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邢曼男 《光学精密工程》2008,16(7):1196-1202
摘 要:本文介绍了一种用玻璃毛细管精确测量微量液体折射率的新方法。这种方法基于共轴球面光学系统的成像原理,通过读数显微镜对吸入待测液体后毛细管的焦点位置进行单一参数的测量,进而计算出待测液体的折射率。用此方法测量了纯水、乙醇、乙二醇、丙三醇的折射率,各种待测样品的需要量小于0.002 ml;对纯水和乙醇样品,折射率测量精度优于0.0003;对乙二醇和丙三醇样品,折射率测量精度优于0.0007。选用适当的毛细管参数,可以进一步提高这种测量方法的测量精度,扩展折射率的测量范围。该方法具有待测液体用量极少、使用的设备简单、操作方便和折射率测量精度高的特点。论文对实验测量误差以及进一步提高测量精度作了详细的分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2.
精确测量微量液体折射率的新方法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介绍了一种用玻璃毛细管精确测量微量液体折射率的新方法.该方法基于共轴球面光学系统的成像原理,通过读数显微镜对吸入待测液体后毛细管的焦点位置进行单一参数的测量,进而计算出待测液体的折射率.用此方法测量了纯水、乙醇、乙二醇、丙三醇的折射率,各种待测样品的需要量<0.002 ml;测量结果表明,纯水和乙醇样品的折射率测量精度优于0.000 3;乙二醇和丙三醇样品的折射率测量精度优于0.000 7.选用适当的毛细管参数,可以进一步提高这种测量方法的测量精度,扩展折射率的测量范围.分析和讨论了实验测量误差以及进一步提高测量精度的方法.该方法具有待测液体用量极少、使用设备简单、操作方便和折射率测量精度高的特点.  相似文献   

3.
本文研究了超临界流动的压力,温度和超临界CO2的用量对超临界流体萃取多环芳烃回收率的影响及其影响规律,并建立了从环境模拟样品中萃取多环芳烃的萃取条件。还考察了在最佳萃取条件下超临界流体萃取多环芳烃的精密度,其RSD在3.71%~7.41%之间。  相似文献   

4.
超临界流体色谱法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超临界流体色谱法(supercritical fluid chromatography,SFC)是高效液相色谱法和气相色谱法的重要补充技术,用SFC可以分离多数不能用GC分离的低挥发性物质和不能用HPLC分离的无紫外吸收的物质。与传统的HPLC相比,具有高效快速、绿色环保的优点。本文介绍超临界流体色谱仪及色谱法的特点和优越性。并综述其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主要介绍在手性药物、中药领域、代谢产物中的分析和应用。  相似文献   

5.
超临界流体萃取是一种高效率选择性样品分离技术,已被广泛应用在工业生产,环境检测和分析化学等领域,对超临界流体萃取仪器流程及实验技术作了简要综述,着重讨论了影响超临界流体萃取的因素和实验条件。  相似文献   

6.
着重讲述了高压超临界流体气辅系统的设计并从流体力学理论出发,分析与讨论了其注入计量精度的控制方法。具体设计并实现了一套高压超临界流体气辅系统,而且应用于超临界二氧化碳/聚丙烯挤出发泡生产中测试其稳定性和控制精度。阐述了高压超临界流体气辅系统在超临界流体技术中的拓展应用,而且对其发展前景进行了分析与展望。  相似文献   

7.
在环境监测工作中,气相色谱法测定苯系物国家环境监测分析方法采用填充柱气相色谱法,本文用毛细管气相色谱法和填充柱气相色谱法分别测定苯系物,实验结果表明毛细管气相色谱法测定苯系物的灵敏度、精密度、准确度等均优于填充柱气相色谱 法,完全能替代填充柱气相色谱法测定苯系物。  相似文献   

8.
气相色谱法测定茶叶中溴螨酯残留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用气相色谱法测定茶叶中溴螨酯农药残留量的方法,样品中溴螨酯经丙酮提取,液-液分配和固相萃取小柱净化,用毛细管色谱柱分离、GC-ECD测定,外标法定量,方法的定量下限为0.010mg/kg,回收率>81%相对标准偏差<8%。  相似文献   

9.
用气相色谱法分离,氢焰离子化检测器测定了乙醇-对甲酚混合介质中的对羟基苯甲醛(PHB),标准加入回收率在92.6%~111%。对实际样品进行了测定,与其他方法结果相符;对于PHB含量为10.85%的试样测定8次,计算其RSD为9.8%。  相似文献   

10.
对甲基汞的4种分析方法(气相色谱法,液相色谱法,冷原子吸收光谱,毛细管电泳法),进行了比对讨论,应用表明,气相色谱法效果较好。研制了甲基汞标推样品,测试结果表明,样品性能能满足实际应用的需要。  相似文献   

11.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在临床样品分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宋娟娥  于水 《质谱学报》2006,27(3):182-192
本文对近年来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在临床样品微量元素及形态分析中的应用进行了综述,讨论了应用ICP-MS技术测定临床样品微量元素的三种处理和分析方法(直接稀释法,湿法消解法和微波消解法),列举了部分含量测定的实例。介绍了联用技术高效液相色谱(HPLC)、气相色谱(GC)、超临界流体色谱(SFC)和毛细管电泳(CE)在形态分析中的应用,指出了现存的问题,探讨了可能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2.
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及其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周丽屏  郭璇华 《现代仪器》2006,12(4):18-20,24
超临界流体萃取作为一种样品分离技术具有操作简单、高效、快速、选择性高、易于控制、环境友好等特点。本文介绍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原理和特点及其在某些领域中应用。  相似文献   

13.
《分析仪器》2005,(3):51-51
本书共分6章,分别介绍了气相色谱、高效液相色谱、超临界流体色谱、毛细管电泳和流动注射与原子吸收光谱、原子发射光谱、原子荧光光谱和等离子质谱分析的联用技术。  相似文献   

14.
气相色谱法测定二甲醚和液化石油气混合燃料组分含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CP—PorabondQ毛细管色谱柱(25m×0.32mm×5μm),对二甲醚和液化石油气混合燃料组分含量进行了气相色谱法测定。结果表明,该色谱柱能很好地分离混合燃料中的C1~C3烷烯烃、甲醇和二甲醚。确定了微量甲醇及二甲醚的含量以及C5和C5以上组分的含量。采用液体进样阀液相直接进样,保证样品不失真,测定结果有良好的准确度和精密度。  相似文献   

15.
徐天艺 《机械》2014,(1):41-43
概述了多孔板的装配关系及作用。详细叙述了超临界流体/聚合物发泡挤出机用多孔板的典型结构形式。通过超临界CO2/聚丙烯挤出发泡实验验证了典型结构形式的多孔板的使用效果。从实验结果出发,具体讨论了多孔板在超临界流体/聚合物挤出发泡挤出机中的必要性以及主要影响因素。从分析研究中得出了超临界流体/聚合物发泡挤出机用多孔板的设计原则及合理的结构。  相似文献   

16.
分析了超临界流体概念、特性,叙述了超临界流体在电镀层制备和化学镀层制备过程中的独到优势,阐述了超临界流体技术在镀层制备中的研究进展,并对超临界流体镀层制备技术的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7.
微流体在平行通道中的均匀分配是实现微流体控制放量制备粒径单分散性功能微球的重要技术。本研究设计了毛细管基微流体控制放大装置,详细研究了毛细管尺寸、毛细管长度、流体流量以及流体粘度对微流体流量均分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毛细管内径的减小、毛细管长度的增加、流体流量的增大、流体粘度的增加,流体流量分配均匀性更好,即流体流量变异系数(CV)变小。研究获得了描述CV与其影响参数之间关系的经验公式。  相似文献   

18.
毛细管胶束电动色谱法测定磺胺类药物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溴代十六烷基三甲胺为表面活性剂,用毛细管胶束电动色谱法分离了6种磺妥类药物;并对缓冲溶液PH值、表面活性剂浓度对分离的影响作了考察。应用外标法对安类药物复方新诺明和小儿胺的主要成分分别进行了定量测定,磺胺甲恶唑、甲氧苄啶、磺胺脒、磺胺二甲嘧啶的测量精度分别为:1.13%、0.1%、0.3%0.27%。检出限为1.23×01^3mg/mL、1.50×10^3mg/mL、1.84×10^-3mg/m  相似文献   

19.
农药残留的现代仪器分析方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张静  寇登民 《现代仪器》2005,11(1):8-10
本文结合农药残留分析的重要性综述农残检测的现代分析方法 ,包括气相色谱、液相色谱、薄层色谱、超临界流体色谱、毛细管电泳技术、生物监测技术等分析方法 ,并着重阐述质谱检测器在各种分析方法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20.
依据HJ 604-2017对环境空气中总烃、甲烷和非甲烷总烃进行测定,使用6890N型色谱分析仪,选择了合适的色谱操作参数,标准气体校正了分析仪,将空气样品直接进样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应用气相色谱法测定环境空气中总烃、甲烷和非甲烷总烃含量,方法简便快速、线性关系良好,具有可靠的准确度和精密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