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采用熔丝钨极氩弧焊方法应用于钛合金焊接领域,对优化工艺参数下的焊接接头进行显微组织分析和力学性能试验。结果表明,熔丝钨极氩弧焊方法可实现5mm厚TA2板材单面焊双面成形,焊接接头内部无焊接缺陷,焊缝区显微组织由粗大的锯齿状晶粒组成使焊缝中心位置冲击功降低,拉伸试验断裂位置为热影响区,其断口为韧性断裂,焊缝中心维氏硬度高于母材,接头具有较好的塑性和韧性。  相似文献   

2.
在碳钢及低合金钢压力容器焊接工艺中,已广泛采用非熔化极(钨极)氩弧焊焊接方法。有色金属与碳钢及低合金钢相比,可焊性较差,焊接难度较大,所以有色金属非熔化极(钨极)氩弧焊焊接工艺还不够成熟。以有色金属(包括铝、铜、镁等及其合金)压力容器焊接为例,通过大量的工程实践证明,从焊接材料、焊接接头型式及尺寸、焊前准备、焊接过程等方面来研究非熔化极氩弧焊焊接工艺,可以使有色金属压力容器焊接接头的焊接质量达到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3.
采用钨极氩弧焊的方法,对3 mm厚的1Cr13马氏体型不锈钢板实施焊接,通过LOM,SEM方法对焊接接头组织及断口形貌进行观察及分析;利用显微硬度计、电子万能拉伸机测量了焊接接头的力学性能.结果表明,通过手工钨极氩弧焊,采用直流正接接法(焊接电流为80 A,焊接速度为110 mm/min)能够获得外观平整、组织均匀、力学性能满足要求的焊接接头.  相似文献   

4.
采用钨极氩弧焊的方法,对0.8 mm厚的1Cr18Ni9Ti奥氏体型不锈钢板实施焊接,并通LOM,SEM方法对焊接接头组织及断口形貌进行观察及分析;利用显微硬度计、电子万能拉伸机测量了焊接接头的力学性能.结果表明,通过手工钨极氩弧焊,采用直流正接接法(焊接电流为20 A,焊接速度为20 m/h)能够获得外观平整、组织均匀、力学性能满足要求的焊接接头.  相似文献   

5.
手工钨极氩弧焊是一种比较新的焊接方法,它焊接质量好,正在逐步用于锅炉、压力容器等重要结构的焊接。 本片介绍了手工钨极氩弧焊的原理、设备、工具及材料,着重介绍了低碳钢、低合金耐热钢和不锈钢板材对接接头、管材对接接头、管板接头以及铝管和铝板的焊接方法、操作要  相似文献   

6.
用金相、扫描电镜、电子探针和X射线衍射等检验方法,从焊接工艺和焊接接头区域组织结构两方面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采用交流钨极氩弧焊和Al-Si合金焊丝(MS311)作填充金属,可获得满意的结果。该工艺可推广应用于各种铸造铝合金构件的焊接与焊补。  相似文献   

7.
针对LF4铝镁合金焊接时易产生气孔、裂纹及变形的产生原因,采取了能量集中的手工钨极氩弧焊,选择合适的焊接工艺,运用了双面同步施焊等措施,获得了优良的焊缝.  相似文献   

8.
目前国内压力容器、化工设备、锅炉电站等施工安装工程中,均需采用新型焊接标准,即在第一道打底焊缝中必须采用钨极氩弧焊,以确保实现良好的单面焊接双面成形。由于焊工每人必需配备手工电弧焊及钨极氩弧焊两种焊接设备,因而大大增加了设备投资,而且操作时又需更换电源,带来许多麻烦。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大型铝排焊接特点的分析、熔化极与非熔化极氩弧焊方法的比较,提出了应用非熔化极氩弧焊方法焊接大型铝的可行性,并通过一系列焊接试验完善了焊接工艺,为大型铝排的焊接开创了一条经济实用的途径。  相似文献   

10.
论文研究如何将硅整流焊机改装为钨极氩弧焊机,并采用程序控制系统实现了对钨极氩弧焊机的自动控制.经改装后的钨极氩弧焊机能保证氩弧焊的基本要求,能实现提前和滞后送气、自动引孤和焊接电流衰减,成本造价低又能保证焊接质量高、热影响小、变形小和成型美观等.  相似文献   

11.
为了研究镁合金钨极氩弧焊区组织和性能,通过总结、归纳现有的研究方法及研究成果,从影响焊区组织和性能的角度,综述了镁合金钨极氩弧焊技术在国内外的应用研究进展,总结了焊接电参数、焊后热处理、焊接速率、焊剂保护等因素对焊区组织和性能的影响规律.指出现阶段研究存在的问题,并结合我国航空装备的实际生产现状,认为在研究镁合金GTAW时应注重焊接缺陷的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12.
采用钨极氩弧焊焊接方法,以不同的焊接工艺方案对310S奥氏体耐热不锈钢进行焊接试验.焊接试验完成以后观察焊缝成形的外观质量,采用金相显微镜对焊接接头进行显微组织观察分析,并进行力学性能测试.结果表明:在焊接电流I=140 A、焊接速度V=0.32m/min的焊接工艺方案下,焊缝外观质量优良,焊接接头的组织和性能是最优的.在该焊接工艺方案下,焊缝区的晶粒组织细小均匀,拉伸试验的断裂位置在母材区域,并且焊接接头的抗拉强度为481MPa,能达到母材抗拉强度的91%以上.  相似文献   

13.
应用叠加高电压式电子稳弧器于低空载电压弧焊电源,可以使之成为一种稳弧、安全、节能、省材的焊接电源。它由两组电源构成:维持电弧燃烧的大功率低压电源和执行再引弧的小功率高压电源。该焊接电源运用于交、直流手工电弧焊;交、直流钨极氩弧焊以及交、直流脉冲钨极氩弧焊。  相似文献   

14.
为了研究TA2钨极氩弧焊的最佳工艺参数,采用自动TIG焊对厚度为5 mm的TA2试板进行了焊接实验.焊后对焊接接头进行了拉伸实验和硬度实验,并对焊接接头的显微组织和拉伸断口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在焊接电流为170 A、焊接速度为2.0 mm/s的最优参数条件下,焊接接头的抗拉强度为598.3 MPa,断后伸长率为26.7%,断面收缩率为38.5%,焊缝硬度为209 HB,热影响区硬度为182 HB.适宜的焊接工艺参数能够减少焊接接头中马氏体和魏氏组织的产生,并提高焊接接头的强度和塑性.  相似文献   

15.
本文对铝合金LF21的钨极氩弧焊进行了研究。对采用这种工艺的原因,方波交流电源的基本原理、初步的工艺试验以及它的特点进行了阐述。 试验表明,采用该工艺焊接厚为1.8mm的铝合金LF21时能得到内部质量优良、外形美观的焊缝,同时也指出这种方波交流电源对铝合金的TIG以及碱性焊条的交流电弧焊是适用的。  相似文献   

16.
为了优化不锈钢焊接工艺,提高焊接质量,进行了外加电磁场条件下的304不锈钢钨极氩弧焊(TIG),磁场施加方式分别为横向磁场和旋转磁场.焊后采用电子显微镜对焊接接头进行显微组织观察,研究了不同外加磁场类型和不同焊接速度对不锈钢焊接接头组织的作用规律.试验结果表明,外加磁场改变了熔池的流动形态,使金属液由四周向中心流动并伴有搅拌,也使焊缝熔深增大的同时,抑制柱状晶的形成,细化组织.  相似文献   

17.
小直径薄壁(φ8×0.8)铝管作为冷凝器中铜管的替代品,可以降低产品生产成本,然而铝合金材料的使用给焊接带来了困难.采用交流钨极氩弧焊(GTAW)工艺与设备,可以解决薄壁1060铝合金管的对焊问题.经试验研究推荐该薄壁铝管采用两道焊接:第一道使卷边熔敷金属熔化;第二道焊接形成合格焊缝.焊接电流分别为25A和50A,焊接速度为150 mm/min.焊接过程由可编程控制器程控.  相似文献   

18.
利用ANSYS有限元分析软件,根据钨极氩弧焊焊接特点,建立了高斯衰减热源模型,并在一定厚度、一定焊接工艺条件下对Monel-400合金板焊接温度场进行了模拟计算。模拟结果分析得到:利用高斯旋转热源在焊接过程中形成了长度为12 mm,宽度为7 mm,深度为5 mm的熔池。熔池上表面与下表面温度相差约620℃,热影响区节点温度随到焊缝中心距离的增加而不断减小。模拟结果表明改进后的热源模型与实际焊接较为吻合,有利于提高焊接温度场的模拟计算精度。  相似文献   

19.
利用钨极氩弧焊方法,通过氩气保护,选择合理焊接参数,可以得到高质量的底层焊缝;用电弧焊盖面熔深大,单层单道熔敷金属量大,有效控制热输入,更好保证省煤器焊接质量.  相似文献   

20.
外加磁场对不锈钢焊接接头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优化不锈钢焊接工艺,提高焊接质量,减少不锈钢焊接缺陷,在对奥氏体不锈钢进行钨极氩弧焊时外加纵向磁场,焊后对焊接试样进行弯曲和拉伸试验,并采用电子显微镜对焊接接头进行显微组织分析.研究了外加磁场的磁场参数(磁场电流和磁场频率)对不锈钢焊接接头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和磁场频率的作用规律.试验结果表明,外加纵向磁场通过电磁搅拌作用改变了晶粒的结晶方向,使晶粒细化;焊接接头的力学性能随磁场的频率变化而变化,在磁场电流为1A、磁场频率为20Hz时,电磁搅拌达到最佳效果,提高了焊接接头的综合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