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柱状碳酸钡粒子的制备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氢氧化钡和尿素为原料,采用均相沉淀法制备了碳酸钡粉体,通过添加合适的晶形控制剂,合成了柱状碳酸钡粒子.研究了合成条件及控制剂用量对碳酸钡粒子的影响及柱状碳酸钡的形成机理.并通过SEM和XRD进行了表征,制备了结晶完整、分散性良好的碳酸钡粒子.  相似文献   

2.
以氢氧化钠做矿化剂,利用钛酸丁酯和氢氧化钡,通过水热法合成了纳米钛酸钡粉体。通过XRD、差热分析和高倍显微镜观察等分析表征手段,对矿化剂加入量对水热合成纳米钛酸钡粉体的影响进行了初步研究探讨。  相似文献   

3.
以氢氧化钠做矿化剂,利用钛酸丁酯和氢氧化钡,通过水热法合成了纳米钛酸钡粉体。通过XRD、差热分析和高倍显微镜观察等分析表征手段,对矿化剂加入量对水热合成纳米钛酸钡粉体的影响进行了初步研究探讨。  相似文献   

4.
硫脲法生产巯基乙酸铵工艺中产生大量的碳酸钡废渣,本文介绍了利用该废渣制备其生产中所需原料氢氧化钡的工艺流程及原理,并通过实验,考察了工艺条件对氢氧化钡产品质量的影响。合成的氢氧化钡含量为95.1%,达到了工业合格品要求,且钡的单程转化率约为70%。  相似文献   

5.
晶形控制剂在苦味酸钾合成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确定苦味酸钾(KPA)中晶形控制剂的用量,选择官能团中含有活泼H原子的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作为KPA的晶形控制剂,研究了其水溶液的表面张力和临界胶团浓度.通过对在不同条件下得到的KPA进行XRD研究,确定了KPA晶体成长过程中对晶体形状影响较大的晶面.结果表明,通过加入晶形控制剂能显著降低最强衍射峰,影响KPA的主导晶面,对KPA晶体的晶形起到控制作用.通过对晶形控制剂表面张力的测量,选择合适的晶形控制剂和用量,能够制得颗粒状KPA晶体.  相似文献   

6.
碳酸锶粒子的形貌控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均相沉淀法制备碳酸锶粒子,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X射线衍射分析(XRD)对粉体进行表征,研究了添加不同的晶形控制剂对碳酸锶粉体形貌的影响.结果表明:分别添加适量晶形控制剂,制备出了棒状、线状的超细碳酸锶粒子.粒子形状较规则,分散性较好,粒度较均匀.其中添加乙二胺四乙酸(EDTA)与硝酸铈时分别制备出的线状与棒状碳酸锶粒子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7.
通过控制工艺条件和添加晶形控制剂的方法合成出超薄板状碳酸钙(径厚比大于10:1),并考察了碳酸化中反应温度、石灰乳质量浓度及二氧化碳通气速率和晶形控制剂等因素对板状碳酸钙形貌的影响.确定了添加草酸为晶形控制剂制备板状碳酸钙的最佳工艺条件:氢氧化钙质量浓度为55~65 g/L,二氧化碳通气量为10.0 mL/min左右,温度为20℃.  相似文献   

8.
通过实验研究了以硫化钡黑灰为钡源制备碳酸钡工艺的过程特性,用热水浸取硫化钡黑灰制得硫化钡饱和溶液,除去杂质,CO_2气体通入过滤后的滤液中,进行碳化反应;生成物过滤干燥后得到碳酸钡;考察了浸取时间、液固比、黑灰粒径、黑灰物料温度等因素对硫化钡浸出浓度及浸出量的影响。用激光粒度分析仪和扫描电镜(SEM)测试了所合成碳酸钡的晶形和性质,试验结果对产品生产工艺的设计与改进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吴铭  操时荣 《广东化工》2014,(11):174-174,178
本实验以钛酸四丁酯为前驱物,乙醇和正己烷作为晶形导向剂,通过水热法合成不同晶形的TiO2催化剂。催化剂的结构特性采用X射线衍射(XRD)来表征。催化剂的催化活性通过对水中草酸晶形催化臭氧化降解来进行评估;通过研究叔丁醇对催化剂臭氧化反应的影响,证明反应遵循羟基自由基(HO·)反应机理。  相似文献   

10.
以二水氯化钡和碳酸铵为原料,采用气相扩散法合成碳酸钡晶体。以合成的聚合物(PEG-b-PEI-SO3H)作为碳酸钡结晶的有效调控剂,研究了控制剂浓度、时间、pH对碳酸钡晶粒形貌和大小的影响,并对所得到的产物进行SEM和XRD表征。实验结果显示,当氯化钡的浓度为20 mmol/L、聚合物质量浓度为1 g/L、pH=7.0、反应时间为1 d时,即可得到分散性良好的分岔柱体状碳酸钡粒子。  相似文献   

11.
碳酸钡粒子粒度与形貌控制研究进展:粒度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碳酸钡粒子制备方面的进展.详细介绍了超重力法、固相法、模板-溶剂热法、液相沉淀法和微乳液法等不同方法对碳酸钡粒子粒度控制方面的应用和研究,并对目前存在的问题作了具体的讨论和分析.  相似文献   

12.
晶型控制剂对沉淀碳酸钙晶型、形态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碳酸钙是一种重要的无机化工产品,不同晶型、形态的碳酸钙有着不同的用途。晶型控制剂的加入在改变沉淀碳酸钙的晶型、形态方面都有着重要的作用。介绍了国内外在制备沉淀碳酸钙过程中,已经使用以及正在研究的各种晶型控制剂。总结了一些晶型控制剂的加入对沉淀碳酸钙晶型、形态所产生的影响,并且根据晶型控制剂类型的不同对其作用原理进行了解释。  相似文献   

13.
碳酸钡粒子粒度与形貌控制研究进展:形貌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碳酸钡粒子制备方面的进展。详细介绍了自组装法、共沉淀法、均相沉淀法、微乳液法和Takiyama法等不同方法对碳酸钡粒子形貌控制方面的应用,并对目前存在的问题作了具体的讨论和分析。  相似文献   

14.
张晓刚  张进  唐英  刘代俊  李斌  荣酬 《无机盐工业》2012,44(7):19-21,35
毒重石的热分解率严重影响氢氧化钡的收率。研究了高温分解毒重石钡矿,经热水浸取制备氢氧化钡工艺条件,考察了温度、压力、粒径、添加剂和气氛对分解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毒重石钡矿颗粒粒径较小时,有利于降低分解温度,粒径在150 μm以下时,理想分解温度为1 373.15 K;通过加入石墨等含碳添加剂能大幅提高碳酸钡分解率;通入氩气来改善炉膛的气氛,减小反应生成的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浓度对提高毒重石分解率效果不大,当通入氩气流量为0.5 m3/h时,分解率仅提高2.55%。在真空烧结炉中(绝对压力5 Pa)煅烧钡矿能大幅提高分解率和降低分解温度,最佳分解温度为1 273.15 K,钡转化率达82.3%。较低的分解压力和较少的二氧化碳气氛有利于毒重石热分解。  相似文献   

15.
曾国辉 《佛山陶瓷》2006,16(4):9-11
本文研究了锆英砂、碳酸钡、硅线石、氟化钙四种添加剂及其含量对合成堇青石晶相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四种添加剂的加入均提高了堇青石的含量,且加入量都有一最佳值,分别为锆英砂2wt%、碳酸钡3wt%、硅线石2wt%、氟化钙2wt%。  相似文献   

16.
采用掺杂纳米级钛酸钡和碳酸锰的方法,观察了掺杂不同量纳米级钛酸钡和碳酸锰后的钛酸钡坯片烧结所得陶瓷表面的显微组织形貌的变化,研究了单一掺杂纳米级钛酸钡、单一掺杂碳酸锰、复合掺杂碳酸锰+纳米级钛酸钡对陶瓷制品晶粒尺寸与介电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掺杂纳米级钛酸钡对钛酸钡陶瓷制品的介电性能有显著的提升,但是随着掺杂量的进一步增加,其介电性能的变化不大;掺杂碳酸锰对钛酸钡陶瓷晶粒的细化效果优于掺杂纳米级钛酸钡的效果;复合掺杂1%(质量分数,下同)碳酸锰+1%纳米级钛酸钡所得陶瓷的致密性高于单一掺杂1%碳酸锰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纳米碳酸钙的制备及表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陈尔凡  鲁云华 《硅酸盐学报》2003,31(12):1192-1196
研究了以氧化钙和二氧化碳为原料,化学法制备纳米碳酸钙的工艺条件、添加剂的影响及形态。结果表明:中间体氢氧化钙的初始浓度、二氧化碳的流量、反应温度、搅拌速度及添加剂等在控制制备纳米碳酸钙颗粒的形状和尺寸中均十分重要。透射电镜观察结果表明:通过控制反应及添加剂,可以得到尺寸规整的链锁形、纺锤形和球形纳米碳酸钙。表面能谱证实产品为高纯的碳酸钙。X射线衍射和电子衍射的结果进一步表明:所制纳米碳酸钙均属方解石型六方晶系,a0=0.498 9 nm,c0=1.706 2 nm;为多晶结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