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气流粉碎技术是微纳米粉体加工的一种重要技术手段,其研究能够有效提高资源利用率。文章重点阐述了气流粉碎技术基础理论研究中的经典基础理论、计算机仿真优化基础理论的研究进展,气流粉碎技术在矿冶、生物领域的应用研究进展,水平圆盘式(扁平式)气流磨、循环管式气流磨、对喷式气流磨、靶式气流磨、流化床式气流磨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与研究现状;最后指出气流粉碎技术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能量利用率低,并对未来气流粉碎技术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
流化床式气流磨粉碎石英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流化床式气流粉碎机的工作原理和特点,首次利用工业型QL-400流化床式气流磨进行了粉碎石英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利用该设备粉碎石可获得良好的粉碎效果,在旋风分离器和脉冲袋式除尘器中可分别得到d95=1μm和d97=6μm两种产品。  相似文献   

3.
流化床式气流磨制备非金属矿超微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者介绍了流化床式气流磨的结构,指出该机具有粉碎粒度细、产品粒性分布窄、使用寿命长、物料适应性强,以及生产能力大等特点,适用于非金属矿的深加工。  相似文献   

4.
流化床式气流粉碎机粉碎硅酸钙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设计改造的流化床式气流粉碎机对硅酸钙样品进行了超细粉碎试验。研究了流化床式气流粉碎机对硅酸钙超细粉碎的效果,分析了气流磨分级机的频率以及引风机频率对产品粒度的影响,测试除尘器出口的产品粒度,从而提出了对气流磨设备和粉碎流程的改进措施。当分级机的频率为50H z,引风机频率为40H z时,得到粉碎后的产品粒度和产量综合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5.
通过转子转速,加料速度,工质压强等操作参数对扁平式气流磨-微粉分级系统性能的影响实验,系统研究了此系统粉碎分级微粉的特性,分析了各操作参数影响情况,结果表明此系统可用于生产微细粉。  相似文献   

6.
具有高长径比的超细硅灰石针状粉在工业上有着极高的应用价值,提高硅灰石产品的长径比,关键在于粉碎过程中采用适宜的粉碎方式保持矿物原有的结晶结构。本文研究了球磨机、搅拌磨、振动磨和气流磨在最优条件下对硅灰石产品长径比的影响。研究表明:粉碎过程中施加于硅灰石颗粒上的作用力为剪切力时,才能得到理想的高长径比硅灰石;采用QLM-1型流化床式气流磨,在气流粉碎压力0.4MPa、分级机转速8 000r/min的条件下,制备出了平均长径比为20.2的硅灰石粉体。  相似文献   

7.
高长径比超细硅灰石的制备是硅灰石矿物加工技术的一个重要研究内容,而超音速气流磨在制备高长径比硅灰石粉体时具有优势。本文就流化床气流磨粉碎硅灰石的工艺中,通过对大量颗粒进行统计,初步得到硅灰石针状粉长径比与等体积直径的关系,以期能对硅灰石针状粉的制备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8.
超微气流粉碎喷嘴设计关键参数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气流磨的特点,分析了气流磨在煤超微粉碎方面的应用,重点研究了气流磨关键部件喷嘴设计的主要参数,对喷嘴的喷气速度、工质流量及喷嘴几何参数进行了研究,得到了喷嘴设计过程中的关键参数对煤超微粉碎性能的影响,提出了煤炭超微粉碎的发展方向和意义。  相似文献   

9.
电气石微粉气流磨生产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呼振峰  贾木欣 《有色金属》2007,59(2):62-65,74
研究利用QLM—Ⅳ型流化床式气流磨生产电气石粉体时各种工艺条件对产品细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喷嘴直径为φ13mm、分级轮转速为3900r/min时,可以分别从旋风收料和布袋收尘得到d50=3.390μm和d50=1.961μm的电气石微粉。通过进一步调节分级轮转速、喷嘴直径、粉碎次数等参数,可以生产出粒度分布窄、解团聚充分、无污染的超细电气石系列粉体,并且为后续湿法搅拌磨矿制备生产原料。  相似文献   

10.
以流化床式气流粉碎机中气体流场的形成及特点的理论分析为基础,结合试验研究,证明了确实存在一个喷嘴的径向最优位置,使此设备的粉碎性能达到最佳;且系统的背压越大,喷嘴径向位置的变化对粉碎性能的影响越显著。在粉碎过程中,可根据物料特性,选择性地采用调节喷嘴径向位置的方法,优化流化床式气流粉碎机的粉碎性能。本研究为流化床式气流粉碎设备的实际工程应用提供了指导和依据。  相似文献   

11.
采用机械风表测定巷道、通风管道的风流速度时,各风表分别对应有一风速校正图,以此通过风表转速而查知测量地点对应的真风速。风表的风速校正图是在实验室的风洞式风表校正仪上通过对风表的检测而确定的。根据机械风表的性能特点,检测的数据回归模型是一无线性模型。但检测测量的数据是否能够真正反应风表转速与真风速之间的某种线性相关关系,还需对所测定的数据根据一元线性回归的特点,在给定的检测精度下进行显著性检验。只有通过显著性检验,所提交的风表校正图及校正方程才能用于工程巷道、管道的测风实践。  相似文献   

12.
常亮亮  许斌  姜涛 《矿冶工程》2007,27(2):54-57
根据流体力学原理并结合烧结现场设计了气流布料装置, 研究了气流速度及物料水分含量等工艺参数对烧结混合料偏析效果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 对于本研究的物料及气流介质而言, 气流速度为50 m/s时物料的偏析效果最好; 且当物料的水分含量适中时(本研究中为8.5%), 气流更易对物料的偏析效果产生有效影响, 使物料得到较好的偏析效果。烧结杯验证试验结果显示, 气流布料后, 转鼓强度为61.08%, 与普通布料烧结时的转鼓强度61.05%基本一致, 垂直烧结速度及利用系数分别为21.51 mm/min和1.558 t/(m2·h), 较普通布料条件下的20.08 mm/min和1.401t/(m2·h)分别显著提高了7.1%和11.2%; 固体燃耗降低了4.11 kg/t。  相似文献   

13.
李贺 《山西焦煤科技》2011,35(4):42-43,49
矿井巷道风速的准确测定是通风管理的基础。针对高巷道,明确目前风表移动路线存在的问题,通过对巷道风速分布的分析,提出新的风表移动路线。新的风表移动路线提高了风速测量的精确度,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高巷道风速测量值偏低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气流粉碎技术及粒度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工业的发展,材料的超细粉末的应用日益广泛,而采用气流粉碎的方法是获得超细粉末的最佳途径。气流粉碎颗粒不但在细度、纯度和均匀度等指标上优于机械磨碎产品,而且利用高速气流可对一些用机械手段不能加工的特殊物理性能(如低熔点、高硬度等)的材料进行粉碎。本文结合工作实践,论述了气流粉碎的工作原理、颗粒粒度和气流速度的控制。指出,控制颗粒的受力状况、合理设计喷嘴、调整喷射角度是获得良好破碎效果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周泽馨 《铀矿冶》1989,8(2):47-55
研究风网风向判别,既有学术意义,又有实际的应用前景。因此,其普遍判别法引人关注。根据网络拓朴分析,文中提出晋遍风网的概念——完备风网系列,并阐明了它的结构变化规律。于是,得到晋遍判别法的应有特征,其判别式也应有规律,且须与完备风网系列间的结构变化规律相对应。最后,文中完成了Kuratowki风网(即空间基本风网)的判别,为探索普遍判别法创造了一些条件。  相似文献   

16.
回采工作面空调降温效果的数值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唐口煤矿1302采掘工作面的高温热害问题,结合理论分析和现场实测,对工作面气流温度场的分布规律进行了数值模拟,得出工作面的气流温度随送风温度的变化规律,并对采用冰冷空调系统后的降温效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采用空调降温后,采煤工作面的温度平均降低4~6℃。  相似文献   

17.
陈忠 《山西煤炭》2007,27(2):52-54,59
根据开元矿井二期改扩建工程完成后瓦斯涌出量预测结果和矿井瓦斯来源构成,初步确定了不同条件下的瓦斯抽放方法,预测了矿井瓦斯抽放量和风排瓦斯量。通过矿井通风能力验算,论证了矿井抽放、通风相结合治理瓦斯可行性和合理性,为矿井合理设计、安全生产提供指导性意见。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刀把"工作面在布置专用排瓦斯巷的基础上,采取增压抽排导风法治理上隅角瓦斯的实践。  相似文献   

19.
对矿井通风系统进行分析,应用网络解算技术进行风量调节分配,改进通风系统,解决通风困难的问题,对实际工作起到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20.
以塔山煤矿为工程研究背景,对"两进一回"的通风风流流动规律进行了分析。建立了风流非线性计算模型,并在此基础上运用Comsol数值计算软件分析不同配风量情况下风流的流动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当两巷道进风量一样时,在工作面的中部形成了涡流,瓦斯容易积聚,风速达到9 m/s以上,巷道中风流整体上近似服从正态分布。当两巷道进风量不一样时,工作面内没有形成瓦斯积聚,瓦斯得到充分的稀释,风速约为4.7 m/s,巷道内风流流动状态起伏较大。两进风巷风量分配不一样更有利于工作面瓦斯的稀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