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上海大中里综合发展项目T2主楼54层、高250 m,核心筒结构施工采用钢柱筒架交替支撑式整体爬升钢平台模架装备.该模架装备利用钢柱导轨和筒架交替支撑,以液压为动力逐层提升,满足超高层建筑及高耸构筑物的施工需求;其钢平台系统、爬升机械及支撑系统、动力及控制系统均能够重复使用,有效降低了施工成本;架体组合方式灵活,能够简单有效解决核心筒伸臂桁架层的施工难题;采用外挂脚手架整体滑移的施工技术,解决了核心筒外墙多次收分的施工难题;此套模架装备提高施工效率,施工安全系数高,提高了我国超高层施工中施工装备的技术水平.  相似文献   

2.
超高层建筑施工钢平台是一种典型的风致敏感结构,本文以某超高层建筑核心筒施工平台为研究对象,以施工过程中使用的整体钢平台体系为原型,建立其有限元模型并进行动力了动力特性分析,采用线性滤波法模拟风荷载,计算其外挂脚手架在风荷载作用下的响应,结果表明:此钢平台受扭刚度较小,外挂脚手架在风荷载作用下部分横杆挠度偏大。分析结果可以为超高层建筑施工钢平台的抗风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钢柱筒架交替支撑式液压爬升整体钢平台模架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上海北外滩白玉兰广场高320 m的办公楼核心筒结构施工,采用了最新研发的钢柱筒架交替支撑式液压爬升整体钢平台模板装备.该模板装备以工具式钢柱作为钢平台爬升时的支撑系统,有效地降低了施工成本;采用空中分体组合的施工方法,解决了核心筒伸臂桁架层的施工难题;采用外挂脚手架整体滑移的施工方法,解决了核心筒翼墙多次收分的施工难题.为我国超高层建造施工技术积累了经验.  相似文献   

4.
马静  沈国相 《建筑机械化》2024,(1):28-32+57
厦门白鹭西塔为框架-核心筒结构体系,核心筒采用钢柱式整体钢平台模架先行施工。本工程核心筒体型复杂,外墙四边于27~31层向内斜收,为适应斜墙施工,整体钢平台模架需在高空拆改及加固。通过分析不同阶段模架的体型特点,充分考虑施工过程中四边超大悬挑、牛腿单侧支撑等不利工况,对模架的典型体型状态进行计算分析。  相似文献   

5.
南京金鹰广场T2塔楼核心筒内设置有1道伸臂桁架,而核心筒施工采用了钢柱筒架交替支撑式液压爬升整体钢平台模架体系,两者施工有交集。以此为例,介绍了模架体系过伸臂桁架层时的施工工艺方法。实践表明,整体钢平台模架体系结构适应性强,通过针对性改造,即可在立面上与桁架吊装实现协同施工,能有效满足复杂核心筒结构建造需求,无需分体组合,从而顺利解决了桁架层施工难题。  相似文献   

6.
整体钢平台模架体系是为核心筒的施工而研发的辅助装备,为研究其风致动力响应,设计并制作了整体钢平台模架体系的气弹模型和核心筒刚性模型,并将两者按照实际工程情况进行组装。通过风洞试验,测量了整体钢平台模型在不同风速、不同风向角和提升前后两种工况下的位移和加速度响应。试验结果表明:均匀紊流场中,整体钢平台出现了明显的整体扭转振动现象;风向角0°为最不利风向角,顺风向响应远大于横风向响应;提升后工况的位移和加速度响应大于提升前工况;均匀紊流场中的位移大于均匀流场的位移响应,脉动风对整体钢平台的影响不可忽略。风向角0°、提升后工况为最不利工况,故应将其作为整体钢平台的设计工况,整体钢平台的计算可不考虑核心筒,这不仅使计算过程得到简化,且结果偏于安全。  相似文献   

7.
南京金鹰天地广场T1塔楼施工采用钢梁与筒架交替支撑式液压爬升整体钢平台模架技术,该项目超高空作业环境及核心筒结构体型的复杂特殊性对模架拆除工作带来很大难度。通过研究,设计了一套适应于该项目整体钢平台模架拆除的施工方案。实践证明,该拆除方案能大幅提高拆除效率、保证施工安全,对同类型复杂结构超高层整体钢平台模架体系拆除起到了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8.
上海国际航空服务中心主楼为框架-核心筒结构,主楼核心筒结构施工采用钢柱筒架交替支撑式液压爬升整体钢平台模架体系。介绍了整体钢平台体系的设计及现场安装工艺流程,整体钢平台体系采用单元式模块化设计,安装时可根据结构特点及施工实际,各构件先在地面组装成块,再用塔吊整体吊装,在减少高空焊接的同时节约了工期。施工实践表明,该方法安全可行,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在苏州国际金融中心工程中,T1主塔楼核心筒结构采用低位顶升钢平台模架体系进行施工,文章介绍苏州国际金融中心项目整体概况以及核心筒结构设计概况,对低位顶升模架施工原理进行说明,阐述了对顶模系统相关的施工关键技术管理方法及实施效果。  相似文献   

10.
介绍苏州国际金融中心项目核心筒结构施工中模架的设计及低位顶升钢平台模架体系的各项组成系统,并根据设计与实际实施情况对模架优化后的使用情况进行了总结。应用结果表明:低位顶升钢平台模架体系采用轻量化钢平台后,能够适应超高空大规模的建造以及核心筒较大平面布局变化的需求,可以在类似工程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