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褐煤混煤结渣和NO_x排放特性试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一个容量为640MJ/h,配有独立的制粉系统和烟气取样分析系统的一维半工业的化热态试验台上,对革榻厂经常燃用的四种褐煤及春混煤的结渣和NOx排放特性进行了研究,焦渣比和灰熔点对混煤的结渣程度进行了判别,发现混煤的结渣特性与掺混煤种的结渣特性有很大的不同而NOx的生成量与煤种的氮含量基本呈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2.
针对电站燃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不同性能煤种掺配的混煤这一问题,分析了混煤结渣的原因,并运用模糊聚类分析法对混煤的结渣趋势进行了预测,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方法和措施。  相似文献   

3.
无烟煤与烟煤的混合燃烧特性与结渣特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本文介绍某电厂300MW锅炉燃用阳沁无烟煤与黄陵烟煤组成的混合煤的燃烧与结渣特性由此确定等效挥发份及混煤的最佳掺烧比例。并用大型燃烧试验炉热态试验结果验证。  相似文献   

4.
无烟煤与烟煤的混合煤燃烧特性与结渣特性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介绍某电厂300MW锅炉燃用阳沁无烟煤与黄陵烟煤组成的混合煤的燃烧与结渣特性。由此确定等效挥发份及混煤的最佳掺烧比例。并用大型燃烧试验炉热态试验结果验证。  相似文献   

5.
褐煤及烟煤混煤综合燃烧特性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对某电厂常用的3种褐煤及其混煤和某电厂用的烟煤及其混煤在CRF热态试验台上进行了试验研究,详细讨论了其燃尽、结渣和NOx排放特性及影响因素。图4表1l参1  相似文献   

6.
褐煤及其混煤燃烧、结渣特性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1个容量为640MJ/h、配有独立制粉系统和烟气在线分析系统的热态试验台上, 3种褐煤进行了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混煤中的单一煤种在混煤燃烧过程中基本保持各自特性,混煤的结渣特性与各自煤种的结渣特性有很大的不同。  相似文献   

7.
电站燃煤结渣特性的模糊模式识别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前国内外普遍采用的单一煤灰结渣特性指标分辨率较低,有时甚至出现按某一准则判别的结果与实际结渣程度相矛盾的情况。本文运用模糊数学的方法对电站燃煤的结渣特性进行了模式识别,用以综合判定燃煤的结渣性能,可作为锅炉运行和设计部门预测炉内结渣程度的依据。  相似文献   

8.
混煤综合燃烧特性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多电站锅炉有燃用混煤的倾向。由于混煤的燃烧特性与其组分煤种不同,因此研究混煤的燃烧特性是非常必要的。对某电厂常用的3种褐煤及其混煤和某电厂用的烟煤及其混煤在CRF热态试验台上进行试验研究,详细讨论了其燃尽、结渣和NOx排放特性及影响因素,为混煤的清洁燃烧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9.
对五彩湾煤与乌东煤2种煤种及3种不同掺烧比例的混煤分别进行了物理化学特性分析、煤粉气流着火温度测试、一维火焰炉中燃烧与结渣试验以及200kW沾污试验台的沾污性能试验,并对各种混煤的着火、燃尽和结渣性能进行了评定.利用专家系统对试验煤样的主要特性进行了最终评价,并结合2种沾污性能判别指标对煤灰的沾污性能进行了验证,给出推荐的设计煤种和校核煤种.结果表明:混煤具有严重结渣倾向;五彩湾煤具有严重的沾污倾向,而乌东煤为低沾污倾向煤种,通过掺烧乌东煤可以减轻五彩湾煤的沾污;推荐选用五彩湾煤与乌东煤的掺烧比例为7∶3和5∶5的混煤1和混煤3分别作为设计煤种和校核煤种.  相似文献   

10.
首先对煤的2个结渣特性单一评判指标进行了变换,获得新的评判指标,接着利用客观熵权算法对所选取的煤的结渣样本进行了归类处理,依据所提出的评判界限,删除了不符合规则的样本,获得了煤的结渣样本以及类心向量。将本方法应用于某集团公司热电厂锅炉混煤结渣特性的预测评判中,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准确的对该混煤的结渣特性做出评判,由此证明了本方法是合理可行的。  相似文献   

11.
煤粉锅炉燃烧时,结渣是锅炉一直存在的问题.锅炉设计煤种和燃烧方式存在着不适应,就容易导致炉膛结渣.锅炉燃烧煤种偏离设计煤种,而对燃烧的煤种特性分析不够深入,锅炉在燃烧时,由于燃烧器本身的调整不能适应煤种多变的情况,最终将导致炉膛结焦,甚至出现因结渣而引发锅炉停运.针对670 t/h锅炉因煤种和燃烧方式不相适应而导致炉膛结焦的原因进行分析,并对锅炉燃烧器进行重新布置,改善炉膛结焦.  相似文献   

12.
针对循环流化床锅炉燃用准东煤带来的受热面结渣和沾污问题,从降低入炉煤碱金属着手,采用准东五彩湾煤掺烧不同比例的煤矸石、低钠煤、沙漠黄沙,探究不同掺烧物料及比例对锅炉受热面结渣和沾污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掺烧25%煤矸石时,炉内受热面沾污、结渣严重,且存在频发的爆管现象;掺烧38%艾维尔沟低钠煤时,各级受热面均比较干净,没有明显的结渣沾污现象,但锅炉运行成本显著增加;掺烧5%古尔班通特沙漠黄沙时,仅在一级蒸发管高温烟区出现了类似于沙子的大焦块,其余受热面均比较光滑、干净,没有结渣和沾污现象。  相似文献   

13.
3种型号W火焰锅炉结渣特性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结渣模型耦合气固两相流动燃烧模型,对3种不同型号W火焰锅炉的结渣特性进行了多工况数值模拟,结合实际运行状况,对结渣位置、程度及原因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在燃用结渣倾向相同的煤时,不同型号锅炉的结渣特性有明显差异,这是由于炉膛结构尺寸、下炉膛热力参数、燃烧器类型、分级二次风配风方式等不同造成的;切停侧边燃烧器、降低锅炉负荷和燃用结渣倾向低的煤都能有效减轻侧墙结渣,显著改善锅炉结渣特性.为此,提出了防止W火焰锅炉结渣的措施.  相似文献   

14.
改进型液排渣煤粉燃烧器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传统的液排渣型锅炉煤粉燃烧器进行了优化设计,并用五孔探针对改进后的燃烧室流场进行了冷态试验研究,测定了空气动力场特性。并对不同配风参数进行了热态实验,测量了室内温度场分布。试验表明,燃烧室有较高的燃烧强度和灰渣溶化率。该燃烧室内的温度水平基本达到国外同类设备水平。这些为液排渣锅炉煤粉燃烧器设计的进一步完善和工业试验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15.
《能源学会志》2020,93(6):2536-2543
Coal blending is an effective method to reduce the slagging tendency. The mineral transformation within blended coal ashes has an important influence on the slagging behaviors, which have been well studied under conventional air-fuel condition. Oxy-fuel combustion is recognized as one of the most promising CO2 reduction technologies. However, the mineral transformation within blended coal ashes in oxy-fuel condition has yet to be fully understood. This work is aimed to comprehensively study the influence of CO2 atmosphere on Ca-containing mineral transformation behaviors during a Ca dominated coal co-firing with a Si/Al dominated coal in O2/CO2 condition by TG-DSC, XRD and HSC simulation. These results show that the atmosphere significantly affects on the transformation of Ca-containing mineral and the final existing form of Ca in the blended coal ashes. When the high content Ca coal is blended with the high content Al/Si coal in the O2/CO2 atmosphere, the CO2 promotes the transformation of Ca into CaCO3 and Ca under low temperature mainly exists in the form of CaCO3 (little CaSO4) in the blended coal ashes. CaCO3 under high temperature is decomposed to produce highly active CaO, and CaO reacts with Al/Si to form the low melting point minerals, which may aggravate the slagging tendency. The present study can provide useful information to reduce the slagging behavior of the blended coals in the O2/CO2 atmospher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