-108
以湖北省河道堤防工程管理信息系统数据库建设的监理全过程为例,总结了数据库数据质量的定义、问题成因以及质量控制的方案。通过介绍系统建设中监理所采取的数据质量控制措施,对监理单位的GIS数据质量控制工作从设计阶段、实施阶段、验收阶段以及运行维护阶段进行了探讨。事实证明,所提出的GIS数据质量控制监理实施方案对整个湖北省河道堤防工程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的质量控制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随着计算机软硬件技术的发展为水利水电行业BIM技术的应用创造了条件,BIM相关技术也将给水利水电工程勘测手段及方法带来革新。文章将BIM技术应用于堤防工程勘测中,实现了野外地质数据自动采集,室内地质数据库管理,三维地质建模及可视化,模型可进行二维出图及工程量计算等应用,可为其他堤防工程三维勘测设计提供借鉴及参考。  相似文献   

8.
概述了基于GIS技术研究建立“黄河下游堤防工程地质信息系统”的过程,从系统研制的技术路线,实现手段等方面着手,介绍了系统的主要功能:(1)灵活多样的数据输入,输出功能;(2)建立海量数据库并提供方便的数据管理维护功能;(3)快捷的查询,统计计算功能,根据近两年的探索经验,建议尽早建立水利水电行业信息标准化规范等。  相似文献   

9.
分析了我国堤防工程管理存在的问题,从堤防工程管理信息系统的概念、建设目标、建设内容以及我国堤防信息化建设现状等方面论述了堤防工程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的必要性。堤防工程管理信息系统符合我国堤防工程管理迈向现代化的建设方向;堤防工程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与应用不仅可以推动我国堤防管理与防汛抢险技术的革新,提高工作效率,而且可以实现信息共享,减少资金投入,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0.
在江河防洪减灾指挥、河道堤防工程管理和应急管理决策支持系统中,堤防工程信息占据着重要地位。根据工程管理的要求和河道堤防信息特点,利用数据库、三维仿真及地理信息系统等现代技术,构建基于Oracle数据库、ArcGIS地理信息系统的三维可视化平台,可为堤防管理部门的规划服务、高效管理以及科学研究等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1.
长江科学院水土保持专业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江科学院水土保持专业以服务治江事业为宗旨,立足长江、面向南方,紧密围绕土壤侵蚀机理,水土流失与江湖泥沙、地质灾害、面源污染等关系,水土保持共性关键技术等,积极开展基础科研与技术咨询,切实履行长江流域水土保持科技支撑职责,积极承担相关社会公益责任,为治江事业和国家生态文明建设做出了应有的贡献。经过10 a的发展,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有:首创移动式坡面水土流失高精度快速测评系统、完善创新以长江上游“排水保土”为代表的长江流域水土保持基础理论、区划理论首次用于中国山洪灾害防治领域、建立泥石流监测预报预警系统,且提出并解决了以工程开挖面与堆积体水土流失测算技术和水利行业标准《南方红壤丘陵区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技术标准》为代表的水土保持共性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2.
建立长江水文数据信息网三层体系结构的构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鲁青 《中国水利》2002,(5):51-52
随着现代网络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尽快建立了一个以数据库服务器为核心,现代网络通信技术为依托,覆盖长江水文站点的数据管理系统,是一项刻不容缓的任务。建立长江水文数据信息三层体系结构是目前水文信息系统建设中较好的解决方案。该系统的建立将为长江流域的现代经济建设发挥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堤防工程的功能除防御洪水外,在洪水风险管理方面将逐渐发挥较大的作用。因此,堤防信息管理系统是今后堤防管理重要的设施,是水利信息网络的基本建设,是江河防洪减灾指挥和应急管理决策支持系统的组成之一。我们选择长江上游险工段岷江金马河段堤防为样本,引入MapInfo地理信息系统平台,结合河道堤防信息的特点及水利部门应用和管理的要求,利用面向对象的设计思路,开发研制岷江金马河堤防管理信息系统,以期为我国堤防管理专业软件集成化积累经验。该系统的设计思路体现了多目标的特点,可以为堤防工程管理、防洪防汛指挥决策、风险管理等不同的用户提供服务。  相似文献   

14.
王喜春 《人民长江》2007,38(10):6-8
长江流域基础地理信息平台是位于长江流域底层空间信息数据库和长江水利委员会各部门(企业)上层应用信息系统之间的一种中间件(Middleware),它一方面通过空间数据引擎(SDE)对城市基础地理信息数据进行统一采集、建库和维护更新,以便为所有部门提供统一标准、统一内容的地理信息参考框架;另一方面又为长江水利委员会各部门和企业的上层应用系统提供统一的运行和开发环境,包括统一的访问平台基础地理信息数据的接口.简述长江流域基础地理信息平台的概念及其提出的背景,提出当前建设长江流域基础地理信息平台的主要关键技术、主要作用,结合目前的实际情况,提出合理化的构想.  相似文献   

15.
大坝工程地质数据库的开发和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大坝安全管理信息系统的要求,开发、建立了大坝工程地质数据库.在新疆乌鲁瓦提水利枢纽工程和江苏宜兴抽水蓄能电站工程中的应用表明,该数据库基本能满足大坝安全信息化管理的需要,可提高数据管理工作的效率.  相似文献   

16.
通过分析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的工作流程和信息处理流程,提炼出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工作的2个中心("双C"),即数据管理和三维模型,数据管理是水利水电工程勘察信息处理流程中所有工作的数据流中心,三维模型是这一过程数据的分析与应用中心。基于"双C"的结合与集成,建立了比较完整的水利水电工程地质三维信息系统,可以为工程地质勘察的全程提供有效的数据支持和直观的地空间研究支持。  相似文献   

17.
The impoundment of the Three-Gorges-Dam (TGD) significantly alters the flow regimes in Poyang and Dongting Lakes, the two largest freshwater lakes in China by reducing river discharge. This work aims to investigate the impoundment effects of the TGD on lake outflow and water level and clarify dynamic mechanism for the hydrological responses of both lakes to the TGD impoundment based on the typical case study. A hydrodynamic model is set up to simultaneously simulate hydrodynamics in the two lakes and the middle Yangtze River. Results show that TGD induces profound changes of the flow regimes in both lakes. The effects dynamically change with the TGD-induced Yangtze River discharge alteration, and are highly heterogeneous in space due to the complicated interactions between the lakes and the Yangtze River. The impoundment of the TGD accelerates Poyang Lake drainage. But that is not all for Dongting Lake, the TGD impoundment also reduces its water supply from the Yangtze River. The results from this work improve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TGD impacts on the downstream river-lake system and provide scientific evidences for formulating better scheme for water resources management in this region.  相似文献   

18.
介绍金沙江下游梯级与三峡水库联合防洪调度系统涉及的GIS集成平台、洪水演进模型(包括库区及下游河湖等)、水库群防洪调度模型等关键技术,通过有机融合计算机信息技术,将地理信息系统及三维仿真平台与水文专业模型无缝衔接,实现更加科学、综合、直观、高效的防洪调度运用模拟及表达方式。调度系统从流域整体的角度考虑防洪问题,将上游水库群与下游河、湖等防洪要素有机结合,可提高水库群联合防洪的效果,为长江流域的防洪调度决策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9.
在GIS环境条件下,建立了长江镇扬河段地理信息系统,主要包括三个子系统:自动成图系统、测图信息管理系统和河道冲淤分析系统。河道冲淤分析系统采用GIS的空间技术,实现了任意测次间的剖面冲淤分析和区域冲淤分析。剖面冲淤分析包括固定断面冲淤分析和任意断面冲淤分析;区域冲淤分析包括固定河段冲淤分析和任意区域冲淤分析。其最大特点是实现了任意时间、任意空间的在线冲淤分析,在GIS平台下开发了河道管理与整治研究中快速进行高效冲淤分析的技术手段,可以从河床演变角度直观地表达河道的地形信息,为河道规划管理及整治措施设计提供了快速准确的科学数据。从镇扬河段上游至下游顺序,根据GIS分析计算得到的河道冲淤信息分别就仪征水道、世业洲、六圩水道、和畅洲和大港水道的河床冲淤演变分别进行分析介绍。  相似文献   

20.
基于GIS二次开发,通过对项目数据资料整理分析,设计建立系统内部数据库,结合控件以及组件开发技术建立淮河流域地质调查信息管理系统(HHEGData系统)。创建的HHEGData系统内部数据库HWData将项目调查、测试、收集的所有数据、图件以及文档规范整理录入,系统设计了两个主功能模块——属性数据库管理模块和空间数据库管理模块,根据项目资料类型进行更规范更便捷的检索,实现属性数据与空间数据双可视、多样查询,为提出地下水资源保护和可持续开发利用的对策建议提供信息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